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他娓娓道來,每一步都條理分明,仿佛事先早已做過詳盡考慮和周密調查。雖然我很不情願服他,但心不由己暗暗萌生出對他的欽佩,也許這就是世人眼中聖賢周公的魄力所在?
盡管心已被折服,嘴上卻還想著骨頭里挑刺︰「可是災地不同洛邑,且不說旱地耕種之難,暫且認為一次耕耘便可豐收,但糧食從播種到五谷豐登也得大半年時間,而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敢問大人糧食收獲前他們吃什麼?」
「災地雖已荒涼有待整頓,不過周邊仍有富庶之地,就好比洛邑。」他對我的質疑回答得也是相當有把握,由始至終都沒轉過來正眼瞧我,「等他們返回故鄉,附近城鎮的委積倉就會立即發放糧食,而且王恩浩蕩,朝廷每月都會有安撫物資送達。」
「你說的委積倉,」我剛才听他交代司徒矍的時候就沒听明白,「到底是什麼?」
「委積倉都不知道?」他總算回過頭看我了,不過是充滿鄙夷的眼神,「你還真是孤陋寡聞啊!」
我不自在地抿住嘴,好不羞惱。一忍再忍,聲音像是從牙縫里擠出︰「所以還請大人……不吝賜教!」
「好,那你虛心听著。」他得意地兩手背後往前走了幾步,「委積倉源于我大周文王創立的儲糧制度。民為本,食為天,國家蓄糧防患于未然。國若無九年之蓄,不足為國富;無六年之蓄,可謂告急,國有憂患;無三年之蓄,國已不可稱國。所謂委積倉,就是朝廷在各大城鎮設立,豐年購糧積蓄倉廩,災年便可用于放賑濟貧。」
不得不承認這絕對是個好辦法,可是從旱災爆發至今甚久,為何不見四周城鎮委積倉放糧賑災?其中必有官吏失職,徇私枉法,我想周公旦是如此聰明的男人,我能想到他也必定能想到,只是會如何處理全憑他斟酌拿捏,他已戒慎于我,我自然不好多說。
第二日,濟善院里的景象已不再如昨日那般混亂匆忙,災民安置工作已然步入正軌。我還看到有醫官從一間屋里出來就立刻走入另一間,打听過才知道,這些是周公旦專程帶來的王宮御醫和京都名醫。不光如此,他還召集洛邑城中最好的大夫,給災民看病治傷,用意在于防止災荒中出現疫情蔓延。
「趙多福,二口人,大米二十豆。李大年,八口人,大米八十豆……」
我听見有人報名,聞聲過去,原來是在發米。兩三個下人,一個拿著名單對著念,其余的將米盛進一些青銅器皿里,正是昨日剛運抵濟善院的那些。
「哎,八十豆米你還用釜量要量到什麼時候?」說話的一把拿走旁邊人手里的器皿,給他換了個大點的,「記著,得用庾!」
原來這些大小不等的青銅器皿是周公旦專門讓人打造出來稱糧食用的,一套有這麼多種容量,做得精細非常,看來這周公旦為了賑災還是費了不少心思的。
到了傍晚的時候,物資發放也基本結束了。每個人都滿載而歸,感念著我主和周公旦的大恩大德。
「一夫百畝,九夫一井。田地已經按大人吩咐劃分完善,此外災地旱情考察結果也已上報,听候大人安排。」
我回過頭,只見周公旦和司徒矍正一前一後走了進來,司徒矍正俯首向他呈奏賑災進程。
周公旦面露贊賞的微笑︰「司徒做事果然叫本公放心。每項指示都能如期完成,大周需要的就是司徒這種棟梁之才。」
「謝大人謬贊。」
「大人。」二人正談笑,侍衛長逐日忽至拜言,「經對各級明察暗訪,其中對災情隱瞞不報和賑災貪腐的違令官員名單已經記錄詳細,請大人發落。」
他當機立斷面色果決︰「傳本公之命,將一干人等全部罷黜收監,容後審問。」
「可是大人,」逐日臉上泛起一絲莫名的猶豫,「里面有一些人的身份比較特殊……」
「特殊?」周公旦不禁起疑,「你指什麼?」
逐日沒有明說,而是湊到他耳邊輕聲耳語了一番,不知說了什麼,只看到周公旦的神色明顯凝重了︰「當真?」
「大人,千真萬確。」
他蹙眉深思,似乎遲遲下不了決定︰「此事事關重大,一定要徹查清楚。先不要打草驚蛇,你和追風再去查訪,搜集更多有利證據。」
「是。」
「你先下去吧,順道送送司徒大人。」
逐日和司徒行禮拜別雙雙離開,他抬起頭這才看到遠處的我。
我以為他又要取笑我每天都來盯他,結果他只是伸出兩根手指招搖地朝我比劃著,那是一種驕傲的姿態,無聲地提醒我︰第二日。
是的,賭約第二日,輸贏明日就可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