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廢帝司馬奕
廢帝司馬奕(342—386年),字延齡。東晉的第七位皇帝,晉成帝之子,晉哀帝司馬丕同母之弟,又稱海西公。司馬丕死後,司馬奕于興寧三年(365年)二月二十三日即帝位,在位6年,為桓溫所廢。
七月初七,朝廷調會稽王司馬昱再次為瑯邪王。初十,將妃庾氏立為皇後。庾皇後是庾冰(庾亮弟)的女兒。
太和元年(366年)五月十二日,皇後庾氏去世。七月初八,在敬平陵安葬了庾皇後。
十月,朝廷任命司徒司馬昱擔任丞相、錄尚書事,並給予他入朝晉見皇帝不必小步趨行、唱拜不直呼姓名、可以佩劍穿鞋上殿的禮遇。
按照古禮︰臣上朝見君必須小步快走;臣拜君時由侍臣唱名;古人席地而坐,入室須月兌鞋,貴族、大臣上殿不得佩劍。入朝不趨、謁贊不名、劍履上殿,這三條是一種特殊的禮遇。
太和三年(368年)十二月,東晉給予大司馬桓溫特殊的祀遇,地位在諸侯王之上。
太和四年(369年)三月,大司馬桓溫請求與徐兗二州刺史郗愔(y n)、江州刺史桓沖、豫州刺史袁真等討伐前燕。當初,郗愔在京口的北府時,桓溫經常說︰「京口酒可飲,兵可用。」對郗愔身居北府深為不滿。而郗愔卻不識時務,還給桓溫寫去信,想要共同輔佐王室,請求督領自己的部隊渡越黃可北上。郗愔的兒子郗超是桓溫的參軍,拿來信看過後,便把信撕碎,重新改寫了一封,信中訴說自己不是將帥之才,不能勝任軍旅重任,而且年老多病,請求找一個悠閑的地方休養,勸說桓溫將郗愔的部隊一並統領。桓溫見信後大喜過望,當即就將郗愔調任為冠軍將軍、會稽內史。桓溫自己兼任徐、兗二州刺史。四月初一,桓溫率領步、騎兵5萬人從姑孰出發,開始他規模最大的一次北伐。
桓溫討伐前燕,由于不听參軍郗超的勸諫,結果,在枋頭(當時黃河上重要的渡口,今河南浚縣西南)之戰中為燕軍所敗。先是被燕軍截斷運糧的通道,然後又中了燕軍的埋伏,晉兵戰死的很多。九月,桓溫在交戰中屢屢失利,糧食儲備又已空竭,又听說前秦的軍隊將要到來。十九日,焚燒了舟船,丟棄了裝備、武器,從陸路向回逃奔。
在逃奔途中,又被前燕慕容垂8千騎兵和範陽王慕容德4千精銳騎兵夾擊,晉軍被斬首3萬多人。
十月二十二日,大司馬桓溫收攏潰散的士兵,駐扎在山陽。桓溫對遭受的慘敗深感恥辱,于是將罪過歸咎于豫州刺史袁真,奏請黜免袁真為庶人,還奏請罷免冠軍將軍鄧遐的官職。袁真認為桓溫誣陷自己,不服,于是就進上表章陳述桓溫的罪行。朝廷沒有回音。袁真于是便佔據壽春反叛,投降了前燕。
大司馬桓溫征派徐州、兗州的百姓建築廣陵城,他遷往那里鎮守。當時征調勞役已經很頻繁,再加上瘟疫流行,死亡的人有十之四五,百姓們慨嘆怨恨。秘書監孫盛著《晉春秋》,真實地記述了當時的事情。大司馬桓溫見到後很憤怒,對孫盛的兒子說︰「在枋頭確實是失利了,但哪至于像你父親所說的那樣!如果這部史書最終流行開來,自然是有關你家門戶的事情!」孫盛的兒子急忙叩拜謝罪請求修改。當時孫盛年老居家,性格方正嚴肅,做事嚴守規矩準則,子孫們雖然也已頭發半白,但孫盛對待他們卻更為嚴厲。到這時,兒子們便一起痛哭叩首,請求他為整個家族百口人的生命著想。孫盛勃然大怒,沒有答應。兒子們于是就私下做了修改。孫盛在此前已另外抄寫了一部,並已傳送到了其他國家。到東晉孝武帝求購珍本圖書時,從遼東人手中得到了這部抄本,與當時所見的版本不同,于是二者並存。
太和六年、咸安元年(371年)正月十七日,桓溫攻下了壽春,擒獲了袁瑾及朱輔,連同他們的宗族親屬一起送往建康(今南京)殺掉。
大司馬桓溫,倚仗他的才能與地位、聲望,暗中懷有背叛皇帝的心志,曾經撫枕慨嘆道︰「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方術之士杜炅,能預測人的貴賤,桓溫問他自己的官位能到什地步。杜炅說︰「明公的功勛舉世無雙,官位能到大臣的頂峰。」桓溫听後很不高興。桓溫想先在河朔(今日內蒙古河套地區)建立戰功,以此為自己贏得更大的聲望,回來後接受加九錫的禮遇。等到在枋頭失敗,他的威赫名聲陷于困頓,受到挫折。攻克壽春以後,桓溫對參軍郗超說︰「這足以雪枋頭的恥辱了吧?」郗超說︰「沒有。」過了許久,郗超到桓溫的住所留宿,半夜時分對桓溫說︰「明公在這里沒有考慮什麼嗎?」桓溫說︰「你想有話對我說嗎?」郗超說︰「明公承擔著天下的重任,如今已60高齡,卻在一次大規模的行動中失敗,如果不建立非常的功勛,就不足以鎮服、滿足百姓的願望!」桓溫說︰「那麼該怎麼辦呢?」郗超說︰「明公不干伊尹放逐太甲、霍光廢黜昌邑王那樣的事情,就無法建立大的威勢與權力,鎮壓四海。」桓溫歷來懷有此心,對郗超所說的深以為然,于是就和他商定計議。考慮到海西公平素謹慎小心,沒有什麼過錯,而利用床第之事則容易對他進行誣陷,于是就說︰「皇上早就患有陽痿,寵臣相龍、計好、朱靈寶等,參與服侍起居床第之事,與田氏、孟氏兩位美人生下了3個兒子,將要設立太子賜封王位,轉移皇上的基業。」並將這話密秘地傳播到民間,當時的人們都無法辨別真假。
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尹為官名。商湯死後,又輔佐卜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後,太甲即位。太甲因不遵湯規,橫行無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宮(今山西萬榮縣),自己篡位自立。
漢昭帝劉弗陵死後沒有兒子,霍光就以上官皇後的名義下了詔書,迎接昌邑王劉賀到長安即皇帝位。劉賀帶了200多人進京,途中,他派人掠取民間女子、財產,並讓其屬吏、家人都穿上刺史的官服,封官進爵,任其胡作非為。即位後,他天天跟這幫人飲酒作樂,婬戲無度,即位27天內,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將漢室皇宮鬧得烏煙瘴氣。于是霍光派人奏明上官太後,廢黜了劉賀。霍光等大臣又迎立劉詢為帝,是為漢宣帝,繼續由霍光專權。
十一月初九,桓溫準備從廣陵(揚州)返回姑孰(今安徽當涂),駐扎在白石(當涂西)。十三日,抵達建康,含蓄地勸說褚太後,請求廢黜廢帝司馬奕,立丞相會稽王司馬昱,同時還草擬了詔令進呈給褚太後。太後正在佛室燒香,內侍報告說︰「外邊有緊急奏章。」褚太後出來,倚著門看奏章,剛看了幾行字就說︰「我自己本來就懷疑是這樣!」看了一半,就停下來了,向內侍要來筆加上了這樣的話︰「我不幸遭受了這樣的種種憂患,想到死去的和活著的,心如刀絞!」
十五日,桓溫將百官召集到朝堂。廢立皇帝既然是歷代所沒有過的事情,所以沒有人知道過去的典則,百官們都震驚恐懼。桓溫也神色緊張,不知該怎麼辦。尚書左僕射王彪之知道事情不能半途而廢,就對桓溫說︰「您廢立皇帝,應當效法前代的成規。」于是就命令取來《漢書-霍光傳》,禮節儀制很快就決定了。王彪之身穿朝服面對朝廷,神情沉著,毫無懼色,文武儀規典則,全都由他決定,朝廷百官因此而服了他。于是就宣布太後的詔令,廢黜廢帝司馬奕為東海王,以丞相、錄尚書事、會稽王司馬昱繼承皇位。百官進入太極前殿,桓溫讓督護竺瑤、散騎侍郎劉亨收取了廢帝的印璽綬帶。
司馬奕戴著白色便帽,身穿大臣的僅次于朝服的盛裝,走下西堂,乘著牛車出了神虎門,群臣叩拜辭別,沒有誰不哽咽。侍御史、殿中監帶領100多名衛兵把他護送到東海王的宅第。桓溫率領百官準備好皇帝的車乘,到會稽王的官邸去迎接會稽王司馬昱。會稽王在朝堂更換了服裝,戴著平頂的頭巾,穿著單衣,面朝東方流涕,叩拜接受了印璽綬帶。
十九日,桓溫殺掉了東海王司馬奕的3個兒子和他們的母親。
十二月二十六日,按照桓溫的奏章,封司馬奕為海西縣公。司馬奕遭此挫折,心灰意冷,又怕再遭禍端,便「枉塞聰明」,沉溺于酒色,以苟且偷生。
咸安二年(372年)四月,將海西公司馬奕遷徙到吳縣的西柴里。敕令吳國內史刁彝負責防衛,又派御史顧允前去監察。
彭城妖人盧悚,自稱是大道祭酒,效忠他的人有800多家。這年十一月,盧悚派弟子許龍去到吳縣,早晨,到了海西公司馬奕門口,稱太後下達秘密詔令,奉迎海西公復興大業。海西公開始想听從他的話,後來采納了撫養子女的保姆的勸告而沒這樣干。許龍說︰「大事快要成功了,怎麼能听兒童女人的話呢!」海西公說︰「我獲罪在此,有幸蒙受寬赦,豈敢輕舉妄動!而且太後如有詔令,就應該讓官屬前來,為什麼只派你來呢?你一定是要作亂!」接著就喝令左右的人把他捆起來,許龍害怕了,轉身逃走。初五,盧悚率領兵眾300人,在早晨攻打廣莫門,詐稱海西公回來了,從雲龍門突入宮殿的庭院,奪取武器庫中的盔甲兵杖,守衛雲龍門的衛士十分驚駭,不知所措。游擊將軍毛安之听說發生了禍難,率領兵眾直接開進雲龍門,親身奮力搏擊;左衛將軍殷康、中領軍桓秘進入止車門,與毛安之一起討伐斬殺他們,打死賊黨數百名。海西公深深地擔心橫禍發生,專事飲酒,恣意音樂美色,有兒子也不養育(因為桓溫說他不能生育,生下孩子就穿幫了),當時的人都很憐憫他。朝廷知道他安于屈辱,所以對他也就不再防備了(因而避免了殺生之禍)。
太元十一年(386年)十月十六日,司馬奕病死于吳縣(今江蘇吳縣),終年45歲,史稱廢帝,又稱海西公。葬吳陵(今江蘇吳縣)。
《列傳》選錄︰
廢帝孝庾皇後,庾道憐,潁川焉陵(今河南省)人。父庾冰,自有傳。初為東海王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後。太和六年崩,葬于敬平陵。帝廢為海西公,追貶後曰海西公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