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九卷 金甌已缺總須補 第四章 使團入越

作者 ︰ 康保裔

第四章使團入越

「好了!天使已經被ji o州人接進去了,我等現在是奉朝命護送天使的,卻不便強行沖過海m n鎮(今越南海防一帶),白藤江里面就指望著使團能夠抓住機會好生勘測一番,兒郎們先把海m n鎮外面的這個灣口熟悉熟悉!」

看著海m n鎮的守軍出海迎謁,恭恭敬敬地把定遠軍船隊引入港中,又給使團換船往內陸送,趙彥功也挑不出對方的m o病來。e^看一直忍著ji o州的地方官離開,他才開始大聲地招呼起屬下,命令眾人各展所長,勘測好海m n鎮左近的地勢。

「都校盡管放心,俺們手里邊的一些勘測儀器可不是ji o州人想得到的,動靜不用太大,俺們只要hu 上個幾天的時間,就可以把入港的航道和周邊形勢都畫到地圖上去。」

「是啊,其他幾個軍都在香山島和雷州、瓊州、廉州、欽州那邊忙乎著,俺們在等候天使返回的這段時間里面也不會閑著的。」

…………

听著屬下一個個向自己表著決心,趙彥功心里面卻並不輕松。

從欽州一路過來,開頭還能夠完全沿著海岸航行,在見到了永實島之後,海岸邊的那些礁石山就迫使船隊不得不繞向深海了。好在那一群群的礁石山外緣連綿相接,向導用r u眼也能繼續為船隊領航,沿途的香葩島、苟樞島、群蘭島、吉婆島都比較醒目,向導只是帶過了一遍,軍中的攀招手們就已經保證下一回自己就能夠領航了。

其實要是認真說起來,船隊路過的那些礁石山哪里是什麼礁石哦……盡管被海水淹沒了大半,但是人人都看得出來,那分明就是連綿的群山,只不過那一片山巒不知怎麼的沉到了海水中,這才形成了向導所言的下龍灣。想一想平常在陸地上所見的山嶺和谷地,趙彥功即使有心要在沿岸找一條安全的航道,卻又哪里敢去冒險?天知道高聳的礁石山邊上海水到底是什麼深淺!再加上海邊的ch o漲ch o落,就連常年往返此地打漁和商貿的向導都不清楚那些航道,趙彥功可不會自信滿滿地認為定遠軍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勘測得清楚。

好在這一段路還不算太長,晚上航行得稍微慢一點,有個三四天的時間也就繞過來了,可惜這段路的中間就沒法依靠陸路建立什麼固定的補給點了,人員、物資的輸送基本上全得依賴水軍。

定遠左廂第一軍現在能夠做的,也就是將海m n鎮外圍的灣口大致地勘測一遍,**位在哪里,落ch o的最低點在哪里,最安全的航道是個什麼範圍,除了海m n鎮的港口之外,還有哪里可以作為卸下人員、物資的臨時登陸點,都距離官道有多遠?林林總總這麼多問題,能夠趕在使團返回之前做完就已經很不錯了,這還是因為此次前來的船隊規模夠大,ji o州人沒法徹底監視起來,讓加強配備了勘測人員的第一軍可以比較盡興地干活。

但願自己屬下的兒郎們這一次出行就可以完成任務吧,但願使團在白藤江的航線上也能夠不辱使命吧,雖然趙彥功心中隱隱約約地知道,朝廷肯定不會把勘察向ji o州進軍的路線這個任務完全寄托在第一軍和使團的身上,樞密院偵諜司一定會另有安排,但是他仍然希望第一軍與使團能夠徹底解決問題——第一軍和使團都是有朝命掩護的,只要行動不是很過火,ji o州人就沒法拿他們怎麼樣,然而偵諜司另外遣人過來就危險得很了。

…………

「副使,ji o州人盯得太緊了!兒郎們根本就施展不開啊……」

「是啊,觀察沿江的地形地貌,測量主要地標的距離,那都還可以躲在船艙里面純用r u眼或者借助千里鏡勘測,一些專用器具ji o州人也未必看得明白,但是測量水深的方法就只有那些,一點都不能取巧的啊!」

白藤江上,一隊當地人的快船正在逆流行駛,趙匡義盡著正使的本分,在船樓上和護送使團的ji o州地方官員閑談著,倒是讓副使王文寶徹底騰出了身,只不過王文寶一回到船艙,迎接他的就是屬下的訴苦。

王文寶皺了皺眉頭,故作輕松地安慰著眾人︰「慢慢來吧,叮囑兒郎們都莫要心急,勘測不完全不要緊,盡量別在ji o州人面前l 出了大伙兒的本意!這一路上能夠把白藤江沿江的地形地貌、重要地標都勘測清楚,我們的任務就已經完成得很出s 了,航路水深情況ch u空測上幾個點,等到回程的時候再ch u空補測一下,反正陛下肯定不會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使團這一行身上的……」

雖然很想畢其功于一役,王文寶的腦袋卻沒有發昏。這條白藤江直通大海,水位顯然是會受到海ch o漲落的嚴重影響的,即便ji o州人不加監視,放開了任他們盡情勘測水深,光靠著使團一去一回這兩趟航行也是肯定不夠的。

臨出發之前,自己和這些兒郎們可是被召入宮中,由皇帝親自訓話,而且還調出了從南漢繳獲的文檔給他們看,讓他們知道了當年南漢曾經在ji o州人身上遭遇了怎樣的失敗。就是這條白藤江,ji o州人只不過利用了ch o漲ch o落的巨大水位差,在江中預先埋下鐵頭木樁作為陷阱,就讓南漢主的長子劉弘c o率領的強大船隊差一點全軍覆沒,劉弘c o更是斃命于斯。ch o位如此重要,江底的地形如此重要,皇帝顯然是不會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無法自由行動的使團身上的。

所以王文寶自己固然是立功心切,卻還是很注意安撫屬下的情緒,畢竟朝廷另外安排一批偵諜司的人潛入ji o州勘測白藤江水文並不算太難,而要像他們這支使團一樣完成某些特定的使命卻不太可能。

正使趙匡義和ji o州的官員能夠做到相談甚歡,這件事情就相當不錯,有了這樣的基礎,等到使團抵達ji o州的治所,他王文寶就有機會帶幾個人介入其中。趙匡義只懂得出使的表面工作不要緊,他的職責也就是那麼一點了,更多的事情都得由王文寶這個副使來做,譬如了解ji o州如今的真實狀況而不是他們向朝廷進貢的表章描述的表象,譬如深化了解ji o州官員內部的各種動態,最好能夠找到願意親近朝廷的一派人……

隸屬偵諜司以後,王文寶很快就熟悉了偵諜司的工作流程,第一線的人只要能夠向上面提供盡量全面詳細的基本情報描述,那就已經是大功一件,至于對情報的分析歸納,第一線的主管可以做,他的意見也會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但是偵諜司另有部m n會綜合各個渠道的情報進行統一的分析歸納,某個第一線主管的分析意見也僅僅是參考而已。

因此王文寶可不想因小失大,只因為其他團隊同樣能夠完成的白藤江水文勘測問題就妨礙了使團今後的大計,進入ji o州治所以後才是他們大力施展的時候,與ji o州官場的接觸往來就不是其他團隊能做的事情了。要是因為在白藤江上的動作過大而被ji o州人嚴格限制了行動自由,以致于進了ji o州治所之後無法深入了解當地的實情,只能浮光掠影般地回報一些感想分析,那就得不償失了。

…………

「咦!ji o州的治所不是在羅城麼?從白藤江口溯流而上,經岔流轉入朱鳶江,江邊大城即羅城……」趙匡義看著船隊從高大的螺城旁邊順流而下,不禁大為驚異,「現在船隊不靠羅城登岸,為何卻要順朱鳶江駛向東南?」

趙匡義此時在詫異當中也有幾分自得,別看自己出身于軍將之家,只在幾個學究身邊開過m ng,讀書倒是在武學的時候讀得多一點,但是絲毫也不妨礙自己在接獲出使安南的詔命之後緊急做功課。

大唐的ji o州治所是羅城(今越南首都河內市所屬東英縣古螺村),這肯定是不會錯的,前朝的各種史籍與游人墨客的筆記文章可都記載著呢,趙匡義在短短的時間內翻查了那麼多的書籍,就連他都有些佩服自己。

從那些書籍記載當中,趙匡義很清楚地知道了羅城的具體方位,更知道高駢修築的羅城規模幾何,所以船隊從白藤江轉入岔道,再進入b 濤洶涌的朱鳶江(即今紅河的主河道),他就很注意察看西岸的村落建築,剛剛遠眺到岸邊那雄偉的城牆,趙匡義已經確信自己看到的就是大唐的ji o州治所羅城。

然而船隊卻沒有一點減速的跡象,根本就不打算在羅城停留,而是要順著朱鳶江繼續向下游行駛,這事可就出乎趙匡義的意料之外了——ji o州人把大唐ji o州的治所改了地方還是小,自己行前辛辛苦苦地做了那麼多的功課,翻閱了那麼多的史籍文章,豈不都成了白用功?

王文寶的感觸卻和趙匡義大不一樣,他只是驚異地盯著陪同的ji o州官員問道︰「ji o州是在何時更改治所的?為何此時不曾報與朝廷知曉?」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