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王朝 第二卷 第四十七章 大太監張誠(求收藏)

作者 ︰ 解藥1985

每年上供國庫一百萬兩?這次,不光滿朝文武驚住了,就是萬歷皇上也是被驚的張大了嘴巴.他不知道,張衛國哪里來的信心.要知道,全國收的商業稅賦,也不過區區三百多萬兩.這樣一來,等于朝廷的稅賦要多收三分之一.還解決了一些百姓的生存問題,等于又為朝廷省下幾十萬兩銀子.這一多一少,國庫要多一百余萬兩.如何不讓萬歷心動!

「張卿家,此話當真」?萬歷還是不太敢相信.這要是早幾年,每年多出這一百多萬兩,高麗驅倭就不會打了三次.這要是早幾年,每年多出這一百多萬兩,大明朝就不會出現大批流民,和遍地造反的刁民.所以,對張衛國這種新方法,他還是寄予厚望.這治理江山,就和下棋一樣.有時候,劍走偏鋒,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萬歷希望,張衛國就是他的驚喜!

「回皇上,臣願意立軍令狀.只是」張衛國故意停頓一下,看著剛剛參他的那兩名文官.他雖然不知道,這兩個帶頭的是什麼人.但是,別人打了自己一巴掌,自己不還會去,那也太窩囊了.有仇不報非君子,現在有這麼好的機會,張衛國哪里肯放過!

「只是什麼?張卿家有話盡管說,一切有朕在.張卿家盡可放心道來!」萬歷也看出張衛國眼神的意思,這些官員,也是該治治.竟敢常常指責他不上早朝!所以,故意裝做不知張衛國的意思,借張衛國的口,好好整治這些官員一番.

「行慈善券,一定要有當地官員的支持.若無官員支持,別說一百萬兩,就是一萬兩,臣也無法辦到.如今,一些朝廷官員反對慈善券.臣是怕,地方官員,因為害怕朝廷官員的虎威.對慈善券多加阻擾,那一百萬兩,是萬萬交不上來的!臣斗膽向皇上請旨,請皇上下令,各級官員,不得阻撓慈善券的發行。不得對慈善券的人員,隨意抓捕。」張衛國向萬歷討要特權,好像不給他特權,他就會被一些官員生吞活剝了一般。張衛國相信,只要他話一開口,剛剛那些官員,一定會反對。只要他們反對,這不正好應對了他所指的一些官員嗎!

果然,張衛國的話一出口,就又引起滿朝文武的震驚。不受地方官員管制?那還是不是朝廷的人了?地方官員,也是朝廷任命的官員。難道,犯法了也不能管嗎?

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也就是剛剛要皇上嚴辦張衛國的官員,又帶頭出來,抨擊張衛國。「皇上,此事萬萬不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行慈善券的人,也是人臣。若他們作奸犯科,難道地方官員也沒有權利辦他們嗎?皇上,萬萬不能答應呀。臣恐這慈善券是助百姓為假,害百姓是真。古人雲,餓死是小,失節是大。若百姓為了幾頓粗糧,就丟失聖人的教導。微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請皇上三思!」顧憲成跪在朝堂上,乞求著萬歷。

張衛國記得,歷史上對明朝的評價,就是八股文泛濫。中學時,有本課文叫《範進中舉》。只要考中八股文,就可以一人得道,全家升天。所以,明朝學子,為死讀八股文,不思進取。這些學子,只要考中秀才,就可以免勞役,免稅賦。

八股文是明朝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八股文專講形式、沒有內容,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人們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組成部分。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數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破題是用兩句話將題目的意義破開,承題是承接破題的意義而說明之。起講為議論的開始,首二字用「意謂」、「若曰」、「以為」、「且夫」、「嘗思」等開端。「入手」為起講後入手之處。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才是正式議論,以中股為全篇重心。在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題目主要摘自四書、五經,所論內容主要據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不得自由發揮、越雷池一步。

用這種方式,選拔出來的文官,能開明到哪里去?所以,他們處處與張衛國做對,也不足為怪了。張衛國沒有和顧憲成爭辯什麼,和這樣動不動就來幾句之乎者也的人爭辯,會死的很難看。張衛國在看,他知道,皇上不會嚴辦自己的,哪怕只是為了那一百萬兩銀子。

「朕已決定,讓張卿家發行慈善券,此事,已不再朝議。至于,張卿家所說。凡是地方官員,皆要配合慈善券的發行,如有阻擾,視為抗旨不尊,一律嚴辦。張卿家已封為錦衣衛千戶,若有慈善券的人犯法,也交由錦衣衛查處!」

在一百萬前面,萬歷果然給了張衛國一個大大的面子。

許多官員,本來也要出來求皇上取締慈善券的。但是,見此時皇上心意已決,恐怕是不會改變了。所以,他們也之後在人群中,思量著這慈善券,對自己利益的得與失!

顧憲成沒有想到皇上會如此的堅決,有些心灰意冷。

「稟皇上,臣進來一直身感不適,臣斗膽請皇上恩許臣告病還鄉」。

威脅,赤果果的威脅。顧憲成的心灰意冷,落在萬歷眼里,那就是威脅。想用這招威脅朕,朕就隨了你的心意。萬歷心中冷笑,這樣想到。

「既然顧卿家身體不適,朕就允許你告病還鄉。同時,還享有朝廷俸祿。」

「謝皇上,皇恩浩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顧憲成伏地謝恩。

今天的早朝,可以說,給滿朝文武,太多的想不到。想不到,一個年不過二十的少年,也能成為錦衣衛千戶。想不到,會有人敢下軍令狀,每年上繳國庫百萬紋銀。想不到皇上真的答應吏部文選司郎中的辭官要求。皇上允許顧憲成辭官,在滿朝文武眼中,是警告,預阻擾慈善券官員的警告!

此時的張衛國還不知道,因為他的到來,因為慈善券的出現。東林黨的創始人顧憲成,提前辭官回了揚州。張衛國只記得東林黨,哪里會知道顧憲成是何許人也。因為張衛國的關系,東林黨也提前登上歷史的舞台。萬歷二十二年,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被告病返回了故鄉。他和弟弟顧允成一道倡議修復了無錫城東的東林書院。

下了早朝以後,張衛國正想去宮,與自己的飛狐隊員匯合!剛剛出金鑾殿,魏忠賢就急忙攔下張衛國。在張衛國耳邊悄悄說道,司禮監總管張誠張公公要見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大明王朝最新章節 | 重生之大明王朝全文閱讀 | 重生之大明王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