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先生 道 教

作者 ︰ 籠中虎

妙祥長老講道,佛教傳入我國後,是受到道家的影響,禪宗在諸多方面受到了莊子的啟發。

道家在先秦各學派中,雖然沒有儒家和墨家有那麼多的門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道家思想以其獨有的宇宙、社會和人生領悟,在哲學思想上呈現出永恆的價值與生命力。

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從此不再是中國主流思想。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時期並沒有道家這一名稱。用「道」一詞來概括由老子開創的這個學派由漢初開始的。這時,道家也被稱為德家。

道家提倡自然無為,提倡與自然和諧相處。

妙祥長老笑著我說︰「春生啊,道家和道教是兩回事。」

道家指的是思想、是一種哲學學派。

道教是一種宗教。隨著發展,道教與「神仙」結合起來。在道家文字中描述了老子、莊子對待死亡的相當平靜的心態。道教在道家心態中領悟到了「道」,並體會「道」的長生者的意象。

所以道教便以老子為宗,追求不死成仙的思想,又追求修煉成仙的本質。

長老給我講,道教的創始人伏羲的傳說。

伏羲聰慧過人,相傳其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由于伏羲是蛇身人首,故有「龍的傳人」之說。有學者指出︰「伏羲出生于蛇系氏族,並且以蛇為尊。他身上穿的樹葉或鹿皮,形如蛇之鱗身或花紋,這正是蛇系氏的族徽或圖騰標志。

其實伏羲並非人首蛇身,而是真正的道家的創始人,人首蛇身即是「道」字的原型,用其表示道。又相傳他是古代華夏部落的杰出首領。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此外,他還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制成網罟,用于捕魚打獵。關于太昊伏羲氏的記載在古籍中常見。

除了人祖外,伏羲也是一個統治一方的帝君。在《淮南子?時則訓》︰「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之國,東至日出之次,槫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高誘注︰「太皞,伏羲氏,東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伏羲在五帝中為東方天帝,此即其神職。

傳說洛神為伏羲的小女兒,宓妃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當中,並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伏羲在宛丘,也就是現在淮陽這地方,教人打獵捕魚過生活。後來,人多了,伏羲挑了一批會打獵捕魚的人,叫他們去東西南北四方,到那里打獵捕魚。大家問伏羲「東西咋能分?」伏羲說︰「東方屬金,西方屬土。日頭出東落西。」又有人問︰「南和北怎麼分?」伏羲說︰「南熱北冷。」到這里,大家都明白了咋樣辨別東西南北。

「知不知道八卦是如何來的?」爺爺問我。

從前,人們對天上會長雲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閃,地上會刮大風、起大霧,不知道是咋回事。很多人去問伏羲,他也說不出個原因。伏羲總想把這些事兒弄清楚,可想來想去,咋也想不出個頭緒來。

有一天,伏羲在蔡河(流經淮陽伏羲南門前的一條河)捕魚,逮住一個白龜。他想︰世上白龜少見哪!當年天塌地陷,白龜老祖救了俺兄妹,後來就再也見不到了。莫非這個白龜是白龜老祖的子孫?嗯,我得把它養起來。他挖個坑,灌進水,把白龜放在里邊,逮些小魚蝦放坑里,叫白龜吃。也怪,白龜養在那兒,坑里的水格外清。伏羲每次去喂它,它都鳧到伏羲跟前,趴在坑邊不動彈。

伏羲沒事兒就坐在坑沿兒,看著白龜想世上的難題兒。看著看著,他見白龜蓋上有花紋,就折一根草稈兒,在地上比著白龜蓋上的花紋畫。畫著想著,想著畫著,畫了九九八十一天,畫出了名堂。他用一通道兒當陽,一斷道兒當陰,一陽二陰,一陰二陽,來回搭配,畫來畫去,畫成了八卦圖。

後人把伏羲養白龜那個坑叫白龜池,畫八卦那地方叫畫卦台。

爺爺接著又講了個伏羲的小故事。

很早以前,西邊很遠的大山里,有個深水潭,方圓的百姓都靠潭里的水澆地、做飯過日子。

有一天夜里,「呼呼」起了大風,刮得樹倒屋塌。原來有一條黃龍從別處飛來,鑽進了深潭里。這條黃龍很惡,吃人吃畜生,害得這一帶百姓沒法活,人都往外地逃。

人祖伏羲正在八卦台推算八卦哩,掐指一算,知道有條黃龍在西方作惡,那兒的百姓有了大災大難。他拿起青龍拐杖,說聲「變」,青龍拐杖變成了一條青龍。伏羲騎著它來了西邊。

黃龍見到青龍,撲上前撕咬。兩條龍打個天昏地暗,一直打了九九八十一天,青龍受了很重的傷。

眼看青龍就要敗了,伏羲用吐沫在青龍身上畫了一個八卦。

青龍立刻力氣大增,又和黃龍打了七七四十九天,終于將黃龍打到。

伏羲為了防止黃龍再出來禍害人間,在黃龍身上畫了一個八卦,將黃龍變成一座山,將青龍變成一座大青石,壓在山頂。從此黃龍再也沒有出來過。

妙祥長老曾經無比感嘆的說︰「世人所追求的是熱鬧繁華,種種刺激,**重重,貪求無厭;或損人利已、不顧因果;或賭博吸毒,自甘墮落;或養尊處優,出人頭地;或利用權勢、胡作非為,甚至妄圖征服一切,稱王稱霸。而這里出家人則保持著︰安靜自然、平淡、祥和;少欲知足、于事無求;謙和退讓,與世無爭;交往平易、平等相處;做事踏實,而不執著;一切隨緣,不被境轉;有的行住坐臥,以戒為師,完善人格;有的從早到,一句佛號,淨土為歸;有的持咒觀想、三業精勤、不離本尊;有的時時處處,制心一處,窮究心源;或潛心于禪定三昧,或暢游于經藏大海……總之這里跟社會上的人所忙的、所閑的都不一樣。這大概也算接近于古人所說的‘無為而治’了。」

「如果要發心修行用功的人,這里確實是一個很理想的修行道場,如果有志于改革建立好自己道場的大德,不妨到這里看一看,這里的確有很多特長,很多好規矩值得吸取,值得采用,願中國多出現這樣的修行道場!」

大悲寺里有部《佛遺教經》,是釋迦牟尼佛臨涅磐前所說的最後一部經。作為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釋迦牟尼佛清楚佛法的興衰完全決定于戒律,是以世尊臨涅磐前對戒律的基礎、重要作了最後的叮嚀與囑托。

經中開示︰「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戒是正順解月兌的根本,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能。」「持戒能生善法,是第一安穩功德住處。」世尊對出家人該做不該做的行為都作了總結,經中雲︰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于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同時說︰當住在寂靜閑居之地,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無令瞋恨,勿出惡言,晝夜精進,善修禪定……」

真是苦口婆心意味深長。

佛教傳播到中國以後,其發展正如世尊所預見-------戒律嚴則正法住世,戒律廢則名存實亡。歷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滅佛事件雖有外道助緣,真正感召禍亂的還是佛門內部的戒律松弛所導致。屯田置地、聚諸財寶、推步盈虛、參預世事……例如,在北魏太武帝第一次禁佛的時候,就發現寺廟藏有大量兵器,涉嫌謀反,僧人吃肉喝酒,替貪官窩藏贓物,甚至還密藏女人供**活動。禁佛的時候,佛教寺院的情況更糟,僧侶魚龍混雜,長安的寺院幾乎變成娛樂場所,藏污納垢,與玄奘時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真是獅子身上蟲,反食獅子肉。

佛門弟子的不檢點行為幾乎葬送整個佛教,令人後怕遺恨。

若以《佛遺教經》作為僧人修行的行為準則,佛教怎能不興,人民怎能不信呢?若不持戒,佛教焉能被人認同,但逢亂世必遭王難。世尊提到︰「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真是光明大道擺在面前走與不走,全看自己呀。佛教興萬事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二指先生最新章節 | 二指先生全文閱讀 | 二指先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