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二卷 郭家大男初長成 第二十三章 隨駕出征

作者 ︰ 康保裔

郭煒再一次來到滋德殿,卻已經是在半年之後,僅僅是過了半年的時間,很多事情都已經大變樣。

郭榮于顯德三年正月初十離開東京親征淮南,以宣徽南院使向訓為權東京留守,以端明殿學士、知開封府事王樸為副留守,以右領軍衛大將軍、權判三司張美為大內都點檢,以曹州節度使韓通權點檢侍衛親軍司及在京內外都巡檢,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則率京城大部禁軍先期趕赴正陽ヾ。

雖然李重進在正陽浮橋附近一戰擊滅南唐北面行營都部署劉彥貞所部兩萬,並迫使南唐應援使皇甫暉、應援都監姚鳳的三萬後軍自定遠逃至滁州ゝ清流關,壽州守將劉仁瞻卻收攏劉彥貞所部殘兵之後釘在了壽州。

隨後的幾個月作戰下來,淮南多數州縣望風披靡。

根據軍事進展態勢,正陽浮橋前移至下蔡ゞ;周軍攻下渦口々之後,復由領岳州防御使、內外馬步都軍頭、壽州城北造竹龍都部署袁彥于渦口架設浮橋,橋成之後在此立鎮淮軍;退至滁州的皇甫暉、姚鳳部被殿前都虞侯趙匡胤領軍擊破;壽州上游的光州也被廬、光、舒、黃等州ぁ招安巡檢使、行光州刺史何超攻取;行舒州刺史郭令圖和六宅使齊藏珍各取舒州、黃州;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更是輕騎取得揚州和泰州。

可是就在淮水南岸離東京最近的壽州卻始終未能攻克,劉仁瞻一直在此苦苦堅持,因此壽州東面的濠州あ、楚州也仍然在堅守。

進入夏季以後,江淮地區的雨季來臨,大雨不止導致淮水各支流的水位暴漲,前線攻戰固然加倍困難,後方的芻糧輸運也更是艱難。雖然韓令坤在揚州擊敗南唐新派援軍袁州ぃ刺史陸孟俊所部,張永德、趙匡胤在六合擊敗南唐諸道兵馬元帥、齊王李景達所部,氣候與後勤卻已經不支持大軍征戰了。

也就在這時,東京傳來消息,符皇後自郭榮親征以後一直心憂聖駕,加上炎暑不適,突然病倒了。淮南之戰一時難有進展,協同周軍作戰的吳越軍在常州被南唐右武衛將軍柴克宏和李璟長子宣、潤い大都督燕王李弘冀擊敗,南唐的求和使節帶著郭榮的最新精神回金陵ぅ以後又一直沒有消息,郭榮不得不率大部禁軍回師,只留下新佔領地各處的守軍,還有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領部分禁軍繼續圍困壽州。

六月里的東京也是酷熱難當,滋德殿的寢宮里都堆上了冰塊,宮女們轉動木葉扇吹拂冰塊,才給屋內帶來一絲涼爽。

躺在榻上的符昭環病骨支離,早就不見了半年前的那種風華,這時卻還在打起精神對著榻前的郭榮和符昭瓊囑咐著什麼。

剛剛上朝忙完公務趕過來的郭榮則是靜靜地听著符昭環說話,一臉的沉重。

符昭瓊,也就是符四娘,在郭榮回京以後,剛剛由符昭環做主納入內宮,此刻正依在郭榮身旁雙目垂淚,悲悲切切惶然無助。

郭煒則坐在門邊默默不語,左手環著訓哥,右手環著讓哥。

快要三周歲的訓哥有些似懂非懂,一會兒看看躺在榻上的阿母和在榻邊坐著的阿爹,一會兒又轉頭看看郭煒這個阿兄的神情,也不知怎麼的就是不吵不鬧,只是越發往郭煒的懷中偎去。

十八個月大的讓哥勉強能夠站立,這時候卻趴在了郭煒的腿上,嘴里在小聲唧唧噥噥的,卻也沒有哭鬧。

也不知道符昭環說到郭榮什麼了,郭榮突然發話,聲音略有些大,驚得小哥倆都直愣愣地轉頭看過去︰「朕于宮中食珍膳,深愧無功于民而坐享于祿,既不能躬耕而食,惟當親冒矢石為民除害,差可自安耳!皇後深明大義,多有良言切諫,朕知之。唯阻朕親征一事,朕不能听。」

符昭環就輕輕地嘆息一聲,深深地看了郭榮一眼,就伸手把符昭瓊拉攏身邊一些,對她細細地叮嚀了幾句,然後就听到符昭瓊帶著哭音搖頭道︰「阿姐萬福,只不過感染些暑熱罷了,等天氣轉涼必定可以康復,且莫要說這等話讓四娘傷心。」

看著這種場景,听到這樣的對話,郭煒心中也是喟然一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更何況符昭環一向明理大度,這是在向自己的妹妹交代後事啊,性情和惠的她一直是性情峻急的郭榮良配,這是想著自己走了以後要有個合適的**人選以補益郭榮來著。可惜二十六歲的韶華歲月,放到自己過來的那個時空,一個莫名其妙的什麼暑熱斷不至于讓人喪命,可是符昭瓊又哪里擔當得起她交代的這副重擔?雖然符昭瓊也是被教育得恭謹有禮,但是其為人主見可就遠遠不如大姐了,更何況這時候她才虛歲十七呢,怎麼承擔起**管理的重任,怎麼做好郭榮的賢內助?

…………

顯德三年七月二十一,皇後符氏崩于滋德殿,有司上謚曰宣懿,擬葬于新鄭,陵曰懿陵。

皇子宗誼丁憂。

顯德三年十月初二,葬宣懿皇後于懿陵。

皇子宗誼起復,依前鎮南節度使、檢校太尉、虢國公、錦衣衛親軍都指揮使。

…………

在這一段時間里,郭煒的職務是停擺了,他安排的事務卻仍在照常進行。軍器監的生產和研制都在按部就班;武學終于開始常規性的每年招收生員,韓通的次子韓徹成為常規班首批入學者之一;錦衣衛親軍司的指揮機構也逐步健全起來,西上閣門副使潘美就任錦衣衛親軍副都指揮使,前河中都監曹彬就任錦衣衛親軍都虞侯,樞密承旨曹翰就任錦衣衛巡檢司都巡檢,作坊使李崇矩和折從阮遺表推薦的李處耘也在郭煒手下參處機務。

淮南戰局則發生了重大變化。

當年在河中叛亂的李守貞部下,赴南唐請救兵未果而滯留的朱元,向李璟獻策淮南用兵方略,由此自駕部員外郎統兵負責收復江北各州。

堅守壽州的劉仁瞻也趁圍壽州城南的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李繼勛疏于防範,出壽州城夜襲周軍營地,焚毀大批攻城器具。

更嚴重的問題是,這時候主持淮南戰局的淮南道招討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忽視軍紀,周軍大肆搶掠欺壓當地百姓,視民如土芥,激起原本歡迎周軍的淮南百姓相聚山澤立堡壁自固,操農器為兵、積紙為甲,自號「白甲軍」四處襲擊周軍。

在這種類似于人民戰爭的局面下,原先分佔州縣的周軍立刻顯得兵力薄弱,多處州縣又被南唐奪回,南唐援兵得以進軍壽州,扎營于紫金山,與壽州城中烽火相應。

在新任淮南節度使向訓的建議下,郭榮只得命令周軍收縮戰線,改全面進攻為重點進攻,將淮南戰場的軍隊全部集中到壽州,以徹底圍困壽州並迫使南唐援軍決戰。

同時,郭榮重整禁軍指揮系統,並且著力準備于次年春天再次親征淮南。

早在年初郭榮親征淮南的時候,原侍衛親軍龍捷左廂都指揮使趙弘殷在前線病故,原殿前都虞侯慕容延釗緊急轉任侍衛親軍龍捷左廂都指揮使,原殿前散員都虞侯趙匡胤戰場升任了殿前都虞侯。

而到了顯德三年十二月,郭榮在殿前司新設立都點檢一職,總領殿前司全部兵力,把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升為殿前都點檢。

殿前都虞侯趙匡胤則積功升為殿前都指揮使。

侍衛親軍龍捷左廂都指揮使慕容延釗回任殿前都虞侯。

殿前司鐵騎左廂都指揮使石守信升任殿前司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

殿前司鐵騎左廂第一軍都指揮使武守琦升任殿前司鐵騎左廂都指揮使。

殿前司內殿直都指揮使祁廷訓升任殿前司鐵騎右廂都指揮使。

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陸萬友轉任殿前司控鶴左廂都指揮使。

殿前司鐵騎左廂第二軍都指揮使王審琦升任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

侍衛親軍司中,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和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職務不變,已經由曹州節度使移任許州節度使的韓通兼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內外馬步都軍頭袁彥任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原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李繼勛因戰場失誤責授右武衛大將軍。

殿前司鐵騎右廂都指揮使高懷德轉任侍衛親軍龍捷左廂都指揮使。

侍衛親軍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康延沼出任蔡齊鄭楚四州防御使、晉潞二州兵馬鈐轄,侍衛親軍龍捷左廂第一軍都指揮使柴貴升任侍衛親軍龍捷右廂都指揮使。

殿前司控鶴左廂都指揮使張令鐸轉任侍衛親軍虎捷左廂都指揮使。

侍衛親軍虎捷右廂都指揮使仍然是張光翰不變。

顯德四年二月十六,以樞密副使王樸為權東京留守兼判開封府,以三司使張美為大內都點檢。次日,車駕發京師,皇子宗誼以錦衣衛親軍隨駕。

ヾ正陽︰今安徽壽縣西正陽鎮,潁水入淮口。

ゝ滁州︰在今安徽滁縣。

ゞ下蔡︰今安徽鳳台縣。

々渦口︰即渦水入淮口,在今安徽懷遠縣東北。

ぁ光州、舒州、黃州︰光州在今河南潢川,舒州在今安徽潛山,黃州在今湖北黃岡。

あ濠州︰在今安徽鳳陽。

ぃ袁州︰在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

い宣州、潤州︰宣州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潤州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

ぅ金陵︰今江蘇南京。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