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二冊附︰金陵名勝及詩詞選注

作者 ︰ 肖堯

12、雪松疊翠(北京東路沿線雪松)。南京是我國首植雪松的城市之一。雪松是世界著名的庭園觀賞樹種之一,原產于喜馬拉雅山地區,廣泛分布于不丹、尼泊爾、印度及阿富汗等國家,垂直分布高度為海拔1300——3300米。我國于民國9年(1920年)開始從美國引進,南京是首植的城市之一,至今已經有80余年的歷史。如今南京的北京東路、御道街被稱之為︰「雪松路」、「雪松大道」,成為南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13、白鷺芳洲(夫子廟白鷺洲公園)。白鷺洲公園位于南京城東南隅,是南京城南地區最大的公園。「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這是李白在七律《登金陵鳳凰台》中的詩句,使白鷺洲名聲大噪。白鷺洲曾是明中山王徐達的東花園,又稱徐太傅園、徐中山園。明朝萬歷年間的王世貞,對「東園」曾有「其壯麗遂為諸園甲」的描述。1951年結合秦淮河整治,浚湖堆山,廣植花木,整修和新建了煙雨軒、話雨亭等園林建築。園內以中國自然山水為主格調,采用明清江南園林的傳統建築風格,與夫子廟地區明清風格的建築群互為映襯,相得益彰。是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上的一個重要景點。

14、湯山溫浴(江寧區湯山溫泉)。湯山位于南京市東郊江寧區。因山有泉,冬夏常溫,四時如湯,故名湯山。主峰海拔292米。湯山溫泉是全國四大溫泉療養區之一。溫泉多分布于湯山東南部一帶,水溫常年保持在攝氏50—60度,且冬夏溫度相差不大。湯山溫泉中含有鈣、鎂等30多種微量元素,對關節炎、風濕癥、高血壓等多種頑癥療效明顯。據說唐朝時,著名畫家韓混的女兒得了「惡疾」,類似今天的皮膚病,他找了不少名醫為女兒醫治都沒治好。後來,听說溫泉泉水能治這種病,遂送女兒到湯山沐浴治療,不久病愈。韓混則認為這是神的保佑。為了酬謝神靈,韓混把給女兒置辦嫁妝的錢捐出來,在湯山建聖湯延樣寺。

15、雞鳴春曉(雞鳴寺,即古同泰寺)。素有南朝首剎之稱的雞鳴寺,位于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早在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梁武帝經常到寺里說法講經,听眾逾萬。「侯景之亂」後,同泰寺荒蕪多年,直至922年楊吳時,才又在同泰寺故址建台城千佛院。如今,雞鳴寺集山、水、林、寺于一體,環境十分幽雅。寶剎莊嚴,銅佛閃耀,寺內樓閣參差,殿宇輝煌,浮圖聳空,香火繚繞,游客絡繹不絕。

16、靈谷松風(中山陵旁靈谷寺,舊稱「靈谷深松」)。靈谷寺位于中山陵東面1.5公里處,原稱蔣山寺,在今明孝陵附近。因明太祖朱元璋選中了該地作為墓址,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將蔣山寺遷至現址,並賜名「靈谷禪寺」。當時規模很大,佔地500余畝,山門上書「天下第一禪林」,後毀于兵燹。

現在的靈谷寺是1928年至1935年,在原寺址上建成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建國後改名為靈谷公園。靈谷寺大門是一座三拱門的門廳,上覆綠色琉璃瓦,兩側是紅牆。中門上題「靈谷勝境」,兩側偏門各書「松聲」、「泉濤」。大門正南有一個長近百米的月牙形放生池,又稱萬工池,相傳是明太祖調用萬名軍工挖掘而成。進大門,過雨道是無梁殿。無梁殿原名無量殿,因供奉無量佛而得名,是原靈谷寺僅存的一座建築,因整座建築全用磚石砌成,無梁無椽,所以又稱無梁殿。殿高22米,寬46.7米,進深37.9米,南北各有3個拱門,四面皆有窗。結構堅固,氣勢雄偉,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17、血沃雨花(雨花台烈士陵園,舊稱「雨花書法」)。雨花台位于南京市中華門城堡南,三國東吳時稱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南朝時,佛教盛行,傳說高僧雲光法師在此設壇講經,因說法虔誠所至,感動上蒼,落花如雨,始得名(一說︰相傳梁代高僧雲光法師曾在此講經說法,感泣天神,落花如雨,雨花台便由此得來)。它是一座松柏環抱的秀麗山崗,高約100米、長約3.5公里,頂部呈平台狀,由3個山崗組成。東崗又稱梅崗,中崗也稱鳳台崗,西崗延伸至安德門外。雨花台是革命烈士殉難處,在這里遇難的**人和革命群眾達10萬之多。

雨花台陵園大門由花崗石砌成,高11.7米。大門內三面環山的廣場上聳立著一座烈士群雕,雕像高10.3米、寬14.2米,由179塊花崗石拼裝而成,是我國目前最大的花崗石群雕。雕像采用了上實下虛的手法,著重刻劃了烈士的面部神態。兩側的環陵大道可直達雨花台主峰,主峰上矗立著一塊4.23米高的石碑,碑身正面鐫刻著鄧小平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金字,背面刻著紀念碑文。南邊的山崗上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內陳列著烈士們的遺像、遺書和遺物等。

18、明宮晨曦(明故宮遺址)。南京明故宮是北京故宮的藍圖,由皇城與宮城兩部分組成,合稱皇宮。明故宮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梁畫棟,萬千門戶,氣勢恢宏,曾作為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位皇帝的皇宮,長達54年之久。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作為留都,皇宮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

清咸豐、同治年間,由于太平軍與清軍的作戰,明故宮經受了較大的破壞,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構件基礎外,「樓台金粉已沉銷……月落宮垣春寂寂」,只剩下一片殘垣碎瓦的廢墟。如今,明宮遺址已修建位為明故宮廣場和午朝門公園。

19、孝陵煙嵐(明孝陵)。明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鐘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後馬氏合葬于此(詳見明朱元璋大明孝陵)。

20、璇宮遠眺(金陵飯店璇宮)。南京金陵飯店,位于市中心——新街口,是一座五星級豪華飯店。當時的中國第一高樓。主樓37層,高110.4米,共有客房800余間,內設中、西餐廳、樓頂建有大型旋轉餐廳、咖啡廳、酒吧和各類大、小宴會廳、會議廳數十個。1983年開業至今,金陵飯店多次成功地接待世界多國政要及名流巨商。尊貴賓客、高端商務、精英會議已然將金陵飯店視為首選。金陵飯店雍容典雅,又不失為城市的先鋒、業界的風向。豪華舒適的600間客房以及多種空間的會議場所,體現世界新潮的風格與品位。

21、六朝石刻(棲霞區甘家巷南朝陵墓石刻)。南朝陵墓石刻(統稱六朝石刻),全部在江蘇省境內,就目前所能見到的石刻來講,共有33處。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劉宋,距今約1500年。六朝陵墓多為坐北朝南,石刻距陵約千米左右。王侯墓前石刻保存最多的,當數位于甘家巷的安成王蕭秀墓,有神道碑、石柱和石闢邪6件。六朝陵墓石刻,形體碩大,造型生動,在雕刻藝術上,上承漢代,下開隋唐,但又不同于漢代石刻的淳樸,顯得精美細致,靈動威武,集中體現了中國石代民間雕刻藝術家卓越的藝術造詣。

陵墓石刻分為三種︰天祿、麒麟與闢邪。三種石獸形態基本相似,均體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張齒露,目含凶光,月復部兩側刻有雙翼,四足前後交錯,利爪畢現,縱步若飛,神態威猛莊嚴。它們之間的區別在于,天祿頂部雕飾雙角,麒麟為獨角,而闢邪則無角。天祿又稱「天鹿」,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與「大命」和「祿位」有關,因而古代最高統治者將其置于自己的陵前,既是祿位的象征,又是天命所歸的反映。麒麟是我國傳說中的「四靈」(麟、鳳、龜、龍)之一,也有稱為「符瑞」的,因為它「不折生草,不食無義」,因而被視為「仁獸」。天祿和麒麟也統稱為麒麟。它的出現,往往被附會為聖賢的降生,是太平盛世的表現,故而被南朝統治者置于墓前。闢邪,從它的形象與命名來看,當為闢除邪惡而設。把這些象征性的石獸放在墓前,一方面作「守護」墓主之用,另一方面無疑是顯示墓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成為萬民共戴的至尊。在南朝陵墓石刻中,天祿與麒麟僅見于帝陵,闢邪則專用于諸侯王墓,等級嚴明,不能隨意僭越更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