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二章安豐塘的傳說(下)
佛主早已知道東南巡察使的來意,對他說道;
「敖東私自施雨是因,被貶是果,這些人,殺神族是因,被水罰是果。(.最穩定,)有因就會有果,因果相扣,不可為。」
東南巡察使對佛祖跪下,說道;
「此事,也是因弟子而起,當初,如果弟子不把敖東的事情查清,就不會有敖東被貶,如果敖東沒有被貶,這些百姓,也不會有機會殺神族。這一切,還都是因為弟子。如果,一定要一個果,來應當初的因。請佛祖讓弟子來承受,弟子願意拿自己仙家的身份,換回這水罰之令。」
佛祖道;
「世人萬萬千,都想化為仙,唯你傻中傻,救民返人間。」
東南巡察使听佛祖如此說,就是說明有希望,說道;
「弟子願意接受一切懲罰,只要求玉帝能收回水罰之令。」
佛祖道;
「水罰之令,早就下去,如今,只能找大善之人,把水罰之地的範圍,控制在極小的範圍內。如今,你要用上千年的修為,那換這必到的水罰,你可認為值得」?
東南巡察使說道;
「如佛祖所說,凡事都是有因果,這是弟子招來的因,既然是果,就沒有值得不值得,只有應該不應該,償還欠下的果,弟子認為應該。」
佛祖說道;
「你先回去吧,水罰之令結束的時候,也就是你被打入凡間的時候,從此,你就再也無緣仙界了。」
東南巡察使見佛祖願意出面,微笑的說道;
「謝佛祖成全弟子」。
佛祖很快就讓觀音大士,前往這片即將被水罰的地方。觀音化身了一個乞討的老阿婆,然後,在這塊地方,一家一家的討要一些水來喝。這里的人心,本來就不壞,見一個外地來的乞討婆婆,就都願意拿出一些僅有的糧食,給這位老婆婆吃,但是,這個老婆婆很奇怪,只要喝水,並不要別人和的食物。
這里的人,雖然對這位老婆婆的舉止,感覺很奇怪,但是,每一家都會按照老婆婆的請求,給她端來一些水。
而這時,東南巡察使,也下凡來到了這里,他見觀音菩薩已到,就變幻成一只蝴蝶,慢慢的跟著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用了一天的時間,才走到最後一家,當她向主人討水喝的時候,緊皺的眉頭,露出一絲喜色。然後,語氣平淡的向主人問道;
「好心的人,為什麼我去別人家討水喝的時候,其他人家的碗中,一股腥味,而你們家的碗中沒有呢?」
這家的主人,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對與老者,他還是比較尊敬的,說道;
「哎,作孽呀,前段時間,我們這里遭受的雨災,後來,听說是一條小龍,違反了天條,私自降雨。後來說來也巧,天上真的降下一條受重傷的小龍,這里的鄉親,因為憤怒,殺了這條小龍,還把它給殺分吃了。那可是天龍呀,怎麼能打死呢?更不要說吃了,我不願意也不敢吃,所以,這一帶,就我一家的碗中,沒有腥味」。
這時,那個中年人注意到,這位老婆婆的身邊,盡然一直有一只蝴蝶跟著,眼中露出驚訝之色。
就在這時,觀音菩薩顯出了真身。那中年人一看,是觀音菩薩,連忙下跪。觀音菩薩對那中年人說道;
「這一帶的雨災,確實是那條叫敖東的小龍所為,但是,玉帝已經奪去了它的仙骨,並且罰下人間。(最穩定,)不想,小龍降臨人間,卻被人間的人所食,玉帝大怒,將會對這一帶有所懲罰。上天有好生之德,你既然沒有殺龍食龍,就不該受次懲罰。我說的話,你可要記住,你要每日留意村口的那對石獅子,如過有一日,你發現石獅子的眼楮發紅,就趕緊帶著家人逃命去吧,記住,此乃天機,不可泄漏。逃命的時候,切記不要回頭,切記切記」。
觀音菩薩說完,就駕雲而去了。只留下還跪在地上的那名中年人。
在雲端,觀音菩薩並沒有走,而是在等東南巡察使。很快,那只蝴蝶就飛了過來。
觀音菩薩說道;
「你化身為蝴蝶,是否對往事還沒有放下?你這麼做,是否值得」?
那只蝴蝶一個幻影,又變回了東南巡察使。恭敬的對觀音菩薩說道;
「弟子不知值得不值得,只知應不應該。往事中,有我應該堅持的地方,而安豐的水罰之令,也是因為我而起,如今,就算我拼去我所有的修為,也是因果循環而已」。
「這次,水罰之令已經不可避免,能夠做的,就是控制多大的範圍了,用你的上仙修為,加上這一帶好人的善意,才就夠做到,我能說的,就這麼多了,希望你以後就算為人,還能夠從返天庭。」
觀音菩薩說完,就直接向西方飛去了。
話說,東南巡察使,用自己上仙的修為,救凡間一方百姓的消息,還是在天庭中傳開了。很多仙家對此表示不理解,在他們眼中,凡人就如同螻蟻,他們的生死,早就注定的,沒有必要去改變什麼。更何況是拿仙界的修為,要知道,凡間就算萬萬人中,也很難有一個人修到上仙的修為。
而其他七方的巡察使,也都趕了回來,他們一起去求見玉帝,不為別人,就是希望玉帝能夠收回成命。
東方,東南,南方,西南,西方,西北,北方,東北,共八位巡察使,他們也是按此排序,其中,南方和西南兩位巡察使,是兩個女仙家。如今,除了東南巡察使在凡間,其他幾位,難得的聚在了一起。
凌霄寶殿上,玉帝的有些憤怒的看著這七位巡察使,說道;
「人間有人間的國法,天界有天界的天條,東南巡察使是自己要拿上仙的修為,來就下界的凡人,此事,已經不可能更改,而水罰開始的時候,就是東南巡察使從仙界除名之時」。
南方巡察使說道;
「我們八位兄弟姐妹,本來就是巡察人間,匡扶人世間的正義,如今,東南哥哥為了懲罰犯下天條龍族,竟然把自己也搭了進去。這仙界的公何在?我本是一只在南方修煉的孔雀,有幸得道升仙,成為八方巡察使中的一位,但是,如今東南哥哥如此結局,公平何在?我們所要匡扶的正義而在?」
玉帝真的怒了,說道;
「此事一定,再無更改,你等退下吧,好好做你們的巡察使,不然,最後連巡察使都沒的做」。
南方巡察使苦笑了一下,對玉帝說道;
「東南哥哥常常說,公道自在人心,南方愚昧,常常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如今,東南哥哥落的如此下場,我真不知道,公道而在?既然公道不在,要我這巡察使還做什麼?我南方巡察使願意,和東南哥哥一起,換取這仙界的公道。」
南方的此話一出,立即語驚四座,這里,都是修為在幾千年到上萬年的上仙,在他們看來,能出了一個為了救凡人而放棄仙家修為的,已經是鳳毛麟角了,沒有想到,這南方巡察使,如今也要放棄仙家的修為。
東方,西南,西方,西北,北方,東北在南方說完以後,也表示同樣的想法,這下,包括玉帝都有些坐不住了。
那名沒有吃龍肉的中年人,听了觀音菩薩的教誨,等老婆和孩子回家以後,也不敢跟老婆孩子說起這事,只是告訴自己的兒子。以後每次去私塾上學,都要留意村口那對石獅子。只要眼楮發紅,一定要告訴他。
那老婆不明白自己的相公,為什麼要讓兒子天天去看什麼石獅子,那石獅子是石頭做的,還真的能跟人眼楮一樣發紅不成?于是問道;
「孩子他爹,你要孩子天天去看那個破獅子干嘛?有那個功夫,還不如讓孩子在家多看看書呢」。
那中年人還好氣的說道;
「婦道人家,知道什麼?叫他去看就去看,哪里有這麼多的話來說」。這個時候,男人是一家的絕對勞動力,所以,自然也是一家之主。他既然這樣說了,他老婆也不敢再說什麼。
他的這個兒子,倒是也听話,每日讀完私塾,第一件事情就去村口。同村的小孩,見他們的玩伴,下課以後不和他們一起玩,而是一個人去村口,好奇心的驅使下,也就跟了過去。去了以後,哪里知道他又回來了,弄的玩伴們好不掃興。
一連幾天,他兒子都是這樣一個人去,然後又一個回來,每次,他看見石獅子的眼楮,都沒有發紅,雖然,他不知道自己的爹爹,為什麼要他看石獅子,但是,在這個時候,父為子綱的時代,他還是言听計從的。
很快,玩伴知道了他為什麼去村口了,就是為了看那對很久以前就放在那里的破石獅子,看它的眼楮紅不紅,這些玩伴大笑了起來,心想,他該不是讀書讀傻了吧,這怎麼可能會變紅?
其中一個比較機靈點對他們人說道;
「既然他想看石獅子的眼楮紅,那麼,我們就幫他一下,用紅漆把石獅子的眼楮抹紅。」
其他人欣然叫好。
這天,他的兒子,像往常一樣,來到村口,看那對石獅子,只見石獅子的眼楮,已經滿眼通紅。他只知道,爹爹讓他開石獅子的眼楮紅不紅,並沒有告訴他為什麼。見石獅子的眼楮真的紅了,滿臉喜色的跑回家,告訴他爹爹去了。
那中年人一听,石獅子的眼楮果然變紅了,這還了得,馬上讓媳婦收拾東西,而且,要輕輕的收拾,等晚上一家人就逃命去吧。他媳婦顯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既然他相公說話了,她自然要听,于是,她把他們家最值錢的東西——鐵鍋,從灶台上端下來,然後用繩子捆好,這樣,跑起來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背著走了。
本來,這里都是比較富有的,只是,那次雨災以後,家中值錢的東西和糧食一起,全部完了。如今,還真是這做飯的家伙最值錢。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他們一家人,只是隨意吃了一些干糧,等到三更的時候,就悄悄的向村口走去。
天空中,東南巡察使在雲端一直留意這下面這塊土地。今晚,就是水罰之令開始的日子,水罰由善人開始,也會又善人來結束,這就是所謂的因果。現在的東南巡察使,已經不再想管什麼因果了,他只想拼上自己的修為,把這片被施了水罰之令的地方,範圍控制在最小,可是,他還是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這水罰是天上對人間,最嚴厲的懲罰,不是他一個修為在上仙級別的神仙,就能改變的了,就算拼掉所有的法力,也不一定能夠控制的住。
這時,在太陽即將升起的天空中,飛來七道彩霞。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和東南巡察使一起被稱為八方巡察使的其他七位巡察使。
「二弟,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以少的了我們呢?你也太不厚道了」。東方巡察使說道;
「就是,我們八個,說好一起匡扶人間的正義與良知的,如今,怎麼能讓你一個人,把所有的風頭都搶去?就算是死,也是我們八個一起死,就算灰飛煙滅,也在所不惜,所要維護的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我們巡察使存在的必要了」。南方巡察使說道;
東南巡察使有些感動,他如今做的事情,就是拿自己,來跟天條對抗,如今,他們七位也進來了,就是說,他們也已經在玉帝那里,許下了和他一樣的誓言,寧可拼去自己所有的修為,也要救下一些人間的凡人。
神仙自然不會流眼淚,但是,東南巡察使的心在流淚,今天,就算他死了,也值得了,他有這七位好兄弟姐妹,他們都是為了心中的公道。
東南巡察使說道;
「如今,我們也只有一拼了,我一個人控制不了這麼大的地方,馬上水罰就要開始了,我們八個,控制八個方向,然後一起施法,只要堅持到天亮,就水罰就結束了,如果我們不控制下來,這水罰之令,一夜之間,就可以讓方圓幾百里,變成一片汪洋。」
其他巡察使紛紛說道,明白了,然後各自按照自己的方位,各持一方,準備施法。
這時,那個中年人的身後,已經起了變化,只要他走過的地方,就會紛紛從地下冒出水來,然後靜悄悄的向他身後的地方集結而去。因為觀音菩薩曾經說過,千萬不可回頭看,所以,他也不知道身後的情況。
八方巡察使越來越吃力,和水罰之令相比,他們八位上仙,法力還是太弱了。如今,他們當中,除了東南巡察使,其他幾位,都已經把元神祭出來了。他們現在,純粹是拿命在控制下面的水勢。
東南巡察使知道,在那樣下去,他們絕對堅持不到天亮。看了看正在其他方位施法的其他七位巡察使,心中一狠心,變讓自己的元神出竅,然後,用元神分身的方法,讓令一個元神,變成一只蝴蝶,朝那中年人飛去。
只見這只蝴蝶,什麼也管不顧直接就朝那中年人媳婦背著的鐵鍋撞去。因為他在在他們出發以前,就告訴他媳婦,不管發生什麼,都不要回頭看。所以,蝴蝶撞起鐵鍋的聲音,並沒有讓那婦人回頭。
元神分身以後,是最虛弱的時候,這時候,稍微一受傷,就可能灰飛煙滅,但是,東南巡察使的分神,依然不管不顧,再次撞向鐵鍋。一次,
兩次,三次,在東南巡察使自己也不知道撞了多少次以後,終于,好奇心戰勝了恐懼心,他媳婦決定回頭看看,是什麼讓自己的鐵鍋一直響。
這一回頭,可不得了,只見他們的家,他們村子,全部被淹了水里。而且,那水浪足足有三丈高,就在他們不遠地方,眼看就要砸過來了。他媳婦受到這一嚇,一下子就癱在了地上,由于她忘記了身上還背著鐵鍋,鐵鍋直接就摔在了石頭了,碎了。
「 當」,隨著一聲鐵鍋的碎裂的響聲,那洪水竟然在響聲中,慢慢的退下去了。
原來,水罰之令的範圍,就是他們回頭的時候,只要他們一直不回頭,這樣一直走下去,估計不到一夜,就方圓幾百里,就要變成一片汪洋了,倒不是他們能一夜走幾百里,而是,在法術的幫助下,他們天亮的時候,就會出現在幾百外的地方。
包括東南巡察使在內,因為用盡了所有的元神,他們再也回不了天庭了,只能從新投胎轉世,在世為人。而後人為了紀念他們,在那口鐵鍋砸碎的地方,修起來砸鍋亭。為了疑惑天上的神仙,讓他們不再懲罰這邊地方,這里的百姓,把這里稱之為安豐塘。
其實,安豐塘的面積,比一些湖還要大,塘和湖的卻別,就是一個是人工挖的,一個是自然形成的。他們把這里叫安豐塘,就是為了讓天上神仙以為,這里只有他們挖出來的大水塘,而沒有被水罰的地方,讓天上的神仙,好放過這里。在未來的華夏幾千年里,安豐塘一直是華夏面積最大的塘。當然,和它一起留下來的,還有關于它的民間傳說,那條龍,那八位神仙,從此,人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八位巡察使的結局,沒有人知道,有人說,他們已經灰飛煙滅,也有人說,他們從新回到了天庭,還有人說,其實,他們一直就留在安豐塘附近,成為這一帶的百姓,生生世世的生活在這里。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