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都入座後,景帝看到阿嬌,「阿嬌,跟舅舅說說,堂邑有什麼好玩的?」
听到這個問題,阿嬌興奮起來,目光炯炯地對景帝說︰「皇帝舅舅,如果不是親眼看到,阿嬌真不知道大漢疆土廣闊,暗藏這麼多奇山異水!原來堂邑那邊有一座茅山,山下有一個叫月湖的地方。那里的水靜靜的,就像是一面藍色的鏡子,倒影著兩岸的綠樹就像是給鏡子瓖了一圈綠邊,你站在那里就能听到鳥兒在林間鳴叫,聲音婉轉婀娜,日夜不休,真像是仙境一般!」阿嬌說著,一副神往地表情。
王皇後不禁莞爾,「難怪阿嬌不舍得回來了呢!」
劉武在下首說道︰「看來阿嬌得母後真傳,崇尚自然!」竇太後崇尚黃老之術,而道家最崇尚自然為萬物之法,劉武這樣說正是投其所好!他又對阿嬌說︰「阿嬌,將來你有機會,到小舅舅的封地來賞賞淮南一帶的美景,我那里可有中岳嵩山!」
景帝年少時也去過嵩山,見說,便也贊道︰「人說‘華山如立,中岳如臥。’我記得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蒼翠相間,峰壁環向攢聳,恍若芙蓉之姿。少室山亦有三十六峰,山勢陡峭峻拔,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頗為壯觀。確實應該去看看,尤其是男兒家!徹兒,將來有機會一起要去看看!跟阿嬌一起去!」
劉徹正回味阿嬌說得那番話,想象她在堂邑的生活,冷不防景帝提到自己,還能與阿嬌一起游覽嵩山,趕忙答應下來,心下更是喜不自禁!
竇太後听孫女說這兩年生活得愜意,也很滿意,不過她可不希望阿嬌再跑了。想當年館陶十四歲就嫁給了陳午,如今阿嬌也有十三歲了,真是歲月蹉跎。
「阿嬌,」她囑咐道,「你可再不許離開阿婆那麼長時間了!」
阿嬌知道竇太後是真心疼自己,心中一暖,樓著竇太後親了親她的臉頰,「阿婆,你放心吧!阿嬌也不想再離開您了。」
一句話把竇太後逗得樂呵呵的,看著氣氛正佳,館陶暗地里推了陳午一把,她之前就告訴了陳午竇太後對他頗為不滿,此時正好化解去。陳午趕忙恭恭敬敬地說︰「阿嬌一直陪著兒臣,不能侍奉在母後身邊,是兒臣的錯,兒臣惶恐!」
竇太後對她這唯一的女婿一直就不待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出身並不顯赫,又性格懦弱,但礙于館陶和阿嬌也沒再說什麼。此時又是劉武接過話頭說︰「父親有病,女兒陪伴,那是她的孝順!這一點阿嬌真是深肖阿姐呢!」
女兒一向貼心,館陶對竇太後一向是恭敬有加,極為孝順,劉武提到阿嬌向館陶一般孝順,不僅替陳午解了圍,更是對阿嬌的稱贊,對阿嬌這麼上心,這讓館陶忍不住要想劉武在打什麼算盤了。
劉武的話果然有用,竇太後的臉色難得對陳午祥和起來,她問道︰「你身體好了嗎?阿嫖說你是氣血虛,這可是大毛病!」
「是,兒臣好好調理,已經好多了!」陳午答道。
「不能好一點就掉以輕心,以後也要多加保養,不要讓大家替你擔心。」
「是,兒臣謹記!」陳午恭恭敬敬地磕了個頭,才起身坐下。館陶見時隔兩年,竇太後對阿嬌的寵愛不減,于是湊趣說︰「母後,阿嬌在堂邑拜了個師傅,琴藝大有精進,不如讓阿嬌彈上一曲,為母後祝壽可好?」
竇太後笑咪咪地點頭,她轉頭看著阿嬌,「你最愛的那張琴帶了嗎?」
「帶了!」館陶給阿嬌帶了許多她平時用的東西,包括那張琴,就是打算讓她陪竇太後住一陣子。
劉徹看阿嬌婉轉地起身,輕提裙裾,走下高堂,端坐在古琴前面,低眉斂首,徐徐演奏起來。在劉徹看來,她或顰或蹙、或愁或悲、或喜或笑,都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勾人心神。
阿嬌在堂邑日日受教,這一曲高山流水彈得不僅是熟能生巧,更是余音繚繞,繞梁三日,博得一片喝彩。只有劉徹一個音都沒听進去,滿心滿眼都只是阿嬌那美麗的嬌顏,嫵媚而嫣然!
作者備注︰淮南王劉武的封地淮南是今河南商丘,中岳嵩山就在河南!
西周時嵩山稱「岳山」,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定嵩山為「中岳」,五代以後稱「中岳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