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自請為欽差卻廬州調糧那次,梅大人再三讓他回家準備一下,他卻心焦著邊關的數萬兄弟只讓家上給準備了兩套衣衫就出發了。還記得當時自己是一天都沒顧上吃飯,才出城沒多久就被初秋的冷風吹的瑟瑟發抖。
好在相府來的那八位準備充分,其中一個見他這樣子扔過一個小包袱給他,里面裝著些肉餅和一個皮囊,打開才知道里面灌的熱肉湯,就在馬上吃喝一番他才緩過力氣。
這八位一路上不怎麼說話,卻對他頗多照顧,想必是因為臨行時相爺的那句話。
過府穿郡時遇到門卒刁難還全靠這哥幾個擺足了相府的架勢才得以順利通過。廬州府更是拔刀威懾欲阻攔調糧的小吏,才讓糧草順利到手。到了軍中這幾位卻一反常態的低調,只是上陣殺敵時從不含糊。要不他也不會發自內心的想把這幾位收羅到帳下,可惜梅大人並沒讓他得逞。
要說他對梅大人態度好,他能不好嗎?他是親到兵部,知道朝中的那些官老爺對調糧一事是什麼態度,更明白若沒有梅大人的全力促成邊關早就斷了糧。
邊關士卒不明真相為難相爺他可不能揣著明白裝糊涂。可不能因為這樣就說他和相爺有交情啊?充其量只能算是沒仇而已。
這話他心里明白卻不敢說出口,若非大將軍沒轍了也不會為難他。大將軍對他有如親子,他就是再為難也得為將軍分憂。
眾人議定先由二位將軍率迎接梅大人回城,然後拜會梅大人,如果梅大人不見的話就由司馬灼以請教為名試探一下梅大人的態度。
眾人悔啊,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但凡少擺些架子也不會有今日之難。那位梅大人還真能在大戰之後再不進軍營,亦不問軍事。
當天傍晚時分,兩位將軍帶人迎在城門,梅大人卻連轎子都沒下。
梅大人的轎子一直進了府衙內院門才停。
梅相爺今天只隨意的穿了身銀白的錦袍。有風吹過,輕拂著梅香儒的鬢發,一身輕舞的襟袍更顯的瀟灑不俗。
人比前些日子離開蕭山關時更精神了些。
盡管腳不再如先前那般一走路就疼的厲害,梅香儒卻已經習慣了走路邁著小碎步。
這樣寒冷的冬日,坐在轎子里不活動,就是生著火盆也要受寒的。
鄭申君忙著讓小童給他配沐浴的藥湯。
才進得臥房,小廝正幫他除去腳上的靴子。一個護衛疾步走來,到了門外卻又遲疑著不知道該不該進來通稟。
梅香儒卻已由開著的門里望見了他,問了句︰「什麼事?」
那護衛趕緊行禮,嘴里回道︰「相爺,兩位大將軍親自過來拜見相爺,正在前廳候著呢!」
梅香儒看一眼窗外,已是掌燈時分,外面業已看不大清景物了。說了句︰「就說爺身體不適,歇下了。讓他們先回吧,有什麼事明天再商量。」
護衛得了令,告退後下去。
梅香儒沒說話,皺起眉頭思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