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並給後人留下了著名的歷史典故和成語。如「投鞭斷流」、「風聲鶴唳」、「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屐齒之折」等,一直膾炙人口。這場戰爭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它確定了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的格局。直到589年隋文帝楊堅,才統一了全國,至此淝水之戰已經過去了206年。
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崇德太後褚氏去世。七月二十八日,在崇平陵安葬了康獻皇後。
太元十年(385年)太保謝安因病請求回建康,朝廷下達詔令同意了。八月,謝安回到了建康。二十二日,建昌文靖公謝安去世。卒年66歲。朝廷下達詔令,按非常的禮儀安葬他,仿照大司馬桓溫的遺規(即,享受皇帝的葬禮)。
巧的是同年八月二十六日,符堅被他原來的部將姚萇派人吊死在新平(今陝西彬縣水口鎮)的佛寺。時年48歲。至此,淝水之戰一南一北的兩個總指揮幾乎同時離開歷史舞台。
八月二十五日,朝廷任命司徒瑯邪王司馬道子兼揚州刺史、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任命尚書令謝石為衛將軍。
太元十二年(387年)四月初三,孝武帝司馬曜尊封他的母親李氏為皇太妃,儀禮服飾如同皇太後。八月十八日,立皇子司馬德宗為太子,宣布大赦。
太元十四年(389年)九月十九日,朝廷擢升左僕射陸納為尚書令。
當初,孝武帝親自處理國家的政事後,權力與威望出自己手,很有君主的氣度。但不久便沉溺于美酒和之中,把朝廷的政事統統推給瑯邪王司馬道子代管。但司馬道子也嗜好喝酒,從早到晚都和孝武帝一起把高歌狂飲當成主要事情。孝武帝又迷信佛教,極端奢侈揮霍,浪費在這方面的錢財很多。他所親近的人又都是三姑六婆、和尚尼姑,所以他左右的侍從人員,便乘機爭權奪利,互相勾結,公開進行賄賂,封官加賞又雜又濫,刑罰懲誡混亂冤錯。尚書令陸納遙望著皇宮嘆息著說道︰「這麼好的一個家,小孩子要把它折騰壞呀!」
太元二十年(395年)三月,皇太子司馬德宗從皇宮遷到太子東宮居住,孝武帝任命丹陽尹王雅兼任太子少傅。第二年,司馬德宗,娶原中書令王獻之的女兒為太子妃。王獻之是王羲之的兒子。
七月的一天,忽有長尾彗星現于江南,從須女星座出現,劃破天際,直到哭星方止。孝武帝心里很討厭它,便在華林園(今南京雞鳴寺附近)捧著酒杯祈禱上天說︰「長星,勸汝一杯酒,自古哪有萬歲天子邪!」
孝武帝是東晉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24年),又是死得最不值的皇帝。他喜歡喝酒,嗜酒如命,經常在內殿里流連迷醉,頭腦清醒的時間很少,宮外的人很難也很少能被允許進見。只因他酒後一句戲言,枉送了自己的皇帝性命。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九月二十日,孝武帝與後宮的嬪妃們一起宴飲,美女和樂隊也都來在一旁侍候。張貴人是最受孝武帝寵幸的,後宮中人人都非常害怕她。這年張貴人已近30歲,孝武帝故意調笑她說︰「你如果按照年齡來說,也應該廢黜了,我更喜歡年輕的。」說到這里,又大口嘔吐,噴得張貴人滿頭滿身都是。在這之前,是孝武帝的王皇後,酗酒之後吐他一身,如今他吐張貴人一身,也算是一種泄憤吧。
孝武帝的一通酒話對張貴人來說,卻無異于晴天霹靂。她自從得寵以來,恃寵生驕,又嫉妒成性,從來沒有受過如此訓斥、羞辱。俗話說「酒後吐真言」,何況孝武帝,張貴人對皇帝的這席話自然是寧可信其有,不會信其無的。想到自己多年來小心翼翼地服侍皇上,卻將要換來打入冷宮甚至被賜死的下場,頓時起了殺心。
到了晚上,孝武帝大醉,在清暑殿就寢。待孝武帝昏睡過去,張貴人拿酒賞賜所有的宦官,打發他們走開。然後,讓心月復婢女搬了幾床被子,三下五除二,把睡夢中的孝武帝活活捂死。可憐堂堂天下至尊的孝武帝,只因酒後一句戲言,慘遭殺身之禍,還成為千古丑聞。
關于孝武帝的死,《晉書-卷九》是這樣記載的︰「時張貴人有寵,年幾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時道子昏惑,元顯專權,竟不推其罪人。」《晉書-卷十一》︰「為張貴人所弒。」
然後,張貴人用重金賄賂左右的侍從,聲稱是「睡夢中驚悸窒息突然死去」。當時太子司馬德宗愚昧懦弱,會稽王司馬道子也昏庸荒婬,便都不追究查問。
其實孝武帝也很不幸,母親長相奇丑,被稱之為「昆侖奴」;前妻又極凶悍,嗜酒不說,還會動手打人(皇帝);最寵幸的張貴人卻要了他35歲的性命。在位24年。孝武帝死後,謚孝武帝。廟號烈宗。與孝武定王皇後共葬于隆平陵(今南京梅花山)。
史書上說,「冬十月甲申。葬孝武皇帝于隆平陵。大雪。」也就是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十月十四日,司馬曜下葬時,正值下大雪。這里的「大雪」兩個字,是不是暗示孝武帝死得太冤屈,有昭雪之意呢?
《列傳》選錄︰
ヾ孝武文李太後,李陵容,本出微賤。始簡文帝為會稽王,有三子,俱夭。時李太後為宮人,在織坊中,形長而色黑,宮人皆謂之昆侖。李太後生孝武帝司馬曜及會稽文孝王、鄱陽長公主。
ゝ孝武定王皇後,王法慧,太原晉陽人,哀靖皇後之佷女。父王蘊,見《外戚傳》。司馬曜始納焉。王皇後性嗜酒驕妒,司馬曜深患之。乃召王蘊于東堂,具說王皇後過狀,令加訓誡。王蘊免冠謝焉。王皇後于是少自改飾。太元五年崩,年21歲,葬隆平陵。
ゞ安德陳太後,陳歸女,松滋潯陽(今江西九江)人。晉孝武帝司馬曜的妃子。父陳廣,以倡進,仕至平昌太守。陳太後以美色能歌彈,入宮為淑媛,生安、恭二帝。太元十五年薨,贈夫人。追崇曰皇太後(安德陳太後),神主祔于宣太後廟,陵曰熙平。
對孝武帝的死,導游很有一些想法,倒不是導游同情他、惋惜他,而是覺得事情有點過于搞笑。堂堂一個皇帝老爺,竟然被自己的愛妃害死,不用刀、不下毒,而是用最普通不過的被子,虧得張貴人想得出來這麼一個絕招。後來的潘金蓮是不是受她的啟發,也用被子捂死了武大郎。
導游查閱了有關資料,中國歷史上死得最不值的帝王除了孝武帝之外,還有幾位死法離奇、悲哀、搞笑的帝王,不妨一並說出來以饗大家,或許有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