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六十章 中原大戰(八)

作者 ︰ 朱由榔

永歷二十二年初夏,明清兩軍在蘇魯邊界展開會戰,雙方共動用軍隊合計將近三十萬人,這還是在徐州附近的兵力,如果再加上四川、陝豫兩處戰場的明清軍隊,這場關乎明清兩朝國運的大決戰,將有共達六十萬人參戰。

正當永歷御駕前往徐州的途中,一直龜縮在潼關的王輔臣所部綠營陝軍終于出關,在擊破河南明軍的兩道關卡後,兵鋒直指洛陽。

雖然此時河南的省府已經不是洛陽,而是開封,但是洛陽地處中原的月復心,乃是五朝古都,又靠近黃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具有巨大的象征意義,如果被清軍攻下洛陽,中原的太平必然會傾向于滿清。

所以永歷在出發前,還在南京的時候便連續三次下旨給第四軍團軍團長劉體純和河南巡撫張英,要他們密切注意潼關的清軍,但不得主動進攻潼關,因為以現在大明的實力,還難以在三個地方同時打贏三場戰爭。

第四軍團進抵河南之後,劉體純和張英商議,第三軍團主要駐扎于黃河沿岸和潼關一線,軍團長駐地為靠近黃河的鄭州,而後方則由張英主管,同時負責為軍團提供糧草和其他幫助。

劉體純開始的時候對張英還是很客氣的,畢竟張英是河南的巡撫,如今大明皇上已經將大明各地的巡撫衙門裁撤,改為原來的布政使司,惟獨河南還設巡撫衙門,由巡撫掌管河南的政務、軍務和法務,可見大明皇帝是非常的信任張英。

可是劉體純有個毛病,就是內心中瞧不起文人,尤其是張英還是個降官,雖然以前大度的接受了張英,但是心中始終視張英為貳臣,在相互來往的時候,有時候不經意間便流露出不屑,甚至是當眾讓張英難堪。

四月初七這一天,開封巡撫衙門內,河南巡撫張英正在客廳來回走動,眉頭緊鎖,心事重重,河南兵備道陸飛坐在旁邊的太師椅上,也是面帶怒容,顯得非常生氣。

陸飛大聲說道︰「巡撫大人,太憋氣了,沒有這麼干的,他劉體純以前不過是個流寇,投降了大明,才做了國公,其實和咱們不都是降臣嗎?憑什麼就侮辱咱們?」

張英停住腳步,說道︰「陸兵備,不要再說了,也許是我考慮的欠周全,讓你受牽連了!」

陸飛一听,更不滿了,說道︰「咱們好心好意調集官兵給他指揮,還不是為了防守黃河,為的是大明的天下,他不領情,還說咱們沒安好心,說咱們的兵不堪一擊,就連咱們送去的糧食,他也說是以次充好,讓我又拉回來,換上等的白米,可是咱們河南人大都種高粱、谷子,那里有水稻,他這不是在欺壓咱們嗎?張大人,這可不是你的不是啊!」

這個陸飛乃是張英的親信,可以說是張英將他提拔起來的。去年張英還沒有歸降大明的時候,陸飛留在開封坐鎮,等張英降明之後,率軍回到河南,陸飛听從張英的勸告,也隨後歸順大明,被永歷任命為河南兵備道,協助張英主管全省的防務和軍務。

張英依然擺擺手,說道︰「現在國難當頭,清軍大舉南下,好不容易奪回來的天下,可不能再丟了,皇上不以我是降臣,對我信任有加,我的大兒子張廷瓚如今在江南造船廠擔任督辦,小兒子張廷玉也被皇上接進南京入學,說好將來進入大學和國子監,也要為國出力,如此知遇之恩,我不能不報,何況我本來就是降臣,可不想再做滿清朝廷的俘虜,所以有些事,還是忍為貴,和為高的好!」

听到張英的心里話,陸飛不再言語了,好半天之後,才說道︰「好,既然人家不領情,咱們也沒必要熱臉去貼他的冷,以後不會大不了井水不犯河水!」

張英點點頭,說道︰「嗯,不過劉國公的要求,咱們還是得想法辦到,河南沒有水稻,但是湖北和安徽有,一會兒我派人去武昌,向湖廣總督郎大人提請換糧,用咱們的白面換兩湖的稻米,我想郎大人會同意的!」

「這可真麻煩!」陸飛小聲地嘟囔一句。

「麻煩也得辦!」張英厲聲道。

陸飛干笑一聲,然後起身,對著張英躬身輕施一禮,轉身離去了。

看到陸飛走後,張英嘆口氣,眉頭一直沒有舒展開,而是繼續想著心事。

本來劉體純到河南之後,開始的時候,合作的還是挺愉快的,雖說劉體純有些目中無人,但是人家畢竟是欽賜的國公爺,而且驕兵悍將一向如此,張英也不以為意。

但是自從皇上派來的廖參軍,也就是廖文希到了河南後,張英隱約的感覺有些不對頭,劉體純再也不像以前那麼好說話,竟然吹毛求疵起來,不但百般挑剔,而且開始干預河南的地方事務,對自己的手下也是嬌慣袒護。

就在三月末,鄭州知府譚慶宗來報,第四軍團的一個團長強搶民女為妾,被百姓告到知府衙門,譚慶宗不敢干涉,但又不能不管,只好上報給張英。

按照大明軍律,強搶民女者是要砍頭的,但是在河南這里,距離南京太遠,老百姓更不可能跑去南京告御狀,甚至連這條軍律都沒听過,唯有請求官府來給他們做主。

為了此事,張英先是寫信給劉體純,得不到回信後,又親自跑到鄭州,面見劉體純,商議解決此事的辦法,畢竟按照皇上的旨意,律法不能廢。

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張英趕到鄭州的第二天,那戶百姓竟然不告了,而是說自己願意將女兒許配給那個團長為妾。其實張英也能想得到,肯定是在這幾天,有人想辦法壓服了原告,使原告撤訴。

因為原告撤訴了,這官司也就作廢了,為此張英還被劉體純奚落一頓,說他吃飽了撐的,堂堂大明巡撫竟然管這麼點雞毛蒜皮的小事。

後來張英听譚慶宗說,這個變故的始作俑者是廖文希,是他出的主意,對原告一番威逼利誘,送給那戶百姓二百兩銀子,最後使原告改了主意。

張英做官,他自認為除了光宗耀祖之外,還要為民做主,以前任清廷的河南巡撫,他就以勤政愛民為己任,現在重歸大明,感覺自己的理念和大明皇帝非常相像,都是以民為主,為了天下百姓鞠躬盡瘁,所以他認為只是要是百姓的事情,就必須當回事來辦。

只是這次,實在沒想到最後如此難堪,被劉體純教訓了一頓,不過張英覺得也沒什麼大不了,反正原告得到了補償,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接著又發生了一件事,讓張英頗為不滿,但是最後還是隱忍下來。按照常規,大明的軍隊駐守各地的時候,除非是擁有自己的營房,否則不得侵佔百姓的住宅,否則視為違反軍紀,按照情節處以軍法。

第四軍團在河南並沒有專門的營地,除了野外的崗哨外,大多都住在城外臨時搭建的軍營中。但是時間一長,軍團中的軍官不干了,開始是偷偷模模在城中買房,好金屋藏嬌,而後是公開強買民宅,甚至是強搶,尤其是以鄭州和洛陽為最,那里的大部分明軍將官都在城內購置了房產,或明或暗地娶了老婆和小妾,有的竟然一連娶了三房小妾,好像要在這里過日子一般。

強買強佔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里明令禁止的,各地的地方官知道此事後,又跑來找張英,請他做主。這回張英沒有主動去觸劉體純的霉頭,而是下令各地地方官,凡是有明軍將官在城內買房的,如果有錢款不足的部分,則由官府代為填補,或者全額支付,總歸一點,就是既要讓第四軍團的將官高興,也不能使百姓吃虧。

可是第四軍團中有大小軍官幾千人,有品級的軍官不過上千,但是再加上低級軍官,要是一起買房的話,地方官府可承受不了,而且非但如此,有些軍官竟然和房產商一起打起了官府的主意。他們先在城內買一戶破房子,然後作價超出市價的數倍,再由讓官府付錢,以此來共謀分贓發財。

地方本來就不寬裕,雖然大明朝廷免了河南五年的稅賦,但是官府可沒多少銀子,而且還要供養駐軍和開展政務,根本難以承受那些有不良企圖的軍官的訛詐。

最後地方官發現其中的詭計之後,又一次告到了張英那里,張英沒辦法只好再次親自去見劉體純,請求他管束自己的部下。

但是劉體純可不這麼認為,他認為軍隊護衛一方的平安,就應該享受地方的供養,吃糧拿餉天經地義,佔幾戶房子也沒什麼了不起。故此他根本不听張英的解釋,而是命令張英繼續提供銀子,以供軍隊使用。

對此毫無道理的要求,張英斷然拒絕,劉體純大怒之下,就拿將張英拿下,以逼他就範,還是廖文希出來做好人,出言相勸,才使劉體純放過張英,讓其離開。

除了第四軍團外,張英也見識過大明第二軍團,一直認為明軍的軍紀是最好的,也確實如此,與清軍相比,不用說別的軍團,就是第四軍團,也比清軍強得多。可是如果明軍各軍團相互比較起來,第四軍團無疑是軍紀最差的。

這是為什麼?原因就是第四軍團雖然設有政委,但政委李非乃是文官出身,又已老邁,在軍中毫無威信,難以管束軍隊。而軍團長劉體純的想法老套,他認為當兵的就應該凶狠,讓別人怕自己,只有這樣,才會有士氣和殺氣。

以前在湖北和安徽的時候,多數時候都在山里,過的是土匪的日子,等出山後,一連打的都是勝仗,自上而下不免得驕傲自滿,所以軍紀一直很差,驕兵悍將一向如此。

張英和劉體純發生了不愉快,但張英以大局為重,並沒有和劉體純完全翻臉,而是自鄭州悻悻而回。

這次張英為了示好劉體純,特意從河南地方明軍中選取了五千名精銳,組成一個團,準備交給劉體純指揮,以充實防守河南邊界的實力。

但是張英根本沒想到,自己的一番好意,竟然被劉體純誤會以為他要往第四軍團中摻沙子,給予斷然拒絕了。

張英想不清楚,以前劉體純也算是一個大度豪爽之人,怎麼短短兩個月,變化就這麼大?難道是因為廖文希一個人嗎?

(緊趕慢趕,終于一章出來了,太累,太累,兄弟們,朋友們,投票,為了我的姑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