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查,中國的天文學起源很早,三代之上已有記載……據《帝王世紀》載《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這是原始人對天體無意識的也是最直觀的觀察。中國人有目的的觀察天象始于伏羲氏,《周易•系辭下》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伏羲氏時代人類還處于幼年時期,日出日入,月圓月缺,春夏秋冬,寒來暑往,燕去雁歸,草木榮枯,冰封解凍,漁汛花期,都給人以直觀的感受。伏羲氏仰俯所看無非是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草木昆蟲,水中的魚蝦黿鱉。鄭州大河村遺址出土有一批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其中一片上繪有簡單的星座,大河村遺址大約在五千年,與伏羲氏所處年大略相當。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銅器銘文及先秦古籍《尚書》、《國語》、《左傳》、《詩經》也都有古人對天體星相的觀察記載,且多以星象來紀時。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也有星有好風的觀察記載。「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指出發生火災有時,天時早燥,則火易燃,風起之日,以月之躔度,行近箕、壁、翼、軫星,則必會起大風。作為軍事家領兵行軍打仗,不可不觀察天文氣象,以掌握天氣變化。
周人長期從事農業生產,對于星空的觀察比夏商時期更為廣泛細致,他們不僅多認識了不少新星,比如「牽牛」、「織女」、「箕」、「畢」、「斗」、「定」等,而且還懂得許多天文知識,有時甚至將天象和人事結合,以起到警戒作用。
據查《詩經》里記載星象最多的一首詩是《小雅•大東》,其中寫到︰「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棲之揭。」這首詩的作者可能是位精通星象的文人,認識那麼多的星象,而且對眾多星象的描繪又是那樣的生動形象,以星喻人刻畫惟妙惟肖。在這三章詩中集中提到七種星︰織女星、牽牛星、啟明、長庚、箕星、北斗星、畢星。詩人列舉了天上的眾多星宿,而且還把它們和人事聯系在一起,說它們都是有名無實,借以諷刺西周統治者佔據高位而不體恤臣民。古人認為天上的星和地上的人都是對照的,尤其二十八星宿中的畢、箕、斗三宿因星象特殊,更容易讓人產生聯想。比如詩人描寫畢宿是「有捄天畢,載施之行」,意思是畢星似長柄網,斜掛在天空沒用場。詩寫箕星形狀雖然像簸箕,但「不可以簸揚」。因為箕宿四星,聯成梯形,很像簸谷皮的簸箕。斗宿六星,聯結起來,像古代舀酒的斗形,但也是徒有其形,並不能用來「挹酒漿」。這里不僅寫出了箕星形狀,斗星所居的位置,而且寫出了與人事的關聯。可見古人對星象的觀察是很仔細的,而且對星象運行的規律也有比較深刻地認識。
在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那就是《甘石星經》。可借它在宋代以後失傳了,現在收入《漢魏叢書》中的今本《甘石星經》並非甘德、石申親自撰成,而是後人的偽托。今天只能從唐代的天文學書籍《開元佔經》里見到它的一些片斷摘錄。甘德,又稱甘公,戰國時期的齊國(一說是楚國或魯國)人;石申,又稱石申夫或石申父,戰國時期的魏國人,他們都是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天文學家。甘德寫有《天文星佔》八卷,石申寫有《天文》八卷,後人把這兩部著作合為一部,稱《甘石星經》。這些片斷摘錄表明,甘德和石申曾系統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發現了五大行星出沒的規律;他們還記錄了八百顆恆星的名字,測定了一百二十一顆恆星的方位。後人將甘德和石申測定的恆星記錄稱為《甘石星表》,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比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測編的歐洲第一個恆星表大約早二百年,後世許多天文學家在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時,都要用到《甘石星經》中的數據,因此,《甘石星經》在我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唐以前的目錄典籍例如《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都沒有《甘石星經》,《甘石星經》之名,最先見于宋代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他把甘公、石申撰的《星經》稱為《甘石星經》。他在《郡齋讀書志?天文類》中說︰「《甘石星經》一卷,漢,甘公、石申撰。以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舍,恆星圖象次舍,有佔訣,以候休咎。」元代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照抄了《郡齋讀書志》的話,使《甘石星經》之名傳播漸廣。其中︰
五星為︰金、木、水、火、土
三垣為︰上垣之太微垣、中垣之紫微垣及下垣之天市垣。
二十八舍又稱二十八星,這「二十八宿」又按四方分為四組,即蒼龍(東)、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它們分別為︰
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北方七宿︰斗、牛(牽牛)、女(須女)、虛、危、室(營室)壁(東壁);
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七宿︰井(東井)、鬼(輿鬼)、柳、星(七星)、張、翼軫。
到了漢武帝時代,司馬遷著《史記》專列《天官書》,記載古人對天文星相觀察結果的同時,以天上星宿對照人間官宦,運用星相解說人
類自身的生死和禍福和對應關系。例如「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後句四星,末大星正妃,餘三星後宮之屬也。環之匡衛十二星,籓臣。皆曰紫宮……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在斗魁中,貴人之牢。魁下六星,兩兩相比者,名曰三能。三能色齊,君臣和;不齊,為乖戾。輔星明近,輔臣親彊……當居不居,居之又左右搖,未當去去之,與他星會,其國凶。所居久,國有德厚。其角動,乍小乍大,若色數變,人主有憂……太史公曰︰自初生民以來,世主曷嘗不歷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紹而明之,內冠帶,外夷狄,分中國為十有二州,仰則觀象於天,俯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三光者,陰陽之精,氣本在地,而聖人統理之。」可以看出《天官書》雖最早將天空星象分為五區(五官)九十一星官,在當時是對星名記載最多的,尤其是測出五大行星順行、逆行、守留的規律,昭示著人類對天體的認識已達到極高水平,但畢竟附會有很多人事,仍帶有很重的迷信色彩。
星相學雖然帶有一點迷信色彩的嵌入,但是這並不能貶低它的價值。特別是在江湖武林中,一些高深的功夫往往是離不開星相學的框架,其中最為突出的有︰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歲星(木星)、鎮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熒惑星(火星)。此外還有東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眾星君、太微垣眾星君、天市垣眾星君等。還有宋朝的全真派,據傳全真教的創始人王重陽則根據星相學中‘北斗七星’,則創出有名的‘北斗七星陣’。這不能不說它們或多或少來源于古老的星相學中。可見星相學對後人的影響力是多麼的強大。
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崆峒山,以其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嶺郁蔥,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觀,被譽為隴東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因相傳為仙人廣成子修煉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親臨問道廣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為「天下道教第一山」。
秦漢時期,崆峒山開始有了人文景觀。歷代陸續興建,亭台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鐘,遍布諸峰。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雲、鳳山彩霧、廣成丹**、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台寶塔。近年來,新修了法輪寺、臥觀平涼、觀音堂、通天橋、飛升宮、王母宮、問道宮等景點三十五處,基本恢復了歷來所稱的「九宮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處建築群。
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豐厚。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了眾多的風流才俊。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黃帝問道這一千古盛事在《莊子•在宥》和《史記》等典籍中均有記載;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司馬遷、王符、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崆峒武術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等武術流派馳名華夏。
在李尋歡殺完人中的同一個夜晚,而在這相隔幾千里的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的崆峒山頂峰,則出現了詭異的一幅畫面。只見一位身
穿一襲青衫,頭挽一個道髻,臉的下顎帶有三綹長髯,手拿浮塵,身背一口寶劍的老道士。風一吹則更顯得長發飄飄,唯有一雙眼楮晶瑩清澈,極有神采,只要有人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那炯炯有神的雙眸時不時的會閃現出一道耀眼的冷忙。風度翩翩瀟灑過人,像極了得道成仙的活神仙,一舉一動,顯得從容沉靜,極有魅力。
每到夜晚,當天空中出現無數的星星時,特別是那些愛好天文學的學者們。他們都會時不時記錄著星星的運動軌跡與什麼時間出現的狀況,作為江湖上星相學的泰山北斗,他們則更是時刻觀察著星相的狀況!于是就有了老道士出現在崆峒山巔峰詭異的一幕。
只見他抬頭時不時的觀察著星星的更替,突然他那滿不在乎的瀟灑神情變得有些詫異了,緊接著就是震驚了。只見天空中出現了兩個紫微星,而且是一大一小。更加特別是大的紫微星亮而耀眼,而那顆小的紫微星卻是時隱時現。老道士帶著震驚的表情,開始變得自言自語道:「不會吧!天上怎麼會出現兩個紫微星呢?這怎麼可能!這樣的勝景可是千年不遇的啊,據師傅先輩們的手跡所知,凡是紫薇星現,就必會出現一個帝王之相般的人物。難道這和平的天下又開始變得動蕩不安了。不行,得給那個老家伙研究研究」
如耍魔術般晶瑩剔透的手中奇跡般的出現了一部現代化的交流工具—手機,只听一首悅耳的鈴聲傳入到了朦朧中的夜色山谷中。突然,一個不耐煩的聲音出現在手機中︰「我說老家伙,你怎麼還沒死呢?干嘛打擾我睡覺啊!你難道不知道我的休息時間,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別打擾我老人家的休息時間。你也知道的,這人啊!歲數大了,就懶得動了。」
老道士帶著氣憤的語氣道︰「死家伙,你就知道吃過了睡,睡過了吃,難道你是豬拖成的。你快走出你的狗窩,看看天空那千年不遇的紫微星吧!我保證讓你大吃一驚,快些去看看,我知道你個老家伙門派中的紫微斗數可能能解釋天上的奇觀。」
只聞手機中傳出了不信的聲音來,過了不大一會兒,手機里面傳出了恐懼的語氣道︰「不好!不但天空中出現了兩個紫微星,而且還出現了百年不見的‘殺破狼’格局。這可是天下大亂的征兆啊!看來,江湖會再起風雲了。哎!這難道是縮命的牽引麼?」
此時,老道士帶著氣憤的語氣道︰「老家伙你在嘀咕什麼呢?快說說,這是咋回事啊!」
只聞手機里那人帶著滄桑的語氣︰「老朋友,我就給講講吧!相傳每逢貪狼星、七殺星和破軍星歸位,並且它們匯聚到一起的時候,就會出現三角對稱的形勢時,那就是所謂的‘殺破狼’格局!據記載,每逢‘殺破狼’格局出現,天下風雲再起,必定會導致天下大亂。如︰戰國風雲秦軍逐鹿中原,三國鼎立人口劇減十之七八,元朝鐵騎踏至東歐。哪一次三星歸位不是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到時候天地必有異樣,紫薇現世,群魔亂舞,必定會有一出江山金戈鐵馬的,先輩所言一定會一一應驗的!」
听到這話,老道士大吃一驚道︰「老伙計,你可別嚇我啊!真的有你說得那麼恐怖?」每逢事態嚴重的時候,他們就會對對方的稱呼有所改變,比如︰對面那人稱老道士為‘老朋友’,而老道士則稱呼對方為‘老伙計’,可見事情是出乎意料的嚴重。
只聞對方再次說道︰「不過,現在還好,沒有那麼嚴重,難道你沒有看到嗎?你再仔細的看看,是不是貪狼星、七殺星和破軍星它們隱隱的被那個時隱時現的小紫薇星牽制著,這就證明是好事,對國家的和平起不了太大的波瀾,但是它所造成的破壞力也是無法估計的。不過,可惜的是,先輩們的手跡中沒有記載天空中出現兩個紫微星的遺跡啊!真是失策啊,不過,據我推測的話,如果說那個較大的紫微星是我們當代政府的最高領導人的話,那麼那個較小的紫微星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咱們江湖中所謂的武林至尊呢?如果我這樣解釋通的話,那麼,這個較小的紫微星就是所謂的帝王之相,也就是說咱們武林中將會出現一個千年不遇的梟雄人物了,看來平靜很久的江湖很有可能會再起風雲的,到時候各門各派再次出現像五百年那樣,再次經歷一番血雨腥風殺戮的話,那麼就會給外來的勢力帶來極大地方便啊!看來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啊!哎!所謂︰神龍現江湖,怎能不生波啊!看來這是無法避免的了,如此風平浪靜的江湖恐怕因此星的出現要變得武林大亂了。老朋友,咱們是不是該下山查看一番啊!」
老道士那雙仿佛看穿世事的眼楮此刻變得更加的炯炯有神,帶著悲天憫人的滄桑語氣道︰「好啊,我已經快六十年沒下山了,是該看看外面的世界了。隨便再拜訪拜訪那些老朋友,不知道他們混得怎麼樣了,真是想念他們啊!然後再看看江湖中的後起之秀,是不是真的‘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既然紫微星出現了,我倒要看看他是誰,竟然弄得整個武林人心惶惶的。」
正所謂︰紫薇現,天下武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