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二冊附︰金陵名勝及詩詞選注

作者 ︰ 肖堯

30、鼓樓攬勝(鼓樓公園)。鼓樓公園位于城中心的鼓樓崗,佔地面積3.6722公頃,水面80平方米,綠地率62.1%。鼓樓崗海拔40米,系鐘山余脈,崗上有明代鼓樓,園以樓名。

鼓樓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民國12年(1923年)以鼓樓為主體建立鼓樓公園。鼓樓曾一度設有測候所,以後又作為中央天文研究所臨時辦公場所,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後,天文台即遷出。

1957年8月3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鼓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10月1日國慶十周年之際,鼓樓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31、燕礬臨流(燕子礬及沿江諸洞,舊稱「燕礬夕照」)。燕子磯是長江三大名磯(馬鞍山采石磯、岳陽城陵磯)之一,位于南京城北的直瀆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臨空,遠望若燕子展翅欲飛而得名。直瀆山高40余米,南連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圍繞,地勢十分險要,雄踞于山上的燕子磯是觀賞江景的最佳去處。登臨磯頭,看滾滾長江,浩浩蕩蕩,一瀉千里,蔚為壯觀。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時,均在此泊舟。西面南京長江大橋如彩虹橫跨江上,尤其是月夜,水月皓白,澄江如練,江帆點點。燕子磯歷來是文人墨客臨江抒懷的勝地,史可法、龔賢等人都曾在此賦詩。磯頂現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著清乾隆帝所書」燕子磯」三個大字,背面刻著這位萬歲爺所題的一首七絕︰「當年聞說繞江瀾,撼地洪濤足下看。卻喜漲沙成綠野,煙林相鑿久相安。」在燕子磯西南方沿江的懸崖上有若干個石灰岩溶洞,古時游記中稱為岩山12洞,其中主要的有頭台洞、觀音洞、二台洞和三台洞。

32、瞻園覓秀。瞻園位于南京城南瞻園路上,是南京現存兩個古典園林之一(另一個是天王府中的煦園,今總統府內)。建于明初,它和上海豫園、蘇州拙政園和留園、無錫寄暢園等被稱為「江南五大名園」,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600多年來,瞻園幾易其主,初為明太祖朱元璋賜給中山王徐達的西花園。後來乾隆南巡時曾駐蹕于此,取蘇東坡「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之意,親題「瞻園」二字。走進雅致的回廊,數步後,便可見到一玲攏的奇石「仙人峰」,相傳為宋徽宗時「花石綱」遺物。石高約丈余,頗具瘦、皺、透、漏、4個特點。太平天國時期為楊秀清的「東王府」。

瞻園里古木遮天,堂宇闊深,園沼秀麗,尤以湖石聞名遐邇。那里的太湖石多為明代遺物,園林被假山包圍著,山洞曲折幽深、山峰挺拔多姿,山前水池如鏡,山北瀑布喧囂。有「金陵第一園」之稱。今為「太平天博物館」,這幾個字由郭沫若先生所題,據說「國」也寫作「」字,里面沒有一點。

33、石柱參天(**區桂子山石柱林)。石柱林在江北**區桂子山、八百橋馬頭山、瓜埠龜山等地均有大量發現,以桂子山石柱林氣勢最為雄壯挺拔。石柱林石柱每根直徑約40厘米—60厘米,高20米—30米,橫切面呈規則或不規則的六邊形、五邊形等,根根平直挺拔,排列密集整齊,極為壯觀,被譽為「石柱林故鄉」、「東方的黃石公園」。是地質旅游的勝地。

**石柱林的客觀條件,與世界聞名的美國黃石公園、冰島火山群、愛爾蘭的石柱相比毫不遜色。在我國4000公里長的火山活動新生代中,**火山群是唯一發育良好的石柱山群,其高度、規模、觀賞性都超過了上述的石柱林,是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考察點。每年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地學愛好者前來參觀。

34、石臼漁歌(高淳縣石臼湖)。石臼湖是溧水縣、高淳縣和安徽省當涂縣三縣間的界湖,是由古丹陽湖分化而成的。總面積196平方公里,是一個純淨、天然的淡水湖泊,湖中盛產魚蝦、水禽、芡實、茨菰等水產品,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銀」之稱。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暢游石臼湖後,曾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來贊美它,「湖與元氣運,煙波浩難止,龜游蓮葉上,魚戲蘆花里。少婦棹輕舟,歌聲逐流水」。人們將石臼湖的風采用四個極富詩意的字來形容——「石臼漁歌」,被列為高淳古八景之一。另外七景是︰丹湖秋月、固城煙雨、官溪夜泊、龍潭春漲、保聖晨鐘、東壩晴嵐、花山樵唱。

35、獅嶺雄姿(原江浦縣老山獅子嶺)。相傳地藏菩薩在西華峰坐了一夜,後山的石頭忽然從地下冒出來,模樣很像一頭獅子,獅子嶺因此而得名。兜率寺位于老山西華峰下的獅子嶺。人們通常也把兜率寺稱為獅子嶺,從遠處看,兜率寺亦恰如一頭雄獅。

兜率寺有三聖殿、大雄寶殿、彌勒殿、藏經殿等殿宇建築。藏經樓中有新版《大藏經》和《中華大藏經》各一部。寺廟現有房屋10間。整個建築依傍山勢,起伏錯落。寺廟周圍為一望無際的深山密林。嶺上有文殊洞、天門洞、筆寶峰、羅漢跡等名勝,與兜率寺交相輝映。大江南北的三寶弟子們不遠千里前來參學修行。目前,兜率寺仍處于恢復與開發之中。

36、絕世碑材(又稱陽山碑材)。陽山碑材于2005年4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批準為「世界最大的碑材」(詳見明朱棣「孝心工程」)。

37、花神競艷(雨花台區花神廟)。花神廟位于中華門外,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建都南京後,朱元璋見這一帶山清水秀,林木蔥蘢,便調集國內的種花匠人,專門種植花草以供皇室使用,鄭和數次下西洋,從馬來西亞等地又帶回了熱帶觀賞植物,更豐富了這一地區的花卉品種。花匠們為了保平安獲豐收,出錢在鳳得門旁修建了花神廟,供奉百花神。清炒康熙、乾隆年間是花神廟的鼎盛時期。

2000年雨花台區在花神廟地域的丁牆水庫上建成全長157.8米、寬24米的17孔橋,上立有四季花神漢白玉雕塑,春為馬守真、夏為楊玉環、秋為孫道絢、冬為江采萍。橋欄鐫刻108種花卉及名家書作,弘揚祖國花文化。橋命名為「花神渡橋」由著名書法家啟功教授題字,水庫更名為「花神湖」。由于古花神廟已經湮沒,這里已成為「花神競艷」的主景區,也是寧南新區最秀麗的地方。一湖碧水,山映樓趣,湖畔一片平疇,垂柳成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風情。

38、泉涌珍珠(原浦口區珍珠泉)。珍珠泉風景區,位于南京市浦口區定山西南麓。景區四季景色宜人︰春季桃紅柳綠,夏季林木蔥郁,秋季天高氣爽、層林盡染,冬季紅梅傲雪。

進入景區大門不遠處就是珍珠泉的泉眼,泉水從石縫中涌出,酷似成串的珍珠,因此得名。泉邊石壁上有古人刻下的「萬斛明珠」四字。泉眼前是一個水池,遠遠望去,池中水珠像雨點在水面跳濺,如同晴天細雨,故稱晴雨泉。景區內丘陵起伏蜿蜒,為老山東延的一部分。主要由白雲岩、石灰岩組成,怪石嶙峋,山峰嵯峨。妙高峰、獅子峰、芙蓉峰矗立于北側,最高峰為妙高峰,海拔255.5米。山峰環合,林木蔥蘢,谷深幽峻,碧水漣漣,泉逐雲影,明珠萬斛,情趣橫逸。以山秀、石美、水麗、泉奇之雅譽著稱。

早在南朝時期,梁武帝為高僧法定建定山寺于獅子峰下,香火繚繞,珍珠泉即始于斯時。後印度僧人達摩折葦渡江至定山寺,面壁數載。明清時代以珍珠泉為中心建樓、台、亭、閣30余座,已形成了融山水園林為一體的優美景觀,游人絡繹不絕,被譽為「江北第一游觀之所」。

39、十虹競秀(泰淮新河十橋)。南京一向以「十里秦淮」風光聞名,位于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的秦淮新河,河道兩岸山巒起伏,綠樹成蔭,自然植被完好。新十里秦淮風光建設項目,就是通過建設秦淮新河兩岸景點,使之成為南京一處新的旅游休閑勝地。橫跨秦淮新河上的10余座建築風格不同的橋梁,被譽為「十虹競秀」。

40、凝脂沉霞(溧水縣胭脂河)。胭脂河位于溧水縣城西約4公里處,是明代在胭脂崗上開鑿的一條溝通秦淮河與石臼湖的人工運河。它南起洪藍埠,北至秦淮河,長約7.5公里。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後,為了使蘇南、浙北的糧草避開長江風險安全運到南京,開鑿了胭脂河,作為內河漕運。胭脂河工程需要在一條長約5公里、高25—30米的胭脂石崗上開鑿,在爆破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工程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據《溧水縣志》記載,開山時先用鐵 在岩石上鑿縫,將麻嵌入石縫中,澆以桐油,點火焚燒,待岩石燒紅,潑上冷水,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使其開裂,然後將石塊撬開,搬運出去。「焚石鑿河」使得山崗岩石夾雜著紫紅,猶如婦女用的胭脂,胭脂河之名便由此而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