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陳文帝生病,台閣等官署的事情,令尚書僕射到仲舉、五兵尚書孔奐共同決定。孔奐是孔之的曾孫。陳文帝病重,孔奐、到仲舉和司空及尚書令揚州刺史安成王陳頊、吏部尚書袁樞、中書舍人劉師知進宮侍候醫病服藥。太子陳伯宗懦弱,陳文帝擔心他不能守住皇位,對安成王陳頊說︰「我要像太伯那樣把天下讓給你。」(在《史記-吳太伯世家》中,司馬遷記載了春秋時吳國王室的起源及其世系。據記載︰「吳太伯死,無子,其弟仲雍繼位;就是吳仲雍。」這就是陳文帝陳茜所說的「我要像太伯那樣把天下讓給你」的典故)。
陳頊流淚拜伏在地,堅決推辭。(陳頊算得上是一流演員,他真的會辭讓嗎)文帝又對到仲舉、孔奐說︰「現在三方鼎立對峙,天下的事情繁重,需要有個年紀較大的君主。近的,朕準備效法晉成帝,遠的,遵照殷朝的法則,把皇位傳給弟弟,你們要按朕的意思去做。」孔奐流著淚回答說︰「陛下因為飲食不當所以身體欠安,不用很久就能康復。皇太子正在盛年,威德一天比一天高。安成王貴為陛下的弟弟,足以承擔周公旦那樣的責任。陛下如果有廢立的想法,我們雖然愚笨,實在不敢听到這樣的詔命。」陳文帝說︰「古代直道而行的遺風,在你們身上表現出來了。」于是任命孔奐為太子詹事。
司馬光評論說︰作為臣子服事君主,應該順隨他做得對的好事,以匡正補救他做得不對的壞事。孔奐在陳朝,負有心月復大臣的重任,決定國家的大計,假如認為陳文帝的話不是真心實意,就應當像竇嬰(西漢大臣)那樣當面辯論,像袁盎(西漢、舍人)那樣在朝延上力爭,在錯誤或壞事萌芽的時候及時制止,不使它發展,杜絕非分企圖之心。如果認為真心實意,就應當請皇帝明下詔書,向中外宣布,可以使陳文帝有宋宣公舍子立弟的美德,陳宣帝無楚靈王殺兄自立的惡行。不然,說太子是嫡系王位繼承人,不能動搖,要輔佐他,使他沒有危險,就應當盡忠全節,像晉國的荀息(春秋時代晉國大夫,晉武公逝世後,其子詭諸繼位,為獻公。荀息忠心耿耿事奉獻公近30年),趙國的肥義(戰國時趙武靈王相國,在「沙丘宮變」中,為保護幼主惠文王趙何而慘遭殺害)那樣。奈何在君主活著時,預先猜度他的想法而迎合他;等到君主死後,權臣篡國而不能挽救,繼位的君主失位時而不能殉節去死!這就是奸詐奉承到了極點的人,而世祖陳茜說他們有古代直道而行的遺風,托付他們輔助未成年而繼位的君主,豈不荒謬!
陳文帝一心想做一個太平天子,他在位時期間對內實行了一些有利于穩定社會發展經濟的政策,對外同北方的齊、周政權采用以和為貴的方針,維持了南北的經貿往來。他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這時陳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比較強盛。後人認為,陳文帝陳蒨是南朝歷代皇帝中難得的有為之君。
但就是這樣一位「有為之君」,歷史上也有一段相當離奇的傳說,說韓子高是陳文帝的「男皇後」,是真是假反正導游沒有考證,其實也沒必要去考證,只要傳說事實存在,不妨列出來以饗讀者。
據《陳書-列傳第十四》記載︰韓子高,會稽山陰人也。家本微賤。侯景之亂,寓在京都。平定以後,陳茜出守吳興,韓子高年16歲,為總角(總角是8、9歲至13、4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容貌美麗,狀似婦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載欲還鄉。陳茜見而問之,曰「能事我乎?」韓子高許諾。韓子高本名蠻子,陳茜改名之。性恭謹,勤于侍奉,恆執備身刀及傳酒炙。陳茜性急,韓子高恆會意旨。及長,稍習騎射,頗有膽決,願為將帥,及平杜龕,配以士卒。陳茜甚寵愛之,未嘗離于左右。陳茜嘗夢見騎馬登山,路危欲墮,韓子高推捧而升。僅從這段記述,以及查看其他記載,都看不出韓子高有當「男皇後」的跡象,同樣也看不出陳茜如何將韓子高當作皇後來寵幸的。
民間傳說,韓子高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男皇後」,但史學界一直不予承認(史學界承認又怎麼樣)。韓子高16歲時,容貌美麗像女人,在還鄉路上遇到陳茜。從此應陳茜之邀侍奉他,並做他的情人(陳書上未說)。韓子高性格溫順,殷勤侍奉,善于領會皇上的意旨。後來他學習騎射,頗有膽量,在平定杜龕之後,陳茜配給他士卒,讓他做自己手下的將領,但陳茜非常愛他,一直沒有讓他離開自己左右。陳茜甚至曾打算登基後立他為皇後,元代雜劇《男皇後》便是從他們的故事改編而來。既然是傳說也就是插曲、打諢,完全不必當真,知道有這碼子事足矣。更不必去甄別,那是歷史學家干的事「又何間焉」。只要不礙官擾民,那些傳說想怎麼傳就怎麼傳,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導游說︰難怪,因為先有了「男皇後」,所以後來又出現了「女駙馬」。據有關資料,《女駙馬》是黃梅戲傳統劇目。其母本《雙救舉》系黃梅戲劇目,僅流傳于安徽潛山、岳西一帶。主要劇情是︰馮素珍與李兆廷,自幼由父母指月復為婚。後李氏家道衰微,李兆廷往馮府借銀赴試,反被馮父順卿逼寫了退婚文書。馮素珍聞訊,差丫鬟春紅約李兆廷花園相會,欲贈盤纏。不料事泄,馮順卿勾結南陽知府楊林,將李兆廷誣為大盜,問成死罪。馮素珍探監歸來,又聞布政司劉文舉議娶自己為兒媳。遂在春紅幫助下,女扮男裝逃往京城。後,馮素珍冒李兆廷之名應試,得中狀元,卻又被招為駙馬。洞房之中,馮素珍哭訴真情,公主奏請父皇,改招李兆廷為駙馬,封馮素珍為二夫人,春紅為三夫人,將馮順卿發配充軍,楊林削職為民。
《女駙馬》的故事究竟發生在哪個朝代,導游沒有考證,不排除古人也有會「惡搞」的,包括惡搞皇帝的,如今「女駙馬男公主」一類的小說也不少見,還不知道是古代哪朝哪代的少爺、小姐化身成了小說里的男女一號。
所謂「駙馬」,就是皇帝的女婿,公主的丈夫。又稱帝婿、主婿、國婿等。這一稱呼的起源在何時呢?據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秦王朝,自稱始皇帝。他喜歡出巡,甚至還來過南京,那時叫金陵。每次出巡都前呼後擁,聲勢浩大,十分張揚。有一次經受到了張良會同大力士的狙擊,被嚇得半死,為確保出巡安全,在後來的巡游中,秦始皇經常變換車輛,同時除主車之外,還安排了許多副車作為掩護,甚至還找來替身為他保駕護航。這一形式漸漸成了制度,被歷代皇帝出巡時廣泛采納,都仿效秦始皇的做法,不過他們一般都找自己的女婿做替身。雖說女婿是半個兒子,但畢竟不是兒子,死了也不心疼。這樣,由于女婿常作替身乘坐在副車上,所以皇帝的女婿就成了「駙馬」。
陳茜繼位以後,封韓子高為右軍將軍。天嘉元年,又封以爵位文招縣子,邑300戶。天嘉二年,升任員外散騎常侍、壯武將軍、成州刺史。後又被授以假節、貞毅將軍、東陽太守之位。累官至文招縣伯、散騎常侍、右衛將軍。陳茜病重之時,他入宮侍奉醫藥。後來陳廢帝陳伯宗即位,韓子高因為位高權重,深受權臣陳頊猜忌,被誣陷謀反,與尚書僕射到仲舉等被詔令在獄中賜死,年僅30歲。
陳文帝出身于艱苦困難之中,知道民間的疾苦。他生性目光敏銳、節儉樸實,每晚從宮中小門送來刺探外事以供分析的人(這是否相當于我們今天的紀檢偵查員),前後接連不斷。他下令傳送更簽到殿中的人,一定要將簽投在石階上,讓它發出清脆的聲音,說︰「我雖然睡著了,響聲也可以讓我驚醒覺察。」可見1000多年前,皇帝對「紀檢」工作的重視程度。
天康元年(566年)四月二十七日,陳文帝陳茜去世。在位7年,終年44歲。六月二十一日,陳文帝葬于永寧陵(今南京市棲霞區甘家巷新合村獅子沖田野中)。謚曰文皇帝,廟號世祖。
陵前現存石天祿、麒麟各一只,均為雄獸,東西相對,間距25.84米。東為雙角天祿,西為獨角麒麟。其造型靈動俊美,矯健秀逸,紋飾繁振華美,不僅張口露齒,而且其足跟著地,足趾翹起,足掌心朝前,給人「張牙舞爪」之感。蘊含著南朝卓越畫家謝赫提出的「六法」精髓,氣韻生動,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是南朝陵墓神道石刻藝術的集大成者,也是南京地區南朝帝陵前雕刻最精美的一對石刻。
其實,古往今來所有帝王將相,有陵有墓或無陵無墓的、有陵無墓或無陵有墓的,只要能留在百姓心中都是一樣的,否則,不如什麼都沒有,免得被人盜掘了去。
《列傳》選錄︰
世祖沈皇後,沈妙容,吳興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人。父沈法深,梁安前中錄事參軍。沈妙容年10余歲,以梁大同中歸于世祖。高祖稱霸先之討侯景,世祖陳茜時在吳興,侯景遣使收世祖及沈妙容。景平,乃獲免。高祖踐祚,永定元年,沈妙容為臨川王妃。世祖陳茜即位,沈妙容為皇後。廢帝臨海王陳伯宗即位,尊後為皇太後,宮曰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