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山趙子龍之龍騰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章 忠信仁義

作者 ︰ 三少01

是夜!下邳城外,劉備大軍中軍大賬之中。

「先生!听翼德說我們已經輸掉了第二陣,既是如此,這第三陣繼續紕下去,還有什麼意義?依我看,不如……」劉備說話間,坐在四輪車之上諸葛亮猛的回過頭,目光烔烔有神的注視著他,竟使得劉備下面的話無以為繼,再也說下去。雖然此刻的諸葛亮看來神色有些衰敗,也許是因為白日里敗于馬均之手,對他打擊不小。

但現在諸葛亮看向劉備的目光,依舊如刀似劍,有如實質般,叫不可小覷。也難怪劉備沒有繼繼說下去,而乖乖的選擇了閉嘴。

「皇叔!這‘三陣之約’是我們主動先提將出來的,如果又是我們主動反悔,試問又會天下人會如何看我們?又如何看你這個‘大漢皇叔’?咳……咳」或者是太過激動的緣故,諸葛亮捂住嘴,忍不住低低的咳嗽了兩聲,他卻是故意將「大漢皇叔」四個字咬得很重。聞過諸葛亮之言,劉備臉色頗為難看。

好半天!劉備才回復過來。

「可是!允下這‘三陣之約’,先生曾說過︰這三陣中除去第一陣引敵入彀之後,其余兩陣皆是十拿九穩,所以我這才應允下來的生。但如今三陣已過半,卻是一負一平,這樣的結果,先別說第三陣的勝負如何,即使贏了也不過是重新回到了起點,而且白白多耽擱幾天,多耽擱一天就消耗一天的糧草,我軍補給須從小沛運到此地,光是一路上的消耗就是驚人,所以說……先生!依在下之見,不如……」

劉備見明勸諸葛不行,就只有走曲回路線了!先把失敗的責任往諸葛亮身一推在說,讓他失理在先,再借著糧草不足的緣由,以勸諸葛亮。

果然!諸葛亮臉上多少你現出了些慚色,怪只怪他以前在劉備面前把話說得太滿,如今這第二陣「斗械」失利了,不管如何他都有月兌不了干系,他諸葛孔明並不是一個不負責任之人。看到諸葛似乎有了一些松動的痕跡,劉備正待趁熱打鐵,再多勸幾句,以打消諸葛亮繼續這「三陣之約」的心。

不料!劉備話還問出口,反而諸葛先問起他來。

「敢問皇叔一句!皇叔爭霸天下,欲以何立足之本?」諸葛亮平靜的看著劉備。「忠、信、仁義!」劉備沉思半向,才說了這四個字,只是他他自己也未必相信自己的話,「常言道︰忠字當頭,我劉備劉玄德,身為皇室宗親,劉氏血脈,對大漢忠心,可昭日月,可證天地;又有言︰人無信而不立,當年高祖入主咸陽,與百姓定下三約,約定與百姓秋毫無犯!而後,霸王進駐咸陽,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所以在高祖與霸王爭奪天下的時候,咸陽百姓才會選擇相助高祖,由此可見信之重要;而聖人又有雲︰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一仁一義,無往不利,以仁義為本,天下百姓皆為助力,又何愁天下不定?」

劉備慷慨激昂的道出這般話,原以為定然能搏得諸葛亮一通喝彩,說不定諸葛亮會就此認主,死心踏地的跟了他也說將不定。

哪想得到由始此終,諸葛亮都平靜之極的看著他,甚至一丁點兒感情波動都沒有。听劉備說完之後,諸葛亮回淡淡的應了一聲,「是麼?」諸葛亮這句話好像是疑問,無疑回了劉備一詞響亮的耳光,劉備臉面色有些尷尬,「既然皇叔也知道這‘忠信仁義’這四字的重要,今日卻逼著諸葛孔明做出背棄‘三陣之約’的決定?

「失信于人,是為不信;背棄承諾,是為不忠;若因此引為兩軍大戰,致使下邳生靈涂炭,百姓無辜慘死,是為不仁;我曾經答應過關將軍,待他‘八陣圖’練成之日,就是讓他一展身手之時,皇叔要我放棄‘三陣之約’,這對關將軍來說,便是不義了吧?」諸葛亮逼視著劉備,「如此不信不忠不仁不義之事,請皇叔教我,你言之‘忠信仁義’何在?」

劉備張大了嘴巴,半天都說不出話來,被諸葛一番話問啞口無言。

「也許人皇叔看中的未必是‘忠信仁義’,但有一樣東西,皇叔卻不得不在意,一直以來,這都是皇叔都甚為看中的東西。」諸葛亮話才說口,劉備情不自禁的問將出口,「什麼?」「就是天下人幽幽之口,如果我們一方先失信于前,這‘三陣之約’可是全下邳城的百姓都知道的事,趙子龍贏得第二陣,下邳百姓簞食壺漿,夾道歡迎,徹夜的熱鬧歡呼,想來皇叔在賬中也該听見這吧?由于可見下邳百姓的人心所向。即便是我們最後取了下邳城,請皇叔告訴我,你準備用什麼東西卻堵住下邳城百姓的幽幽之口。

「難不成將下邳城里近十萬百姓全部殺死,亦或是將徐州數十萬百姓一起屠盡?還是……」諸葛亮說到激動處,不住咳嗽間,還從四輪車之上站了起來。

劉備被諸葛亮嚇得有些手足失措,連忙扶諸葛亮在四輪車上坐好,還一邊安慰道︰「先生不必生氣,其實我也只是說說而已,又何必當真呢?」劉備微微嘆了一口氣,話鋒一轉,「先生說的這些我何嘗不明白,只是這最後一陣表面看將起來可有可無,其實事關緊要,要是再出一點兒什麼意外,我劉備便只有……我劉備也是愛惜名聲之人,若是不是逼無無奈,我又會出此下策?還請先生教我,該如何處之?」

說著說著,劉備竟然痛哭流涕起來。諸葛亮縱我滿腔怒火,看到劉備這般模樣,卻也是發作不出來。

諸葛亮心中微微嘆了口氣,他自然知道這劉備也算是愛惜羽毛,若不然這些來也不會頂著一個皇叔的名頭,東奔西走的四處收攬民心。他這般作為,無非要在自己口中得到一個只贏不輸的承諾,也許還想要自己立下一個軍令狀也說不定。若是放在以前,不管是立誓,還是立軍令狀,他諸葛都不會放在心上的。

在戰場之下,他確實被我逼著發的那個毒誓給發怕了,幾乎都不敢再提「立誓」二字了,至于這「軍令狀」,只怕諸葛立了他劉備也未必會相信。

因為這一陣已經輸了,這是不爭的事實,若說這一陣是他諸葛孔明贏了,別說是立「軍令狀」,哪怕是他諸葛隨口道出的一句話,他劉備都會奉為金科玉律。「成王敗寇」,永遠都是不變的定理,以他劉備的心性,又如何會相信一個失敗者立的「軍令狀」,諸葛亮知道他這是在故意為難自己,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從自己口中親自說出取消那「三陣之約」。

這樣一來,縱使天下人有幽幽之口,他也能完全把責任推在自己的身上。以諸葛亮的聰明,不會想到這一點,也清楚劉備的打算,他又如何甘心成為劉備的替罪羊?

就諸葛亮左右為難間,猛地靈光一閃,一個長須美髯的人物印入腦海,不知不覺間,諸葛亮嘴角泛起了淡淡的笑意。似乎病情在這一刻也突然好了,諸葛亮奇跡般的從四輪車之上站起來不說,好像又恢復了平日里一幅高深莫測、飄飄欲仙的儒雅模樣。便是假裝哭泣的劉備,偷偷看到這幕,也覺得不可思議。

諸葛亮從四輪車之下站起後,從旁邊的桌子上拿起了羽扇,輕輕搖動起來,一臉深思之色,好像在思考著什麼。

劉備抽泣的聲音突然也沒了,像是完全停止了般。「皇叔我知道這一陣之失,罪過全在孔明一人身上。」諸葛亮終于開了口,而且一口中就主動攬過了所有的罪責,「既有失之在前,不論孔明說得再怎麼的天花亂墜,再如何的向你保證,想來皇叔也未必肯相信,既是如此,孔明也不願再費唇舌了。

「我只問皇叔一句,你是否相信你二弟關雲長關將軍?」諸葛頭也不回的問道︰「關將軍不僅武藝非凡,而且精通兵法布陣。這最後一陣的勝負,全在他一人身上。至于勝負如何?勝算有幾許,皇叔何不找關將軍來問上一問。也好過皇叔自己妄加揣測,如此惴惴不安,雖說人未言勝先言敗,並非是什麼壞事,但有時候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就有些不妥了。」

劉備被諸葛亮說得臉上一紅。

起點中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新常山趙子龍之龍騰最新章節 | 新常山趙子龍之龍騰全文閱讀 | 新常山趙子龍之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