媚心計︰阿嬌皇後 各人各樣心,費思量(2)

作者 ︰ 林若仙

等阿嬌趕到宣室的時候竇太後已經離開回長樂宮了,只剩景帝坐在宣室殿上不知道在想什麼。

景帝看著兒子留下的遺書,自責之外還有復雜的自己都說不清的想法,是不是自己其實是希望看到這樣的結局?

劉榮是自己的長子,景帝還記得他出生時自己的單純的喜悅。可是隨著時光的流逝,作為一個皇帝在審視自己的兒子們時不再單純地以一個父親的眼光,更多地是作為一個帝王在審視一個儲君,在他的兒子們中徹兒是最像年輕時的自己的。

景帝在年少風華正茂的年紀也是剛愎自用,他還為太子時吳世子入朝,他們博弈時因爭棋路發生爭執,他當時直接就抓起棋盤將吳世子砸死。這一次沖動的行為後來間接影響了後來的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爆發了。但他不覺得後悔,即使再讓他重過一遍自己的人生,自己也會那樣做,他一直認為男兒的慷慨豪氣是一個要開拓進取的帝王必備的素質,而劉榮太過于懦弱,他連自己喜歡的一個女人送上門都不敢要,只是為了所謂的孝道,這樣孱弱的男兒可算是個好兒子,但怎麼能扛得起整個江山,所以當年廢掉劉榮是他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相比之下,他現在的儲君劉徹具備他所期望的素質和魄力,從他身上景帝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劉徹從小便聰穎過人,慧悟洞徹,進退自如。劉徹五歲的時候他試問他︰「樂為天子否?」劉徹答道︰「由天不由兒。願每日居宮垣,在陛下前戲弄。」小徹兒信口而應的回答,使景帝不得不對這個兒子另眼看待。隨著他年紀增長,徹兒驚人的記憶力也讓景帝深感詫異。長公主劉嫖把阿嬌做太子妃的希望寄予他的十皇子他並不奇怪,但劉徹很少與阿嬌往來他也知道。而那日劉徹居然能流暢地對答道︰「如果姑姑真把阿嬌姐嫁給我,我一定蓋一座金屋子給她住!」雖是人教導的,卻也毫無做作,一樣的情真意切似的,著實讓景帝對他刮目相看。以六歲的年紀便能沉著冷靜、讓他人為自己所用,果真是聰徹過人,于是景帝便也接受了母親和姐姐的心意,讓他做了儲君,希望他能開創一代盛世。

身為一位父親,劉榮的死讓他很傷心,他畢竟是他的長子;而作為一個帝王,劉榮的死卻讓他松了一口氣。這就是帝王的無情吧。

*************

「阿婆!」阿嬌趕到長樂宮的時候看到竇太後坐在床榻上,失明了的眼楮看著前方,不知道在想什麼。「阿婆,你一定累了吧。」阿嬌做到榻上,摟住她的胳膊,雖然不想阿婆傷心,但還是忍不住地說道︰「阿婆,榮哥哥他死得好冤枉。」

「是呀!都怪那個郅都,你舅舅跟我說了,他只是想嚇唬嚇唬榮兒罷了,是郅都為了討好你舅舅才逼死了榮兒,真是該死。」竇太後摟過阿嬌,「我叫你舅舅殺了他,給你榮哥哥報仇。」

劉榮是她最喜歡的一個孫子,不僅因為他是長孫,更因為他是這麼多孫子中最像文帝的一個。但是很可惜他有一位蠢得冒煙的傻母親,館陶有意把阿嬌與劉榮撮合在一起是她認可了的,她可不希望自己百年後竇氏家族會像薄氏一樣。所以她唯一的外孫女阿嬌一定要做皇後,但更要做得有滋有味、呼風喚雨。如果像薄後那樣,薄太後一去世就立刻被廢了又有什麼意思,她的阿嬌可不能那樣窩囊。劉榮是喜歡阿嬌,但他太懦弱,受制于栗妃這一婦人,難成大事,況且栗妃還沒當上皇後就已經如此不把竇家放在眼里,將來一旦得勢更難控制。

竇太後撫著阿嬌的背安慰她說︰「雖然徹兒這個孫子我也沒有多喜歡,但說實話他的母親確實比栗妃懂事多了!阿嬌,你就別傷心了,讓你舅舅看見了不好,榮兒會這樣都是他的命。」

阿嬌從竇太後的懷里抬起頭來看著阿婆無神的雙眼,突然覺得很陌生,以前總是覺得阿婆的懷抱時最溫暖的,阿婆的眼楮雖然無神可是是最慈祥的。而現在她覺得那雙眼冷冷的,透出寒意,讓她不禁打了個寒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媚心計︰阿嬌皇後最新章節 | 媚心計︰阿嬌皇後全文閱讀 | 媚心計︰阿嬌皇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