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先生 盛名之累

作者 ︰ 籠中虎

我因為爺爺從事這一行業,姜子牙、孫臏、諸葛亮、劉伯溫代代相傳的傳奇故事,更能吸引我的興趣。

姜子牙根骨不好,轉世重修為孫臏,結果又被師弟搞斷了腿,一輩子坐輪椅,形象不佳,再轉世重修為諸葛亮,所以諸葛亮愛坐輪椅,傳說是因他前世的習慣不好造成的,又為劉備所累火燒藤甲軍,傷了陰德,不能成仙。無奈再轉一世劉伯溫,助朱元璋搞定蒙元。功成身退,了道成仙。

據說,劉伯溫幫朱元璋得了天下,封了大官,一天無意經過一座廟,廟里有座石碑,碑上寫著「先姜尚,後孫臏,五百年前諸葛亮,五百年後劉伯溫,始知自己是諸葛轉世,遂辭官而去。

他們可謂功成名就,為世人敬仰,但一個劉伯溫看透世事,不得已悄然隱退,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該當如何?

一個人要麼為社會做出了一般人難以做出的貢獻,要麼表現出一般人無法達到的人格境界,于是才被公眾所矚目、景仰。或者說,「名」是名人所做卓越貢獻的一種社會回饋,是名人的人格、精神之美的大眾共鳴。

做名人的感覺自然是美滋滋的,在鎂光燈的照射下,前呼後擁,光彩照人,但做名人並非總是那麼如意,盛名之下也有其累,由于人出名了所帶來的一系列使人厭倦或煩不甚煩的事情,比如,被人夸贊感覺很美,遭人批評卻不免郁悶。

其實,名聲如同天下任何事物一樣,都有兩面性,辯證地來看,你既然享有了常人難及的名聲,就總得付出一些常人不需支付的代價,想要魚、熊掌及其他好處統統兼得,哪來這等美事呢。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例子,在陰間又何嘗不是如此。

有一個大戶人家的子弟夜里在陽青山行走迷了路,看見了一個岩洞,就想暫且進去休息一下。可剛進洞就看見已故去的一位同宗的前輩呆在里面,嚇得不敢做聲,但這位前輩招手相邀十分殷切。想他一生慈善,不會有什麼壞心,這子弟就上前拜見。

前輩的形態和語調與生前沒什麼差別,略問了些家務事,互相感慨一番後,這位子弟問前輩說︰「您的墓地在另一個地方,可為什麼要在這里呢?」前輩慨嘆地說︰「我在世時沒有什麼過失,讀書時只是循序漸進,做官時本份供職,也沒有什麼建樹。想不到在下葬幾年以後,墓前忽然樹起了一塊巨碑,上面刻的字除了我的姓名官職外,大都言過其實,有的甚至是憑空捏造,亂吹一氣。」

前輩又說︰「「我一生樸實無為,自己已經很不安了,如今又引得游人讀了碑文後時常發出譏笑的聲音,周圍的群鬼也不時聚在一起觀看,更是嘲弄不已。我實在受不了如此多的閑言碎語,于是就躲避在這里,只有等每年祭掃之日,到原墓地去看看子孫罷了。」

這位子弟婉言勸慰前輩︰「有道德、守孝道的人沒有此等碑文不足以使家族榮耀。即便是大學問家蔡邕也不免寫些虛美之詞,家韓愈也曾笑談自己靠寫溢美碑文賺過一些酒錢。古來已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您老又何必如此耿耿于懷呢?」前輩嚴肅地說︰「是非曲直,都在人的心中,別人即使可以虛言,自問卻很羞愧。何況虛言實在沒有什麼益處,光宗耀祖主要在于子孫發跡,我等又何必再用這些虛詞來招人嘲笑呢?」

說完,潸然淚下。

這位子弟問前輩︰「需要我做些什麼呢?」

前輩說︰「那就煩請你有勞山下的姚爺,給我做場法事,剔除墓碑,讓我清靜。」

「我會請姚爺爺為您了確這樁心願的」這子弟對前輩說,之後,作揖長拜,退出山洞。

這子弟回到鎮上,如實稟告了同族族長,族人請了爺爺到這位前輩的墓地上做了場法事,將墓碑棄除。爺爺讓他們族人擇日再另立碑刻。算是將這件事塵埃落定。

這則故事意在警示活人︰只有實事求是地客觀評價故人,才能使人心安理得,精神也才可長存。要知道,心中的豐碑一定比豎起的巨碑更重要、更長久。

柳樹問棗樹︰為什麼人們總是用石子打你?

棗樹說︰因為我背負了太多的果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二指先生最新章節 | 二指先生全文閱讀 | 二指先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