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軍營,公孫度站在點將台上,看著手下操練著新兵,他的兒子公孫康也站在旁邊。公孫度嘆了口氣,說這是新兵,其實這些人里有十歲剛出頭的小崽子,也有四五十的老人,戰斗力根本沒什麼期望。最多就是能拿命去堆死敵人。
「康兒啊,前年我遼東開疆擴土兵強馬壯,怎麼就這麼短短一年,一切都變了呢。」現在的公孫度感覺一下子老了很多,兩年前得到遼東太守一職,開疆擴土,意氣風發。
結果剛剛就是公孫度到達事業頂端的時候,瀛州來了,給了他重重的一錘,把他從高處打落凡間。這一擊也打掉了公孫度的信心和野心。
遼東人口本來就不多,樂浪郡和遼東郡人口差不多,少了樂浪郡就等于少了一半的兵源。這一年里,公孫度東拼西湊也只招募了一萬新兵,而且還是摻雜了大量老弱。如果不是公孫瓚和袁紹的戰爭使得不少人到遼東避禍,或許公孫度連這一萬人都湊不齊。
「父親,切莫灰心。那瀛州偏遠,此次侵佔異族土地,肯定會造成大量反撲。到時候他那平州肯定大亂,也就是我遼東收回樂浪郡的最好時機。」公孫康也覺得自己的父親變了,但是他不希望自己父親就此沉淪。
瀛州進攻三韓穢貊的事情雖然傳了出來,但是瀛州還是加強了保密,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瀛州在這幾塊地方屠殺了多少人。按照遼東人的理解,或許就是殺了一些抵抗的人,然後佔領了城池。這一切都是表面的壓服,以後肯定出問題。
畢竟漢人追求的是儒家學說,以德服人,特別是在對外族上面,從來沒有听說過屠殺外族的事件。這樣的常識使得公孫康等人判斷錯誤,還試圖派探子進這些地方和原來的那些外族聯系,企圖搞一些事情出來。
可惜現在居住這塊地方的都是以前的青州黃巾,很多人彼此之間都認識,突然出現一個陌生人,很快就被發現。因此遼東的探子在真番和臨屯兩郡幾乎全軍覆沒,遼東的人對這兩塊地方也是睜眼瞎,根本不知道具體事情。
「明年開春,只要我們竭力防守,然後讓那些異族等平州內部空虛,起兵反叛,定然能重創瀛州軍隊。」公孫度听到公孫康的分析,贊同的點點頭,隨後公孫度又想到一個問題︰「康兒啊,你說這瀛州到底有多少人口?為何能組織出如此多的軍隊?」
其實這也是公孫度的自言自語,他知道遼東上下沒有人能回答出來。
公孫康听到這個問題後愣了一下,然後苦笑著說道︰「瀛州歸附的時候說有六十余萬人,但是去年據說遷移到三韓等地的瀛州民眾就不少于五十萬人,所以瀛州到底如何,這真是一個謎。看平州似乎就有六七萬的軍隊,推斷一下,瀛州的人口至少也在兩百萬人以上。」
不得不說公孫康的推斷很正確,只是他不知道遷移到平州的有八十萬人,而且還是那一批青州黃巾。
「兩百人萬人,如果王緒狠心一點,肯定能拿出二十萬人的軍隊。我遼東也就四十余萬人,如何能擋。」公孫度無奈的搖搖頭。
「這……」公孫康也啞口無言,以前沒推算過,這時候一算,才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個龐然大物。
不過公孫度和公孫康也沒有灰心,畢竟戰爭不是這麼來計算的。遼東是防守方,而且還有民眾支持,就算瀛州大軍壓境,也不一定能夠成功擊敗遼東軍。
「不過這根本不可能,王緒不是傻子。康兒,天色不早了,我們回府吧。」公孫度抬頭看了看天色,然後準備轉身離開。
「報!」正當公孫度和公孫康準備離開校場的時候,忽然一傳令兵飛馬來報。
公孫度看著飛馳而來的傳令兵,臉色忽然一變,心中有不好的猜測。
「報!烽火台傳來消息,瀛州出兵了!」傳令兵跑到公孫度面前,遞給了公孫度一卷竹簡。
「什麼?」公孫康難以置信的看著這傳令兵,瀛州?怎麼可能,這可是要下雪了啊。
公孫度攤開竹簡,看了幾眼,臉色蒼白,然後把竹簡遞給了公孫康並喃喃說道︰「按照往年的經驗,此時離下雪還有半個月,難道太史慈這麼有自信能在半個月內擊潰我們?」
「這不可能,馬訾水(鴨綠江)邊我軍還有一萬人,就算太史慈要進攻,至少也要幾日才能覆滅這一萬精銳。而且如果我們死守襄平城,他也不可能在半個月內攻下。」公孫康看了看竹簡,只是說瀛州出兵,並沒有別的具體消息。
「真能死守嗎?康兒你忘了樂浪城怎麼丟的了嗎?」雖然不太清楚樂浪城攻防戰的具體細節,但是投石車的出現還是被公孫度了解到了。
公孫康也是臉色一變,樂浪城被攻下後,還是有些遼東士卒逃了出來,也帶給了公孫度一些信息。當這些遼東士卒說起投石車的時候,都是心有戚戚,讓遼東上下也對投石車有了一個了解。
雖然公孫康知道瀛州的投石車殺傷力不大,但是那對士氣的打擊卻是太重了。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戰死沒什麼,可是這種只能挨打,無法反擊的事情,會讓所有士兵都變得膽小。
「出擊……卻不知道對方有多少士卒前來進攻!」公孫康發現遼東此時真是難以抉擇。
「做好防御,靜待消息和祈禱大雪早日落下吧。」公孫度最後想出這麼一個辦法,語氣十分的無奈。
得到消息後的公孫度立馬吩咐人加固城牆,準備防御物資等等。這一次公孫度不可能像去年陽儀那樣,放棄其他城的防務,直接主守襄平城。
去年陽儀的做法算不上對錯,主要是情報的缺失,以為瀛州只有太史慈那兩萬軍隊。最初的打算就是死守待援,卻沒想到瀛州竟然有如此多的軍隊來襲。確實,一個只有六十余萬人口的地方,除了防守自身,怎麼還會有太多軍隊,瀛州就是勝在了外人一無所知的神秘上面。
這一次不僅襄平要守,別的城也得守,不然瀛州就這麼一個城又一個城的蠶食,那遼東肯定會被蠶食干淨。
兩日之後,最新的消息傳來了,駐守鴨綠江岸邊的一萬大軍竟然輕易覆滅,只有一千余人逃了出來。而且對方幾乎沒有損失,還俘虜了不少。
同時遼東也探到了對方大概的軍隊數量,太史慈這一部分有近五萬人,還有一萬余人乘船出海了,想必也是準備找個地方登陸進攻。畢竟這麼大的軍隊調動,瀛州不可能完全保密。
得到消息後,公孫度召集了幕僚商議,誰知道手下竟然有不少人鼓動著投降,確實現在遼東能用的也就三萬余人,還要防守這麼多地方。
「父親,不如聯合高句麗和扶余,或者向公孫瓚求援?」公孫恭看著公孫度的臉色越來越鐵青,知道他不滿的那幾個投降派,干脆出言建議到。公孫恭,公孫度的二兒子。
公孫度眼楮一亮,但最後又搖頭說道︰「寒冬將至,這些外族不可能出兵的。公孫瓚卻在和袁紹大戰,也不可能出兵助我們。而且太史慈大軍不日將至,此時求援已經來不及了。」
會議又陷入了沉默,過了好一會,公孫康忽然出言說道︰「父親,我們不如主動進攻。此時我遼東手上有近兩萬騎兵,而太史慈那一路則只有八千騎兵。只要我軍派出一些騎兵纏住這八千人,其余步卒如何能擋我遼東鐵騎!」
不少將領點了點頭,騎兵的攻擊力眾人都清楚。此時已經探明了瀛州軍騎兵的數量,既然己方有優勢,那就用好這個優勢,勝算還是很大的。
公孫度也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失了樂浪郡,遼東錢糧十分缺乏,公孫度還是咬咬牙供著這兩萬騎兵,沒想到此時派上了用場。
「那海上的一萬余士卒呢?」公孫度又提了一個問題。
「我遼東還有十幾艘海船,讓他們盡力去騷擾,拖延瀛州海船靠岸的時間。而且我遼東其他城市每座也有千余城衛軍,如果發動百姓一起守城,相信能拖住這一萬士卒的。只要我們擊潰了太史慈部,這一萬士卒一定會不戰而退的。」公孫康沒有考慮,直接說出了心中所想。
听到公孫康這麼一說,遼東諸人很快就恢復了信心,遼東這兩萬騎兵可都是精銳,瀛州那些步卒不可能攔住。步兵對陣騎兵,只能是被屠殺。
又商量了一些細節,公孫度派人把駐守玄菟郡的一萬騎兵調了回來,加上襄平城駐扎的軍隊。最後公孫度總算湊出了三萬五千人的大軍,其中有兩萬騎兵,其余的都是步卒。
很快這三萬五千人在公孫度的帶領下出了襄平城,向著太史慈大軍前來的方向迎了過去。這一次是破釜沉舟,公孫度放棄了死守,決定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騎兵的戰力,期望能夠逆轉形式,獲得最後的勝利。
決定遼東命運的一戰,究竟誰勝誰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