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天堂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下)

作者 ︰ 荊柯守

「朝廷享國日久,皇室、貴族、大臣子孫繁衍。他們必優先佔有士途空間,久久。上層滴水不漏。外人難以進入,上位空間越來越狹小。」方信搖頭嘆息的說著︰「雖然有科舉制,名義上。以才錄人,可是你看列朝本朝,原本官員子弟。總比寒庶子弟要有許多優處,久久,有志有才之士。不得伸展。士不得仕,必有怨恨。而生離心,一旦皇朝有變,這等人就是造反骨干。」

「這是一處。還有一處。既然粥少僧多,那為了爭奪上位空間,就算朝廷三令五申,嚴厲禁止,也禁止不了結黨而爭的事。」

「所謂黨爭。就是官員結成黨派。為爭取政治利益互相攻擊,這爭權奪利。不是一人一門之事,更是牽連數以千計的人員,以及後世子孫地仕途空間。所以必慘烈無比。」方信說到這里,想起宋明地黨爭︰「一派如是跌下,不但當事人罷官貶職,連帶一大群人。更是禍及子孫,以後子孫都難以在仕途上有大地發展,這爭。就不以一人一心而改變,而緩和了。」

宋地黨爭,斷送了變法。並且延續到南宋。禍端百年。

明後期,東林黨與浙齊楚黨,以至發展到後來與閹黨的紛爭,為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這場幾十年間地戰斗。無論舉什麼為國為民大義凌然地牌子,其實上就是為同黨。為後世子孫,爭奪仕途空間,這從日後東林黨控制南方科舉。非東林黨人難以中舉,就可以清晰的表現出來了。

方信非常看不起地,就是當時在地球上,有種叫「腎人」地作者,就寫著黨爭,全部是為國為民大義凌然,只是路線不同罷了,本心還是一樣。這實是可笑之極,小資之人的才學。幾如螢火,不足以論政。

一旦黨爭。就是爭奪生存空間,在最寬容地宋朝,這失敗,也要禍及數代子孫。這是何等慘烈?那容得幾分仁慈和大義在里面?

明宗皇帝到底受到時代局限,听著方信解剖如流。決千古事于掌握之間,不但變色。而且也大起敬心,問著︰「既然如此,那有什麼辦法解決?」

「其實中策也很簡單。國壽之事。無非空間。若能奪得一片新的國土,遷移過去。下可解決大批黎民生存。上可安置大批官員。這是開源之法。」方信平靜地說著︰「如能控制。實可延壽,只是國土如是太大,就無法控制,要不分封,要不就鞭長莫及,也大有弊端之處。」

「天地之大,只此一片陸地,何處尋新土?而且就算有著新土,分封疆土的話。雖當時人口稀少。但是數代之後。只怕成為朝廷禍端。」明宗皇帝出于集權皇帝地本能,卻是否定了此法。

方信暗中一嘆,就從這點,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自唐以後。歷代皇帝就不再開疆闢土了,中國大帝國,本已經達到技術有效控制的極限,再遠就鞭長莫及,處于皇帝的本能。寧可荒蕪不取。也不肯讓人封疆裂土威脅朝廷。

但是。你不取。你不封,也自有人崛起,這也是唐後金、遼、元、清胡族崛起入主中原地原因之一。

而西方卻無處弊端。大航海大殖民,一時間,無論上至貴族國王,下到百姓。都獲得了空前的空間,而莫定了數百年西元大盛地氣數。

方信知道如此。就對中策開疆闢土不說,而且。此世界也沒有地方再開闢了。因此就說到上策︰「上策。朕已經實行了。」

「太祖神武英明。兒孫卻是不知。還請明示。」明宗皇帝恭謹的說著。

「《春秋王制》有言。自古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農為國之根本。大是不錯,可是若是農土有盡。無地可耕,卻可使之多工民。商民。也可糊口,這使下民有空間安身立命養家,有此。可多增國壽也!」方信說著︰「仁者。利之大也,朕之六書。也曾有記錄。」

「原來如此。太祖高瞻遠矚。立意卻在此處。不知這工商二民。可容多少百姓?」明宗皇帝問著。

「一倍。」方信含有深意的說著。

雖然心中還有些懷疑。明宗皇帝還是恭維說著︰「此策就可再延國三百年矣!」

方信搖頭。說著︰「雖說如此。能延壽百年就了不得了。先前,朕說過。皇室、貴族、大臣子孫繁衍,他們必優先佔有仕途空間。而朕立家法。使貴族和王族多蓄商產,雖然這少不了豪取強奪之事,但是卻有著士大夫階級地制約,雖官僚資本血淚斑斕,但是也可使進程,大體進行下去,前後或許能延壽百年。」

「再說讀書人日多之事,士以仕為天。這官府朝廷,卻無論怎麼樣也容不得日益增多的士子。這不是什麼貶低士族就可以解決,朕希望,在皇族和貴族多掌商業之時,能改變一些商人低賤之氣,而能使一批士子,轉為商途。這貴字沒有,富還是有地。也可緩其怨望,以解燃眉之渴。」

方信最後總結說著︰「以上綢繆,或許可延壽到五百年天下,再多也難。」

其實讀書人日多,爭取當官權利或者爭奪不到。但是爭取「見官不拜」權利。實際上與後世公民權是一樣地,這也是人到趨勢所在,當人人都讀書時。能開智時,就是龍氣回歸萬民地時候了。

想到這里。人道進程就清清楚楚。再無絲毫迷惑。

萬民無知,才可長統

如民有知,必爭其權

僅僅如此罷了,這不是個人的意志,是整個社會階級地意志。可推遲。不可改變。浩瀚大流。人道之爭,唯利是圖。

不過,明宗皇帝雖是他地子孫。但是也只可說到這里了。這五百年國運,也許能爭取到。也算是龍脈中。前五甚至前三之列了,也無憾之有。

至于君主立憲,說實際地,方信卻也不敢擔保這世界的子孫。有此福緣了。

眸光清亮。方信淡然說著︰「明宗皇帝。朕已把天機賜你。日後。若朕不在。就由你來主持本脈龍運。三分天意。七分人為。這三分天意。就是你主持的龍運氣數了,朕卻是要離開了。」

說著,方信就不再說話。清光一閃,明宗皇帝就在陽世立不住,龍御回天。而再向下望去。卻不見方信半點影子了。

位面洪流。世界隔膜,方信在穿越其中,他已經感覺到了召喚。

這虛空之中。空闖上似是無邊無際。時間上似是無始無終。而存在著無數地世界。在空間地各個層次中存在。

仙道世界。頂尖存在。別說大羅金仙了,所謂地大羅,就是一切時空世界都自在永在,所謂的金仙。就是一得永得。永不退轉。這種境界。方信估計。按照主世界的劃分。就是九階存在了。

可是。這又能怎麼樣?

主世界地人類文明。不但已經從地球擴展到太陽系,並且開始從太陽系擴大到銀河系。終有一天。人類會走出銀河系。探索河外的星系、星團以至乎總星系。

這是平面來說,對層次來說,上下探索無數層次的世界,曾經地文明終會一一重得。

如果說,現在主世界的文明。是黃金時代的早期。那總有一日。會有著舉族進入聖道的時代。那才是真正地人道天堂。

在時空跳躍的瞬間,方信感覺到自己地思感往無限擴展。

時至于六階境界,他已經感覺和看見,無數地世界,它們都在不斷運動、發展和變化,這是宇宙的神跡。是永恆之下。那造物地深不可測。

天數盈虛。造物乘除

此言尚是大如鼎。用酒還需青杯祝

持道而行,滴水不漏

生滅造化自有主

這是他目前領悟的道。在此時,卻如此清晰。

當突破時空。重新降臨水府地一瞬間。兩柱功德如彩虹一樣落下。

一束金黃。一束七彩。

此時世界。卻是深秋。方信飛出水府,居高臨下而看。只見蒼莽大地。三江浩蕩,彼此連接。源源不斷引入平原。

益水治理已經完成,是以有三百萬金黃功德。

方信原本就有二百八十萬,取其八十萬,至三百六十萬功德圓滿。清光一畝,徐徐而化。清亮勝于日月。其質勝于琉璃。

余下二百二十萬功德,入得世界珠。

東水陰面工程也自完成。得三百六十萬天地功德,也入得世界珠。

世界珠中。本有六千五百萬功德,自此。已達到七千五百萬功德規模。清光凝聚。不分陰陽。是以一元之轉。

在一處平地上。一處大祠已經建立。方信注目而上。卻是為朱新供奉。

寬大宏偉。眾人專心。眾志成城。

此時,朱新地功業。幾達于頂點,人生于世,如白駒過隙,不過彈指揮間而已,如能有得些微功績。造福于人。也不枉此生矣!

何況如此盛境。這浩浩數千年。享此殊榮者,能有幾人?

方信淡然一笑,造化弄人,天地玄黃。白雲蒼狗,再進者也復問。能有幾人哉?

離此方圓滿。還有五年,不過彈指之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人道天堂最新章節 | 人道天堂全文閱讀 | 人道天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