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說的對︰不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西都時對廬州府的不支持他也很有些惱火,現在想來廬州人真是冤的緊,朝廷上下沒一人替他們說句公道話。
他們支持了多年的邊關將士沒有感念他們的付出,反讓索取變成一種習慣,偶爾一次的拒絕就讓受惠者不適應了,轉過來指責他們。
供給軍隊糧草是應該的,可這不應該成為廬州一府一地的事。
想想這些梅香儒的心情就異常沉重,天仿佛也為了映襯他的心緒,原本風和日麗的天空,飄過幾片烏雲。這讓梅香儒更感壓抑。
梅大人鄭重承諾道︰「本相要運走廬州府庫的八萬石糧,想必大伙已經听說了。這糧是廬州府的,本相不白拿。本相用廬州府三年的稅賦來換。從明年起廬州府三年內不上稅不繳賦。」清亮的聲音突然在上空響起,清晰的傳到每個人的耳中。
百姓突然驚呼一片,不可置信的瞪大眼楮看著台上的梅大人。他們這是在做夢嗎?
蕭長順用手掩住驚呼的嘴,梅大人該不是一時沖動,激動之下做出這種許諾的吧?
做為府伊他請示匯報了多少回,廬州的貧困狀況有目共睹,可沒人理會;就是受災年份,朝廷都沒給廬州減過一分一毫的稅賦。
很快有人大聲問道︰「大人,您說的是真的嗎?或者說您的話能兌現嗎?」
梅香儒還真的就在昨晚給陛下上書,詳細闡述廬州的情況,以及廬州府的重要性,請陛下給廬州減免稅賦,好讓廬州百姓有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他其實在文書中請免的時間更長,不過他一向是有三說一,很少夸辭。同時,他給屠大人也寫了封密函,要求從戶部撥款償還廬州府多年借出的糧、餉。好讓廬州府有錢修建、加固一下城牆。
這單薄的城牆也得虧是蚩戎人來攻,他們一沒帶攻城工具,二來游牧民族適合野外作戰,不大擅長攻城,而他們的目的是掠財,不是佔地。這才讓廬州能安然至今。
「問得好,本相請求減免的奏章已經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不日陛下就會有回復。」梅香儒如實答道。
梅大人極肯定的語氣也沒能打消廬州人的疑慮。
站在台前的一個青衣秀才,大聲質問道︰「大人能保證你請奏,陛下就會準嗎?您憑什麼肯定陛下會恩準呢?」
還真把梅香儒給問住了,這要是在西都城保證沒人這樣問。因為人人都知道他是陛下的寵臣。
何為寵,有求必應也。
他那響徹大興的奸臣賊子之名多少也拜陛下對他的寵信所賜,試想有哪個奸臣是不得寵的,不得寵又怎麼能玩弄權術?
他磕巴著反問道︰「爺的請奏……陛下不準?」是啊,他還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若是與陛下在一起面對面,他自然不必顧慮,說服陛下並不難。現在想想,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他正琢磨著昨天的奏折寫得言辭肯切極有說服力,按理陛下不會不批。水災減免時他提了一下,陛下那麼大範圍大幅度的減免二話沒說就準了。這個怎麼會不準呢?想到這不知不覺間竟問對方道︰「怎麼會不準呢?」
梅大人一臉不解的問出這話,讓台上的廬州府伊和台下的百姓都石化當場,這人也太自信了,難道這位的奏折從沒被陛下駁回過?
梅大人還真不知怎麼跟廬州人講明白陛下其實很好說話,只要講的有道理陛下都會同意。所以大可不必擔心陛下恩不恩準。
印象中自己想的主意不管再出格,皇帝似乎是都同意了。
廬州地處邊關,怎麼才能讓這里的百姓明白,做為一個大興的奸臣,其實他是很得陛下寵信的。他們大可不必擔心。
突然間,一個粗漢嚷嚷道︰「大人,俺信你,俺听人說皇宮的莫娘娘你也摟過!」此話一出,台下頓時安靜下來。
一口口水差點沒把梅香儒嗆死,這人什麼話不好提,提這個。還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自己這前身找誰不好偏跟寵妃莫曉露弄些曖昧出來,這麼偏遠的地方也能傳到?這事倒真能證明他和陛下關系非常——老婆都共用了。
不認吧,別人怎麼信他能說服陛下?認吧,他無所謂,可讓皇帝以後還怎麼做人?而且他也沒打主意和那個女人有染,此事當然是萬萬認不得的。
眾人以為這樣的冒犯他必會嚴辭斥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