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鴻從山上再回到鄭小六家時,已經是十月十六的酉時初,下午的太陽懶洋洋的掛在西邊的天上,宋君鴻拖著手里的大大的一個包裹挪進了院子,房門虛掩著,推開門後打眼一掃,堂屋里也是空無一人,就算這時鄭小六還沒有下差,但春柳一般都會帶著杏兒在這做女紅的。︰古時女子十三四至十六歲就開始嫁人了,所以此時的鄭杏兒已經到了該學這些女孩子出嫁前必須具備的手藝的時侯,為了管住她喜歡出去貪玩的瘋野性子,春柳也從上個月開始刻意的培養她這些手藝。
宋君鴻納悶的把裹包使勁提起放到桌上,難道家里沒有人?
不管了,先好好休息一下再說,從山上大老遠的跑到縣城來把他累的半死。宋大柱已經去貨棧找鄭小六處理點野貨了,他要趁這點時間先躺會兒覺休養力。他從包里拿出一個山梨在灶台邊舀水洗了洗,一邊啃一邊走向自己的屋間,隨著門軸在他的推動下出去「吱呀」一聲聲響,門豁開的同時里面一個人影「啊~!」的一聲尖叫,像踩了貓尾巴似的跳了起來,手里的東西胡拉的掉了一地。
「杏、杏兒表姐?」宋君鴻奇怪的心想︰你閑著沒事的一個人偷偷模模跑我屋里干什麼?剛才還以為是家里進賊了呢,差點沒把手里的梨子扔出去。
杏兒定了定心神,趕緊把書撿了起來。仔細的摞好,結結巴巴的開始解釋︰「嘿嘿,那,那什麼,其實就是剛才現這書上落灰了,我給擦擦。」說完低著頭就跑了出去。
宋君鴻張口結舌,還沒來的及回話,看著她的身影像兔子一樣竄了出去,好辦天才反應過來︰「唉,給你捎的山梨。在堂屋的包裹里,洗干淨再吃!」
好半天才從杏兒屋里傳出來一句「哦」就沒下文了。
這太奇怪了!宋君鴻嘀咕了一聲,她這是找什麼呢?我這又沒藏著鄭雨農的定情信物。月兌鞋一躍,滾到床上枕著胳膊開始尋思了關天仍想不出個原因來,納悶的把梨子啃的喀嚓喀嚓響。
酉時三刻,鄭小六、春柳兩口子陪著宋大柱有說有笑的回到了家中。原來,春柳知道今天哥哥要送小君鴻回來,特地跑到集市上去買了些鮮菜,然後到貨棧去陪著丈夫和哥哥一起回來。
春柳把買回來的各種鮮菜從藍子里逐個拾到盆里,然後邊刷鍋邊沖里屋喊了一嗓子,「杏兒,你爹和你舅舅回來了,快出來幫著摘菜。」
鄭杏兒從自個兒屋里奔了出來,和往常一樣滿臉的陽光燦爛,先沖宋大柱問了句好,然後就端起盆開始摘菜了。
我國三千多年的農業社會,不僅樹立了以農為本的思想,同時也形成了男耕女織的傳統,具體表現就是在古代男人要在外工作耕田勞作或充役賺錢而女人則需在內端方持家,做飯和女紅一樣,都是女孩子出嫁前必須學會的手藝。因為將來她們嫁人後不僅要管好丈夫的嘴,其手藝還要經受家里公婆、小姑子、小叔子等一堆人的檢驗,如果連菜都做不好,不僅女方家長很沒有面子,嫁過去的女孩子還可能在家里受到輕視、責難甚至是休妻。也因此前朝詩人王建才在他那著名的《新嫁娘詞》中寫有了「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諸姑食性,先遣小姑嘗。」的句子。
看著杏兒麻利的手腳,宋大柱笑了起來︰「沒留心杏兒已經是大姑娘了,應該一定能嫁個好人家吧?」
「就她?」春柳砸巴了一下嘴,「哥你先別亂夸她,女紅都學了一個多半了,還是連朵小花兒都不會繡。」
宋君鴻跑出來在茶壺里沏好茶,然後給宋大柱和鄭小六面前的杯子倒上一杯滿滿的熱茶。
宋大柱當然知道女子從小要學習描花刺繡,紡紗織布,裁衣縫紉等女紅活計,這種風氣在江南一帶尤受重視。春柳來到南方後,也因地就俗的開始培養起女兒的手藝來了。但杏兒的聰明勁頭兒是顯而易見的,又怎麼可能學不好女紅?
鄭杏兒撇了撇嘴沒有說話,宋君鴻卻知道她不是學不好,而是壓根就不曾想學。在這一個月中雖說有春柳的時常督導,但時常見她繡不了兩針就把針線扔一邊鼓著嘴罷工了。
「德,言,容,工是女子四德,要是連這都做不好,將來還怎麼嫁的了人!」鄭小六也在一邊搖著頭嘆氣,他也是拿這寶貝女兒沒有辦法。
「哼,女紅再好就一定能嫁的了好人家嗎?」鄭杏兒這一個月來就已讓父母用這些話嘮叨的耳朵都快起了繭子,這時再也忍不住的辯駁道︰「雨農哥就曾說過,前朝有位叫秦什麼雨的詩人寫了詩,說是女人女紅做的再好也嫁不了人的。對吧,君鴻?」
「啊?還有這種事?」宋大柱一臉吃驚的看著兒子,在他看來,讀書多的人都應該是全力違護禮教綱常的,哪里怎麼可能說這麼有悖常理的話?
「嗯,好像是有這麼一詩。是前朝秦韜玉寫的。」,宋君鴻偏偏腦袋想了想,開始吟道︰︰「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吟完他又笑了笑︰「不過詩人這只是在比喻自己懷才不遇,並不是真的鼓吹女紅越做的好就越嫁不出去。要我看,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杏兒表姐喜歡做什麼就讓她做什麼唄。」
「不管,反正詩人這麼說了,就是有道理的。」杏兒小腦袋一偏就開始撒起賴來。
春柳上去照著後腦勺就是一巴掌,「還道理,你學不會女紅,信不信將來雨農不娶你?」
「這雨農是誰?杏兒有相好的了?」宋大柱迷惑的問。
「娘!」杏兒把菜盆一推,抱著春柳的身子就開始撒起嬌來。余下一晚上的時間就在這一片打打鬧鬧中度過。
第二天一早,送完宋大柱起身回家,宋君鴻也收拾好書包準備去學堂。走到門邊他突然腦中靈光一閃,回過身來又對仍守在門邊的鄭杏兒偷偷問道︰「你是不是也想念書識字?」
鄭杏兒小眼睜的溜圓,立刻點了點頭。但很快又嘟著嘴說道︰「可爹娘不讓我去念書,說女孩子家學那些東西沒用。」
听到這話宋君鴻皺了皺眉頭,鄭杏兒依舊嘆了口汽接著道︰「大家都這麼說的,就連小蓉妹妹都撈不著書念,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莊戶人家呢。」
宋君鴻知道小蓉就是上次爬樹時曾見過的那個瓜子臉的女孩子,听說是鄭氏族長鄭知芳的外孫女,鄭經的一個表妹。因她的父親早逝,夫家兄弟為侵佔財產,就污稱其母親克夫,將之趕了出來。族長就把她們母女接回來居住撫養。憐其母女命苦,總是顧惜有加。但即便是這樣,丁蓉也是只能勤練女紅的份而撈不著去模書本。
「沒事兒,以後我教你們。」宋君鴻說道。
「真的?」鄭杏兒一把抓住宋君鴻的胳膊大聲的問道,仿佛她一松手宋君鴻就會跑掉似的。
「當然是真的。」宋君鴻即使穿越到古代也並沒有什麼男尊女卑的思想,他笑著說道︰「從今兒個就開始,一下課我就教你們。」那時他還不知道這句話將來會給他引來多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