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一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五章 河東行(一)

作者 ︰ 康保裔

辰時初刻,一隊人馬迎著朝陽出了澤州城。

從東京出發已經是第四天了。一如張永德所料,雖然給郭煒等二人簽發驛券並不合規矩,但是規矩立出來本就是為了打破的,憑著郭家和楊邠、史弘肇的良好關系,這件事獲得了特事特辦的待遇,也沒有驚動朝廷或者樞密院其他官員,趕在張永德一行出發前,郭煒等人的驛券已經辦妥,從東京到潞州的一段路還可以同行,並且無論人員還是隨身物品都不佔用張永德他們的私人名額。

郭煒在知道事情經過之後,曾經惡意地想到,難怪楊邠他們喜歡專權,而且朝堂與樞密院的許多職位缺額寧肯空著也不放補,這專權的好處大了去了,一般的皇帝都不見得有這麼自在。

若是年輕的皇帝肯一直接受這種安排,雙方相安無事的話,楊邠他們吃飽了撐的才去造反,皇帝身邊那些近侍親戚的危言聳听毫無道理——目前的權力安排是先帝劉知遠定下來的,大家各安其位並不需要特別的努力,而要是造反的話,幾位重臣誰服誰呢?造反的前景遠不如維持現狀,那些向皇帝進讒言的近侍親戚不過是為了自身權位升遷,利用了皇帝急于抓權的心理而已。

總之,郭華和郭煒帶著兩個年輕精干的家將,混進張永德出使潞州的隊伍,于乾祐三年十月二十五離開了東京。

一行人首先乘驛船經汴河、沁水到達河內ヾ,在此轉行陸路,經羊腸阪道ゝ和天井關ゞ于十月二十七日落時分進入澤州。

經歷連年征戰,中原各地館驛早已不復大唐盛況,一路行來乘船乘馬和驛夫尚能勉強湊足,這拉車的卻是驢子。十月二十八這天他們計劃的行程較長,于是趕在卯時即起,洗漱進食一番已經到了辰時,眾人在當地驛夫的服務下換了乘馬,套上新驢,喧喧嚷嚷地出發了。

郭煒和郭華、郭芝擠在一輛驢車之中,與兩位姑姑說著話,時不時又和趕車的驛夫拉上兩句,張永德則騎馬護持左右。

乘船的那段時間郭煒卻是一直縮在船艙中寫寫畫畫,渾不似一般孩童那樣會沖上甲板玩鬧,倒是讓張永德省心了許多。

不過自從轉上陸路,尤其是到了羊腸阪道之後,郭煒便活躍起來,經常拉住張永德問東問西,得不到答案時便找當地的驛夫說話。這些驛夫卻也見過些世面,得官府貴人問話也不惶恐,兼且驛路往返,這一路上的風土地理多是了然,因此也是有問必答。

澤州往北卻是道路平闊,與南面的山路險關全然不同,路邊也盡是平坦田地,偶爾有丘陵土包與黃土 點綴其間,這少數坡地既不高也不大,上面多生荒草,孟冬將盡草葉枯黃,與休耕田地中的枯草渾然一體,倒顯得少數地塊上低矮的冬麥苗分外孤單。

千篇一律的景色幾乎就要成為郭煒的催眠物,不過談興已經起來的澤州驛夫張大牛那粗豪的嗓門足以驅趕瞌睡蟲。

「這里都是黃土坷垃,看不到甚光景,丹河還在西邊十多里。讀書人都叫丹河是泫水,俺們鄉里人只管叫丹河,每到漲水時節,丹河的水可紅著呢,不然為咋叫丹河乜?有識見的老人們都講那是當年白起在長平殺死的四十萬冤魂出來索命咧。」張大牛的大嗓門嚷得路邊的野菊花都在顫抖。

講起古來憨厚的農民也能口若懸河,郭煒不知道是不是中國人都這樣,反正張大牛是其中的典型。

這不,澤州潞州本來就是天然戰場,論起來可以讓人滔滔不絕,更何況其中的長平之戰,更何況其中涉及到的殺神白起,張大牛是唾沫橫飛︰「就從這里往東十幾里是丹河,丹河東面有上城公村跟下城公村兩個村子,當年老將廉頗就是在那里抵擋秦軍的,現在村邊固山上還有廉頗廟。從村子沿丹河往北二十多里就是大糧山,又叫米山,就是當年廉頗給大軍存放糧草的地方。」

「哇!這里就是長平啊?那為啥現在不叫長平叫澤州了?」郭煒听得一驚一乍的。

還真別說,雖然是軍史愛好者,但是郭煒更熟悉的是技術,歷史也就知道一些大略,除了自己崇拜的郭威,其他歷史的細節所知有限,這又是第一次到長平古戰場附近,難免大驚小怪。

「長平不在這里咧,廉頗廟那地方是趙國造營壘防備秦軍的頂南頭,已經是晉城地界了,是歸澤州管呢。從這再往北走就是高平縣,長平村就在高平縣地界。」要不怎麼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呢,這個小郎君看著就是高門大宦家的子佷,肯一路上陪著自己嘮嗑,時不時還禮貌地問幾個如此簡單的問題,張大牛已經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在高平縣北面,現在還有秦趙兩邊軍隊修的長壘,丹河東邊的大糧山、營房嶺、廉頗屯還有金門山、韓王山都是趙軍的營房和壁壘、糧倉,秦軍的營壘就在丹河西邊,最北面從長平關、丹朱嶺一直往東還有趙國修的百里石長城,這中間就全是當時的戰場,現在還到處挖得到骸骨、刀矛箭頭和趙國的刀錢。」

張大牛說到此處,揚鞭駕驢繼續北向馳騁,雙目悠遠地看著前方,眼中儼然透著一股慈悲︰「就在高平縣西面的省冤谷中,尸骸是最多的,有說是白起在省冤谷內坑盡趙國四十萬降軍,也有說是歷代鄉人把四處的遺骸收撿到了谷中。唐明皇在這里做潞王的時候,還專門去祭拜過,打那時起才改名省冤谷的,從前就是叫殺谷。不管白起是不是在省冤谷一地坑殺的趙軍,還是分在四處散殺,殺死的趙軍都被割下了頭顱,堆作一處山上用土築成了京觀,那山現下就叫頭顱山,那京觀變成了白起台。這頭顱山在高平縣西邊五里的地方。」

「這些地方等會都看得到不?」郭煒倒是沒有那麼多慈悲情懷,憑吊古戰場的事情讓文人去做就好了,他只是想看看實際的戰場地形,以便對真實歷史的戰爭有個更充分的了解。

「照現在的腳程,等日頭偏西的時候就可以到高平縣了,頭顱山遠遠的望得到。從高平縣再緊著腳趕趕路,今晚宿在長平關,出高平縣不遠,在左手邊就可以看到省冤谷的入口谷口村了,谷口村有唐明皇修的骷髏廟,里面供奉著骷髏王,貴官們若是不趕路倒是可以去拜拜。」張大牛的大嗓門繼續響著,看得出來,他確實對這里很熟悉,換個時代會是個好導游。

ヾ河內︰懷州治所,今河南沁陽。

ゝ羊腸阪道︰古阪道名,因其在山間崎嶇纏繞、曲曲彎彎、形似羊腸,故名。羊腸阪南起沁陽市常平村,北抵山西澤州縣碗城村,全長約4公里。這里是太行陘的最險要路段,轄古京洛要道之咽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ゞ天井關︰關南有天井泉三所,其深不測,因名。現名太行關,在山西省晉城南四十五里太行山上,故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