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謀師 卷二 遠涉和親 第十章 懷疑種子

作者 ︰ 夕陽挽月

始皇十三年五月初五,東秦一直致力于雪災後的補救,盡可能的把損失減低到最少。嚴冬久經不過,天寒地凍,災情雖得到控制,許多地方的百姓已經開始啃樹皮渡日。同月,工部尚書風若清獻上外邦土產,一種學名為叫紅薯的食物。據聞此物長于地下,味美香甜,非常適于食用。其葉人畜均可吃,且不懼嚴寒,產量頗高,可暫解燃眉之急。風若清暗地里傳信于麟王,特此感謝麟王的一臂之力。

而此刻這封充滿謝意的信正擺放在軒轅戒的案桌之上。

身為幕僚的**立于軒轅戒的身側,看著麟王微微勾起的嘴唇,對于信上所言,便能猜到三四分。

「這風若清倒是個妙人,果如子明所言。平日在朝為官,這風若清油鹽不進,開了口子,看來以後相交起來,並不太難。也不怪本王把此物的妙處透露給他。」

**搖了搖手中的羽扇笑道︰「這是王爺您時機把握的好,風尚書雖為工部尚書,辦事平淡如水,此人不太懂得迎合于旁人,又自命清高。冬季雪災,風尚書應是壓力最大之人。王爺雖只是送上小小一顆紅薯,卻等于保住了他頭上的頂戴,這其中的恩情,風尚書可是個識趣之人。」

軒轅戒心情大好,「這人倒也.不錯,在朝中沒有太深的派系,是典型的中間派,可結交。子明啊,這次能如此順利,還是你想得周合。把這物什用在本王身上,也不過加些好名聲罷了。」

「這是王爺發現之功,子明只是盡力為之。」

軒轅戒把玩著隨著信被送來的.一塊紅薯,若說這東西,其實並非**所言,是他所發現的。而是有一次,他與唐子謀閑聊之時,偶爾從對方口中得知。那外邦之處,離三國遠之又遠,長得金碧藍眼,有若妖物。真不知謀兒小小年紀,從何處得知,這紅薯由來。

軒轅戒也不解釋這個誤會,就.讓這個美麗的小小錯誤,暫且放置一邊吧。他抬頭看向一直坐在邊上逗弄著小狐狸的紅衣,道︰「紅衣,所查之事事否已經查明?」

見王爺要事已經談妥,紅衣連忙站起來。一直盤到.紅衣腿上的小狐狸一下子竄到紅衣的肩上,搖頭晃腦的,那憨厚模樣,顯得格外可愛。

紅衣送上自己這些時日所查的東西,神秘的笑了.笑,「紅衣不負王爺所令,已經查清唐大人與天地樓之間的關系。其結果,相信王爺一定會大吃一驚。」

紅衣再次吊起別人的胃口,站在一邊的**顯.然早就習慣這樣的紅衣,不動如山的搖著不合季節的羽扇,微眯著眼楮。紅衣暗啐了一聲,這人怎麼還是這麼無趣加無聊。

軒轅戒細細的.看著,紅衣撫著肩上的小狐狸道︰「屬下後來查了一下唐子謀與天地樓同時的動向,發現無論這位唐大人到了何處,相應的,天地樓都會有一部分的勢力跟著遷移。屬下懷疑,天地樓不僅僅專司于情報,背後還隱藏著什麼。而唐大人身邊的影子,也跟天地樓有著莫大的瓜葛。唐大人身邊服侍的那幾個侍從,雖然身家干淨,屬下懷疑,他們很可能就是天地樓的人。就算不是,也跟其月兌不了關系。」

軒轅戒看東西的速度很快,但這次他顯得格外的慢,臉上的神色也越來越冷俊。若說唐子謀是天地樓的人,軒轅戒絕不會吃驚,哪怕是天地樓里重要人物,也可用自家兒子聰明絕頂,非普通常人。但他萬萬沒料到的是,天地樓所創時,居然是還未至弱冠之年的唐子謀所創。從時間上推算,唐子謀那時也不過十六七歲,也許更早。唔,本王十五歲時在干什麼?呆在皇宮里,成天琢磨著怎麼從那皇宮的牢籠里偷溜出去上街玩樂。

懂得越多的孩子分兩種,一種是家族條件,一種是生活所迫。生活逼迫著那些孩子,盡量早熟,進入**的世界。軒轅戒很心疼,當然,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同時他更是高興,謀兒的內功底子什麼都沒有,但本王的種那都是一頂一的好,腦袋瓜子子聰明。

紅衣顯然說到興頭上,他最喜歡的便是把一些繁瑣的話通過自己的嘴說出來,以讓其情報更加豐滿。

「王爺曾命紅衣所查青蓮居士的身份,屬下有一個驚人的發現。」

紅衣故意用一種不緊不慢的聲調道,可惜軒轅戒此時已經沉浸于自家兒子怎麼怎麼不錯,謀兒怎麼怎麼厲害,對于紅衣的吊胃口之言不是沒有听見,而是沒有了一開始的急切之心。既然紅衣有了什麼線索,他總是會說的。所以,軒轅戒顯得很冷靜,沒有表露出任何的激動之處。

倒是一直搖頭羽扇的**,握住扇柄的手微微一緊,眼神不由掃向紅衣,流露出強烈的听下去的。雖然這種表情,只是一閃而逝。但對于紅衣這種九級強者的武者,對于別人的目光最是敏感。他一下子捕捉到**的眼神,興奮的蹭了過去。

這**平日城都表現著一副平平淡淡,一副天下之事,盡常我手之種的自信瀟灑勁兒,紅衣怎麼看怎麼都不順眼。突然發現**對青蓮居士似乎頗為感興趣,哪有放過這種難得一見之事的理由。

**對于這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紅衣可算是接觸頗多的人,對于紅衣那愛吊人胃口的小愛好,又怎麼會不知呢。你越是想知道的事,他就越喜歡逗著你。就如貓逗老鼠一般,越想知道,越是不告訴你。當然,麟王除外。所以,**笑笑的搖著自己的羽扇,神情一派輕松。既不承認,也不解釋。人老了,耳朵也不行了,剛剛他什麼也沒有听見。

天可以作證,江某人其實也不過三十有四,白頭發還沒有幾根,除了淺淺的魚尾紋,沒有哪處跟老字扯上半點邊的。

善于觀察的紅衣可不會這麼輕易放棄,他緊盯著**,嘮叨的跟個老太婆似的,「你想知道吧,你一定很想知道,你肯定非常想知道。你想知道你就說嘛,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知道呢。只要你想知道,你直接中我說一聲,我把我知道的全都說出來。所以說,你是想知道的吧。你若說你想知道,我便告訴你。」

**不受其所誘,慢慢悠悠的搖頭晃扇,好不自在的模樣。

倒是軒轅戒只感覺自己的耳邊幾只蒼蠅飛來飛去,放下手中的紙,直接打斷紅衣的過度熱情,道︰「紅衣,查到什麼,便直說就可以了。本王覺得,你這比女人還嘮叨且喜歡吊人胃口的毛病應當改改了。」

「是,王爺。」

紅衣答應的爽快,但軒轅戒敢打包票,下次再見,紅衣還是以前那個紅衣。還是喜歡吊人胃口,吊不成胃口,就開始習慣*的嘮嘮叨叨。軒轅戒自認是個很開明的主子,屬下能干、忠誠便行,至于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就當作個*。

紅衣侃侃而談道︰「屬下曾查並已經確定,七國志第一冊所發行之地,便是大楚的皇城活水。此書發行之時,正是唐公子出現洛水的幾天之後。雖說從書中推測出青蓮居士應己至不惑之年,屬下曾有幸得到清風書局里的青蓮居士的親筆殘字。已經可以肯定,寫字之人,字風穩定,瘦金長體,但卻透露出幾分年輕人才擁有的活力。筆跡這種東西,雖然可以造假,但絕對騙不了屬下。屬下大膽猜測,這青蓮居士要麼是個三十歲上下的青年,要不就是青蓮居士應該有學生,此書乃是其學生代寫為之。」

學生?

軒轅戒的心狠狠的跳動,他突然憶起唐子謀寫給他,並帶給他獲益良多的兵法。謀兒的聰明才智都不在普通人之下,視官場如糞土。雖及力掩飾,但那種非同齡人所表現出的睿智冷靜,頗有幾分隱士之風。記得初見時,謀兒輕描淡寫之間,煮酒談論天下事。侃侃而談,豈非池中之物。

軒轅戒回憶著初時與唐子謀的幾個交會,把那時的唐子謀與現在的唐子謀相做比較。表現的如不同的兩個人,不再侃侃而談,避天下事而不談,表現的平靜淡然,且做得非常自然。現在拿出來一比較,才發現不同之處。

謀兒在藏拙,軒轅戒突然迸出這種想法,越想越懷疑。

再轉念一想,當初所贈兵法之時,謀兒曾言家中長輩早尚,所學所得,都是拾前人之慧。查清謀兒身份後,他本以為這只是謀兒的借口,不知從哪里得來兵書。也許他的想法錯了,也許那位青蓮居士,與謀兒有著非一般的關系,也許……

太多太多的也許,這都是猜測下得到的結倫,根本作不得準。但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前前後後把唐子謀所有的表現多回憶幾遍,破綻很少,但卻偶有可疑的痕跡。還記得他曾當著謀兒的面豪言要尋那青蓮居士,以前倒沒覺得什麼,現在回想起來,那晚謀兒的問話格外主動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下謀師最新章節 | 天下謀師全文閱讀 | 天下謀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