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大漢 第二十五章 進諫

作者 ︰ 萍水

韓則冷眼看著趙綰和王臧那兩個出頭鳥以比竄上來更快的速度栽了下去,很不體面地掛掉了,眼看著太皇太後依舊在咄咄逼人,韓則終于覺得,到了出手的時候了。

皇帝這種生物,是很難討好的。他需要你能干,但是絕對不能比他能干,這樣他心里有疙瘩,在他急需要臣子幫忙的時候,你還不得不湊上去,幫他將難題給解決了!當然,這解決的方法也是很有講究的,若是你輕輕松松就把事情搞定了,豈不是說,搞不定這件事的皇帝很廢物?

韓嫣郁悶地嘀咕道︰「太皇太後到底怎麼想的,她如今七十多歲的人了雖說看著身體還算健康,可是,還能活幾年呢!她如此逼迫陛下,陛下此時隱忍不發,等到太皇太後千秋之後,陛下的怒火,還不是要發泄到竇家身上去!」

韓則冷哼一聲︰「太皇太後這是要表態呢,沒準心里想的就是,陛下當初能坐上太子之位,本來就有太皇太後的默許,太皇太後的想法就是,她能夠容許陛下做皇帝,若是陛下不肯听話,同樣也能將陛下換下去!」

韓嫣瞪大了眼楮,很是不敢置信。

韓則譏諷地說道︰「你以為陛下做了皇帝,就能安穩無憂了,這里面事情多著呢!陛下至今無後,若是太皇太後一意指責陛下不孝,陛下的皇位可未必穩當!先帝十幾個兒子,再不行,梁王還有五個兒子呢!太皇太後能夠選擇的人多了去了!」

韓嫣眯起了眼楮,好半天,才說道︰「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咱們不得不幫陛下一把了?」

韓則嘆道︰「施恩與一個帝王,嘖嘖,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再不容易,咱們還是得去做啊!」

劉徹這會兒在大發雷霆,他對太皇太後的咄咄逼人恨透了,然而,陳阿嬌不僅沒有在這個時候支持他,反而勸他給太皇太後服軟,王太後這會兒同樣也勸劉徹隱忍,而劉徹年紀輕輕的,他覺得已經忍得太多了,他不想繼續忍下去了。

形勢愈發惡化了!太皇太後沒有半點要妥協的意思,總之,劉徹若是不退讓,她就敢撕破臉面,讓誰也討不了好。

這個時候,韓則出手了。

韓則自然不能一個人出手,他找了很多人。

韓家在長安的人緣還算不錯,韓則一個一個找上門串聯了一番,這些人其實在朝中並無多少實權,但是勝在多是開國的時候就被封的勛貴,他們有著封地,有著爵位,但是,很多人除了每年的覲見,連皇帝的面都要見不到了,有些人就算把名號說出去,朝中能認識他們的人不會超過三成。因此,他們同樣需要一個機會,在劉徹面前露臉。

這樣的人有個好處,就是,因為他們沒什麼實權,因此,劉徹怎麼也不會覺得韓則有結黨營私的嫌疑,而且,聲勢也足夠浩大。

韓則直接說了當今天子如今的處境,言道雖說因為孝道的緣故,太皇太後的想法自然是要顧及到的,然而,這天下,終究是姓劉,因著太皇太後的緣故,竇家已經足夠 赫,算起來,天子對于竇家的優厚實在是叫人無可指摘了。

可是,孝道並不能成為太皇太後逼迫天子的理由!當年惠帝仁懦,呂後專權,造成高祖諸子被逼迫致死,如今,太皇太後如此行徑,莫不是要效當年呂後之為。

雖然所有人都覺得太皇太後比起呂後來實在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不過,韓則說的也沒錯!

你太皇太後是長輩,已經是享受了兩朝的尊榮,先帝在的時候,你就意圖干涉國事,插手儲位,只是先帝英明,你一直未能得逞。如今卻是欺負當今陛下年輕,還想要在效仿呂後,來一次廢立之事嗎?

這種事情,就算叔叔能忍,嬸嬸也不能忍啊!

于是,隔日大朝會上,一大堆很多人只听說過名姓,沒見過真人的諸侯穿著禮服,直接跪在了長樂宮前,請求太皇太後顧及祖孫之情,莫要過分逼迫陛下。

朝中大臣都是面面相覷,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但是韓則事先給劉徹透了風聲,劉徹卻顯得有些氣定神閑,帶著眾多大臣往長樂宮去了。

在場的人很多,很多人都是生面孔,可是,別人不一定知道,但是,太皇太後知道啊!她听說這麼多諸侯前來,听著那些人看似恭敬,實則句句都在指責她不守祖制,妄圖效仿呂後之行。

有人甚至直接言道,太皇太後嫁給了皇家,已經是劉家的人了,劉家照顧竇家,乃是寬和大度,但是,這並不能成為太皇太後逼迫天子,以皇權為竇家牟利的理由。

太皇太後氣得直哆嗦,在那里拄著拐杖破口大罵,言道,自己服侍孝文天子,又生養了先帝,如今,竟是連兩個對自己不敬的臣子都不能處置了嗎?

立刻,就有人在那里說道︰「趙綰王臧貪贓枉法,按照漢律,死有余辜!」

不等太皇太後松了一口氣,又有人接口說道︰「趙綰王臧觸犯漢律,自有有司定罪處罰。」意思就是,太皇太後你管得實在是太多了。

氣得老太太幾乎一口氣沒喘上來︰「反了反了!哀家所為都是為了祖制,如今倒成了罪過了!」

「陛下乃是天下共主,天子之尊,所作所為,無不遵從天意而行,何來違背祖制之說!」說話的是韓則的大舅子吳千秋,他很是正義凜然地說道,「明堂乃是王者之堂,陛下乃是聖明天子,立下明堂,教化天下,接見諸侯,自然是為了彰顯天子尊嚴,有何不妥之處!」

劉徹听得心里不要太舒服哦,听楊得意低聲說了吳千秋的身份,已經是將他記在了心里,打算回頭將這個忠臣好好用一用。

剩下的人也是一個一個地鼓吹了一下劉徹提出的諸如設立郡學,發行三銖錢,改變歷法,乃至巡狩之類的一系列事情,祖制上壓根沒有說不能做,而劉徹的所作所為,更是為了國家安定著想,又能加強中央集權,天子雖然年輕,但是不失為聖明天子,太皇太後不但不對天子所為覺得欣慰,難道覺得太皇太後的威嚴能夠凌駕于天子的威嚴之上嗎?

朝中大臣被這些勛貴弄得目瞪口呆,誰也沒想到,這些在他們眼里純粹是在吃祖宗老本的諸侯紈褲們,居然有這般好口才,愣是氣得太皇太後要吐血。

老太太雖然看不見,但是卻敏感地發現,自己這個孫子不聲不響之間,居然已經有了這麼大的聲勢,這些勛貴雖說沒什麼實權,可是,他們的封地串聯起來,可不比關中小到哪里去,萬一他們真的覺得自己這個老太婆想要效仿呂後,加上劉徹再推動一下的話,沒準就會發動自己封地上的私兵,來一次勤王之舉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起大漢最新章節 | 風起大漢全文閱讀 | 風起大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