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二十六章 堅守待援

作者 ︰ 康保裔

第二十六章堅守待援

慕容英武繼續說道︰「水軍艦船被北軍屠戮一空,步軍被北軍的銃擊打崩,臣雖然一時幸免,卻也想過率領殘軍作最後一搏,卻也想過以身殉職,只是當時大勢已去,拚死又有何益?而國事卻尚有可為,正要吾君臣協力挽此狂瀾。臣不敢惜死,卻要為陛下的大業留住這有為之身!」

興許是多次的絕處逢生經歷讓慕容英武逃出經驗來了,而且把他的心理素質都徹底錘煉出來了,雖然在新林寨前的這一仗,周軍的兵器和戰法又月兌出了他的所知限度,殺得他的部下血流成河,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打得他驚慌失措面無人『色』,但是到了現在,慕容英武的心態卻已經是完全地調整過來了。

當然,十一月二十五日那天,在新林寨前,周軍的霰彈灑出來兩次之後,天德軍已經死傷慘重,神衛軍和神武軍已經為之奪氣,全軍的崩潰確實是順理成章的。不過那時候慕容英武眼看著全軍崩潰,立刻就選擇了撥馬向後全力轉進,卻不是像他現在說的那麼冠冕堂皇。

其實在那個時候,慕容英武自己的腦袋已經完全懵掉了,什麼「曾經想過率領殘軍作最後一搏」呀,什麼「曾經想過以身殉職」呀,又是什麼「認識到拚死無益」、「要為李弘冀的大業留住這有為之身」啦……被戰場實況沖擊得腦袋里面一團漿糊的慕容英武哪里還能想到這麼細致?

甚至當時的水軍是個什麼狀況,慕容英武雖然把戰場都看在了眼里,卻並沒有過一過腦袋,他當時對大江上的局勢完全就沒有一個基本概念。

當時的慕容英武之所以沒有腦袋一熱就沖上去拚死,而是看似很明智地腳底抹油,卻純粹就是出于他的本能和習慣了。

自從當年奉命請軍南唐,以救援慕容彥超卻最終兵敗不果之後,慕容英武就已經完全克服了腦袋一熱就沖出去送死的初級本能了,到了後來,多次的死里逃生經歷,多次在看著同袍和上司灰飛煙滅之後順利逃月兌的經歷,更是已經讓他養成了遇難轉進的高級本能,此之謂習慣『性』轉進。

所以這一次他堅定地棄軍而逃,只不過是進行了人生之中的又一次習慣『性』轉進而已,這並不需要他進行什麼嚴肅縝密的思考,也並沒有那麼多的條理可言,實在是一種再尋常不過的舉動了,其中毫無深意。

只是周軍在這回亮出來的新兵器給他造成的沖擊稍微大了一些,所以一直到他奔回金陵,甚至進入宮中的時候,慕容英武還是那麼一副喪魂落魄的模樣。

然而經過了前面他向李弘冀進行的戰情匯報,慕容英武在匯報的過程當中就已經鎮定了情緒,開始捋順了自己的思路,就連先前眼楮照見但是沒有在腦袋中形成概念的水軍戰況,他都已經可以做到準確復述了。

這大概也是慕容英武特出的一項本事吧,他之所以能夠在每一次的習慣『性』轉進之後有所收獲,有所長進,估計是和這種天生的本事有關。

等他自己逐漸安定下來,開始準確地回憶戰情,然後再經過李弘冀的這一番呵斥,慕容英武的心情就已經完全平靜了,思維倒是漸趨活躍,種種給自己的習慣『性』轉進涂脂抹粉的合理緣由竟然就那麼一條一條地從腦海中蹦了出來。

所以他在回答李弘冀訊問的時候,才能夠做到語調平靜、毫無滯澀、冠冕堂皇,把一切都說得就跟真的一樣,說到最後居然連他自己都已經相信了,于是還暗自感喟了一番——自己果然是忍辱負重目光遠大,慷慨赴死易,忍辱謀事難啊!

听著慕容英武的輕聲辯解,室內諸人或者多次扭頭打量著他,或者偷偷地反復觀察著他,或者直接偷瞧李弘冀的神情,又或者哪里都不看,只是眼觀鼻鼻觀口地思索著,雖然神『色』基本上都沒有怎麼變化,眼『色』卻是各異。

李弘冀皺著眉頭靜靜地听著慕容英武說話,臉上的赤紅『色』慢慢地消隱,氣息也在慢慢地平復。听著听著,雖然李弘冀的眉頭並沒有多少松弛,不過臉『色』已經大大地放緩,雙目漸漸地睜大,其中驀然多了一些光彩,最後還不禁微微頷首。

「哦?!國事尚有可為……有為之身……郭家小兒行事確實出人意表,做事狂悖卻往往得成,如今北軍的那個什麼……什麼……重型火銃!」

李弘冀一邊回憶著慕容英武曾經說過的話,一邊繼續分析道︰「北軍的重型火銃讓卿都是束手無策,天德軍更是損失慘重,慕容銃幾乎全部丟光,如此局面,我軍于野戰阻敵一途上已經是難有作為;而且北軍在采石磯架設浮梁之舉,如今看樣子也是成了,北軍的援兵和輜重自此可以暢通無阻地過江,其渡江處距離金陵才不過***十里,兵臨城下也就是旦夕間的事……」

說到這里,李弘冀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朕今日面對如此窘境,國事如何可為?卿以有為之身,又能為朕做些什麼?力挽狂瀾……卻又談何容易!」

當年南唐軍在淮南喪師失地,常州在吳越軍強攻之下也是危在旦夕,李弘冀不曾灰心喪氣,最終依靠他付與信任的柴克宏在常州大獲全勝。

當年李景一度不滿李弘冀在太子位上以剛斷手腕重振紀綱,曾經以重立太弟李景遂相脅,李弘冀也不曾灰心喪氣,最終鴆殺李景遂,並以神『藥』續命,終于忍到了繼位登基。

但是這一次,就在忍辱多年復興有望的時候,卻橫遭周主的連番打擊,李弘冀心中終于泛起了一絲頹然。

古人雲「既生瑜何生亮」,今日難道那個郭家小兒就處處克制了自己?

采石磯浮橋真的架設起來了的話,大江南北就可以算是暢通無阻了,而這邊唯一有能力抗衡周軍火銃兵的天德軍又幾乎覆亡,野戰阻敵幾乎已經成為不可能之事,采石磯到金陵之間再無關隘,周軍指日可到金陵城下,難道自己辛苦數年,到了最後就是這麼一場空?

真是不甘心啊……

「陛下,倉卒之際,天德軍重建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即使能夠重建,在臣想出應對北軍重型火銃的辦法之前,以完整的天德軍尚且無力與北軍野戰,更何況是在天德軍慘敗的今日。為今之計只有守城……」

「守城?」李弘冀的目光一凝,相當不情願地說道︰「難道要朕作城下之盟?」

「自然不是。休說陛下不願與周主作城下之盟,想那周主好容易得了便宜,在大江南北修通了浮梁,此刻又哪里肯見好就收?」

被李弘冀打斷了話,慕容英武也只能喘完一口氣之後接著說︰「只是陛下也不必過于憂慮,我軍野戰雖然不利,但是金陵城堅壕深,積儲甚豐,守軍仍有數萬,還有城中義民可以招募,守城應當不難。」

「以常理來說,金陵守來確實不難,只是卿不是曾經提到過,北軍有那什麼火『藥』可以破城麼?年初我軍破湖州用了火『藥』,果然迅猛無比,絕非尋常城防可以抵擋,此事應該如何應對?」

對于這些軍事方面的關鍵要素,李弘冀都是記得牢牢的,雖然火『藥』破城是個非常嶄新的事物,但是他對有限的幾個實例已經印象頗深了。

「火『藥』確實可以破開堅城,不過那也得要攻城方填平壕溝、摧毀羊馬城之後,還要冒著城頭落下的滾木擂石在城牆腳下挖坑填入火『藥』,這才能夠用以破城。」

慕容英武根據自己對周軍攻城戰法的觀摩和揣測,加上自己的使用經驗,將火『藥』破城法掰開來逐步向李弘冀解析著。

說完了總綱,慕容英武繼續分析道︰「其中填平壕溝與摧毀羊馬城,除了可以用火銃和震天雷替代弓弩壓制我城頭,其余手段仍然尋常,因此北軍在此總還要費上許多時日,傷亡許多士卒;就是于城牆腳下挖坑,也不過是照常用轒車遮護士卒,我軍不僅可以像尋常守城那樣使用滾木擂石擊之,還可以用上震天雷炸之;就是最後在北軍于坑中填入火『藥』之時,我軍還可以于城頭潑下滾油、扔下火炬,說不定就讓其火『藥』自燃傷己。」

「總之,因為金陵城經營多年,城防堅固,器械齊備,守軍充足,北軍短時間內是攻不下來的。此時陛下就可以下詔國內興勤王之師,自大江上游順流而下,斷敵浮梁,一旦功成,即是陛下力挽狂瀾之時。」

說到這里,慕容英武又變得神采奕奕的,仿佛他不是剛剛扔下全軍跑回金陵的敗軍之將,而是運籌帷幄的諸葛之亮。

不過李弘冀顯然是听進去了,慕容英武說得這麼詳盡,他不可能不理解,于是也就不可能不贊同,慕容英武的分析就像一陣清風似的,徹底掃去了李弘冀心中浮起的那股陰霾。

「嗯,不愧是最知彼的慕容都指揮使!听卿這麼一講,朕茅塞頓開……另外,在守城之時,震天雷會有大用?」

李弘冀還抓住了慕容英武話中的一處要點。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