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工妹到網絡寫手,我的人生傳奇 淚別故鄉

作者 ︰ 嫵三娘

臨去新jiang的前三天里,每天早晨我早早的起床,踏著露水來到姥姥家房西邊那個高高的土坡上,站在那里,遠遠地可以看見我就讀的段家許村小學。站在土坡上,我默默地望著學校的方向。從早晨到傍晚,我都沉浸在濃濃的憂傷與絕望之中,淚水打濕了衣襟。在那個落寞的深秋里,沒有人知道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小女孩內心的傷痛與無助。

奇跡,終究沒有出現。

三天後,我和母親還有弟弟出現在青島火車站的候車大廳、即將登上青島開往新jiang烏魯木qi的特快列車。在大廳里,我提著兩只大大的行李包,木然的望著眼前匆忙奔走著的人們。最後,當前來送行的舅舅上前叮囑我︰「到了新jiang一定听爸媽的話」的時候,我終于控制不住,淚水涌出眼眶。我好想說︰舅舅,我想讀書!幫幫我好麼?然而,檢票口正向我焦急招手的母親已經告訴我,一切、已成定局。

其實,雖然那時在大姨家的日子很苦、很累,甚至到了幾乎無法溫飽的地步。但與輟學和母親一起去新jiang打工相比,我寧願選擇前者。內心深處那種強烈的、對讀書的渴望讓我可以忍受一切生活中的無奈與不如意。至少那是暫時的,是可以看到希望的。

真的要離開了,離開生我養我的故鄉,盡管我是那樣的不舍。火車伴隨著有節奏的 當聲駛離車站;站台上的人們漸漸放下了揮動的手臂;車窗外的風景開始快速倒退。我知道,離家鄉,已經越來越遠了……

火車在類似于荒無人煙的荒野周邊行走了五天五夜,終于在第六天的早晨到達了烏魯木qi火車站。母親說,第二天早晨還要倒幾次車才能到我們要去的地方。實在是太累了、太困了。焦躁不安的弟弟又不停地哭鬧。為了省下住旅店的錢,我們三個人坐在候車廳冰冷的塑料椅上,身上蓋一件從家里帶來的破棉襖,就這樣,等待著第二天早晨的來臨。

有生以來我有兩次車站過夜的經歷。一次是初來新jiang時,再有一次是多年後我去濟南(這是後話)。但每一次的經歷對我來說都刻骨銘心。

新jiang是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其中哈薩克族、維唔爾族、回族,就幾乎佔汗族人的一半。所以,整個晚上身邊來來往往的,多數是一些操著各種不同語言的少數民族。這一切都讓我感到陌生,甚至感到恐懼。因為我不知道,下一站等待我的將是什麼,一切都是未知。

當第二天我和母親轉了三次車終于到了那個名叫「巴達蒙爾」的少數民族村莊,再由母親在該村莊花五十元錢雇了一輛馬車進入村莊不遠處那片一望無際的沙漠時,我的心開始往下沉。我實在無法想象,我的家,我期待已久的家,竟就在這數百里之外、茫茫戈壁的另一端!而且更讓我不曾預料的是,區區數百里,在隨後的兩年多中我竟從未邁出一步。

母親告訴我,在這方圓百里之外有一條湖。來新jiang後,由于沒有一技之長,她和父親一直都是在那里以捕魚為生。而我的苦難生活,我的漫長的煉獄般的童年經歷,在進入沙漠的這一刻起,就已經開始。

沙漠里的風很大,坐在馬車上,我們幾乎連眼楮都不敢睜。母親從行李包里拿出一塊從家鄉帶來的床單蓋在我們三個人的頭上。即使這樣,狂風卷起的細沙還是會透過床單的縫隙打在我們本來就干裂的嘴上、臉上。由于沒有帶水,沒有帶吃的東西,弟弟在床單里不停地號哭。我幫母親撐著床單,母親則煩躁不安地哄著哭鬧不止的弟弟。

馬車在沙漠里行走了近一天一夜,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母親指著不遠處一座坐落在沙漠中央的土坯小屋告訴我,我們已經到「家」了。我站起身仔細的朝前方張望,如果不仔細看,還真辯不清幾乎同沙漠一個顏色的房屋。

終于見到了父親。這是我時隔一年後第一次見到父親,幾乎不敢相認。父親的眼角又增添了許多新的魚尾紋,坐在幽暗的屋子里,顯得格外的蒼老。那天,父親用家中僅有的幾個土豆為我們炒了一盤土豆絲。到快吃完的時候才猛然想起,土豆絲連洗都沒洗就放進了鍋里。而饑餓難耐的我們竟一點沒吃出來。

我們住的土屋是以前牧羊人在這里住過的。听說那個時候在這周邊的沙漠每年都會長很多羊愛吃的草,後來不知怎麼就不長那種草了。牧羊人走後,房屋就閑置了下來。

房子不大,只有十幾平米。在屋子的南邊架著一張簡陋的木板床,另一端則放了一些鍋碗瓢盆之類的生活用具。木板床很窄,平時也只能睡下父親、母親還有弟弟三個人。而我的到來只能是我們四個人都橫過來,把半截腿耷拉在床外面躺著睡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打工妹到網絡寫手,我的人生傳奇最新章節 | 從打工妹到網絡寫手,我的人生傳奇全文閱讀 | 從打工妹到網絡寫手,我的人生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