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九卷 金甌已缺總須補 第一章 我亦可往

作者 ︰ 康保裔

第一章我亦可往

「陛下,河東之戰進行得非常完滿,積年之寇于三個月之內即告破滅,十萬胡虜被殲滅于滹沱河谷,更為難得的就是,在此期間我軍並不曾嚴重擾民,所以除了忻州與定襄被胡虜付之一炬之外,河東各地遭到的破壞都不大,今年的ch n播ch n耕都不會被延誤了。電子書下載**唯一可惜的是,忻、代兩州遭胡虜累月荼毒,滹沱河谷左近的青苗均已不存,兩州的冬麥基本絕收,就是在開ch n之後搶種早粟或者高粱,也很難保證接得上當地民戶的口糧——須知他們過冬的口糧早已被契丹軍與偽漢掠去泰半,幸存者如今都要靠朝廷的接濟……」

代州城的府衙之內,首相王著正在向郭煒總結河東之戰,當然,作為文臣之首,他的匯報重點顯然是放在了民政上面。

郭煒帶著錦衣衛親軍一路攆著契丹軍北上,然後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又安心地待在代州城內靜等馬仁瑀率軍殲敵的好消息,嗣後卻沒有急匆匆地趕回晉陽去搞什麼受降和進城的儀式,反而將兩府的主要官員都召集到了代州城,將招降納叛與接收太原城的事情全都ji o給了河東行營處置。

王著等人雖然對皇帝在決戰之後不南歸反而傳召他們北去暗暗感到納罕,卻也沒有特別地表現出多少驚異來,畢竟河東之戰最大的變數和真正的挑戰就是契丹援軍,在殲滅了契丹援軍之後,劉繼元的絕望投降是完全可以預期的,處理這些事並不真正需要皇帝親臨——西蜀孟昶、嶺南劉鋹的投降可都沒有皇帝或者什麼重要文臣到場。

等到一行人過了石嶺關以後,特別是路經忻州城的時候,他們目睹了沿途與石嶺關以南完全不同的景象,這才自覺對皇帝的意圖有了一些把握。

石嶺關以北、牧馬水的兩岸,別說是河灘上的枯草了,就連地里的冬麥苗都被啃了個一干二淨,而且一路行來,官道兩邊的田地里差不多都是這幅景象,地里的那些麥苗被啃得光禿禿的乃是正常現象,其中能夠剩下小半拉的麥苗就是足夠幸運的了。

尤其令人震驚的就是忻州城的殘垣斷壁了,一座晉陽北面的重要城池如今卻成了一片廢墟,任誰看了都不免有些惻然,更何況棲居在城外臨時帳篷里面的幸存者的生存狀態看著就令人酸鼻——原先應該有一兩萬人的大城,此刻竟然只剩下了兩三千百姓,其他人不管是被那場大火燒死了,還是被契丹軍拉了壯丁死在代州城、雁m n關下,都是胡虜作孽。

還是皇帝仁德啊……這一戰不僅是沒有從河東地區征集糧草,而且還用軍食來救急忻州的這些難民,也幸好是這些年在潞州、鎮州、河陽等地積儲了足夠多的軍糧,不僅支撐禁軍在河東長期作戰綽綽有余,現在勻一些出來給災民們渡過難關也是頗有余裕。

所以王著在給郭煒總結匯報整個戰情的時候,雖然重點提到了忻、代兩州百姓的口糧困難,但是並沒有以此困窘——潞州、鎮州、河陽等地為了征伐河東準備的軍糧足夠十多萬人馬圍城一年半載的,現在戰爭在三個月之內就結束了,太原城內的庫藏可以被利用上,圍城的軍隊應該在幾個月之內就能陸陸續續地撤離,保證河東百姓渡過這個ch n荒乃至給他們提供糧種都不會是多大的難事。

仁政,還得用錢糧來堆的啊……

可以確定的就是,整個河東地區多半會被蠲免一年的賦稅,像忻、代兩州這樣的過兵重災區基本上會蠲免兩年,甚至有可能是三年。像這樣作戰時大筆的投入,取勝後卻好幾年收不回本錢的事情,也就只有真正的王者仁君才能做得到了,這還是幸虧大周的這幾個皇帝都很勵j ng圖治,雖然頻繁用兵卻又不窮兵黷武,所以各地的府庫都算充盈。

「嗯……禁軍這些年的長進確實很大,如今都懂得要愛惜百姓了。劉繼元既然已經歸降,河東百姓也就是朕的子民了,朕又豈能讓他們受凍餒之苦。」郭煒倒是沒有像王著等人想的那麼多,「兩州災民的救濟、度荒糧種的發放和組織各地搶種搶收,就要勞煩宰相和行營轉運使來具體安排了,朕信得過眾卿,必定不會讓朕失望,必定不會讓當地百姓在王師復土之後遭致流離。」

說實話,讓兩府大臣途經被契丹軍大肆荼毒的地區,j 起他們的安民賑濟之念,這完全就是意外之喜,屬于郭煒的無心ch 柳。他之所以駐蹕代州城而不南下,之所以把兩府大臣都召到代州城來,其實是有另外的打算,只不過王著一上來就談到了災民的問題,郭煒也不好立即轉移話題罷了。

皇帝如此重托,王著自然是滿懷責任感地應承下來︰「臣等一定不負陛下所托,定然盡心竭力于災區、災民的安置,務必不使一人流離失所,務必盡速恢復耕稼,讓河東百姓盡快體會到皇恩浩d ng。」

「嗯,很好……」

對于王著的這種擔當,郭煒相當滿意,不過他也只是贊許地點了點頭,卻沒有進一步發話,在場眾臣也不知道皇帝這是什麼意思,一時間屋內倒是有一點冷場。

郭煒只沉y n了片刻,終于還是決定說出自己的打算︰「不過朕將眾卿從平晉城召來,主要的卻不是為了忻、代兩州的賑濟,而是要和眾卿商議一下朕下一步的行動……」

听皇帝說到這里,王著以下諸人不約而同地抬頭看了郭煒一眼,一個個難掩心中的詫異之情。

下一步的行動?河東之戰進行得非常完美,殲滅了契丹的援軍,迫降了劉繼元,除了忻、代兩州有些殘破之外,幾乎可以說是完取河東,下一步不就是奏凱回京麼?河東當地的軍政安排、有功將士的各種封賞,乃至獻捷或者獻俘的儀式,那都不是可以在行宮當中草草而就的,顯德十六年正旦的朝賀因為君臣不在一處而將就著過去了,這些事情可就必須得好好張羅一番了。

「朕知道,河東之戰,主要地方從備戰到現在長達四個月,各路大軍在河東實際征戰了三個月,如今一戰功成,的確需要盡快回京進行封賞安置。」郭煒沒有理會眾人的驚異,自顧著地說道,「不過在此之前,朕還想率軍越過雁m n關,到契丹境內去走一遭!」

話音剛落,方才抬頭看了郭煒一眼的眾臣不由得又是齊齊抬頭,震愕地看著年輕的皇帝,一時間都有些呆愣。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次相呂胤︰「陛下不可!河東之戰如此完滿,乃是因為陛下天命所歸,諸軍將士用命,而且運籌司的計劃非常周詳,各地的軍資供應又提供了充分的保障,這才有了一戰盡殲十萬胡虜、兵不血刃迫降劉繼元的成功。現在陛下臨時起意要率軍深入契丹境內,這卻是遠遠超出于此戰的計劃之外,此事相當不妥。」

自從進入政事堂以後,呂胤很快就熟悉了兩府的運作,尤其是隨駕出征河東的這兩個月里面,他對樞密院尤其是其中運籌司的作用深有體會。運籌司在一場大戰當中所起的關鍵x ng作用,那些周密的計劃部署是怎樣形成與付諸執行的,呂胤現在已經很清楚了,而且對此深為贊嘆。

設立這樣的一個機構,才是皇帝和朝廷掌控軍隊防止大將擅權的良策,也是保證廟堂之中算無遺策、面臨任何突變都應對有方的良法,這樣好的一個機構,當然要充分發揮其作用,而皇帝超出這個機構作出的軍事決斷應該越少越好——這不是為了限制君權,而是為了穩妥,軍國大事可容不得心血來ch o。

所以當皇帝突然說出運籌司當中不曾計劃過的行動企圖之時,呂胤忍不住就出言進諫了,雖然他在以往大都是作為皇帝在政事堂的代言人面目出現的。

「是啊,陛下千萬不能草率行事!」

首相王著的話就更直率了。

就連次相王溥都忍不住出聲︰「陛下,此事應當從長計議,禁軍如何越過雁m n關行動,行軍、補給怎麼安排,出擊目標為何,運籌司均不曾有過詳細推算,萬萬不能貿然了……」

「草率?貿然?不……朕這次的想法絕非心血來ch o!」郭煒重復了兩聲,然後搖了搖頭提高了聲線,「河東一戰,目前看來似乎是非常完滿。契丹援軍雖然從恆山小路跑掉了一些,不過大部終究被殲,其主將和幾個重要將領授首,即使契丹軍在最後的臨死反撲中造成了錦衣衛親軍的不小傷亡,不過戰果確實輝煌;更不必說太原城最終是不戰而下的,三月滅國,軍中傷亡不算很高,撫恤要不了太多,消耗的軍糧和軍器更是遠低于預估,的確已經是很完美了。」

說到這里,郭煒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再次高聲說道︰「但是,契丹軍多次深入我境,此次更是以十萬大軍前來干擾我軍作戰,雖然我軍已經將其盡滅,然而這樣並不足以警示宵小。大周的北疆就能這樣任其出入不成?寇可來,我亦可往!我軍不深入契丹境內走一遭,契丹就永遠不會知道輕重。」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