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王遠征史 正文 歷史上最古怪的軍隊設置

作者 ︰ 回馬一腔

講史之前先做個重要通知︰可能今天或明天封推,封推期間小爆,每日四次以,以回報眾多「回馬黨」老大們的厚愛,鮮花可免,抓緊收藏!

小說里陳石柱把準備進攻思旺墟的3起義軍臨時編成六個營,每營三三配制,即一營下轄三連,一連下轄三排,這已經是現代軍隊的常規標準配制了

其實那時候清軍也有營級建制,不過其營的規模不屬于現代這種形式。

李家軍獨立支隊的體制也近似現代設置,我們在抗戰期間我國南方新四軍的戰斗序列里,經常能見到類似的支隊下轄大隊,大隊下轄中隊的軍隊結構。當然最為典型的還是二戰時日本人的編成︰軍(相當于集團軍)下轄師團,再往下是旅團,團,這中間就出現了支隊、大隊、中隊……

而太平天國當時的部隊編制則非常古怪,可謂不古不今,不中不洋!

注意,我們眼下普遍管太平天國的部隊叫「太平軍」,我看許多文藝作品也這麼稱呼。但實際上當時太平天國自己人卻從來不這麼叫,他們稱自己為「天軍」、「天兵」,標榜自己是天父上帝的兵馬;而清朝官府及百姓則因太平軍蓄,污其為「長毛」。

「天兵」或「天軍」的設置,跟我們現在玩電玩或寫玄幻小說時胡亂設置有很大不同,人家有古代依據,是天王洪秀全在表兄南王馮雲山協助下,按照《周禮》制定的!

《周禮》︰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洪天王自創的軍制是,一名伍長管四個兵,「兩司馬」管五個伍長;李秀成被封的官是「兩司馬」,按理說可以帶兵二十人,但天國的軍制名頭大得嚇人,實際定員嚴重虧缺,一般一個軍5人,實則僅有大約兩千人,相當于缺額二分之一,如果照這個比例計算,則李秀成手下實際可領兵人數為十人出頭,因此我在書里說他是副排長已經抬舉他了!

接著往下談天軍的軍制。司馬上邊是「卒長」,一卒長領四個兩司馬;一名旅帥管五個卒長,一名師帥管五個旅帥,一名軍帥轄五位師帥。軍帥之上,再設「將軍」、殿左殿右「檢點」共36人,天地春夏秋冬「丞相」24人,丞相之上才是由前後左右中構成的五位「主將」,也就是後來在永安封王的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五個人。

像本書中提到的陳石柱的副手蒙得恩,官封春官右丞相。一個「軍」五千人,「軍」上面為檢點,檢點上面才是「丞相」。蒙得恩的軍職是24名丞相里第三等第二名,大家感興趣可照現代軍制推算一下他的實際帶兵人數。

這種軍隊設置古怪之處,是五五配制以外又多出一個四五配備,且基層四高層五,並無道理規律可言。「丞相」之職在古代地位不低,可放到太平軍體制中最多也就相當于「方面軍」司令,而且此等司令一設便多達24四位,而金田起義時「天軍」總人數不過兩萬人,其中老弱婦孺又佔去一半,可見洪秀全的好大喜功和嘩眾取寵!

另外想在「天軍」中佔據要職,就必須是客家人,亦即本地人所稱的所謂「來人」。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包括李秀成全都是「來人」(客家人)。有人考證說韋昌輝是廣西當地的少數民族壯族人,純屬主觀臆斷,原由是假如韋昌輝真是壯族,他壓根就進不了天國運動的高層!整個太平天國運動的起因,「來」「土」之爭是最直接因素。具體原因究竟如何,我將在小說正文里作描述。

總之,我個人認為像太平軍這樣官浮于事、軍職重疊、虛構浮夸的軍隊設置,打打游擊還能揮其指揮的靈活性,而進行大軍團運動作戰則多有弊端。

Bs一下這種古怪而異想天開的軍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忠王遠征史最新章節 | 忠王遠征史全文閱讀 | 忠王遠征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