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九卷 金甌已缺總須補 第二章 招諭安南使者

作者 ︰ 康保裔

第二章招諭安南使者

「繼筠老邁,偏又舊創復發,竟然險些誤了王事,今日更是不能親往碼頭迎候天使,怠慢了諸位,還望見諒。e^看」

嶺南安撫制置使的府衙大堂內,何繼筠裹著一身棉袍靠在座椅中,面s 略顯蒼白,聲音也有些低弱,不過氣息還是比較平緩,說話時也沒有明顯的停頓喘息,倒是讓這些前來拜會他的小輩們心中松了一口氣。

潘光裕趕緊躬身說道︰「光裕何德何能,只是一個禁軍小輩而已,怎敢勞大使親迎。大使抱病運籌帷幄,翻手即以虎子領軍平定邕州之lu n,正是我輩仰慕的。」

「何大使正當盛年,些許舊創怎麼會誤了大使效忠,陛下知悉大使抱病處理軍務,令郎以衙內領軍建功,可是非常嘉許的。至于親迎之語就更不必說了,我等後生小輩,只不過身負出使遠藩的詔命,豈敢在大使面前作態。」

這個說話的年輕人三十出頭的樣子,身負武職而有十足的文人氣,正是此次前往安南的正使,洛苑副使趙匡義。

趙匡義因為顯德中郭煒繼位之初的那一次犯事被貶,起復之後去了雄勝軍擔任監軍,在關隴山地一待就是七年。隨著後蜀的滅亡,雄勝軍的重要x ng立即大幅度下降,樞密院早就在議論裁撤內地一系列軍鎮的事宜,雄勝軍也在裁撤之列,于是郭煒也就順勢遂了太後的心意,將趙匡義從那邊召回京師,並且論功升為洛苑副使。這個差遣盡管沒有多少實事,階位卻還是不錯的,又可以長留東京,正是適合功臣勛貴子弟的一系列使職之一。

不過郭煒可不會看著趙匡義領著俸祿不干活。眼下邊境州縣的守將都已經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也不好讓他去哪里再做監軍,而讓他負責某個方面郭煒又不放心,本來還在煩惱著呢,這邕州的事情一出,嶺南需要的臨時差遣猛然增加,郭煒倒是給趙匡義找了個合適的職司。

雖然說這人有點文不成武不就的,不過相對而言趙匡義顯然更為偏文一些,紙上談兵的能耐還可以,嘴皮子功夫不錯,在一個大國里面也未嘗沒有用武之地。

兩府議事討論針對邕州變lu n的對策,除了加強地方治理與駐防軍隊之外,還議定了立即遣使到安南責其納貢稱臣,順便查探一下當地的政情民意以及當地勢力是否涉足了邕州的土人作lu n,這個招諭安南正使的官職不能太高了,官場資歷卻又不能太淺了,洛苑副使趙匡義正是合適的候選者之一。

當然,郭煒很樂意又把趙匡義從眼前支開個大半年的,不過他也不會完全放心將這等大事任由趙匡義一人做主,所以又給他配了個副使,這個出任招諭安南副使的禮賓副使王文寶出身武學,有豐富的禁軍作戰經驗,此時卻又是直屬偵諜司指揮。

王文寶的直屬機構是最新設立的樞密院偵諜司南洋房,主事正是在平蜀之戰的隱蔽戰線立功頗大的韓徹。隨著平蜀之戰結束,蜀地漸趨穩定,西南房的刺探對象變成了西南夷和大理國,其重要x ng明顯下降,郭煒很自然地就把韓徹從西南房調到了南洋房,不過並非單純的平調,韓徹如今可領著洛苑使一職呢。

只不過趙匡義、王文寶及其從人是跟隨定遠軍的分船隊從沙m n島沿著海路抵達廣州的,而韓徹早就從陸路先期到了。

何繼筠听到潘光裕和趙匡義這麼說,不禁仰靠在椅背上哈哈一笑︰「呵呵,謬贊了謬贊了……還是當地土人不習征戰,所以犬子率軍剛剛趕到,此輩即被我軍兵威所懾而抱頭鼠竄。不過解圍邕州甚易,深入山林平息叛軍卻難,以嶺南原先的州郡兵僅能保境而已,邕管將來的治安,還有南洋海路的安全,就都要仰賴潘都虞候的分船隊了。至于天使所負的聖命麼,我就不敢置喙了。」

「光裕定當盡心竭力,率定遠軍分船隊和伏b 旅兩軍全力協助何大使,還嶺南與南洋的一方安靖,絕不會有負陛下的任命。」

潘光裕原本就是為了建功立業而來的,現在得到何繼筠這等南疆大將的深自期許,哪能不大表決心呢。自從平定江南之後,伏b 旅還能在北疆撈到一些仗打,定遠軍差不多已經淪為了近海漕運的護航船隊,南洋的海寇以及有可能發生的對安南的威懾,可是定遠軍難得的軍功所在。

趙匡義卻是淡然地笑了笑說道︰「招諭安南的使命看似與何大使無關,不過這等藩鎮如何看待朝廷,嶺南一地的民生與軍威卻是至關重要的呢。」

「唔~這倒是說得不錯!」何繼筠只是稍作沉y n,便微笑著說道,「ji o州藩鎮與朝廷區隔已有數十年,後期多是向嶺南劉氏稱臣,對中原已經頗為生疏了……不過現在朝廷以呂易直知邕州,以王三鐵為邕州兵馬鈐轄,以王秘權為邕州兵馬都監,軍旅民政都堪稱得人,再有名震幽薊、吳越與河東的伏b 旅兩軍相助,平息當地土人叛lu n當為期不遠。至于招諭安南一事,全在朝廷和天使籌謀,我和嶺南轉運使全力協助也就是了。」

呂易直就是呂端了,郭煒將邕州的前任知州範旻接運回東京治病療傷,不過邕州這種新lu n之地卻是須臾少不得親民官的,所以郭煒很快就指定在朗州知州任上政績斐然的呂端移任。

對于這個任命,次相呂胤因為是呂端的親兄長而采取了回避地態度,不過吏部尚書薛居正卻在s 下里向郭煒進言說「呂端為人糊涂」,當時就讓郭煒想起了那句名聞遐邇的「呂端大事不糊涂」,然後立馬原話山寨了過來。

確實,「呂端大事不糊涂」,那可是經過了歷史的嚴格考驗的,後世還有不少人因為某些事情直接就有了「呂端」的綽號呢,郭煒焉能不放心他?

雖然說現在的呂端還年輕,才不過三十六七歲,歷練肯定不如獲得這個評價的時候,不過他可是少年蔭補出身的,到現在官場經歷都快有二十年了,知縣知州都做過,地方治民理政的經驗算比較豐富了,擔當這副重擔應該可以稱職的。更重要的是,朗州那邊有五溪蠻,呂端在朗州在治政就很好,那麼到邕州處理土人的事情也不會很生疏。

而且,結合「呂端為人糊涂」與「呂端大事不糊涂」這樣兩個評語,不正是說明此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麼?在南疆用華夏文明的優勢感化直至同化當地的土人,需要的恰恰就是這種原則站得穩卻又知道變通的人,所謂的有理有節不外如是。

因此郭煒對于自己的這個任命相當放心,當然,還得有王繼勛在軍事方面的鼎力支持。這可是一員武勇和見識兼備的宿將,有他坐鎮邕州的軍事,而且當地的駐軍也獲得了加強,再不是原先的兩三千守軍,郭煒相信土人再也不可能組織得起大規模的圍城來。

王侁出任這個監軍的位置也是郭煒斟酌了許久的任命。王侁這人的才能和忠心都不錯,郭煒經過這些年的實際考察,心里面是很清楚的,由他獨任方面監軍應該是很稱職的,只是郭煒對王侁有一點心理y n影而已。

在曾經的歷史上,王侁害死了楊業,這件尚未發生的事情的確是郭煒心頭的一根刺,不過想一想那段歷史背景,他現在倒是有些明白其中的內情了——在原先的歷史上,宋朝滅亡北漢是在趙二手上,太平興國年間,那時候楊業從一個敵國的俘虜而驟得高位,又受到趙二這個皇帝的特別寵遇,肯定會非常招那些從宋朝的軍事系統升上來的軍官忌恨的,所以王侁只不過是做了這種忌恨的代表而已。

現在的歷史早就因為郭煒的到來而大不相同了。

楊業雖然也是得到了重用,但是郭煒畢竟讓他經歷了武學的培訓,盡力讓他融入大周原先的那個軍事系統的升遷次序當中去,郭煒也盡量克制了自己區別對待楊業的沖動,防備的就是同僚們對他產生忌恨之心。另外一點,郭煒就算是對楊業如今在周軍當中的處境再怎麼放心,也還是會極力避免把王侁與楊業攪到一塊去,所以應該不會再發生那種蠢事了。

而王繼勛和宋朝的楊業就很不一樣,他可是郭威率軍征李守貞的時候歸降的驍將,這麼多年下來,完全可以算作周室的嫡系親信了,就算說成從龍之臣也不為過,王侁在他面前可一點都傲不起來,也就不至于像對待楊業一般了。

反正郭煒是很看好這個組合的——一員宿將坐鎮,年紀大一點不要緊,待在邕州穩得住軍心就行,反正監軍和知州都是年富力強的,而且監軍的軍旅經驗不少,知州的地方經驗很豐富,這種組合別說放在南疆開邊了,就算是放到北疆守邊都不會差。

「何大使,伏b 旅恐怕不能很快去邕州協助王鈐轄呢。分船隊到嶺南來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平滅盤踞在伶仃洋外海島嶼上的海寇,然後就是在廉州等地修建適合定遠軍進駐的大港,這都需要伏b 旅全力出擊。」

潘光裕稍微愣了愣,最後還是對何繼筠直說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