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九章 破寨

作者 ︰ 康保裔

第九章破寨

「!」

此時此刻,慕容英武心中的驚嘆簡直是無以言表,那一連串的悶雷聲響和隨後從周軍陣後飛過來的彈丸喚醒了在他的記憶當中已經塵封了將近兩年的夢靨,天德軍的悲慘結局陡然浮現在他的腦海……周軍還有重型火銃!周軍的重型火銃可不是他在興王府搞出來的重型銅火銃可以相比的。(.贏q幣,)

說實話,慕容英武每一次在周軍身上吃過虧之後,總是會想盡辦法從對方身上學點什麼過來,然而周軍的重型火銃他始終未見其形,只是影影綽綽地看到過極遠處面朝自己的圓口,還有就是飛向天德軍的那些彈丸,想仿制也是無從仿起。

到了南漢之後,慕容英武成功地將周軍的那桿燧發線膛銃放大成重型銅火銃,勉強算是仿制成功了對手的一種兵器,那時候他也曾經試著將其繼續放大,想要看一看這麼做是不是就會成為威力與周軍的重型火銃相當的兵器,可惜這種嘗試很失敗。

那種慕容英武異想天開弄出來的超重型銅火銃根本就沒有合適的彈丸可用!周軍的那種形狀怪異的鉛丸放大到一定程度之後,效果真的是慘不忍睹,不光是飛不遠而且飛得亂七八糟的,最難以忍受的就是那銃膛發射不到十次就根本不可用了,在銃膛內壁特意拉制出來的螺旋線被融鉛糊得完全就是一塌糊涂。

慕容英武也不是沒有試過僅僅是放大光滑銃膛的火銃,然而這種超重型火銃要想達到超出一般火銃的射程,從而可以去和周軍的重型火銃相抗,那銅料的用量是非常可怕的——費錢倒還是小事,南漢不缺那點銅,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這種超重型火銃真的是名副其實的超重,總得有幾千斤重吧,根本就不是可以進行戰場機動的東西。

那樣的試制品,慕容英武只是做出來一件就再也沒有去嘗試了,因為這種東西實在是不符合他的需要,而且用銅量和效能根本就不成正比,他還不如用這幾千斤銅去多造幾百桿火銃呢。雖然這種超重型的銅火銃在大規模制造出來之後可以擺到城牆上用于守城,但是南漢說是不缺錢,可也沒到用銅幾千斤的東西能夠隨便就造出來幾十件的地步——還只能擺在城頭,沒有敵軍攻城那就完全是一個擺設。(.天才只需3秒就能記住)

自己造不出能夠與之進行抗衡的兵器,慕容英武就下意識地將周軍擁有的這種強勁兵器壓到了記憶的最深處,就當是完全忘記了。而且當時的慕容英武根本就想不到周軍的南征會來得如此之快,所以他在潛意識當中總是覺得給自己發揮和準備的時間相當充分。

但是僅僅才過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周軍就來了。

不過幸運的是之前的幾場仗,慕容英武都沒有听到過周軍曾經使用重型火銃的消息,他從那些敗兵潰卒嘴里听到的周軍最威猛的兵器,什麼聲如雷鳴啊,什麼手中噴火啊,什麼殺人如草啊,按照他的知識稍微一推斷,就知道其實都只是那種單兵使用的火銃罷了。

對于這種情況,慕容英武想到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嶺南和汴梁之間的距離,以及五嶺的山路這樣兩個限制重型火銃機動的客觀條件。慕容英武自己試制出來的東西可是重達數千斤的,即使周人在這方面強悍一點,冶鐵技藝高明了許多,那他們的重型火銃總也得有兩三千斤重吧?周軍在滅唐的時候有條件使用重型火銃,那是因為從汴梁到金陵這一路上都可以水運,而且有最好的水上航道。

當初他率軍偷襲吳越的時候,踫到的那支擔任阻擊的周軍,可不就是沒有使用過重型火銃麼?那還是在吳越呢,周軍通過運河、大江與少許一段海路就可以直達杭州,可能就是南唐軍進展神速了一點,給周軍馳援的準備時間不夠,他們就沒法帶上重型火銃了,所以這一次周軍需要翻越五嶺而無力攜帶重型火銃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在這麼想過之後,慕容英武很快就將這事丟到一邊去了,敵軍的手段能夠少一點當然是好事,需要為此而煩惱的肯定不會是他,事態還沒有嚴重到勾起他的夢靨,他又何必去主動想起來呢。

然而今天發生在慕容英武面前的事情告訴他,世界從來都不會是那麼簡單的,形勢的發展變化從來都是怎麼糟糕就怎麼來的,他心底深處最大的恐懼,被他壓制了將近兩年的夢靨,其實並不是在他夢中看不清楚臉面的那個巨大黑影,而是這些可以在人群當中開出一條血路的鐵彈丸。

以這些鐵彈丸能夠在陣列之中連續碾壓數十人的威力,南漢軍建在馬鞍山上的這些竹木營柵根本就是不堪一擊的,周軍其實都用不到撲上來埋設火藥;以這些鐵彈丸準確地砸中天德軍陣列的那種準頭,周軍想要轟擊寨牆以及躲在寨牆後面的南漢軍士卒也不會是一樁難事,這一點可不是那些拋石機可以相比的。

就連天德軍都擋不住的東西,馬逕的守軍肯定是要完了,興王府的防線也就徹底地完了,南漢小朝廷肯定也得完了,而且還沒法給周軍添多少堵……慕容英武一時間萬念俱灰。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慕容英武心中百轉千回呆立當場的時候,就在植廷曉目瞪口呆地望著飛來的彈丸不知所措的時候,就在那些南漢軍的士卒因為周軍陣後的雷鳴、自己腳下的震動不明所以的時候,十幾枚鐵球自天而降,覆蓋在主寨及其周邊的山寨寨牆兩側。

鐵球落地處塵土飛揚山石四濺,更有被鐵球直接砸中的寨牆頃刻崩塌,竹木的斷片向四下里飛射,當場被砸中的南漢軍士卒哼都沒有哼一聲就化作了血霧。

然而事情還沒有完,不管是砸中寨牆的鐵球,還是落在寨牆內外的鐵球,在落地之後馬上就從地上反彈而起,依著飛來的慣性繼續蹦跳向前。

南國的山地多是石質基體,外表的土層都不算很厚,興王府西北的這座馬鞍山就是典型,不然南漢軍在此立寨也就不會用竹木草草地扎成營柵了,實在是山上石頭多土層薄,一則無處取土,二則難以挖出牆基,所以夯土版築的傳統城寨造法就難以施展了,所以就只好用木頭尖樁勉強地在薄薄的土層和石縫中間打下樁子,再用竹木編起營柵來,然後再在營柵內外稍稍糊上一點泥土加固兼以防火。

這樣的山體和土層幾乎就消耗不了鐵球的多少動能,倒是寨牆的粉碎還更能吸能,然而也就是相對而言,這些鐵球在落地之後的動能並沒有多少損失,于是山坡的斜度也就阻止不了鐵球繼續向前橫掃。

直接落入山寨里面的鐵球在從地上彈跳而起之後,很快就沖前帶倒了沿途的帳幕和各色雜物,將山寨弄得一片狼藉,然後或者撞破了後牆落入山後,或者在連續的撞擊消耗盡了動能之後留在的山寨的某處。

直接砸中寨牆的鐵球數量僅有兩三枚,竹木營柵的破碎多少消耗了鐵球的動能,它們隨後在山寨當中的橫掃威勢比起前面那些鐵球弱了不少,不過仍然掛倒了一條線的帳幕,然後在山寨後部停止了跳動。

然而真正給予南漢軍士卒以強烈視覺震撼的,卻還是落在寨牆外面的那七八枚鐵球,只因為他們主要就集中在山寨面對周軍的這一側寨牆後面,那些落入山寨當中的鐵球幾乎都是在他們身後,橫掃山寨的威勢雖猛,卻不是他們直接目睹的,而落在寨牆外面的那些鐵球的前沖過程則被他們看了個一清二楚。

七八個鐵球就在南漢軍士卒的眼前猛然砸在地上,發出咚的一聲巨響,將落地處的石塊砸得粉碎四濺,周圍塵土飛揚,也砸得這些士卒的心中猛地一震。

緊接著,這些鐵球就飛快地從地上彈了起來,呼嘯著向著他們撲了過來,一路上踫樹樹折、砸石石碎,一兩個起落間猶如兔起鶻落,眨眼間就沖到了他們的面前,然後轟隆一聲將寨牆撞得砸開了一個大口子,竹木的碎片四下飛濺,正當面的那些士卒固然是被鐵球掛上就筋斷骨折,就是旁邊的人也不能幸免,一個個都被斷裂的竹木刺得吱哇亂叫。

被眼前的景象震驚得無法思考的南漢軍士卒不由自主地讓自己的時候視線隨著鐵球移動,迅速地越過了寨前的空地,滑過了寨牆,進入了山寨,這才發現山寨當中已經是一片狼藉。

鐵球在山寨內的肆虐告訴了他們,山寨中的這番景象到底是怎麼造成的,不過這些南漢軍的士卒早就無法靜心思考了,面對山寨的慘狀,尤其是擋在鐵球行進路線上的身邊同袍那殘缺的肢體和令人恐怖的死狀,他們只覺得腦袋一陣陣地發木。

這簡直就是鬼神一般威能的兵器!原本手中拿著慕容內中尉監造出來的沉重火銃,這些人還感覺著手持真正殺人利器的自己無形中也是力量大增,可是在這些瘋狂地橫掃一切的鐵球面前,他們又感到了自身的渺小。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