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九十八章 拔釘子

作者 ︰ 朱由榔

永歷接到廣東來的奏報,說是已經佔領廣州城,光復了廣東全境,大喜之下,宣布南京城當天夜里取消宵禁,再次舉行游街慶祝。

自從還都南京以來,隔三差五地就有勝利的消息傳回南京,永歷就下旨夜晚開禁,三更天之前皆不禁百姓出行。其實通過慶祝,鼓舞民心,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永歷另外還有很深的用意。

歷朝歷代,大城小鎮大多實行宵禁,為的就是維護一方平安,防止宵小趁夜色作案,但這也無形中限制了人們的出行,人們不出去,各種店鋪就得關門,故此大明的經濟流通只能在白天,夜晚是基本不變的。

按照永歷的設想,為了使大明的經濟快速地發展起來,首先就必須要使其富有活力,那就是加快經濟流通。所有商貿活動的終點都是消費者,也就是大明的國民,而國民只能在白天購物消費,這無形中就限制了經濟流通。所以永歷打算將開放宵禁為常態,讓人們能在夜晚也能出去喝酒吃飯或者購物,這樣的話,商家會得到更多的盈利,而最終國家也會取得更廣闊的稅源。

但是凡事不能過急,取消宵禁也是要突破傳統,何況現在正是南北交戰之時,大明的敵人太多,如果開禁,也許就會給隱藏在暗處的敵人可趁之機,所以開放宵禁,還不能成為常態,而是不時為之,先做嘗試再說。

當然這只是一個小插曲,永歷自從由吳淞口回到南京,已經兩個月沒有離開南京了,此時已過了梅雨季節,南京越來越熱,永歷整日躲在陰涼的勤政殿之中,處理沒完沒了的奏折。

這些日子發生了很多事。

兩個月前,明軍取得吳淞口之戰的勝利,鄭經率領殘軍逃回台灣島,永歷下令南海船隊進攻崇明島,卻發現崇明島上除了百姓外,並沒有發現趙氏兄弟一伙。原來他們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乘船逃走了,據查並不是跟隨鄭經去了南方,而是北上準備投靠清廷。

趙氏兄弟固然可恨,但是永歷現在鞭長莫及,只好勸自己想開點,等將來再收拾他倆。永歷在吳淞口御駕親臨造船廠的開工儀式,而後回到南京。

南京的天氣越來越熱,永歷的心情也越來越好,第二軍團南下後,一個接著一個的捷報送回南京,先是降服了靖南王耿繼茂,再平定了金廈,奪取了福建,接著進入廣東,又是接二連三的勝利。

與此同時,第一軍團仍然在徐州與清軍對峙,形勢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倒是湘鄂交界的常州傳來消息,李國英撤軍退守武昌。

一直以來姚大榜統領「湘西特別軍團」和李國英的湖北清軍僵持在常州,兩軍互有攻守,「湘西特別軍團」有五萬多兵馬,湖北清軍經過清廷的調配後,由四川綠營增援李國英,也有將近七萬多人馬。五萬對七萬,清軍並沒有絕對的優勢,明軍也難以對清軍下口,故此兩軍一直處于僵持之中。

但是安徽之戰結束,張英率軍向大明投降,並獻出了河南,使湖北清軍後方不穩,再加上劉體純率領「第四軍團」沿著長江西進,兵鋒直指武昌,嚇得李國英急忙從常州撤軍,退保武昌城。

此時的「第四軍團」兵力已經加強,劉體純從永歷皇帝那里得到了兩萬新兵,加上原本的兩萬多人馬,其兵力已達到四萬余人,同時還裝備了由溧水「兵工廠」出產的第一批新式隧發撞針式火槍和上千顆手榴彈,實力大增。

第四軍團到達江北的黃岡縣,正準備南渡進攻鄂州,卻發現一股敵軍出現在後方,尾隨而來。經過查探,發現這股清軍乃是九江的清軍,兵力為一萬人馬,主將為九江總兵賴玉冰。

說起這個賴玉冰,他與劉體純一樣,都曾經是李闖的部下。但是賴玉冰和劉體純又不一樣,劉體純無論是對李闖王還是對大明,都是忠心不二,但賴玉冰卻是奸詐殘暴之人。

滿清入關後,李闖不敵,領兵向西撤走,遭到多爾袞和吳三桂的追擊,賴玉冰就是在「西安之戰」中主動向清軍投降。因是降將,一直不受重用,後來設計自己的昔年好友,騙出他的「闖王藏寶圖」,並將其殺害,然後將此圖獻給清廷,這才升任九江總兵。

此時的九江仍在清軍的手中,知府文慶之,總兵賴玉冰,還有將近兩萬清軍。在永歷進攻江南之時,他們也曾出兵,準備進攻南昌,但都被金川和周鵬打了回去。

後來,大明逐步攻佔了江南各地,江西明軍的實力也漸漸增強,九江的清軍不敢再主動挑釁,只好龜縮在城中。不過清廷為了收縮力量,曾下旨要文慶之、賴玉冰撤出九江,進入湖北,歸李國英指揮,但是這二位死賴在九江不走,還發誓要把九江變成一根釘在江南的釘子,以對抗大明。

但是清廷到處用兵,九江並不是清廷重視的地方,就是李國英也被姚大榜纏的焦頭爛額,無暇顧及到九江,故此也一直沒有派兵增援九江。

雖然清廷好像忘記了他們,但是文慶之和賴玉冰對清廷可是忠心耿耿,接連幾次殺掉了明庭的勸降使者。如此十惡不赦,如果不是永歷騰不出手來,早就派兵將他們消滅了。

現在賴玉冰竟敢尾隨而來,劉體純是怒不可恕,立刻率兵調頭去迎擊清軍,沒想到的是,賴玉冰發現明軍轉向,竟然也調頭跑。

劉體純得到的命令是「第四軍團」西進湖北,聯合姚大榜的「特別軍團」,進入湖北,目標就是將李國英部清軍消滅或者驅逐,使河南、湖北、安徽三地連成一片。

不過劉體純改變主意了,他下令全軍停止西進,改道向南,臨近長江後,沿著江岸繼續東進,三天後抵達九江的江北對岸。

此時清軍已經乘船南渡,並且把江北不能帶走的船只全部焚毀,就連小舢板都沒有留下一只。明軍如果想要渡江,就必須派人去南京,而後由朝廷調船過來,如此才能將「第四軍團」送過長江。

正在劉體純寫好奏折,準備派人去南京奏報朝廷,請求調船的時候,忽然在當地听到一個消息,說是江西布政使金川、兵備道周鵬已經在鄱陽湖組建了一支水軍,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也有三四十條戰船,上千官兵。

有了這個消息後,劉體純不再打算向朝廷請求調船過來了,而是上奏永歷皇帝,「第四軍團」改變行進方向,先把九江這顆釘子拔掉再說,還有就是請求江西水軍配合自己,將他們接過長江。

就這樣,十天之後,南京送回永歷的旨意,許可劉體純的意見,「第四軍團」南下長江,先將九江攻克,再繼續西進。同時又給江西下旨,要鄱陽湖水軍北出湖口,支援劉體純。

三天後,周鵬親自率領鄱陽湖水軍北上到達長江北岸,劉體純看到這支水軍一共才三十來條小船,就連一艘艨艟戰船都沒有,心里很是失望,看來攻打九江是指不上他們了,但是當做渡江工具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于是第四軍團分成五批,每批五千人,依次渡過長江,抵達九江城外。又留在江北一萬人馬,以監視江北的動靜。

本來周鵬不但親率水軍來到此地,陸上也帶來了一萬人馬,準備配合劉體純進攻九江,拔掉這顆釘子。但是劉體純並不在乎周鵬那一萬人馬,因為都是新兵,沒經過真正的戰場,不給他添亂,就不錯了,所以劉體純干脆讓周鵬帶兵維護好糧道即可。

攻打九江,皇上有明確的旨意,就是以劉體純為主帥,江西地方必須听從其指揮,直到攻克九江為止。所以周鵬很快就放平了自己的心態,凡事都按照劉體純的命令去做,要糧給糧,要錢給錢,盡力滿足「第四軍團」的需求,做好後方保障。

「第四軍團」一共有兩萬五千人馬渡過長江,劉體純以為是足夠了,休整一天後,他便下令出兵一萬人馬,向九江城發起了第一次進攻。

此時的九江城已經是四門緊閉,文慶之、賴玉冰早就做好了防守準備,城門附近的民房也被扒的干干淨淨,使進攻方失去掩護,只能在開闊地上發起進攻。與此同時,文慶之發動了城內的百姓也上城防守,盡管百姓們不願意,但是在清兵的威壓下,只好做些搬運石木和傷員的事情。

第四軍團攻城所用的器械,比如雲梯、車盾,都是江西明軍提供的,這些東西早就被打造好,就等著進攻九江,這一天終于到來。

不過第四軍團並沒有大炮,只有十來門小土炮,新式火槍倒是不少,可是火槍手都是新近訓練的,準頭有限。而九江城上的清軍雖然也沒有大炮,但是他們有高聳的城牆,還有數千弓箭手,城牆上堆滿了滾木礌石,這些都是不錯的防守手段。

于是明軍的第一次攻城失敗了,沒有大炮對城牆上的弓箭手進行壓制,明軍火槍手又難以靠近城牆,明軍只有強攻一途。當上萬明軍官兵冒著飛石箭雨沖到城牆下,剛剛搭上雲梯,清軍用火油傾倒而下,凡是沾上火油的梯子或者士兵,被城上扔下的火把點燃後,都身在火海之中。

當明軍發起第二波進攻的時候,城上的弓箭如雨點般射來,盡管劉體純派出火槍手抵近城牆進行掩護,可是扔難以壓制城牆上的弓箭手,清軍弓箭手躲在牆垛後邊,進行拋射,並沒有露頭,因為仰角的關系,明軍火槍手難以打到對方。

這次進攻自始至終,明軍都沒有登上城牆,而是在城牆下挨打,劉體純知道再這樣下去,自己那萬余明軍就算全填進去,也未必能攻上城牆,于是只好下令撤軍。

等軍隊撤回來後,經過點驗,竟然戰死兩千余人,傷四千余人,如此損失,卻連城牆都沒有攻上去,讓劉體純暴跳如雷之後,立刻開始準備第二次進攻。

這一次,劉體純派出一萬五千人馬,分成三面一起對九江城發起進攻,以分散守軍的兵力。

此次進攻劉體純給負責進攻的將官下了死命令,必須攻上城去,否則軍法從事。軍法如山,三個團長分別領著自己的隊伍向城牆沖去,頂著盾牌,沖到城牆下,城上的滾木礌石就下來了,但是這嚇不倒明軍,豎起雲梯,而後開始登城。

可是當付出極大損失後,登上了城牆,卻發現剛才用石頭砸自己的竟然都是老百姓,而清兵則站在他們的身後,逼著他們用石頭往下砸。

就在愣神的時候,清軍突然發起了攻擊,而明軍因為軍紀中有不得殘害百姓的律條,反而被束縛了手腳,不能施展,清軍卻不管這個,在混亂中,誰擋路便砍誰,即使是誤傷老百姓,也無所顧忌。

本來登上城牆的明軍就不多,城上的清軍卻不少,明軍因為分散了兵力,難以對清軍形成兵力上的優勢,結果登上城的明軍全部陣亡,準備登城的,也被壓制回去。

最後還是劉體純自己看不下去了,才下令撤軍。這一仗,明軍又是一場大敗,三個團共陣亡五千余人,其中一個團長的主官戰死,基本上都被打殘了。

兩次攻城,都鎩羽而歸,損失慘重,傷亡上萬人,跟隨劉體純渡江的軍團主力,一半就這麼沒了,劉體純自從復歸大明以來,還沒有吃過如此大虧,而讓他吃虧的竟然是座小小的九江城。

劉體純不是莽漢,經過思考後,冷靜下來,他先下令將留在江北的那一萬人馬也調了過來,同時向南昌發去求援信,將周鵬和一萬江西新軍也調了過來。

經過調整加強,明軍的兵力又恢復到四萬余人,一副兵強馬壯的景象。不過劉體純這次並沒有發兵強攻,而是听從了周鵬的建議,派出軍隊,將九江城嚴密封鎖起來,即使是面對長江的城北江面上,也有鄱陽湖水軍船隊來回巡邏,將九江城的與外界的聯系全部切斷,尤其是糧食,一粒都運不進城去。

九江城內的存糧不少,鄱陽湖自唐朝以來就是魚米之鄉,所以九江城內建有大型的糧庫,足夠城里的人吃上三年五載的。

本來劉體純還可以下令強攻九江,但是他不願意再用自己兵的性命去填那個窟窿,還不知道要往里邊填多少呢?

這時,周鵬向他建議,盡快向朝廷請求運送一批大炮過來,九江城南就是廬山,從山上可以俯瞰整個九江城,如果把大炮運到山上去,對著九江城一頓猛轟,九江城如何還能守得住?

這個建議立刻得到劉體純的同意,大明的新式大炮可是比紅夷大炮還要厲害,劉體純以前就曾經見識過,如果不是前些日子因為兵工廠還沒有趕制出來,不然劉體純早就上奏永歷,請求撥給他們幾十門大炮了。

不過幾十門,永歷是拿不出手的,溧水兵工廠才建成不過四個多月,新式火槍和手榴彈等倒是生產了不少,可是大炮這東西要求的工藝太高,所以生產的數量不多,而且大明這麼多軍團,都上奏折伸手要大炮,可是狼多肉少,大炮就那麼幾門,永歷也不好厚此薄彼,隨意答應任何一個軍團。

最後永歷還是答應劉體純,先撥給他五門大炮,還有三十箱彈藥,畢竟「第四軍團」從來沒有裝備過這種大炮,而且現在正在拔九江這顆「釘子」,故此永歷才先調撥給「第四軍團」五門大炮。

半個月後,大炮終于由水路運來九江,然後劉體純下令將五門大炮運到廬山的北坡,面對山下的九江城。九江城面對路上這面是沒有城門的,只有城牆,不過大炮一轟,就硬是給開出了一個門,一道大大的口子,如果不是劉體純吝惜炮彈,那道缺口,還能開的再大些。

城牆被打開缺口後,劉體純下令全軍進攻,先是兩個團主攻那道缺口,而後是對東北兩個城門進行佯攻。當文慶之和賴玉冰弄清楚明軍的意圖後,賴玉冰抽調其他三個城門的清軍,然後親自領軍就撲了過來,想要將這個缺口堵住。

因為其他三個城門的守軍被抽走了一部分,防守能力下降,明軍的佯攻變成了主攻,竟然從東西北三個方向一起突破了清軍的城防,殺進城內。

這次進攻,劉體純是下了老本,他和周鵬各率一支明軍殺進城內,由于明軍有火槍手,善于在狹窄的街道上開路,清軍漸漸抵擋不住。三個時辰之後,賴玉冰被周鵬領軍圍在城東的鼓樓下,最後被周鵬手起刀落,結果了性命。而文慶之這個鐵桿反明的知府大人,也在自己的知府衙門上吊了。

接下來的就容易的多了,很快城內的殘余清軍就被清剿干淨,九江這座名城復歸大明。

由于周鵬在攻城戰中表現不錯,還屢獻計謀,頗得劉體純欣賞,此時他正缺一個副手,于是便寫奏折,向永歷請求將周鵬配給第四軍團,做副軍團長。

但是永歷沒有答應,因為此時永歷已經打算把周鵬調到第三軍團。第三軍團軍團長張寶被顧炎武參了本,說他好大喜功,私收賄賂,結黨營私,請求永歷將其撤換。

永歷也算是了解張寶此人,確實難堪大任,但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忍心將其撤職查辦,故此才下旨調其進京,就任天子腳下的五城兵馬大都督,以張寶的安遠侯爵位,也擔得起這個職位。

而對于周鵬,永歷則將其調往第三軍團擔任副軍團長,輔助新任軍團長蔣飛虎。至于劉體純還缺一個副手,永歷手頭還真沒有合適的人選,只好暫時空缺。

攻下九江後,劉體純得到永歷命令,繼續西進,將與姚大榜聯手,共同對付湖北的李國英。

(本章寫的如同流水賬,為的就是填一個小坑,不填不行啊,呵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