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三卷 親總貔貅談笑看 第十六章 史彥超的宿命

作者 ︰ 康保裔

「快!快!快!這個史彥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上回好歹說得派王著去監軍,讓你逃過一劫,結果現在還是這樣毛糙冒進,我救得了你一時可救不了你一世啊……」

郭煒騎在馬上催促著錦衣衛親軍加速行軍,卻又不敢違反律令讓部隊打亂正常的行軍秩序,結果行軍速度終究也是沒有怎麼快起來。

全軍前哨的高招旗已經是五面並舉了,說明前路暢通無阻,全營可以自由前進,錦衣衛親軍金槍軍已經是在沿著淮水南岸全力奔馳了,而錦衣衛親軍龍槍軍作為馬軍需要遮護步軍的側翼,並不適合扔下金槍軍去追趕華州節度使史彥超暫領的效順軍。

對于郭煒剛才的自言自語,楚白听得是半懂不懂的,不過現在他已經學會了無視郭煒時不時的嘟嘟囔囔了。反正郭煒沒有直接叫他的話,那就不是在和他說話,身為虢國公的侍衛,需要懂得必要的時候不帶眼楮和耳朵,正如他又需要時刻都帶著眼楮和耳朵一樣——按照郭煒的說法,「這就叫辯證法」。

「中天,你再去前哨看看,要前面的斥候仔細找找,史彥超雖然比較喜歡逞勇輕進,但畢竟也是宿將,不會不和我軍保持聯絡的。」

這回郭煒是在和楚白說話了,因為叫的是楚白的表字。不錯,楚白這樣世代低級軍校家庭出身的人,是不會有閑去取表字的,這都是郭煒給他折騰出來的,「白者,晝也,旭日中天也,你的表字就是‘中天’怎麼樣?」——當確定要調楚白過來代替苻俊的時候,郭煒如是說,楚白當然也只有奉命唯謹。

更何況在楚白听來,這個表字還是很不錯的,挺中听。楚中天、楚雲飛、楚天舒,和軍器監的兩個待詔一樣,殿下給楚家人取的名字就是那麼好听。

他是怎麼也沒法領會郭煒的惡趣味究竟已經發展到了何等的程度,因為楚白的毛筆字雖然寫得像狗爬一樣,卻不可能簽名寫表字的,所以暴露不出問題所在;而可能用表字來記錄楚白言行的人,毛筆字又不可能太糟,那就同樣暴露不出問題所在。真正會暴露問題的,只會是到了後世某個蒙童抄寫文章,不幸抄到楚白的「姓氏+表字」的時候,那才會真相大白——當然,這得以楚白能夠留名千古為前提。

這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二十一的清晨,奉命東進的全軍從十九日晚出發,行軍了整整一個晝夜方才扎營,休整了一個晚上之後就繼續出發。出發的時候整個部隊分成了三股,其中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王審琦和侍衛親軍虎捷左廂第一軍都指揮使馬令琮還是率領部分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的步軍伴隨水軍行動;郭榮親領殿前諸班直的步騎沿淮水北岸東進,殿前都點檢張永德護駕;其余殿前司部隊和錦衣衛親軍司作為淮水南岸主力,各自由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和錦衣衛親軍都指揮使郭煒率領,前鋒則是史彥超暫領的效順軍。

效順軍在失去了主將唐景思之後有些頹唐,郭榮就給他們派來了勇將史彥超,並且從侍衛親軍龍捷軍撥來了一批馱馬,讓他們以騎馬步兵的陣容做全軍的先鋒,果然振奮起效順軍的士氣。結果在短短一天的行軍途中,效順軍就甩下了主力快速挺進,一如史彥超的往日風範。

郭煒是知道史彥超脾性的,而且也不畏懼月兌離殿前司部隊而獨立作戰,所以緊趕慢趕地跟上了效順軍的步伐,不料在一夜宿營之後,效順軍的聯絡中斷了。現在淮水南岸的軍隊就分成了三股——效順軍、錦衣衛親軍和殿前軍,後面兩隊依然保持著頻繁的聯絡,目前相距十里,效順軍在和郭煒失去聯絡之前兩軍相距也是十里。

想起歷史上史彥超早在郭榮親征河東的時候就因為冒進而喪師忻口,郭煒心中就火急火燎的,然而他又不敢把這種焦躁表現出來,錦衣衛親軍還是一支新旅,作風還不夠穩定,要是主帥表現焦躁就很有可能嚴重影響部隊的情緒。

…………

洞口ヾ,一大群艦船從淮水下游溯流而上,將淮水擠得滿滿當當的,船隊中間的一艘樓船上一面大 迎風飄揚,旗面中間繡著一個大大的「林」字。雖然是順風,卻似乎因為逆流的關系,船隊行進的速度並不快。

淮水成為中原朝廷和吳、南唐的界河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所以兩岸久無行人,蘆葦生長得十分茂盛,就像青紗帳似的,將夾在中間的淮水勾勒成一條玉帶。

此時的青紗帳中卻潛伏著一支隊伍。

林仁肇,福建建州ゝ人,身高六尺有余,體魄魁偉,有紋身為虎形,人稱「林虎子」。

他是閩國臣子林仁翰的二弟,自少事閩國為裨將,閩國被南唐所滅之後歸于南唐,淮南爭奪戰爆發之後南唐派鴻臚卿潘承祐到泉州、建州召募驍勇,林仁肇率族中子弟從軍。

其後林仁肇奉命援救壽州,率軍收復了濠州水寨,以功授淮南屯營應援使,不過在襲擊正陽浮橋的時候敗于當時的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

現在他又作為保義節度使、濠州、泗州、楚州、海州ゞ都應援使陳承昭所率援軍主力的前鋒,當先奔赴濠州。

過了渙水入淮口,林仁肇發現了周軍的斥候蹤跡,于是派出小船隊驅逐淮水上的周軍斥候船,並且將船隊交給族弟林仁淼暫代,自己則帶著一部分戰卒登岸,一邊張開斥候搜索幕一邊隨船隊西進。

等林仁肇率軍來到洞口的時候,前面的斥候發現了周軍的前鋒,一支兩千左右人馬的騎兵,月兌離大隊有十多二十里,其中的大將自為前哨撲了過來。林仁肇當即決定在洞口的蘆葦蕩伏擊這支周軍,自己親領戰卒作為伏軍,林仁淼則率領船隊緩緩行駛以迷惑周軍,同時再派出一支斥候部隊船運至這支周軍的後方以隔斷周軍的聯絡和預警。

當華州節度使史彥超率領一個都的效順軍前哨抵達洞口,他看到的就是兩岸浩蕩的蘆葦叢之中,窄窄的淮水上一支南唐軍的船隊正在緩緩地向自己這邊駛來。他看到船隊的時候,船隊的攀招手顯然也看到了他,船隊中間隨之響起了陣陣號角,船上的水手一片慌亂,讓史彥超對這支南唐軍更是充滿了蔑視。

身後的大部隊轉瞬就到,這支船隊就交給水軍去收拾了,史彥超決定繼續向東行軍,誓要讓敵軍在陸地上無處落腳。

當史彥超一馬當先領著這支前哨隊伍進入滿是泥淖溝塹的蘆葦叢的時候,在泥濘中潛伏了將近一個時辰的林仁肇終于下達了攻擊命令,隨著一陣特殊的號角節律,蘆葦叢中千旗齊立,萬人數千人風涌潮奔,呼聲雷吼。

ヾ洞口︰今安徽鳳陽東北。

ゝ建州︰今福建南平市建甌市。

ゞ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