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一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十六章 歷史車輪四十八小時(五)

作者 ︰ 康保裔

鄴都留守府衙署大堂,匆匆趕回的郭威與陳光穗稍稍見禮,不待坐下即向其索要緊急軍報。

「侍中,此事乃是絕密,還請屏退左右。」陳光穗見大堂中人員頗多,開口提醒道。

郭威不以為意︰「無妨,這里都是心月復。」

在郭威回府之前接待陳光穗的是衙內都指揮使郭榮和留守判官王溥,跟著自己過來的則是樞密院內客省使鄭仁誨和樞密院兵房主事魏仁浦,一個是兒子,另外幾個都是郭威自己奏請隨軍北上的從事官,當然都是心月復。

「既如此,請侍中速覽澶帥與王太尉密信,早做決斷。」既然郭威對著幾個人這麼信任,陳光穗自然沒什麼意見,于是恭敬地將王殷親筆信奉上。

郭威拆開看了沒一會兒,臉色已經是越來越白,信箋、須發都是無風自動。緊接著頹然坐下,雙手將信封信箋覆于案幾之上,閉目吐納了幾下,喘了口氣,方才睜開眼瞪視著陳光穗︰「此事當真?」

陳光穗同情地看看郭威,這位剛才還意氣風發的重臣大將,一下子似乎就老了十歲,隨後恭聲應道︰「確鑿無疑,那傳詔的供奉官孟業正在澶州,已經被王太尉羈押,東京所有事情,他都已經交代……還請侍中節哀,如今主上不明,奸佞當道,朝廷內外大事正等著侍中定奪。」

郭威又將信封拿起來,翻出夾在其中的密詔,一邊審視一邊說道︰「此事關系重大,信中所言失于簡略,既然陳副使也知道詳情,還請一一道來。」

郭威的表現和兩人的一段對話,把郭榮等人听得是驚疑不定,東京發生了什麼大事?王殷和李洪威居然敢羈押天使?陳光穗居然對皇帝和朝廷用上了「主上不明,奸佞當道」的判詞?

接著就听到陳光穗將東京事變的前因後果及劉承祐密詔殺王殷、郭威等人的事情一一道明,其間有些講述不清楚的地方,經過郭威提問點撥,也剖析得明明白白。

一時間大堂眾人是驚駭欲絕。

王溥等三人還算好,畢竟沒有听說家人在其中遭難,只是震驚于劉承祐的魯莽胡來,還有許多朝廷重臣一朝死于非命,對于郭威、王峻家突遭橫禍也是心中惻然。

郭榮卻是心痛如絞,不曾想原本只是隨父出征,與東京的家人半年時間的離別卻變成了天人永隔。小皇帝要收權也就罷了,為何要如此殘毒地殺戮大臣,並且是這樣的斬盡殺絕?更加荒誕的是,郭家雖然對朝廷功勛卓著,卻向來謙退隱忍,在平三鎮之前,父親就不就是說交卸兵權就交卸了?現在的兵權也不是郭家搶來的,小皇帝說收還不就收了?為何還要牽連到郭家,一邊追殺到鄴都一邊在東京滅門?

這種心痛讓郭榮覺得窒息,只有痛哭一場才能稍解胸中郁氣,可是郭榮又不敢放聲痛哭,因為面前的郭威怕是受不得。

郭威心中的痛楚只怕更甚。

想到自己早年顛沛流離,好容易在逆旅中幸遇柴氏,得到柴氏的青睞,軍旅中起家全靠柴氏的嫁妝。結果二人成婚多年,連生兩女都是早夭,這才領養了內佷柴榮。

隨著後面兩個女兒平安誕下,一家的小日子開始有些起色,結果又踫上河東石敬瑭叛亂,郭威作為小軍官隨張敬達出征。柴氏在病榻上听晉陽傳來的軍報一日三驚,沒等到郭威作為被俘轉正的大晉軍官返鄉,柴氏已經撒手西去。

續弦的楊氏生下了青哥和意哥之後也告身故,只有再娶的張氏才真正跟著自己過了幾天好日子,結果旦夕之間闔家遇難,妻兒與孫兒就這麼沒了,甚至連累到喪父以後跟隨自己生活的三個佷兒。

人生已經將近半百,這個時候卻要白發人送黑發人,更沒得道理可講的是自己何錯之有?自己為先帝披肝瀝膽,先帝托孤,自己也是兢兢業業,結果就換來如此報償?

人生三大悲自己都攤上了,但是現在卻不是悲痛的時候,即便是不顧惜自己的性命,這里也還有郭榮需要維護。

而且根據前面劉承祐的作風,他光是殺死自己和王殷是不夠的,兩個人的親朋故舊恐怕也是難逃,所以自己身上背負著很多人的命運,他們都在等著自己的一個決斷。

對了,自己還有一個女兒與孫兒幸免于難。前段時間家中來信,專門說起宜哥的願望,那份孝心還讓自己老懷大慰呢,為了他們歸途的安全,自己還專門派小舅子去邢州迎候。為了他們不成為罪臣子女,讓朝廷全境通緝捉拿,自己也要一搏。

冷靜下來的郭威又成了那個為人沉毅行事果決的大漢樞密使、鄴都留守。

郭威壓住心中的傷痛,整理了一下儀容,首先來到陳光穗面前大禮參拜︰「陳副使與澶帥、王太尉冒死抗旨,並且告威以機密,足感盛情,大恩不敢言謝,威銘感五內,當永志不忘。」

「郭榮永遠記得三位的恩德。」郭榮更是隨著郭威的大禮,跪了下去。

陳光穗慌忙上前擋住郭威行禮,並且趕緊扶起郭榮,連聲道︰「侍中和大郎說得哪里話來,陳某當不起。侍中乃國之柱石,陛下為群小所惑,行此昏聵之事,朝中正人都不會贊成,陳某不敢居功。」

「只是如今事情緊急,某等均不知陛下密詔究竟發了多少,其中難保沒有利欲燻心之輩。事情實在是萬分緊急,遲則生變,還望侍中節哀順變,當機立斷。澶帥與王太尉也在翹首以待侍中的決斷!」

听了陳光穗的連聲勸告催促,郭威順著他的攙扶站起身來,看看王溥等人,緩緩問道︰「此事諸位都在一旁听了,現在我心中甚亂,旁觀者清,不知道諸位有何見教?」

王溥等人也被這種不合乎常理與邏輯的事態震動得不輕,短時間內還消化不過來。這時得郭威咨詢,卻是一時半會兒也沒什麼主意,可要是說句「但憑侍中吩咐」嘛,前面郭威已經有言在先了,這話太顯得推月兌,于是互相看了看,半晌無話。

「既然諸位一時也沒有良策,我這便上表陳辭,解說冤屈,如何?」

「侍中萬萬不可!」听到郭威自己出的這個餿主意,雖然還不清楚是他的真話還是試探,魏仁浦卻是忍不住了,不管自己有沒有成熟的建議,這餿主意都是不行的,連忙開聲反對︰「郭公您為朝廷屢立大功,如今又手握強兵,據重鎮,而且位居不賞,本來就是危殆之際。現在被朝廷群小構陷,牽連進楊、史一案,絕不是書表言辭所能月兌禍的。時事至此,絕不可以坐以待斃!」

郭威斜睨了魏仁浦一下︰「我既然是要上表陳辭,當然就不是坐以待斃,東京發來密詔,我自有辦法阻絕,等陛下看了陳情表自有分說,這有何不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