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的1884 第二部第一卷太平洋上的悸動 第十六章 龍一型飛艇(二)

作者 ︰ 炎黃之怒吼

當然,這些空爆炸彈都是雙引信的,空炸控制失效後,踫炸引信會最終引爆炸彈。將來隨著晶體管技術、集成電路、芯片、微電子、微型計算機技術成熟後,空炸引信的精確度、靈敏度會愈來愈高,同時防空武器的性能也會愈來愈好。

第一批航空炸彈的規格王致鳴設定為十、二十、五十、一百、一百二十五、二百五十、五百、八百、一千公斤,共九個規格。二百五十公斤以下的都是高爆、鋼珠、鋼箭、燃燒類型;照明彈、煙幕彈都是二十公斤以下規格;二百五十公斤、五百公斤以上的分別是穿甲彈、水泥彈、子母彈、鑽地彈和凝固汽油彈,以及將來會裝備的「雲爆彈」。

現在斯柯達主要生產二十、五十的規格,其次是部分一百、二百五十規格,五百、八百、一千規格的只是分別生產一千、六百、二百枚的數量儲備,其中一半是穿甲彈,四分之一是凝固汽油彈、四分之一是水泥彈和鑽地單。

在目前來說,王致鳴的第一個作戰對象是墨西哥政府軍,當他們遇上這些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大殺器時,估計很快會心理崩潰,到時戰場上將會是單方面的屠殺。

在第一艘轟炸飛艇開始試驗轟炸性能、收集數據時,第一艘「空中炮艇」也開始安裝吊艙。

這個炮艇的吊艙是單獨設計結構的,加強了炮位、炮塔安裝位置的結構強度,以適應機關炮、機關槍的後坐力。

武器配備是︰

吊艙里兩邊對稱安裝了兩門25/1888式機關炮,射速每分鐘一百五十發,有單發、三發、連發射擊模式,雙人操作。每門炮備彈一千五百發,有效射程二千米。王致鳴引入了「航空機關炮對地標準彈帶」的概念,按照一發高爆彈、一發穿甲爆破彈、一發高爆鋼珠彈、一發高爆彈、一發高爆鋼箭彈的順序排列,五十發一個彈箱,每門炮三十個彈箱。

六部12.7/-1888式雙聯裝航空機槍,射速每分鐘八百發,點射、連射模式,單人操作,有效射程一千六百米。在機炮兩側各安裝一套,各配彈六千發,使用五百發彈鏈箱、每挺十六個彈箱;前後各一挺、各配彈三千發、六個彈箱,全艇載彈接近六噸。機槍彈鏈采用「航空機槍對地標準彈鏈」,艇上配備三個供彈手。

在駕駛艙後面設計了一個作戰指揮艙,雙面大視角觀察窗,兩台安裝在半球形電動液壓旋轉機炮塔中的三百毫米高倍、大視角望遠鏡配置在兩側,可以有兩軸平面上二百四十度、一百六十度的旋轉角度,在正面的對空、對地都有良好的視角,各由一名觀察員操作。一名炮艇指揮員,兩名槍炮作戰參謀,兩名使用艇內有線通信系統的通訊員組成全艇作戰指揮系統。

艇員標準編制十八人,其中一個指揮員兼駕駛員、二個觀察員、一個作戰參謀、一個駕駛員、一個通訊官、十個槍炮手、二個輔助彈藥手,指揮員是炮艇艇長。

現在王致鳴也沒有必要開發類似瑞典厄利孔的高速機關炮,他準備等將來飛機定型後再去開發類似的高速機關炮或者加特林轉管機關炮。

同時還設計、生產了通訊指揮艇,這種指揮艇有兩個型號,一種是校射通訊指揮艇,上面配置了八台短波電台、兩台二十四個頻道的轉發短波電台、三噸的高能免維護鉛酸電池,四台三百毫米戰場望遠鏡,六個觀察員,四個操作半球形望遠鏡、兩個使用海軍望遠鏡輔助觀察。八個報務員、一個戰場指揮官、兩個作戰參謀,機組四人。其任務是戰場偵察、監視、炮兵校射、轟炸引導、戰場通訊,直接指揮空中炮艇的攻擊行動,王致鳴給它取名「鷹眼I」,戰場指揮官擔任通訊艇的艇長。目前在沒有任何空中威脅時,不設武器系統。

另外一種則是純粹的通訊指揮艇,主要功能是戰場通訊中轉和空中導航,安裝了兩套四十八個頻道、中繼性質的短波中型轉發設備和四台短波電台,配備了四挺12.7/-1888式機槍、備彈五百發。

八九年八月初,經過近半年的測試、驗證,轟炸飛艇、炮艇飛艇、通訊指揮艇最終定型。

所有飛艇的機炮和機槍都統一加裝了半球型電動液壓裝甲槍炮塔,炮艇的武器每門彈藥相應減少兩箱,機炮彈鏈改成四十發、機槍彈鏈改成二百五十發,彈藥總重五噸多。轟炸艇加裝了四挺12.7雙聯裝航空機槍,各備彈五百發,炸彈載彈降低為五噸多。

王致鳴下令暫時停止已經生產了一百四十多艘的龍一型客貨運飛艇的生產,全力進行轟炸艇、空中炮艇生產,他計劃四個月內生產二十艘空中炮艇、三十艘轟炸艇、三十艘運輸艇、十艘通訊指揮艇。

經過半年的生產、調整,生產線上氣囊結構材料、復合材料氣囊、吊艙組件、設備組件在生產運輸車上迅速地移動著。氣囊組裝生產周期已經降低到六天,五天時間可以組裝出氣囊骨架、氣囊殼,同時安裝氣囊、氣罐、電氣管線和控制設備,一天時間對氣囊做調試、收尾工作。之後,半天時間安裝、對接好已經安裝完設備、裝備的吊艙,隨後飛艇離開組裝車間來到外面的降落場,在降落場上花半天時間檢查、調式全艇的管道系統、電氣系統、機械系統、動力系統、操作系統後,灌注壓縮「氦氣」、充滿氣囊。之後,就在試飛工程組操作下上天試飛,測試全艇系統、飛行狀態。

整個組裝、試飛、出廠時間已經縮短到八天之內。這都得益于生產線和組裝線上采用了大量的標準件和電動工具、液壓工具、電動鉚焊機械、吊裝機械,生產工藝簡化、工位固定後對工人的技術要求降低,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操作精度提高,加上統一的連體工作服、工具袋、工具台、工具車,精確劃分的工作區域,嚴格的生產管理制度,因此綜合效應下產生了極高的生產效率。

現在開始轉產軍用飛艇,只是增加了氣囊底部裝甲板的安裝,其余工序基本一致。因為氣囊加裝下半部裝甲,組裝時間增加了兩天,出廠時間變成十天。八個組裝車間,兩個組裝空中炮艇、一個組裝通訊指揮艇、四個組裝轟炸艇和運輸艇,五個月內就可以完成生產任務。另外一個繼續完成目前半成品的客運、貨運、公務飛艇的組裝,之後這個車間除繼續生產貨運飛艇外,就是試制B型飛艇。現在的吊艙組裝車間正在組裝以後包機系列的吊艙。

自從三月開始大規模生產龍一型客運飛艇後,四月五日,開始進行巴黎至紐約空中航線試驗性運行、航線規範、導航站建設,中途在葡萄牙所屬的亞速爾群島英雄港降落停靠,加油、加水、補充給養。

年初杰克在英國倫敦注冊成立了「歐洲航空公司」,計劃航空樞紐港設在巴黎,倫敦是備用降落場和支線機場。經營歐洲至北美航線和歐洲範圍內國際航線,注冊資金五千萬英鎊。王致鳴集團以幾個下屬公司共同持股百分之六十五,余下股份王致鳴準備給歐洲的幾個王室和合作伙伴持有。王致鳴的一個遠房兄弟王致文擔任董事長,杰克的一個學習商業的牛津同學擔任總經理,王致鳴從北美航空派來一個華裔美國人擔任營運總經理,全面負責營運事務。

王致鳴計劃的「歐洲航空」其余股東構成是︰維多利亞女王百分之五、最早一批英國合伙人百分之十五,其他幾個歐洲王室一共百分之十五,其中包括威廉,但不包括俄國的尼古拉。

入股的條件之一是他們都不參加具體的事務,只是保證航空公司在本國的利益,參與年終分紅。其二是允許機場駐守一千人的「歐洲機場集團」的武裝保安,配置二十門37毫米以下機關炮。第三是必須簽署「航空器安全宣言」,其中最主要的規定是︰航空器是其所屬國家的移動領土,搭乘民用航空器的任何人不得攜帶武器、刀具、爆炸物、危險化學物質,在航空器上觸犯其所屬國家法律的犯罪嫌疑人,由航空器所屬國家法律管轄。

在斯德哥爾摩注冊的「歐洲機場集團」,負責歐洲區域內的機場建設、經營、管理,以機場所在地各皇權、王權國家皇室、王室土地入股,其他國家與前期合作者合作,王致鳴集團佔百分之六十股份,逐步建立歐洲機場網絡。地面無線電、燈光導航由機場集團負責。機場安檢由機場集團安全署安檢保安自行負責。

機場集團建議各國海關在機場候機樓安檢處和出口處設置「機場海關」,辦理出入境手續,建議所在國家允許在機場候機大樓商業區設立免征進出口稅的「免稅商店」。王致鳴當然不會讓他們或他們的人接觸到飛艇的核心技術。

王致鳴也不勉強他們加入,他相信隨著航空運輸優勢的體現,容不得他們不得不來參加。對王致鳴來說,其實只要維多利亞女王加入就行,這可是一個大擋箭牌。王致鳴這是為與美國政府開打準備的後手。

一八八九年四月十八日,王致鳴親自主持的「開航儀式」在紐約舉行,從紐約出發的「美洲航空」第一、二個試運行航班滿載紐約、洛杉磯新聞記者向巴黎飛去。杰克主持的「開航儀式」在巴黎舉行,從巴黎出發的第一、第二個歐洲航班滿載英國記者、歐洲記者向紐約飛去。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洲際航空、大西洋航線客運開始投入運行。

第三天,世界主要報刊大量刊登這次飛越大西洋的奇妙之旅,王致鳴再次成為歐洲的新聞明星,「美洲航空」、「歐洲航空」也成為了當年世界上最耀眼的明星企業。

在英國注冊的「世界航空雜志社」,四月十八日開始發行「航空世界」雜志,並向兩大航空公司所屬飛艇免費提供雜志,供旅客在旅途中閱讀、消遣,雜志主要內容除介紹航空知識、航空意外自救知識外,主要是介紹世界最新科技發展成果、時尚潮流、知名品牌、度假勝地、美食、美容、消費觀念、風土人情,雜志不涉及任何政治因素、國家關系。雜志社董事長是王致鳴的大姐,王致瑩小姐,總編是王致鳴從「泰晤士報」挖來的一個具有超前想象力、類似凡爾納的年輕人,王致鳴對這個英國籍的愛爾蘭人提出的雜志社標準是︰前衛、時尚、奢華,內容除政治、國家關系問題禁止涉及外,三分之一版面屬于航空技術現狀、發展展望和關于航空的新聞報道,其余版面全部歸于時尚、前衛、奢華、品牌、旅游,定位為「世界第一流的時尚雜志」。雜志暫時以雙月刊的形式發行,以一百克銅版紙全彩色膠印、大十六開、六十四頁,雜志的零售定價為一英鎊,雜志的贏利模式是以高端品牌、知名公司、航空公司刊登廣告為唯一渠道。

膠印技術,王致鳴在倫敦時就開發出來,只是他沒有公開,彩色印刷也是在那個時期內開發的技術。當時王致鳴不可能有「電子掃描分色技術」來制版,只能采用照相制版分色技術制三色原版,印刷工藝中采用加減色方式和「黑板」技術印刷出與原版相似度極高的彩色印刷品。

在當今世界上,只有王致鳴才掌握了光學濾色玻璃生產技術、高反差膠片技術、PS膠版、鋅材料轉印技術、光傳感器技術、膠印油墨技術、膠印技術工藝,最重要的是只有他知道彩色印刷的發展趨勢和各階段的技術特點。

因此,他在海靈島開發的第一代膠印技術是單色、單面、平板膠印機技術和單色照相制版技術,采用照相制版、拼板、鋅材料轉印制版和印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遺憾的1884最新章節 | 遺憾的1884全文閱讀 | 遺憾的1884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