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9 第五章 8.震驚之後的思考

作者 ︰ 哭之笑之

隨後我們來到楊廣所住的帳篷,他的帳篷就顯得小多了,比普通士兵的帳篷大不了多少,只帶了兩個家僕照顧他。我進去的時候,楊廣靠坐在榻上,一個家僕正在服侍他喝水,帳內一股濃重的藥味。見我進來,楊廣掙扎著要下地跪拜,我急忙阻止,對他說︰「你身負重傷,這種時候還拘什麼禮?快快躺好吧。」

楊廣的臉色很差,顯然背上那一箭重創不輕,他說︰「太上皇和陛下都安然無恙,我就放心了。都怪我無能,什麼也沒做就中箭落馬了。」聲音已經沒有了往日的中氣。

「哪里啊!你勒馬人立起來,為太上皇擋住了四箭,舍身救駕,忠勇無畏,是救駕第一功臣,太上皇和朕要重重封賞你呢。」

楊廣不無愧疚地說︰「陛下,我……我只是察覺身後有箭矢破空之聲,驚惶之下猛然勒馬,是……是踫巧了而已啊……」

我堅決地說︰「不,你就是為了救駕舍身擋箭!不是踫巧,而是你的忠勇之舉,對誰都要這麼說。」

楊廣愣怔了一會,點頭稱是。他的神態讓我心里突然咯 了一下,此時的楊廣還單純得很呀,我這不是在教他虛偽冒功嗎?難道……難道日後那個功過俱殊、爭議頗大的隋煬帝竟被我影響過?這太不可思議了。

「陛下,諸王和千金公主也都安好嗎?」楊廣問。

「都安好,千金公主只受了點輕傷。」

「啊!不礙事吧?她要是有什麼不測,這突厥兵恐怕就不會退了。」

「噢?你怎麼知道?令尊跟你說過了?」

楊廣嘿嘿一笑,吩咐他的家僕退下,我明白他有話要單獨跟我說,就叫燕駿和小末也都退到帳外去等候。

楊廣神秘兮兮地壓低了聲音說︰「不瞞陛下,家父並沒有跟我說過朝會的事,可我不但知道朝會上議定的退敵之策,還知道這一妙招必然是家父所獻。」

「隨國公獻的策?……你從何得知?」我差點就把李穆獻策說了出來。

「前天雷雨,我听說太上皇要狩獵,好生興奮,立即就開始準備。昨晨天還沒亮我就睡不住了,起來去花園練拳,卻看到家父的書房里亮著燈,家父怎麼會在書房里準備狩獵的事?我不禁好奇,便悄悄走到了書房窗下。一听之下才知道是有邊報傳來,突厥大舉興兵,直指並州,家父正和幾個門客討論此事。家父料到太上皇必然立即召開朝會,要先議定一個主張,好在朝會上進諫。在幾個門客的分析下,家父很快就得出了突厥可汗虛張聲勢意在找台階的結論,說只需重申婚約之盟,不帶附加條件,就可以退敵了。」

我被徹底震驚了,楊堅好厲害啊,早已成竹在胸卻在朝會上冒充好好先生。

楊堅笑著說︰「這兩天我從一些大臣嘴里听到了一些朝會的定案,與家父預案一致,可見是太上皇采納了家父的建議。」

我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楊堅能逐漸走上權力的巔峰,並不是什麼依賴女兒楊麗華的皇後地位。宇文並沒專寵楊麗華,楊麗華也不是個**權術、打擊異己的皇後。楊堅的成功就在于他能洞悉一切卻不顯山不露水,也就是扮豬吃老虎。他對宇文與叔王們的爭斗采取的是坐山觀虎斗的策略,似乎兩邊都幫其實誰也不幫,甚至還偷偷在煽風點火。他不是親王們的人,而且是個忠實的執行者姿態,宇文自然要用他,最終讓他四大輔臣坐了首位,而所有的叔王都被剝奪了權力。宇文永遠也想不到楊堅會以隋代周,更加想不到的是他那些被排斥的叔王會為了堅守北周基業而紛紛豎起倒楊大旗,並最終被楊堅一一殺戮。

當晚就沒有什麼宴會了,我也沒有被允許再進入宇文的大帳,趙蒙恩也沒有離開過他的大帳,我對謀刺案的最新情況便一無所知。第二天清晨,在廣闊的獵場里整整搜索了一夜的禁衛驍騎軍還是沒有得到宇文撤出的命令。雖然下午從長安趕來的三千虎賁軍,但他們是來負責護送天子回京的,驍騎軍還得繼續辛苦下去,不將獵場的每一寸土地都搜遍不能算完。因為宇文已經遷怒于他們了,甚至已經不信任他們了。虎賁軍還帶來了十二匹白馬拉的龍攆,要不是因為這輛龐大的車,他們早就應該趕到了。狩獵的隊伍在傍晚拔營,踏上了回京的道路。畢竟京城皇宮里更安全,為了路上的安全,宇文坐進了他的龍攆,把我也叫了進去,虎賁軍將這輛車重重護衛。前天出來時由驍騎軍護衛,他們的器服皆黃,一看就是外出游玩的亮色。而虎賁軍使用的所有軍械、服飾都是黑色的,我們的隊伍就變成了一條黑色的長蛇,非常壓抑。

我放下窗簾,試探性地問︰「父皇,昨晚可曾調查出什麼結果嗎?」

宇文閉著雙眼,有氣無力地答道︰「哪有那麼快啊,回宮後須慢慢徹查。」

「三個刺客的身份確認了沒有?」

「沒有,他們身上沒有任何顯示其身份、來歷的東西,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都是漢人。」

「既然不是狩獵隊伍中的人員,那刺客怎麼能夠潛伏在獵場之中呢?」

「王端罪不可赦,至少是坐實了的玩忽職守。」

「王端會不會與刺客勾結謀刺父皇啊?」

宇文搖搖頭︰「應該不會,他是父皇在東宮為太子時的舊部,父皇待他也不薄,他沒有謀刺父皇的動機啊,何況謀刺成功對他也沒有任何好處。」

「那……父皇有懷疑的對象嗎?」

宇文沒有說話,沉默了很久才答非所問地說︰「衍兒,你的正陽宮要增加兩倍的宿衛,燕駿是個忠誠可靠的侍衛,以後你在宮內走動也要他寸步不離。」

「是,父皇!」

由于車攆的速度緩慢,雖然日夜兼程,中途沒有停頓,我們這支無比沉悶又時刻警惕的隊伍在第三天午後才回到長安。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我被很多侍衛和禁衛軍包圍著,敏學齋上課被取消了,連請安也被取消了,只能在正陽宮的院牆內走動,無異于被囚禁了起來。謀刺案的調查情況我只能通過燕駿和小末去不斷打听消息,詳情還是知之甚少。有時我甚至在想,宇文是不是連我也懷疑了,如果我真的謀刺他,結果又會是怎樣呢?其實小小的宇文衍名為當今天子,其實何嘗有一分半點的權力?權力是什麼?權力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東西,同時也是一種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東西。

其實這樣的閑暇也非常難得,此前的三個多月里我始終被安排著、被牽引著,絕大多數時間並不自由。皇帝原本就不自由,何況我這樣的女圭女圭皇帝。現在行動的範圍是被局限了,但時間卻完全屬于自己了。只要我不踏出宮門,在正陽宮里誰也不敢來打擾我,讓我有了學習和思考的機會。我利用這些天學習了很多,有北周九命官階及其相應的職位,有中央級地方的政府機構設置和主要任職官員簡歷,有全**力分布情況等等。那幾位王爺帝師教的經史子集對我都沒半點作用,只有自己了解掌握整個朝廷的格局,使其了然于胸才能為我所用。

這次朝會和狩獵,讓我清晰地感覺到了宇文與五王之間的嫌隙,五王是否有篡逆之心現在還不知道,不過宇文對五王的猜忌已是顯而易見。在我看來,這五個王爺被猜忌應該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他們都是宇文的叔輩;都曾跟隨武帝南征北戰,勞苦功高;有都曾身居要職,在方方面面都形成了相應的勢力;現在還位居樞要的隨只有代王和滕王,代王是四大輔臣次席,滕王是行軍總管,統領對南陳作戰的北周主力部隊,手握兵符,他們等于握著宇文的半條命;越王、陳王雖沒有什麼實權,卻是一個太保一個少保,加上代王兼任的太師,三師上公據有其二,在朝野的發言權那也是不可小視的;趙王宇文招雖然無職無餃,卻是個文武全才,隱隱然是五王之首,而他與宇文的不睦卻尤為突出。

宇文與五王爭權是明眼人都看得到的,而楊堅窺視在側卻多半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楊堅謀定于前裝傻于後的行為印證了他在史書里的形象,還是讓我這個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的穿越者不寒而栗。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三國演義,我夾在其中該怎麼辦呢?靠一己之力無異于痴人說夢,培植個人勢力固然重要,但身為一只小小小小鳥,又時不我待,借力才是更為重要和明智的選擇。我是該借那一方的力呢?似乎只有一種選擇,就是和宇文站在一起。目前他的權力最大,也最名正言順。借宇文的力量壓制住五王,然後收拾掉楊堅,而宇文短命,天下就將是我一個人的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公元579最新章節 | 公元579全文閱讀 | 公元579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