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內斗
連日來,軍管會熱火朝天。
當然,除了忙著建國大慶、聯歡盛會、節日保衛、敵特偵破,這些又有專門的人在干。
另一個大事,卻牽動著臨江所有干部的神經——臨江新政府籌建
圍繞著人事安排,兩個陣營的斗爭也悄然打響。
這是一場絲毫不見硝煙的政治斗爭,平靜而殘酷,溫和卻無情。
從延安的窯洞,到西柏坡的農家小院,從香山的雙清別墅到中南海的豐澤園,毛偉人帶著**人,一步一個腳印,從地下走向台上,從在野黨、參政黨,最終推翻了執政的國民黨取而代之。眼下,他剛忙好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正在準備開國大典。根據毛偉人和中央的研究,截止九月底,除了極少數地區外,全國絕大部分省市已經被解放,建國迫在眉睫,這是中央的大事,而對于地方而言,首要的就是相應成立各級人民政府,人民解放軍在對各佔領城市軍事接管一段之後,應逐步幫助籌建政府機構,而把軍隊和軍事干部慢慢退出來。
畢竟,軍管會暫時執行軍事管制時期的過渡任務,不可能太長,它也不能完全取代政府的職能。
說來容易,其實,工程浩大。
臨江軍管會的干部,統一按軍隊供給制待遇,分大、中、小灶標準供給生活物資。大灶是一般干部和勤雜、戰士,中灶是具有8年以上軍齡的團級干部,小灶是正師級以上干部,那會兒不發工資,單位發放的叫**干部伙食費、個人零用錢,還有理發票、洗澡票,衣服、被子、蚊帳這些全部實行配給制。即使軍管會副主任顧清明、辦公廳主任秦一光這樣的一批地方干部,也全部參照這個標準執行。
其實,早在中央一聲令下之前,臨江的很多干部就料想到了。
盡管文件未到,但省里召開的幾次通氣會,都有提及。~
人選、組織、機構、編制、管理模式,等等,一系列問題,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也讓來自不同陣營的人
與軍管會的大部分組成人員來自部隊不同,和平年代的政府,按照中央全會的要求,應該多一點管理干部、專業干部、社會知名人士,而盡可能少一點穿著軍裝的現役軍人,當然,根據解放軍總政治部和中央組織部的規定,屆時將有一大批軍隊干部月兌下軍裝,轉入各級黨委和政府擔任領導。
通過秋風掃落葉式的幾大戰役,**已經深入人心。當下國內主要矛盾逐漸由敵我矛盾,轉化為人民內部矛盾,而新政府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以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為中心,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這與軍事斗爭,與軍事建設,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棋逢對手的「向陽花」案件,已經讓喬向文十分疲倦。
李作人軍長私下里透露給喬向文,軍管會使命完成以後,他和部隊很快就要離開野戰軍回到東北,成為一支扼守東北大門的邊防部隊,主要負責邊防武裝警戒,武裝巡邏,保護邊防設施、界碑,維護邊境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抵御別國入侵。
在軍管會工作的一段里,喬向文可謂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但是與顧清明的關系始終隔著一層紗,慢慢地,他也算是看破其中的奧秘了。
先是對于一些具體問題的看法,因為經歷和視野的不同,從民族資本主義到土改運動,從工會的成立到黨員發展,最終,張青山貪腐案件,如壓斷兩人關系的最後一根稻草。
顧清明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老地下黨員,在當地有著相當的威望,盡管在軍管會這個以軍事干部為主、在特殊時期執行特殊任務的機構里,他官居老2,但是在那麼多的地方干部和原地下黨員中,他的權威性不可置疑。
這一點,從軍管會的分工便能看出。
除分管重要的黨群工作之外,開始時他還負責工商業生產和經濟恢復,但是他用在白區的思維習慣,發動工人罷工,與資本家堅決斗爭,同時對民族工商業帶著有色眼鏡,結果導致很長臨江的經濟恢復水平,遠遠落後于條件本不如它的鄰近城市,受到上級的批評。
之後,李作人報請上級批轉,及時調整了分工,由喬向文兼管財經。
社會部長出身的喬向文,根據黨的政策,努力幫助扶持以東南廠為代表的民族工商業,積極發動職工開展崗位競賽、勞動大比武,滿懷熱情扶持其發展壯大,在工人和資本家之間搭建了平等溝通而非彼此敵對的橋梁,在資本家依法生產生產,取得合理利潤的同時,工人的收入水平穩步提高,工人階級當家作主,參與工廠民主管理的積極性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兩三個月的,臨江的經濟再次排列全省第一,省里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
但是,這也嚴重刺傷了以顧清明為首的一批老地下黨員的感情。
在之前的很長,他們在白色恐怖中,與國民黨斗,與還鄉團斗,,與資本家斗,他們認為在新的社會必須堅決消滅剝削,工人完全當家作主。
從樸素的階級情感上來說,完全可以理解他們這樣的想法,在漫長的地下斗爭中,多少地下黨員拋頭顱,灑熱血,就是為了推翻三座大山,消滅剝削,建立工農聯盟為基礎的新政權。
對資本家的剝削如此容忍,對工人當家做主的地位如此有保留地支持,他們很難不容忍。
其實,中央出台過渡時期的民族工商業政策,也是審時度勢後的迫不得已。
在**勝利以後,還要不要發展民族工商業,要不要發展資本主義,毛偉人就曾經說過︰
「在**勝利之後,因為肅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障礙物,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社會中會有一個相當程度的發展,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也是不足為怪的。資本主義會有一個相當程度的發展,這是經濟落後的中國在民主**勝利之後不可避免的結果。」因此,我們「還需要盡可能地利用城鄉私人資本主義的積極性,以利于國民經濟的向前發展。在這個時期內,一切不是于國民經濟有害而是于國民經濟有利的城鄉資本主義成分,都應當容許其存在和發展。這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經濟上必要的」。
據此,中央三令五申︰新政權應該讓資本主義有一個壯大和發展,而且資本主義的廣大發展,並不是短暫的,而是長期的
說到底,發展資本主義,在建國初期,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目的是啥?
利用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滿足社會需求,減少工人失業,增加政府稅收。
其實,沒幾年,這些民族資本家一個個被合營,被罰沒,被收歸國有了。
可惜,顧清明等如何毛偉人的草船借箭。
解放之初,顧清明以及一幫老布爾什維克無法理解,更不要說接受。
無形間,在軍管會內部形成了兩個陣營︰
軍隊派,地方派。
在顧清明分管干部和宣傳工作之後,這種對于民族工商業的淡漠,同樣有所表現,在日報和電台,成篇累牘宣傳工會的斗爭,工人的覺悟,資本家的偷稅漏稅,對更多的好企業、好做法很少宣傳。
在干部使用上,他們也更多地從個人感情出發,對一些黨外人士、知識分子,有意無意地加以排斥,與中央的統一戰線政策不相吻合。
兩個陣營矛盾的總爆發,正是張青山案件。
盡管梁亮等人的調查報道深入人心,盡管張青山的貪腐事實鐵板釘釘,但是,顧慶明暗示秦一光給臨江日報老總的一個,改變了整個輿論導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轉眼間,報社改了調子,梁亮被停職檢查。
出人意外的是,喬向文表面不動聲色,暗中要求老部下、治安處長丁一,從稅收入手,軟硬兼施,全面突破,最終獲得了張青山貪污**的大批證據,人贓俱獲。
之後,在如何處理、如何判決張青山的問題上,地方派和軍隊派進行了一番抗辯和爭論。
最終,喬向文使了一招太極拳,把最終裁決權上交省委。
顧清明等人四處活動,他們倒也不是不反腐,只是想拉老戰友一把,爭取刀下留下,畢竟,那麼多年的並肩戰斗,地下工作接下的情誼非同一般。
報告發出,顧清明松了口氣,他估計,以張青山的貪腐數字,開除黨籍、撤銷職務、判處徒刑,一個都不會少,但是,命還是能保住的。為此,他也找了省里的一些人,私下求情。
誰料,省委同意不殺,華東局同意不殺,被嫉惡如仇的毛偉人一棍子打翻。
主席說殺,誰敢求情?
那晚,與張青山的最後一次對飲,對方的淚流在臉上,他的淚流在心里。
第二天,張青山被公開審判,執行槍決,昔日的老戰友一個都沒去現場。
他們與李作人、喬向文的積怨從此更加深了。
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顧清明和他的一幫人,正在暗中收集著、準備著,時刻對軍隊派,尤其是喬向文發起致命的一擊。
此時,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喬向文,哪里想到,在他窮盡心思,率領公安人員對向陽花發起最後一戰的時候,內部正有人準備拿起了黑棍。
第三七二章內斗
第三七二章內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