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安置妥當郝昭這小家伙,將他交到張遼手上我倒也放心,可是對于昌昂的安排,我不覺有些頭疼了。
我原本的打算是將他留在身邊,但昌昂在軍中所呆時間不算短,也的確是有真才實學,單從他阻擊張繡大軍一戰中便可以看將得出來︰能用區區數百人,卻能拖住張繡數千大軍數個時辰,為曹操安全逃月兌宛城爭取了時間。昌昂不僅精于帶兵,極得士卒擁戴,而且能打戰,猶善打惡戰和苦戰。
如果將他放之在身邊,未免太區才了。
一想到張遼已經將郝昭收下了,我目光不僅開始在高順身上流漣,一時之間,卻是打起了高順的主意。雖然心中這般想,卻是吃不準高順是不是能一口答應,話倒了嘴邊又不知該如何開口了,只能試探著問道︰「念民!你覺得子脩如何?」說罷,我向著昌昂一指,話中自有投石問路的意思。
聞過我此言,高順開始上下打量起昌昂來。
「雖然我不知他這一臉傷如何而來,但當憑這一臉創傷,我可以斷定︰他定是經過一場驚天動地的惡戰!死中求生的人,當得起‘勇士’二字!」高順一雙眼楮果真毒辣之極,居然一眼便看出不少東西。果然,高順話才出口,我便隱約看到昌昂握緊的雙手微微顫抖起來,不知是否是想起了那日的惡戰?
說句說實話,昌昂有些方面和高順倒也極像,特別是經過了宛城之戰的昌昂,性格變得沉默寡言,頭腦卻也是變得冷靜得有些可怕。
不過片刻功夫,昌昂便控制了激動的情緒,有些好奇地望了高順一眼,問道︰「還未請教將軍如何稱呼?」高順回過頭望過昌昂一眼,卻是在各此眼中,看出了彼此的不凡。高順淡淡一笑,回答道︰「高順高念民!」隨後又補充了一句,「這字還是主公取的!」高順回答得簡單,卻永遠都是不亢不卑。
可是听過高順自報姓名,昌昂卻是為之眼前一亮。
「閣下可否就是組建‘陷陣營’的高順?當年在虎牢關下憑著八百人,卻是借著夜色掩護,險些殺得諸候數十萬數聯兵潰不成軍?」昌昂一雙目光烔烔有眼,直盯著高順不放,眼光中隱隱帶著咄咄逼人的氣勢。高順默不作聲,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見到高順默認之後,昌昂也跟著不說話了。
昌昂乃是是曹操長子,昔日會盟「虎牢」的時候,曹操便帶上了他,有意讓他增長些見識。卻也是適逢其會,親眼目睹了「陷陣營」攻堅拔寨,如同摧枯拉朽之勢,仿佛諸候數十萬大軍都是泥捏紙糊的一般。也恰是這一次,給了那時的曹昂(現在的的昌昂)前所未有的震撼。如此一支戰無不勝的鐵騎,卻也是讓心中多少產生了些想法。
經過這次「虎牢之戰」,何只是震撼了昌昂一人?也是震撼了當時的曹操,自洛陽追擊董卓大軍大敗而回的曹操,在見識過西涼鐵騎的驍勇和戰不無勝的「陷陣營」後,卻也讓曹操下定了決定組建了一支數似于「陷陣營」一樣的騎兵勁旅,曹操的想法和經歷過「虎牢之戰」的昌昂多少有些謀而合。
于是!曹操將組建「虎豹騎」一事交到了自己值得信任族弟曹純和長子昌昂(曹昂)手中。盡管曹操一廂情願的認為︰昌昂年輕尚輕,經驗只怕不足。便命組建「虎豹騎」一事以曹純為主,而昌昂為輔!而事情的發展卻是讓曹操大跌眼鏡,盡管曹純名義上是「虎豹騎」的最高統率。
但從組建到訓練,到最後初步成軍,其中事事都是昌昂親力親為,也屬昌昂出力最大,這也是事先曹操無論如何都想之不到的。
「高順將軍所率之‘陷陣營’,披堅執銳、攻城拔寨,真可謂之‘攻無不克、戰不無勝’!乃天下勁旅之表率!」昌昂似乎越說越興奮,「請受昌昂一拜!」說罷!昌昂正了正衣冠,捋起衣襟,鄭而重之地朝著高順深深一拜!他才拜到一半,卻是被高順扶起,高順眼中卻是寫滿了復雜之意。
「如果‘陷陣營’真如你這般說的厲害?徐州又焉有今日之局?」半晌之後,高順幽幽感嘆了一聲,說道。
聞過此言,昌昂頓時為之語塞,縱有千言萬言,也堵在喉嚨說將不出一句話來。「念民不必過于自責,也不必太過妄自匪薄,須知戰之一事,除開天時、人地,而最重人和,若非溫候昔日行事太過霸道,不得民心,徐州也不至于有今日困局!否則這世上又豈會存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說?」見得氣氛頗為尷尬,我才有此一說!
我的話多少讓張遼臉色有些不對,可我只是就事論事;卻也是我那番話,卻是讓昌昂、高順二人有毛塞頓開之感。
「子脩、念民受教了!」昌昂、高順先後向我抱拳說道。昌昂、高順二人盡去心中疑慮後,似乎彼此熟絡了不少。高順回過向昌昂問道︰「看子脩的言談舉止,應該也在軍中呆過,不知……」不等高順把話問完,昌昂已是接過話頭,只是簡略地回了一句,「只是在曹操手下‘虎豹騎’中呆過一段時間!」
在提及「曹操」姓名的時候,昌昂仿佛跟說到一個陌生人般,沒有什麼兩樣!這多多少少讓我心中有些感嘆。
「虎豹騎?」這次卻是輪到高順為之驚奇了,沉默片刻的高順嘆道︰「我原以為天下精兵除卻西涼鐵騎和我‘陷陣營’外,天下各方諸候便是擁兵百萬,卻也再無佩得起‘精兵’二字的了。卻不想經‘虎牢一戰’,‘陷陣營’縱有斬獲,最後卻是拆戟于主公親率之‘白馬義從’面前。」
言及此處,高順神情復雜地看了上首的我一眼。
提及「白馬義從」,又何止是他高順一人,我心中也是感概頗多。「可是近來卻傳聞天下聞名的‘白馬義從’卻是盡折于袁紹手下義所訓練的‘先登營’手上,這卻是讓我清楚了一點︰天下精兵何其多也!」高順目光又回到了昌昂身上,「近來風頭更勁的便要屬子脩所呆過的‘虎豹騎’了!」
高順這般話不禁是引起了昌昂、郝昭二人的注意,也是勾起了我的興趣。
「袁術這廝自孫策處得到玉璽之後,便迫不及待地稱起帝來,曹操有獻帝在手,若是對稱帝之人視而不見的話,只怕天下諸候會群起而效之。到時候,曹操手里的獻帝也跟著變得一文不值了。于是!曹操無奈之下,也顧不得征伐宛城張繡之後,元氣未復,只得率軍出征,奉天子詔以討不臣!
「而袁術風聞曹操動作,卻是于壽春、淮南一線聚集了數十萬大軍,並以五萬大軍,拜陳蘭為大陳。曹操此次出征,只帶了不過五萬精兵,只以三千‘虎豹騎’為先鋒,拜夏候淵為主候,曹純為副將,卻不想袁術的五萬先鋒大軍與三千‘虎豹騎’才一交手,卻是一觸即潰,便是他的先鋒大將陳蘭也被斬殺。
「雖然曹操也學他在‘虎牢關’般對天下諸候都發出了討繳檄文,而今次卻不同于在虎牢的時候,天下諸候坐觀成敗。畢竟袁家四世三公,而袁術有玉璽在手,坐守淮南這等富庶之地,擁兵不下數十萬,天下諸候誰也不敢冒然出手。奉詔者除了江東的‘小霸王’孫策外,天下諸候再奉詔的了。說來也可笑之極,昔日曹操假借獻帝之詔,而在‘虎牢’之外聚集了不下數十萬大軍,而今他曹操曹孟德有獻帝真詔在手,而天下諸候奉詔者卻是聊聊可數,漢家威嚴也由此可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