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五章 筵席風波

作者 ︰ 康保裔

第五章筵席風『b 』

天會十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戊寅,顯聖宮中,北漢君臣與契丹使者濟濟一堂,剛剛接受了大遼皇帝冊封為大漢皇帝的劉繼元在此設宴款待上國使者韓知範,在京的主要文武大臣都陪同出席。

這個韓知範是韓知古的族人,現在的大遼天順皇帝身邊的內『sh 』,來到北漢自然是身份尊崇,不過劉繼元即便不知道韓知範在契丹的身份,單是以其上國使者前來冊封他的使命,那也會恭恭敬敬地款待,所以宴會的規格很高,辦得是相當的隆重,左僕『sh 』、平章事郭無為和平章中書事張昭敏、樞密使馬峰、宣徽使盧贊、『sh 』衛親軍都指揮使郝惟慶都到場了,甚至就連新任東城防御的領建雄軍節度使(北漢的建雄軍在代州)劉繼業都有份出席。

只不過宴會雖然辦得很隆重,到場的文武身份不一般,酒食非常豐盛,但是太原城外周軍圍城的現實總是揮之不去的,即使周軍至今尚未真正發起攻城,北漢君臣依然是心情沉重,多數人食不甘味坐不安席,就連劉繼業都是一臉的凝重。

酒過三巡,筵席上的氣氛非但沒有趨于熱烈,反而更形沉悶,一直到郭無為借著酒意撲到中庭大聲慟哭「周軍勢大,圍城之眾幾乎有數十百萬,而城中僅有兵兩萬,我國今日以空城抗大軍,計將安出?」

劉繼元的臉『s 』有點難看,不管怎麼說今天也是他受上國冊封的大日子,雖然他實際登基已經有將近一個月了,但是上國的冊封總是一件大喜事,大家因為身處圍城當中而愁眉不展也就算了,哪里還能這樣大哭起來破壞氣氛,而且說出來的話更是非常的煞風景。

不過郭無為終究是累朝老臣,睿宗皇帝都極為借重的,如今更是有建策之功,劉繼元再怎麼心中不快,卻也不好沖郭無為發作。劉繼元正在座位上心煩為難著呢,然後就看見郭無為猛然『ch u』出了佩刀往自己的『xi ng』口扎去,唬得劉繼元慌忙離座降階跑上前去拉住了郭無為的手,口中連聲說道「僕『sh 』何至于此?!」

「先帝英年崩殂,臣受命危難之際,合當盡心輔佐陛下,只是周軍大舉圍城,我軍卻難以相抗,老臣無計可施,愧對先帝……」

劉繼元一邊勸著郭無為,一邊將他攙扶回坐席上,郭無為也就順勢回去了,不過口中卻是連聲的痛心疾首愧悔『ji o』加。器:無廣告、全文字、更

這個劉繼元,在做皇子的時候一點都不顯山不『l 』水的,搞得郭無為以為他會比劉繼恩、劉繼欽、劉繼文等人好控制,所以他才會極力主張迎立劉繼元,甚至為此而讓出了樞密使一職。孰料這人頗有一套手段,雖然繼位之際就踫上了周軍大舉入侵,卻仍然不動聲『s 』地將宮中衛士都換成了自己的人,還收攏了原先劉繼恩的部屬,讓郝惟慶等武臣歸心,並且借著周軍入侵引發的禁軍軍職變動迅速地安『ch 』招納親信,再加上重新重用劉繼業,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君的權位就大為穩固,郭無為在朝堂之上的支配力還不如劉承鈞那時候了。

如果只是這樣,郭無為或許也就算了,既然已經不能把控皇帝與朝堂了,坐享高官厚祿直到致仕也還是不錯的,但是周軍橫掃晉陽周邊的威勢讓他知道,就連這樣的富貴日子都難以持久。

不過這世界上柳暗『hu 』明的事情就是有那麼多,周主發往太原城中的勸降詔書和一連串的封官許願又讓郭無為看到了另一種前途。

太谷縣令梁文陟降了,被周主任命為太子洗馬;祁縣令張續降了,被周主任命為右贊善大夫;憲州判官史昭文以州降周,直升為本州刺史;就是郭無為當年的那個老對頭趙弘,在知嵐州任上降了之後更是得到周主的厚待,雖然現在還沒有任命新官,但是已經許了節度使的等級。

至于太原城中的這個新君和主要的朝臣,周主也都許了主動投降之後的封贈,預留給劉繼元的節度使職位或許不算什麼,許給郭無為的安**節度使一職卻讓他大為心動。

周軍蓄勢已久,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面幾乎是橫掃了漢境,郭無為早就感覺難以相抗了,這時候還能得到周主以節度使虛位以待的禮遇,他怎麼可能不心思活泛起來。想當初他身為道士而習之術,還不是為的身家富貴?只是郭威率軍平三鎮之『lu n』的時候,他杖策謁于軍『m n』卻不為郭威禮遇,這才隱居于太原抱月復山待時,一直到劉承鈞將他請出山來。如今自家在北漢的身家富貴可能不保的時候,卻能夠得到周主許諾的富貴,郭無為哪里會有拒斥之心?

可惜……郭無為前段時間拿著周主發給劉繼元的詔書去勸其納土獻款,結果被劉繼元給斷然拒絕了。周主在形勢大優的局面下,可以放下郭、劉兩家的仇怨,主動許給劉繼元節度使的待遇,這該是多麼的寬厚,然而劉繼元竟然就這麼拒絕了……劉繼元自己不要唾手可得的安穩富貴不要緊,郭無為可是為機會的喪失而大大地心痛了一回。

昨天晚間大遼皇帝派來的使者悄悄進城,郭無為很快就知道了這一行人沿途的狼狽,晉陽北面充斥著周人的大軍,大遼的使者竟然無法從官道由大遼鐵騎護送到城下,而要以小股人馬翻山越嶺間道而來,足見這個大漢的上國也拿周軍沒有什麼辦法,企盼大遼的援軍給太原城解圍恐怕要落空。

一直到今日的冊封典禮和現在的宴席上,這個使者韓知範仍然沒有給出明確的安全承諾,只是隨意地表示大遼援軍正在雲州一帶集結,對眾人草草地安慰了一番了事,這讓郭無為如何不心中大為不安。

不過這些情緒肯定都是不適宜直接表達出來的,因此郭無為也就只好拿「愧對先帝」說事了,順便表演了一下自殘——他對劉繼元能夠及時地阻止他還是很有信心的,自己畢竟是累朝老臣了麼,對劉繼元還有冊立之功,君臣之間再怎麼暗中有隔閡,面上的功夫總是要做得很到位的。

郭無為的這一番哭訴表演和劉繼元、郭無為君臣之間的互動,在席間引起了一片唏噓,眾人都是各懷心思,一時間殿中更顯得沉悶無比。

「呵呵,郭僕『sh 』心憂社稷,大漢皇帝禮賢下士,韓某久聞漢國君明臣賢,不過直到今日才算是真正地體會到了。」

敏銳地感覺到筵席上的氣氛很有些不對勁,韓知範打了一聲哈哈,用一段阿諛作為開頭,準備給北漢君臣鼓一鼓勁。

然而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接嘴的,韓知範最終只好略顯尷尬地繼續說道「周軍勢大,韓某自北面過來,一路上已經看到了。不過郭僕『sh 』不必過于憂心,大漢皇帝盡管放寬了心,我大遼上國定然不會棄漢國于不顧,天子早已下詔組織大軍前來救援,只是冬天集結大軍要多費一些時日,所以才耽擱到現在都不能出發。」

「只是因為冬日集結大軍比較麻煩,這才遲至今日尚不能發兵麼?」

盡管知道這麼問很冒昧,不符合對上國使者的禮儀,但是劉繼元在這個時候已經顧不得那麼許多了。太原城雖然很堅固,城中居民眾多,可以征召足夠多的壯丁上城頭防守,但是正規軍終究只剩下了兩萬來人,要想在十多萬幾十萬的周軍圍攻之下守住太原城,他的希望基本上是寄托在契丹的援軍上面,如果援軍再不來,劉繼元都不知道還有多少文武會像郭無為這樣情緒崩潰。

韓知範此時當然是要大包大攬的「這是自然,貴國與我國相『ji o』多年,豈能不知道我大遼鐵騎多是在九月出兵?可是這一次貴國的警訊傳到上京的時候,已經是九月底了,而且那時候周軍還沒有侵入貴國,天子也就只能詔令南院大王加緊戒備,卻是很難立即征召大軍集結的。」

韓知範一邊說話一邊注意著在場眾人的臉『s 』,然後就看到隨著他的話音,劉繼元等人臉上浮現出驚慌、失望、茫然等諸多情緒,當下趕緊轉了口風,心中決定不再繼續強調冬天出兵的困難了。

「不過近日我大遼數十萬鐵騎就將在雲州一帶完成集結,此次的援軍規模空前,甚至還強過了當年救援幽州的兵馬。只要漢國沿途州縣能夠提供充足的糧餉,代州、忻州等地的駐軍能夠給予全面的輔助,讓我上國兵馬無需分心打草谷,定然可以快速馳援。北面的那點周軍完全不足為念,我大遼鐵騎一旦出動,相信一個月之內就可以抵達太原城北,擊潰周軍的攔阻不過是舉手之勞,晉陽之圍定然是迎刃而解。」

韓知範的這一番話終于讓劉繼元等人神情大定,不過劉繼元仍然有些忐忑「還要再等一個多月啊……」

「大漢皇帝不必憂心,我大遼援軍雖然不能即刻趕到,韓某卻可以在太原城與諸君共患難,太原之圍不解,韓某便不回上京。」

韓知範說援軍能夠在一個月之內到達晉陽,那都是使用了一點語言技巧的,說的不是距離現在一個月,而是「一旦出動」之後的一個月,然而即便如此劉繼元還是這麼不安,韓知範就只好把自己給抵押進去了。

*7430221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