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明 卷一 鳳凰山下雨初晴 第二十四章 風雪夜歸人

作者 ︰ 誰家探花郎

「飛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處踏瓊瑤。不嫌寒氣侵入骨,貪看梅花過野橋。」只見趙簡緩步走出望湖亭,腳踏白雪,朗朗誦道。

前方從湖岸延伸過來的小橋旁,赫然有幾多梅花,正在雪中綻放,孤傲清寒。

這一首詩極配此景,有雪有酒,有山有梅花,當然還有小橋。只是天公偏偏不怎麼作美,這雪到了此時仍舊未停,只是這一點與這首詩不太符合。

不過這已經殊為難得了,前人之詩配此時之景,能有八分符合已屬罕見,難怪趙簡會認為這是一首絕妙好詩。

今日賭詩會,雖未要求所接之詩需要配景,但是趙簡這一首詩出來,卻是立刻將前幾人所吟詠的詩詞盡皆是壓了下去。以詩配景,豈是那麼容易。不說方鶴一首《問劉十九》出了丑,就連最早時張季那首詠釣魚台的詩和劉越引用的《江雪》,都是想要暗合今日之意境,不過那幾首詩和此情此景都相差甚遠。

吟誦完此詩,趙簡心中不由暗暗得意。此詩配雪景,極佳。詩尾是一個「船」字,想要接下來的話,也是有些難度的。古往今來,詩作數不勝數,詩中帶「船」字的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但是將「船」作為開頭的似乎還真沒有幾首。

「好詩,好詩。」方鶴站起身來擊掌贊道。這首詩眾人皆有所耳聞,這乃是當朝兵部尚書楊士奇楊大人十四歲時所作。楊士奇乃是內閣輔臣,更兼兵部尚書之職,權勢極大。這楊士奇楊大人自然是這些學子心中的偶像,對于楊大人的詩眾人皆是贊不絕口。更為難得的是這首詩乃是楊士奇十四歲時所作,眾人思及自己似乎也是十四五歲的年齡,不過和楊大人相比,卻是相差甚遠,不由心中漸生慚愧之情。

幾人當中自有例外,那便是沈祥。十四歲作詩又怎樣,昔年駱賓王七歲詠鵝,至今流傳。而楊士奇的這首詩和駱賓王的詠鵝詩比起來,相差甚遠。還有一點,沈祥來自後世,自是知曉這有明一朝,雖在各種技術上發展極大,但是在詩歌方面卻是最為低迷的一個朝代。唐詩宋詞明清小說,清朝好歹還有個納蘭性德,而明朝能夠撐起台面的就沒有幾人。什麼前七子後七子,江南四大才子,其在詩歌造詣方面和中國歷代相比,相差的甚遠。明朝的詩歌形成如此的狀況,和這楊士奇還是有一些關系的。宣德朝,以三楊為首的內閣大臣,雖說文治上頗有建功。但是,在文化方面卻是對當代和後世的文人造成了一個極壞的影響。

因為「三楊」擴大了台閣體的影響範疇,台閣體的出現是詩歌創作的一個倒退,因為他只追求所謂的雍容典雅,內容大多十分貧乏,多為應制、題贈、酬應而作。題材常是「頌聖德,歌太平」,毫無創新,毫無生氣。這種文體比之宋朝的西昆體的影響都是更壞。

相對于「三楊」所做的詩詞,沈祥比較贊賞的是當朝兵部右侍郎于謙。沈祥來到這個朝代也有半年了,對于整個國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于謙這個在後世被人們廣為流傳的人物,赫然就是當朝大員。想想自己幼年所學的《石灰吟》,沈祥不由感慨萬千。

趙簡吟詠完畢,然後回入亭中,將一杯茶飲盡。茶口清香,心曠神怡,趙簡清了清嗓子,然後說道︰「接下來就由沈涼老弟來接了,以船字開頭。」

眾人當中沈涼年紀最小,俗話說要找軟柿子捏,年紀最小的當然就是軟柿子了。至于初時,方鶴和張朝不找沈涼,卻是因為他們想要先讓劉越和張季出丑。

見到趙簡點名要自己接詩,沈涼卻是一點都不懼,仿佛成竹在胸一般。沈涼如今十歲,個子並不高,由于冷的緣故,臉蛋被凍得紅彤彤的,頗為可愛。

童聲未去,沈涼站起身來直接便是誦道︰「橋如虹,水如空,一葉翩然煙雨中。天教稱放翁。側船篷,使江風,蟹舍參差漁市東。到時聞暮鍾。」

待得沈涼誦完,眾人不僅目瞪口呆,沒料到這十歲頑童竟然機靈如斯。常言道沈涼是個小神童,平日里眾人接觸不多,還不太清楚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這是一首詞,是宋朝著名詩人陸游的《長相思》。這首詩基本上眾人皆是知道,不過因為腦中想得太過復雜,反倒是沒幾人想起這首詞來。

先前,沈祥替張朝化解了那首《蝶戀花》,這詞也算是詩,所以沈涼這一關算是過了。

沈涼起身端起一把還溫著的花雕酒,然後一口飲下。或許是因為年紀太小的緣故,也或許是因為飲得太快的緣故,這一口酒下去,卻是把沈涼給嗆住了。

如今,已經有六人接了詩,只剩下沈祥一個,但是沈涼肯定是不會讓自己哥哥接詩的,所以目標自然是方鶴三人。這三人不由大急,沈涼接的這首詞最後一字是「鍾」字,這可是一個生僻字,拿來入詩都不多見,更別說以這個字開頭了。接下來的這首詩,三人是萬萬對不下來的,只能接受懲罰了。

沒想到看似最軟的柿子,身上卻是長滿了刺。

沈涼緩過勁來,然後看著三人說道︰「接下來就由方大哥接詩了,詩的首字是一個鍾字。」

方鶴無奈的站起身來說道︰「我接不下來,認罰。」于是方大少走出望湖亭,捧了幾捧晶瑩之雪,然後吞入月復中。

接詩繼續,沈祥自是逃不過。方大少誦完一首詩,點名便要沈祥接。不過這首詩不是很難,沈祥輕而易舉的接了下來。

游戲進行中,紅泥火爐上的酒,壺中的茶越來越少。

越進行,方大少的面色越是淒慘。

因為,他發現,自己被騙了。

對方是四個人,而自己這一方卻是三個人。對方一贏,喝的便是自己的花雕酒。而自己方贏喝的卻是對方的韭山藤茶。但是三個人哪比的過四個人,這酒是越來越少。

天慢慢的黑了下來,雪卻依舊未停。

方大少誦完一首詩,心疼的喝了一杯自己的花雕酒。這酒若是再不喝,就被對方喝完了。

「沈祥兄弟,該你了,首字是一個柴字。」方鶴說道。

沈祥微微一笑,站起身來,然後說道︰「諸位,天色已晚,不如我接下這首詩,今日之雅會便結束了吧。」

眾人看看天色,極為贊同,然後等著沈祥接下最後一首詩來。若是接不下,還能再看一場吞雪的好戲。今日,沈祥似乎還未輸過。

沈祥舉目望去,四處皆白,遠方幾處人家房中微光搖曳,偶爾傳來幾聲犬吠。

沈祥吸了一口氣,然後誦道︰「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媚明最新章節 | 媚明全文閱讀 | 媚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