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二卷 郭家大男初長成 第八章 班師振旅

作者 ︰ 康保裔

大周顯德元年六月二十四,鄭州新鄭縣嵩陵。

郭榮在車駕一行剛剛能望見嵩陵的時候,就已經是悲從中來,來到陵前祭拜處更是哭倒在地,心中百感交集。

想那劉氏當初無故滅郭家滿門,只有出鎮鄴都的養父和自己,以及赴河東謁祖陵的三妹和宗誼,還有去潞州公干的四妹寥寥數人得以幸存,此仇不共戴天。可惜養父登基以後身負天下之望,不能肆意恩仇,河東地勢險要難以攻拔,只能讓劉氏余孽苟延殘喘于此。

不想那劉崇在苟活之余竟然不思感念天地恩德,竟然還欺自己年少無軍望,在養父賓天、舉國重孝之際,悍然勾結契丹胡虜來犯中原,讓自己都無暇給養父出殯,一切殯葬事宜只能交托山陵使馮道以下諸大臣,這真是恨上加恨。

高平克捷,河東諸偽州縣望風披靡,河東百姓簞食壺漿迎接王師,自己本以為可以就此一舉雪恨,于是不顧眾將的勸告,臨時決定攻取晉陽兼並河東。

自己終究還是沒有從軍經驗,也沒有認真听取手下將帥的意見,還忘記了親征之前宗誼做出的分析,忽視了攻取堅城所必須準備的器械輜重糧餉全無準備,唐末以來剽掠積習深重的禁軍也從未整頓。

結果,頓兵于晉陽堅城之下的十余萬軍卒又不免痼疾復萌,在軍士四出剽掠之下,本已歸附的河東民心也是漸漸喪失,河東百姓不再供應糧秣不說,還退而各自保聚山谷劫掠糧道,這就更加重了河北河南等地輸運的負擔,加上五月以來正值雨季難于攻城,契丹援軍又逼近忻州、代州,再遲疑下去,師老兵疲之下就難免有所不測了,最終自己不得不放棄了這個老天送上門來的消滅劉氏余孽的良機。

出擊忻州以驅逐契丹軍的軍隊在符彥卿、郭從義、向訓、白重贊、史彥超等人率領下戰而無功,即使加上前去增援的李筠、張永德,周軍也無法將駐守忻口的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撻烈部驅逐殲滅。北面行軍都監、度支員外郎王著雖然能夠約束住眾將的恃勇輕進,卻變不出輜重軍糧來,無奈之下符彥卿等人只能領軍退回晉陽。而隨著這支偏師的失利,全軍撤退也就勢在必行。

所以現在郭榮在嵩陵前哭倒了,他為了擊退劉崇的侵擾,沒能親奉養父棺槨,沒能親臨葬禮。雖然他將來犯之敵一舉殲滅,卻沒能報仇雪恨將劉氏余孽徹底消滅,而且無奈之下的退軍還使得之前收復的州縣全部前功盡棄。郭榮在養父郭威的陵前,既有悲痛愧悔,又有堅定的決心——消滅劉氏余孽的路看來很長,那就從一統天下開始,一統天下則從目前治下的國阜民安軍旅振作開始,治國理政整頓禁軍則從這里開始,從現在開始。

六月二十八,郭榮率隨駕群臣回到了東京。

六月三十,郭榮召鎮南節度使、檢校太保、西河郡侯皇子宗誼滋德殿奏對。

七月初一,以河西節度使申師厚不俟詔,擅棄鎮入朝,署其子為留後,責授右監門衛率府副率;以前澤州刺史李彥崇高平之役守江豬嶺失律,責授右司御副率。

七月初三,天雄軍節度使、衛王符彥卿進位守太傅,改封魏王;天平軍節度使郭從義加兼中書令;河陽節度使劉詞移鎮永興軍,加兼侍中;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加兼侍中;河中節度使王彥超移鎮許州,加兼侍中;許州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都虞候李重進移鎮宋州,加同平章事兼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以武信軍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為滑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傅,典軍如故;同州節度使藥元福移鎮陝州,加檢校太尉;鄜州節度使白重贊移鎮河陽,加檢校太尉;陝州節度使韓通移鎮曹州,加檢校太傅。

七月初四,以前禮部侍郎邊光範為刑部侍郎,權判開封府事;以度支員外郎王著充翰林學士。

七月初五,以前亳州防御使李萬金為鄜州留後;以前華州節度使孫方諫為同州節度使,加兼中書令;以前永興軍節度使王仁鎬為河中節度使,加檢校太尉。

七月初七,郭榮駕幸南莊,以鎮南節度使、檢校太保、西河郡侯皇子宗誼進位檢校太尉,改封虢國公,知軍器監事;建錦衣衛親軍司,以鎮南節度使、檢校太尉、虢國公皇子宗誼權錦衣衛親軍都指揮使,選取禁衛諸班直年少者、內外武臣勛戚及歿于王事者子弟入武學整訓,以備充錦衣衛親軍將校,皇子宗誼權督武學。

同日,郭榮以侍衛兵士老少相半、強懦不分,涉于人情不能選練,終至侍衛諸軍驕蹇不用命,實不可用,下令大閱禁軍,選優汰劣,並且詔募天下壯士赴東京參選。屆時郭榮將親臨檢閱,精銳者升為上軍,羸弱者遣歸田園,中選軍士則由各統軍將帥依殿前司殿前諸班、鐵騎軍、控鶴軍、侍衛親軍司龍捷軍、虎捷軍的順序依次選取。

七月二十一,以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範質為守司徒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弘文館大學士;以左僕射兼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判三司李谷為守司徒兼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以中書侍郎、平章事王溥為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以樞密直學士、工部侍郎景範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樞密使、檢校太保、同平章事鄭仁誨加兼侍中;以樞密副使、右監門衛大將軍魏仁浦為樞密使、檢校太保;以中書舍人史館修撰、判館事劉溫叟為禮部侍郎,判館如故;以宣徽北院使吳延祚為右監門衛大將軍充職;以樞密院直學士、尚書右丞邊歸讜為尚書左丞充職。

殿前司與侍衛親軍司各級將校也在高平之戰後逐次變更。

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何徽以下七十多個將校臨陣月兌逃,均已收斬;而堅持作戰的龍捷左廂都指揮使李千、龍捷右廂都指揮使田中、虎捷右廂都指揮使張順和龍捷左第二軍都指揮使孫延進均已經罷去軍職,出為蔡州防御使、密州防御使、登州防御使和鄭州防御使。

殿前司散指揮使都校領溪州刺史慕容延釗,在高平一戰後轉為侍衛親軍虎捷左廂都指揮使領本州團練使,回到東京又轉回殿前司升職殿前都虞侯領睦州防御使。

殿前司親衛都虞侯石守信,高平一戰後升任殿前司親衛左第一軍都指揮使,回到東京再升遷殿前司鐵騎左廂都指揮使。

殿前司鐵騎第二軍都指揮使領吉州刺史高懷德,在高平一戰後升任殿前司鐵騎右廂都指揮使領本州團練使。

殿前司控鶴第二軍都指揮使張鐸ヾ,高平一戰後升任殿前司控鶴左廂都指揮使領虔州團練使。

侍衛親軍龍捷左第三軍都指揮使領獎州刺史陸萬友,高平一戰後轉為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領本州團練使。

殿前指揮使趙匡胤,升職殿前散員都虞侯領嚴州刺史。

殿前都虞候領容州刺史韓令坤,在高平一戰後轉為侍衛親軍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領泗州防御使,在整軍前補為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領洋州節度使。

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李繼勛,在高平一戰後升為殿前都虞候領容州刺史,回到東京與慕容延釗互換,轉為侍衛親軍虎捷左廂都指揮使領永州防御使,在整軍前又補為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領利州節度使。

殿前司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趙弘殷,在高平一戰後轉為侍衛親軍龍捷右廂都指揮使領岳州防御使,這時則遷轉侍衛親軍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領永州防御使。

侍衛親軍龍捷左廂第三軍都指揮使領信州刺史康延沼,升為侍衛親軍龍捷右廂都指揮使領岳州防御使。

殿前司控鶴第一軍都指揮使領賀州刺史趙晁,在高平一戰後轉為侍衛親軍虎捷右廂都指揮使領本州團練使,這時則遷轉侍衛親軍虎捷左廂都指揮使領閬州防御使。

侍衛親軍虎捷第五軍都指揮使張光翰,在高平一戰後升為侍衛親軍虎捷右廂都指揮使。

從大周顯德元年的七月開始,整個國家禁軍系統一分為三——侍衛親軍司,都指揮使李重進,大周太祖皇帝郭威的外甥;殿前司,都指揮使張永德,大周太祖皇帝郭威的女婿,駙馬都尉;錦衣衛親軍司,權都指揮使郭宗誼,皇子。雖然有的還處在整編階段,有的則還是組建時期,但是基本的軍隊結構已經形成。

ヾ張鐸︰這個張鐸不是跟隨郭威在鄴都起兵的那個,當他軍職升高之後將改名張令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