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黎明 第三卷 章75 開門納凶渠-1

作者 ︰ 鼓元吉

「遼軍入寇河南了,汴梁!」

這個消息令整個護國府都震驚不已,上百年了,遼國騎兵不止一次的侵入河北,還有一次打到澶州,但都在大河天險面前卻步。契丹人不善水戰,過了大河,就有被宋軍切斷退路的危險。所以遼國歷代雄主猛將,都在滔滔大河面前卻步。誰能料想得到,在大名府尚有十余萬宋軍的情形下,大隊遼軍過了黃河。遼國騎兵似乎到處都在,連夏**情司也弄不清到底有多少遼軍在汴梁城外。宋國境內的流言紛紛,每天都有無數百姓本能地向汴梁逃難,然而,汴梁城白天都緊閉城門,以擔心遼國奸細混進城為由,不放任何百姓入城,這些百姓只好繞城而過,扶老攜幼地繼續向南逃難。

在實力的天平可能瞬間失去平衡的威脅下,反對介入遼宋之戰的關中校尉幾乎全部改變了態度,護國府決定準備出兵,由大將軍府行軍司決定如何干預。

和其他校尉相比,趙行德胸中的震動猶大。「現在是靖康二年。」他握緊了拳頭,趙行德只記得「靖康恥」三個字,卻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年,僅僅是想起這三個字,就令人胸中涌起無比的憤怒和屈辱。議事結束後,不少校尉都和趙行德打招呼,趙行德顧不得和人客套。他從護國府出來便立刻前往大將軍府,請求面見行軍司上將軍張善夫。

整個大將軍府里彌漫著緊張的氣氛。所謂禍不單行,夏國東西兩面的宿敵仿佛一同約好了似的。羅姆突厥人和羅斯人在河中的南北鬧事,遼國攻打宋國又勢如破竹。方面軍司、輜重司、軍情司的仿佛流水一樣送來軍函,各類卷宗堆積如山,行軍司馬先做整理之後,初步整理後呈交各房長史,長史再向上將軍張善夫稟報,得到張善夫的授意後,再作出詳細方略。盡管十分繁忙,張善夫還是即刻召見了趙行德。

「張上將軍,」趙行德進門行禮後,沉聲道,「護國府決定出兵關東,末將請戰。」

「哦?」張善夫合上了正在翻閱的卷宗。出兵關東的決定,還沒來得及送到行軍司,然而,這個決定,張善夫絲毫也不覺得突然。若不能吞並遼宋,便要維持兩國的平衡,這是五府的共識。宋國岌岌可危,就必須加以干預了。護國府只管決斷大事。如何干預,派哪些軍隊出征,都將由行軍司提出詳細的方略。所以趙行德才會立刻來找張善夫請戰。

張善夫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道︰「出兵關東的大略雖然定了,但如何出兵對我朝最為有利,還需要權衡利弊。宋國數十萬禁軍主力尚且完好,遼宋戰局現在還不明朗,龍牙軍不宜輕易出征。」他若有所思地看著趙行德。

「末將可否調往別軍?」趙行德當即道,「遼宋交戰動輒十萬兵馬,我朝東征的兵馬也不會少,當由上將軍領兵,末將不才,願意自薦為幕府從事。」以夏國的軍制,百夫長以上都是軍士推舉的,出征的軍營絕無可能憑空安排一名領兵軍官,所以趙行德甘願放棄領兵,以幕僚的身份跟隨大軍東征。幕僚中最多的便是行軍長史,也算行軍司的人。

「你自願為從龍牙軍調任行軍長史?」張善夫眼中閃過一絲異色,行軍長史雖然在職祿上與校尉相當,但既沒有兵權,更沒有護國府的尊貴。比龍牙軍的校尉制將軍更矮了一級。很多智勇兼備的行軍司馬寧願轉為百夫長,爭取被軍士推舉為校尉,也不肯升任行軍長史。所以,行軍司的長史、從事們,大都屬于智謀過人,而勇悍卻稍有遜色的軍士。像趙行德這樣既有勇力又謀略的卻是極少。

沉默片刻,張善夫淡淡道︰「趙校尉,你的請求,我會考慮的。先退下吧。」

「上將軍」趙行德還未說話,張善夫沉聲道︰「退下——」

不怒而自威的氣勢,令趙行德只能躬身道︰「末將告退。」轉身退了出去。

張善夫望著他的背影,眉毛微微皺起,若有所思。他再度翻開面前的卷宗,赫然是行軍司所做東征方略,計劃與宋國朝廷聯絡,如果宋軍大敗,汴梁失陷,則派出精兵東進,幫助宋軍穩定局面,同時關中開始積儲物資,準備動員退役軍士和團練軍。待西面的戰事結束,東面遼國和宋國也打得差不多了,再把源源不斷的軍隊派往關東。趙德麾下的龍牙軍火器營,乃為團練軍訓練火器軍官的地方。雖然不一定親自參加東征,作用卻極為重要。張善夫考慮再三,將趙德的名字圈起,改為行軍司候用。傍晚時分,幾份進兵方略都呈到了丞相柳毅面前。

柳毅先大概將行軍司的方略看過一遍。行軍司準備在西面集結十萬大軍討伐叛亂,關中派出三萬兵馬東出函谷關,幫助宋國支撐局面。還呈請護國府在河中征召五萬退役軍士,在關中征召三萬退役軍士,準許關中擴紅編練火器營,請丞相府盡最大可能在關中囤積軍需。合上了卷宗,柳毅沉吟片刻,問道︰「羅斯叛亂明顯比遼軍勢弱。可是行軍司的安排,卻是西重東輕,這是為何?」

張善夫解釋道︰「羅斯王公勾結西夷蠻族,只怕越鬧越大。到頭來朝廷要付出成倍的代價。再加上羅姆突厥人在河中南面對我不善,必須要速戰速決,所以兵貴勝,不貴久。西面要集結重兵,以雷霆萬鈞之勢剪除禍患。而宋國對我們尚且心存疑慮,東出的兵馬多了,只怕宋國多半不會答應,就算答應了,也會對我軍加以提防,反而不利于聯宋抗遼。將來我們西面戰事平定,我朝後顧無憂。遼國和宋國的國力,相互間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我朝大軍東進,這兩國都無法阻擋。」

柳毅點了點頭。行軍司的謀算,他素來知曉。遼宋戰局急轉直下,護國府擔心契丹輕易得到了宋國的土地人力財帛,為惡更烈,殃及關中,才決意派軍助宋抗遼。柳毅翻閱了輜重司測算的軍餉軍需,征召八萬軍士,光一年職祿就多支出四百余看〕書*就萬貫,相應添置的輜重馬匹糧草,還有三百余萬貫。這些都要丞相府想辦法,繳獲敵軍的物資多由戰勝的軍士分配,叛亂地方的礦藏和土地拿出來競賣,大概能填補出征的費用。再讓宋國出些借兵的酬勞?關中火銃營逐步編練增加,囤積將來大軍出征的軍需,更像是一個無底洞,若不能一統天下,恐怕填不上這一大筆。柳毅正思索間,忽然見到在方略的最後,趙德被卸下了龍牙軍校尉之職,改為行軍司候用長史,卻沒有具體職責。

「趙德是個人才,」他皺眉道︰「怎麼把他投擲閑散了。」

「他寧願從龍牙軍調到行軍司做長史,也要去關東打仗。」張善夫嘆道,「龍牙軍校尉何等尊榮,難道還要強人所難不成?只不過領兵東征的上將軍尚未決定,也不能現在就安排行軍長史。」柳毅有些愕然,他合上卷宗,嘆了口氣,沒再說話。

大名府外的曠野上,無數遼軍騎兵出沒,但總的來說,落在城頭宋軍眼里的遼軍數目越來越少。然而,就在數十里之外,十余萬遼軍集中在大營之內,周圍一群群的騎兵來回巡視,看見宋國百姓便縱馬追逐,或者當場射殺,或者虜獲回營充作簽軍。

御賬中,北院樞密使耶律鐵哥,漢軍都統耶律保義,宮帳軍都統耶律燕山,左軍正都統耶律畢節,右軍都統烏爾袞、步軍都統蕭查剌阿,都恭謹地侍立在周圍。大帳正中,穹廬開口投下的光正照在巨大的地圖上,耶律大石正俯身看著宋國各軍的位置。他面沉似水,當目光落在黎陽津浮橋上時,方才難得動容,眼光微微一動。這些天來,宋軍不但沒有加強黎陽津的防守,反而盡可能將河南的宋軍都往汴梁收縮,現在防守黎陽津橋北的,仍然還是張叔夜那兩萬兵馬。

「陛下,要不要發兵奪下黎陽津?」耶律燕山問道。其它諸將的臉上也都浮現期待的神色。

「不急,」耶律大石搖了搖頭,沉聲道,「把這座浮橋留給王彥。」

「可是」眾將雖不敢質疑耶律大石的決定,心中卻是惴惴。河北行營大軍,真的會出大名府回援汴梁麼?耶律大石將十余萬精兵猛將拘束在營中,已經有十余天了。遼軍一直打到了黃河岸邊,河南號稱宋朝最為富庶之地,汴梁也似乎觸手可及,可大軍偏偏止住了前進腳步。十余萬人馬每天的糧草消耗巨大不說,契丹人、奚人、女真人、蔑爾勃人來到南朝花花世界,不能出營打草谷,每天在營中憋得難受之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的黎明最新章節 | 帝國的黎明全文閱讀 | 帝國的黎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