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劍錄 正文 第五十二話 朱(參此)入京▔之參

作者 ︰ 諸葛清

延英殿,原名延嘉殿,於周武則天時更名。更名是武則天的一大興趣,最明

顯的例子,便是她在位二十二年,共用了十八個年號。

午時,君棄劍等人會合了朱,在顧況領路之下,通過朱雀大門,經天街、

橫街、永安門、興仁門、中書省、暉政門、甘露殿,一路來到延英殿。

一路上都沒什麼人,他們走過的是皇宮內城、軍政要地,但各省大臣都不在

位上理事。顧況解釋︰皇上詔令京師文武百官盡皆赴宴,要為朱節度使接風洗塵。這句話讓朱喜形於色、洋洋自得。

一行六人並朱的兩名親隨衛士,共計八人來到延英殿上,果見萬頭鑽動!

一階階的金梯玉樓,排站著文冠武弁;兩側紅毯絲幕,陳列著鐘鼓琴瑟。所見金

碧輝煌,一派富貴景象。殿上人雖多,幾乎都是穿紅著紫的大官,人聲不大,多

是竊竊私語而已。

朱立即迎入人群,向許多他認得、在朝中有權有勢的大臣寒喧問禮。這是

必要的,如果他真要在謀求中央官職,定要尋求朝中大臣支持,才能立足。

君棄劍等四人與顧況只在一旁站著,君棄劍、諸葛涵、屈戎玉在朝中自然無

友,懷空識人不少,但也不湊熱鬧;李泌在朝乃出類拔萃人物,不與凡鳥同戲,

顧況、柳渾與其相善,亦受其教,如今李泌已在洪州、柳渾也任江西道都團練副

使(都團,民兵,都團練副使,民兵司令的副官),僅有顧況一人在京,他也不

喜歡去和人說長論短。

眾太監、宮女在旁穿梭來去,未幾,即在延英殿的大紅地毯上擺下了二列筵

席,二列皆有數十席,延伸數十丈。

跟著,殿上一名太監行至龍椅旁,懷空認得︰他便是日前接待君聆詩等人面

聖的近侍太監魏知古。

魏知古朗聲叫道︰「皇上駕到!」

言猶未盡,百多官員依文武官職大小已在席邊分為二列,君棄劍等與顧況只

站在殿尾,敬陪末座,正可一眼將殿中諸人行止盡收眼底。屈戎玉見百官動作之

迅捷,猶如訓練有素的猴子一般,驚嘆道︰「這些人的動作,比咱雲夢劍派列陣

時更乾淨俐落!」

跟著,百官跪落,山呼萬歲。

「這次跪不跪?」懷空低聲問道,君棄劍微微一笑,已伏身下跪,同時大喊

︰「吾皇萬歲萬萬歲!」

他喊得遲、又喊得特別大聲,不免招來了百官回首斜視的眼神,便是剛剛走

上殿的天子李豫也在龍椅前呆了一下,遠眺其人,並不認得,便低聲問身邊的魏

知古︰「那年輕人是誰?跪在顧況後面的那一個。」

魏知古望了一眼,但也不認得,便道︰「大概是哪位大員的書僮吧。」但再

一看,那年輕人身前是顧況、身後那人又有些面善……對了!是懷空,他的頭發

留長了,所以才一眼認不出來!既有懷空,其人身份便明,立即又道︰「皇上,

奴才知道了,那年輕人便是君棄劍!」

李豫怔了。

君氏父子參番兩次在太歲頭上動土,他在忍,很努力的忍,但他畢竟是皇帝

,為什麼要忍?一聲令下,哪個不用人頭落地?上殿前即已打定主意,若君棄劍

今日再出言不遜,即要治他犯上之罪,豈料他居然喊萬歲喊得這麼大聲!李豫轉

念一想,笑了︰誰不怕死?我畢竟是皇帝,口含天憲、九五之尊,不管出身如何

,我都是皇帝!這小子也夠乖覺,知道我動怒了,這才伏首稱臣。雖然晚了點,

也比至死不悟要好了些!當下喜形於色,笑道︰「眾卿平身!都平身!入席吧,

都入席。」

百官依次入席後,李豫即道︰「朱愛卿!朱何在?」

朱的官職是盧龍節度使,原本便是大官,這次筵宴又是主角,其席位更是

越次上揚,坐到了首席副位。與他同席的,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武官老人。

朱立即站起身移至席外,來到中道,面對著李豫拂袖跪下,口呼︰「朱

拜見萬歲!」

「起來說話,」李豫說,待朱起身後,又問道︰「二十年來,河北地區從

無一人入京,愛卿獨不從俗,何也?」

朱也是久混官場,怎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心里知道皇上這是想要為他澄清

『因君棄劍勸說而入京』的謠言,立即回道︰「自賊起後,外寇不王化,時常

擾我邊境,雖有郭副元帥率我中朝精兵屢退之,然郭副元帥為參朝元老,年事已

高,恐其操勞過度;又疑聖上憂煩國事,朱特來分憂。並且稟告聖上︰回紇不

過燕山已久,河北安定,聖上無須掛慮。」

這是屁話,誰不知道這是屁話!朝中哪來的精兵?唯朔方一支而已!又,何

謂『擾我邊境』?這個『擾』字,用在軍事上,是指『佯攻』、『驚襲』等無實

際交鋒的小規模行動,但吐番明明在僕固懷恩叛亂後,平均每半年發動一次大規

模軍事行動,動輒皆是千萬軍馬壓境,豈能用一『擾』字?朱這段話,不僅僅

是保全中朝的面子、也抹殺了君棄劍二度以寡擊眾退敵的功勞︰對方既是佯攻,

何必迎擊?只要閉門不出,自會退去,反擊倒是多餘了!是故,不僅僅是抹殺功

勞,更進一步,還可判其為浪戰!如此說來,君棄劍不僅無功,反倒有罪了!

朱每說一句,李豫便笑得更高興些,屈戎玉神色愈緊繃些。待得朱說完

,屈戎玉忿然道︰「我非宰了他不可!」君棄劍卻不動聲色,一言不發。

龍椅上李豫樂得大笑,笑了一陣,道︰「說得好!有賞!這是一定要賞的!

該賞什麼好?」他回顧魏知古,皇室倉庫中有些什麼,近侍太監是應該要比皇帝

清楚的。皇帝如果清楚寶庫中有什麼,那就糟了,天下就糟了。

魏知古想了想,在李豫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李豫點頭,魏知古立即退下。過

不多時,又回到殿上,手捧著一個水晶盤,徑有九寸,晶瑩剔透、十分亮眼,眾

官員無不瞪直了眼,唯文武二列筵席的兩位首座無什反應。

李豫道︰「這水晶盤是嶺南進貢來的,就賞給朱愛卿了。」

朱連忙拜謝,上前自魏知古手中小心翼翼的接過了水晶盤。

李豫跟著又道︰「自皇庫中撥出兩箱金珠,賞給眾將士!」

眾官一听,更是訝然。武官首位的白發老頭身子微微一抖,似要起身,但頓

了一頓,終究還是沒有動作。

朱退下了,他抱著水晶盤歸位,向身旁的老武將說︰「郭副元帥,看來皇

室還是有餘財,副元帥為何又要提議以自己的俸祿去買回紇的馬?」

這老人便是功冠當世的郭子儀了!他搖頭輕嘆了聲,不說話。

郭子儀對面的文官首位,乃是當今掌有實權的宰相元載,他看了朱所抱的

水晶盤一眼,只是嗤嗤冷笑。

眾官見龍椅上的天子笑顏逐開,知道這會是一個歡樂的大宴,百官正待起身

向朱敬酒、樂官也已準備奏樂,殿上李豫面色忽沈,道︰「君棄劍!豎子何在!」

這一聲出,整個延英殿寧靜了,鼓捶與手指、酒杯都凝在半空,又緩緩垂了

下去。

便聾子也听得出來,天子的話聲中,有殺氣!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稱呼一個人為豎子,如何無有殺氣了?

在座許多官員都在昨天列於朱雀大街上『迎接』過他,大多認得君棄劍,一

時目光都投注往文官列的末席去。

說末席又非末席,乃是倒數第二席,君棄劍與懷空同席;末席坐的是諸葛涵

與屈戎玉。這等場合原本並不適合女子在場,但昨日諸葛涵被赤心一瞪之後,君

棄劍生恐出了萬一,只得將她帶在身邊。

君棄劍讓李豫一喊之後,神色仍十分鎮定,在眾目睽睽之下不疾不徐的站起

身,走到席外,在大紅地毯上揚揚前行十餘步,而後長揖施了一禮,朗聲道︰「

草民君棄劍,見過萬歲。」他沒下跪,沒打算下跪。便這一個動作,也要教人捏

把冷汗,顧況尤不做作,已然舉袖拭汗。

李豫神色愈怒,魏知古已喝道︰「見九五之尊,何不下跪!」

君棄劍挺直身子,昂然道︰「孝經有雲︰百善孝為先。是耶不是?」

李豫說不錯,君棄劍又道︰「道德經有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是

耶不是?」

李豫仍說不錯,君棄劍再道︰「孟子有雲︰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是

耶不是?」

「夠了!」李豫猛喝一聲︰「你說什麼都不肯跪就是了?方才為何又跪?」

這一喝自是嚇得百官伏首,不敢稍動。顧況坐在倒數第參席,論位是為倒數

第五位,他越席向末席的屈戎玉道︰「你們說的第參條路,就是這樣?這不是反

守為攻的路,這是自尋死路!你們可知道為何皇上要選在延英殿大宴?延英者,

延攬英才,那是表面的字義,別給這字義唬住了!其實是因為整個皇宮,就屬延

英殿的地毯最紅、與血色最像!皇上若是一聲令下,堂下衛士沖上來將君棄劍就

地砍了,尸塊撿一撿,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連地都不用洗了!這明擺著

是要讓史官睜支眼、閉支眼!反正這個世道,每天都有人在死,這些平民百姓的

性命,哪有皇帝的聲名、面子重要?」

這一席話說得諸葛涵一下子繃緊了,她仔細一看這延英殿的地毯……果然!

紅通通的,從龍椅一直延伸到殿門,長近百丈,又寬、又遠,簡直就是一條地毯

河……不,不是地毯河,是血河!諸葛涵切確的感受到,座下的血河,似乎還在

潺潺流動著,那血好稠、好濃,不知是多少人的血所聚成的一條血河?

中間的懷空也面色大變,依此論之,君棄劍必死無疑了!他急道︰「白衣山

人不是有給我們一封信,要呈御覽嗎?快拿出來!」說著,也不斷掏模自己的衣

袋,生怕這封救命信便在自己身上,忘了取出。

屈戎玉冷哼一聲,道︰「他原本便沒打算亮信,昨晚就一把火燒了!怕什麼?看下去就是了。」她說著,臉上的表情反而有點開心。

君棄劍不跪皇帝,但在丐幫大會上卻跪了。是跪黃樓嗎?不,自然不是,那

是為了天下萬民而跪、為了替屈兵專洗清污名而跪!可見得在君棄劍心中,屈兵

專的清白比皇帝的身份更重要,為此一點,便值得屈戎玉心喜了。

顧況無奈,又觀殿上,只听得君棄劍說道︰「萬民百官跪帝,乃從俗爾,草

民不敢免俗。但見不從俗如朱節度使者,竟得帝賜重賞,故草民不從俗。莫非官

之不從俗可得賞、草民不從俗需問斬耶?」

這一陣搶白,可搶得李豫面色發青,表面上殺氣略退,但任誰也知道骨子里

已是打定主意要斬君棄劍了!

君棄劍跟著又道︰「草民見父,父不許草民跪;見天,天不許草民跪;見民

,往往平輩論交、作揖寒喧而已。似此參者,乃從孝經、道德經、孟子所雲,莫

非皇上以為不妥?」

李豫呼吸愈來愈重了,君棄劍似無所覺,仍自言道︰「莫非訟朝訴德者有功

、引經論事者獲罪?何謂外寇擾邊?擾者,佯也,若是佯攻,千百乞丐之家何來?億萬孤兒何來?陣亡將士又為何來?外寇是擾、還是侵,不需問草民,可問郭

副元帥!」

李豫一怔,這段話果然有理!如果只是『擾邊』,那郭子儀不也變成和君棄

劍一樣『浪戰』了嗎?李豫將眼光定在右手邊首席的郭子儀身上,郭子儀立即起

身,道︰「吐番連年侵我邊境、擄我百姓,皆是實情,豈一『擾』字可言?若皇

上以其為『擾』,數萬將士恐將不附矣!」

李豫點了點頭,郭子儀又道︰「君小兄弟兩番在朝軍未及備戰之時,領導在

野群雄以寡擊眾,退去吐番大軍,此事天地為證,豈可相沒?老臣言盡於此。」

言罷,即坐下了,再不置一語,只是冷冷瞪了朱一眼。

同時瞪視朱的,還有武官列中一名方頤闊面的裨將。他姓段,叫段秀實。

李豫沈默了,君棄劍的話即便不對,郭子儀可是帝國元勛,豈能不對?如此

說來,君棄劍便是功臣,功臣豈能輕易殺得?該當封賞才是。於是李豫怪怪的瞪

視著君棄劍,那像是在看功臣、又像是在看敵人,他想要開口封賞君棄劍,但又

怕君棄劍像其父君聆詩一般不識大體。當初他欲拜君聆詩為官,只有幾個太監在

,那一句『吾不為皇帝伶人』都已傳遍朝野了,今日百官齊聚,若果君棄劍又不

領賞,皇帝的面子還能掛得住嗎?所以李豫猶豫了。

此人當賞,但他不想賞。

殿下的君棄劍見狀,微微一笑,道︰「草民有一事,請皇上恩準。」

「說!」李豫悶悶地回道,但頓了一頓,怔了︰他有事求我,我只要準了,

不等於善待功臣?原來他是在給我台階下來著!於是又道︰「快說!」

君棄劍道︰「草民想在蘇州當個縣尉。」

听了這句,滿堂嘩然。

縣尉,那真是個小不拉嘰、芝麻綠豆般的官兒,全國上下的縣尉可說有成千

上萬個!君棄劍兩次退敵,無人會懷疑他的軍事才能,怎會只求當一個縣尉?這

不明擺著大材小用麼?

李豫猶豫了,賞不稱功,可比不賞還糟啊!

君棄劍道︰「原本草民以為功可彌天,今見滿朝文武之後,才知夜郎何指、

亦知為何家嚴不在朝為官︰原恐貽笑大方!任草民為蘇州縣尉,匹配而已。」

這一句下來,李豫笑了、文武百官都笑了。

於是,李豫當殿宣布︰命君棄劍為蘇州縣尉,另賞賜黃金百兩。

君棄劍毫不客氣的一概長揖而受。

這一幕讓顧況訝然、朱忿然、郭子儀撫須而笑、段秀實點頭稱善。

諸葛涵低聲向屈戎玉道︰「原來哥早料準了,皇帝會賞他金銀,所以才大大

方方的住進『有鳳來儀』!」

屈戎玉笑了笑,很滿意的笑。

於是,君臣大樂、賓主盡歡,一時間,觥籌交錯,百官都輪番向君棄劍敬酒

,朱反而被冷落了。

君棄劍縱使海量,又怎禁得百人齊灌?這場筵席直至日落方休,君棄劍大醉

而歸,是由懷空和顧況攙著,走出朱雀大門的。

這一晚,未曾入席,一直待在鴻臚寺的赤心收到了一封信,是短箴。

大醉一晚的李豫,也在隔日清醒後收到一封信,很長的信。

兩封信的屬名,都是同一個名字,很怪、但他們並不陌生的名字。

『仲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問劍錄最新章節 | 問劍錄全文閱讀 | 問劍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