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帝巫 第一百二十九章唐太宗應佛法東來,禪宗定六祖

作者 ︰ 清墟

第一百二十九章唐太宗應佛法東來,禪宗定六祖

人界東勝神州,長安城。**()百度搜進入索快速進入本站

大唐高祖李淵得天下後,因玄武門之變,故將皇位傳與了二子李世民,李世民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如今已是貞觀一十三年。

唐太宗李世民文功武德,千古一帝!貞觀年間大治,大唐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民生殷富,兵馬強壯,海外萬國來朝!

這一日,唐太宗正在午間小息,迷迷糊糊間竟已睡著,忽的一陣金光閃耀,有梵音陣陣襲來,異香徐徐飄過,一個光腳紅面大和尚從西方踏歌而至︰

「碧藕金丹奉釋迦,如來萬壽若恆沙。清平永樂三乘錦,康泰長生九品花。無相門中真法王,色空天上是仙家。乾坤大地皆稱祖,丈六金身福壽賒。」

唐太宗見得來人不凡,倒也不敢怠慢,只上前問道︰「高僧法號幾何?于何座古剎清修?」

大和尚雙手合十,唱諾道︰「貧僧法號如來,天地皆是貧僧清修之處!貧僧與陛下曾有過一面之緣!」

唐太宗驀的警醒,趕忙行禮道︰「原來是昔年賜予朕名字的西方佛教如來佛祖!卻不知佛祖此西大駕西來,有何見教?」

唐太宗當年剛出生時,如來自西方而來,與高祖李淵留下「濟世安民」四字,故高祖將太宗取名為「李世民」。

唐太宗一生戎馬,南征北戰。繼得大統後治國政策又以道教為表、儒法為里,是以對佛教知之不多。不過唐太宗倒也沒有忘記昔日少林寺十三棍僧對自己的幫助,冊封了少林寺為皇家寺院。少林寺佛教禪宗一脈也正是在貞觀年間才開始大興起來。

如來道︰「陛下,我佛教一直以教化世人為己任。如今天道興佛,我佛教尚有經文九九八十一部,當于少林寺內流傳于世!」

唐太宗如何不知如來之意?當下道︰「朕昔日曾得少林寺十三棍僧活命之恩,安敢相忘?朕明日早朝便與群臣商議此事!力求佛經早日東來!」

如來道︰「南無阿彌陀佛,如此便有勞陛下了,陛下心胸寬廣,自當好人好報!」說罷,又是一陣金光閃過,人影消失不見!

唐太宗一驚,突然便醒悟過來,原來方才只是南柯一夢。

五岳中,中岳嵩山最是雄壯魁偉、秀逸誘人。嵩山東西橫臥。雄峙中原,以中間少林河為界,東為主峰太室山,西為側峰少室山,一共有七十二峰!那名震天下的佛教禪宗源地少林寺便位于這西為側峰少室山上。

少林寺乃是禪宗初祖達摩所立,如今已歷經五代,方丈正是五祖弘忍。自從被唐太宗李世民冊封為國家寺院後,少林寺便一直香火鼎盛,展迅。

少林寺後山面壁崖,相傳乃是當年達摩祖師在此面壁九年,創立禪宗之地,一直是佛教禁地,只留有一打掃之僧人,尋常人等不得近前。可今日這面壁崖上卻是有了四道身影,當先一人寶相莊嚴。紅臉赤腳,雙耳垂肩,正是那號稱萬佛之祖的如來佛祖。

如來身後立著一位女佛陀,容貌端莊,面顯慈悲。手中端著一個玉淨瓶。瓶中插了一支楊柳,此人乃是那佛教東土事務管理者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身後又站著兩人。一人乃是白眉老和尚,身著金袈裟、手持金缽盂;老和尚身邊立著一個年輕人,容貌俊秀,一個眉宇間似有得色。此兩人正是那少林寺五祖弘忍與其門下大弟子神秀。

如來抬眼望向那達摩面壁的面壁洞。此石洞高約一丈有余,方方的洞門,正好向陽敞開,冬暖夏涼,空氣清爽。?洞前有一塊緊湊的小草坪,周圍濃蔭蔽日,不見天空,真是好一個清修之所。

如來近得前去,只見那面壁洞牆壁上,印出那達摩祖師的影子,正是達摩平時面壁姿態的形象,方頭闊目,虯髯滿面,衣褶皺紋處,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畫像。在達摩面壁形象旁邊,有一達摩當初面壁修禪功成後親自刻上的小詩,詩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如來沉思片刻,對著那達摩畫像宣了一聲佛號,出得洞來!

如來見得五祖弘忍旁邊的大弟子神秀,道︰「南無阿彌陀佛,神秀,如今你已盡得弘忍真傳,卻不知你于佛法修習可有所悟?」

神秀道是如來考究自己,當下沉吟一番,做曷一,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如來佛祖與觀音菩薩對望一眼,自是察覺到了對方眼中的那一絲苦笑。

如來面無表情,正待言語,突然,有一聲音傳來道︰「神秀長老此言卻是流于表面,當不得佛法真諦!」卻見上來面壁崖的路上,一個身著粗布衣衫的中年和尚手拿掃帚,緩緩的走上前來!

此和尚上前行禮道︰「南無阿彌陀佛,貧僧法號慧能,乃是少林寺一外院弟子,平時負責這打掃面壁崖。方才見得神秀長老講曷,一時情不自禁,攪擾了各位興致,還請萬勿見怪!」

所謂外院弟子,便是少林寺對一些打雜的弟子的稱呼,慧能乃是南粵人,南粵在大唐之時尚是蠻荒之地,慧能自是被分到了打雜的弟子之列,負責這達摩祖師面壁崖的清掃之事。

慧能也不強求,在面壁崖上一干就是十幾年,每日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間皆是在這面壁崖上度過。

神秀性子高傲,被慧能如此指責,自是不喜,當下喝道︰「慧能,你來得少林十幾年來。一直在這崖上打掃衛生,從未听講過佛法,如何也來指責于我?」

慧能面上無悲也無喜,淡淡道︰「佛不在耳間,不在眼中,有佛心便有佛法。我雖從未進過佛堂,但十幾年來我日日在這達摩祖師面壁崖上打掃,卻是每掃過一遍,就感受了一遍佛法!」

慧能之語正是暗合禪宗「見心明性」之悟!

禪宗本就是如來傳與門下大弟子迦葉,如來自是听得懂慧能之意!如來微微點頭,又見得旁邊神秀一臉不以為然之意,當下如來便道︰「慧能,你既然說神秀未能見心明性,那你便也做曷一可好?」

慧能放下手中掃帚,雙手和十,道︰「敢不從佛祖之命?」說罷,張口便念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旁邊五祖弘忍听得慧能此曷,在心中默念幾遍後,只嘆道︰「使明珠蒙于塵埃。使日月流于螢火,此乃我弘忍之罪過也!」

神秀見得弘忍如此作態。心中大為不服,道︰「你此曷乃是反我所做之曷而行,當不得真本事!」神秀此話到也有幾分道理。

如來聞言淡淡一笑,也不言語。旁邊觀音菩薩見此情景道︰「既如此,我且出一題,你兩各自回答如何?」

觀音菩薩抬眼望去,只見整個嵩山之景幾乎盡收眼底,端的是清幽深遠,奇絕秀美。那夾在太室山與少室山之間的少林河如一條白色長練,在陽光下地直射下波光粼粼,蜿蜒著從群山壑嶺間流過。少林河上有一艘小船,正在左右搖擺著行使。小船上掛著一面帆,迎風招展。

觀音靈機一動,道︰「南無阿彌陀佛,兩位可看到那艘小傳上的風吹帆動,卻不知是風動,還是帆動?」

神秀能得五祖弘忍真傳,自非泛泛之輩,當下搶先一步道︰「無風帆不動,無帆風不動,風亦動,帆亦動!」

此答案中規中矩,沒有很出彩的地方,但也挑不出毛病!五祖弘忍心道怕是自己來回答,也未免能比神秀高明到哪里去,當下不自覺的點點頭!

卻見慧能靜靜道︰「非是風動,非是帆動,仁者心動爾!」

此語如晴空一聲霹靂,把那神秀驚得做不得聲,五祖弘忍卻是神色激動,轉身朝那達摩祖師面壁洞深深一拜,道︰「祖師爺在上,佛教禪宗終將大放光芒,照耀于天下爾!」

如來佛祖與觀音菩薩相視一笑,拿出禪宗傳宗之物一衣一缽,分別遞于神秀慧能二人,令他二人南北傳道,光大佛學,後來終是慧能技高一籌,接過衣缽,成為了禪宗六祖。?

稍後,處理完禪宗傳位一事,如來送走了弘忍一行,唯余觀音在側。

如來忍不住嘆息一聲,並不做語。

觀音菩薩道︰「南無阿彌陀佛,卻是我等無能,累得佛祖要親自跑這一趟了!」

如來嘆了一口氣道︰「菩薩也無需自責,世事變幻萬千,豈能件件稱心如意?如此一來也有好處,更能弘揚我佛,且也是因此吾尋得了慧能。」

原來這佛法東進之事,哪用得著如來佛祖親自去尋找唐太宗李世民,了結那十三棍僧當年洛陽相救之因果?沒來由的讓世人覺得佛教挾恩望報,丟了面皮。且說,若唐太宗氣量狹窄一點,硬說以冊封少林寺為國家寺院之事來償還因果,佛教也是無話可說!

這觀音菩薩早先得到西天靈山勝境的傳言,要造些事端,讓唐太宗主動派人來佛門求取真經,可沒想到這事端還沒弄出來,便發現那唐太宗李世民的臀股之臣房玄齡與魏征乃是道門之人,觀音一看便知若是前去造謠事端,定會被其看破使者佛法東來之事更加困難,是故回靈山啟稟了釋迦牟尼,也就有了此次之行。

話說我們的主角帝虛現在就在這西行之路必經之地,地仙之祖鎮元子的五莊觀中談論此間之事。

第一百二十九章唐太宗應佛法東來,禪宗定六祖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荒之帝巫最新章節 | 洪荒之帝巫全文閱讀 | 洪荒之帝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