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崛起 第二卷 亂世風起 第七十八章 董卓之死

作者 ︰ 欹鉉

(感謝書友甭提的打賞!)

一日王允求見董卓,此時的王允和董卓的關系因為貂蟬而大有改善。而且現在的王允也一改往日對董卓陽奉陰違,而多有阿諛奉承。王允的奉承可比董卓那些手下強多了,他好歹是三公之一,說話有分量得多。

「哈哈,王司徒,多日不見了,今日所求何事啊?」董卓見到王允心情大好,把呂布惹了自己的事情早就拋到了腦後。

「今日臣求丞相登那九五之位。」王允竟然自稱臣。

董卓十分驚訝問到︰「進天子尚在,本相如何能登那位子?」

「臣今日從未央殿而來,天子病體新痊,欲會文武于未央殿,議將禪位于太師,故有此詔。」王允取出一卷聖旨攤開送給董卓。

董卓看後大喜,而此時王允又說道︰「臣已命人築受禪台,只等丞相到來。」

「好好,昨日本相夢到一龍飛到我身上,今日果然靈驗。」于是董卓命令自己心月復率兵駐守郿塢,自己卻擺駕回京。

臨行時,董卓去拜別自己的老母親,他母親卻說她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董卓卻認為這是即將登位的預兆,絕對是好事。辭別其母親後又去見了貂蟬說起此事,貂蟬早就知道,只是假意欣喜奉承。

董卓回京途中遇到不少事情天兆,但王允都以祥兆解釋,使得董卓大喜。待董卓入京後,百官相迎,只有李儒抱病沒來。進入董卓在長安的相府時,呂布也來祝賀,董卓高興的說道︰「當本相登九五之後,你就能總督天下兵馬!」

呂布大喜拜謝,董卓卻沒發現此時呂布臉上閃過一絲不屑和陰霾。

次日清晨,董卓率人入宮,至北掖門時,見王允等各執寶劍立于殿門,董卓大驚問到︰「司徒持劍是何意?」

王允不答,只是大喝一聲︰「反賊已至,武士何在?」

話音落下,數百名兵士從藏身處殺了出來,拿出武器就刺向董卓。董卓為逃得性命,不小心墜落車下,傷了手臂,只得大呼︰「吾兒奉先何在?」

呂布應聲而出,卻持戟刺向董卓咽喉,董卓躲閃不及被刺死在地,臉上依舊是難以置信的神情。呂布殺掉董卓後從懷里取出一詔書念道︰「奉詔討賊臣董卓,其余不問!」

而呂布上前拔劍將董卓的頭顱砍下,舉起來,眾將士皆呼萬歲,之後呂布又說︰「李儒助董卓為虐,應當擒下,誰願去?」

不少將士大呼著向李儒府邸殺去,未幾,有人回報李儒不見蹤影。呂布大驚,命人閉城搜索,多日後依舊沒有結果。

不提李儒,董卓死後,王允命人將其尸首送到街上游行。因為董卓肥胖,看守尸首的軍士把火放在他肚臍出為燈,燒得滿地流油。而長安的民眾也紛紛上前亂踢他的頭顱,踐踏他的尸首。一代諸侯,死後卻落得如此下場,時也,命也。

董卓死後,王允命呂布和皇甫嵩一起,率兵五萬去郿塢查抄董卓家產、人口。原本駐守郿塢的呂布四大心月復愛將听聞董卓已死,呂布將至,連忙棄了郿塢引手下飛熊軍連夜奔向涼州而去。

呂布到了郿塢見到貂蟬,大喜,命人先將她送回自己府邸。皇甫嵩也命人將董卓以前擄來的良家女子全部釋放,但是對于董卓的親屬不分老幼全部屠殺,包括董卓的弟弟董旻,佷子董璜皆被斬首。

整個郿塢總共搜查出黃金數十萬,白銀數百萬,綺羅、珠寶、器皿、糧食,不計其數。呂布帶兵回報王允,王允大喜,命人犒賞士卒,宴請百官,酌酒相慶。

此時的蔡邕也是被邀請了過來,之前他得到過王緒的提示,忍住了心中悲痛沒有去哭董卓,但是在宴席上還是忍不住露出了一絲悲色。

王允此時得志,正在高興之時卻發現蔡邕竟然露出悲色,心中不喜問到︰「董卓今日伏誅,乃國之大幸,你也是漢室重臣,為何在此大喜之時露出悲色?」

蔡邕沒想到王允竟然看到了自己,不過他沒有驚慌,只是開口說道︰「董卓與我有知遇之恩,今日只是有些哀嘆罷了,還請司徒恕罪。」

可以說蔡邕是真正的大儒,恩怨分明,就算是知道這時候露出哀色不對,但是依舊承認是為了報恩。

王允听後自然大怒,吩咐左右將蔡邕拿下,說他是董卓同黨。蔡邕沒想到王允竟然就為這事要將自己拿下,心中大急說道︰「我願得黥首刖足之刑,留下性命以求能完成漢史。」

眾百官也惜蔡邕之才,紛紛出言求情,希望王允能放過蔡邕,讓他繼續修編漢史。

王允此時小人得志,感覺大權在握,怎麼能容忍自己的命令受到別人反駁,大怒道︰「昔日孝武皇帝不殺司馬遷,讓他能寫史書,在書中誹謗孝武皇並流于後世。如今我大漢國運衰微,朝政錯亂,不可令佞臣執筆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訕議也。」

說罷不顧眾人勸阻,命人將蔡邕投于獄中,此時蔡邕心中哀嘆︰「悔不听繼安之言啊。」

卻說蔡邕被押到獄中,忽然一獄卒在其身邊低語︰「蔡先生切莫驚慌,我主早有定計,不出明日必能救您出獄。」

蔡邕大驚低聲問到︰「可是繼安手下?」

「正是,我主早知王允小人,必然會使蔡先生遭此劫難,命我等混入獄中商途後事。」獄卒看了看四周發現沒人關注這里,依舊低聲給蔡邕解釋︰「蔡先生宗族早有人保護,請蔡先生盡管放心。」

「如此就好。」蔡邕心中石頭落地。

「請蔡先生先在此處屈就一下,我等會在時機到來之時將先生救出。」獄卒幫蔡邕解了綁,並扶他坐下。

蔡邕知道王允必殺自己,但是蔡邕還想續寫漢史,所以也有求生的,他點點頭說道︰「多謝義士。」

……

卻說董卓手下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將逃回涼州後,派使者向長安,請求赦免。但是王允卻說這四人乃是董卓為虐的從犯,不可赦免。四人听後大驚,在帳中商議如何能逃得性命。

正在此時,一個聲音從帳外傳來︰「哈哈,四位若是棄軍單行,則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將四位抓住。不如召集人馬和本部軍馬一起,殺入長安,與董卓報仇。如果能事成,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走亦未遲。」

四人抬頭往營帳門口看去,一中年儒生走了進來,竟然是那失蹤的李儒。李儒本就是董卓帳下軍師,也是董卓的女婿,四人見到李儒後心中大定,有了主心骨。

隨後四人听從李儒計謀,在涼州散步流言,說王允因為董卓出自涼州,因此想要屠盡涼州。此言一出,涼州大驚。董卓為禍中原多年,但是對故鄉涼州卻是多有照顧,本來董卓一死就讓涼州人驚怒,此時更听聞流言,紛紛準備起兵反王允。

李傕等人見李儒之計果然成功,匯合起兵之人,共十余萬人分四路向長安殺去。途中,李傕踫到了董卓的女婿牛輔,此時正率領五千人馬想要去長安為自己岳父報仇。李傕便和牛輔合兵,並讓牛輔為先鋒,先行殺向長安。牛輔本來就報仇心急,不由分說直接帶人往長安而去。

西涼兵犯長安,王允自然听聞,連忙召集呂布前來商議。呂布大笑說道︰「這些家伙不過是跳梁小丑罷了,司徒盡管放心,布自將領軍將其殺敗。」

隨後呂布領兵出城迎戰牛輔,牛輔如何能抵擋呂布,被呂布一戟殺死,其下士卒紛紛大亂逃命。呂布將捷報送于王允,隨後又領兵前行,王允得到捷報,心中大定。

呂布領兵向前,又遇到李傕的兵馬。呂布不等李傕列陣迎敵,挺槍拍馬率領手下兵馬就殺了過去。李傕大軍無法抵擋,只得不斷撤退,跑了五十多里才找到一個山下安營扎寨。

李傕知道呂布驍勇,于是立刻派人把郭汜、樊稠、張濟等人叫來商議,希望能有破解之道。但是幾人商議多時,卻一籌莫展。

這時候李儒又送上一計說道︰「呂布其人,有勇無謀,不足為慮。李傕將軍可引軍守住谷口,每日誘他廝殺,郭將軍可領軍抄擊其後,效彭越撓楚之法,鳴金進兵,擂鼓收兵。張將軍和樊將軍,可以分兵兩路,徑取長安。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必然大敗!」

「軍師此計大妙。」四人聞之紛紛贊嘆,隨後個自回營整軍,靜待呂布到來。

次日,呂布引兵來到李傕寨前,李傕帶兵出戰,酣戰多時,李傕抵擋不住,帶兵往山上退走。呂布不疑有他,帶兵追擊,結果山上箭矢石頭如雨般飛下,呂布軍無法靠近。之後又有人報告呂布說郭汜領軍從後方殺來,呂布大急,連忙回軍救援。

誰知道當呂布殺到之時,郭汜軍鼓聲大震,又退回了營中。呂布以為是自己嚇走了郭汜,準備收兵歇息,結果李傕又帶兵殺到。

如此數日,呂布進退不得,手下也折了不少人馬。後來又有飛馬來報,說張濟、樊稠二人領兵殺向長安而去,呂布大驚,只得領軍回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之崛起最新章節 | 帝國之崛起全文閱讀 | 帝國之崛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