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九卷 金甌已缺總須補 第十四章 濟州島?

作者 ︰ 康保裔

第十四章濟州島?

「哦?廷宜已經知道‘濟州島’是哪里了?」

郭煒的眉頭一掀,心中是訝異與驚喜並存。還真是沒有想到,自己在心里邊剛剛評價趙匡義雖然軍事戰略一無所取,但是政務外交方面還是頗有能力,他這就用實際表現來驗證自己的判斷了。

說實話,郭煒在穿越之前的軍史愛好者角色當得並不是十分合格,起碼他並沒有太多翻查史籍的耐心,更何況他最感興趣的古代史也就是後周那一段,而五代史上面關于外國的記載尤其簡略,當時的他又不可能預知自己會穿越,卻哪里會去核實什麼文字記載的濟州島事務?

現在的郭煒當然有條件調閱前朝的所有典籍了,不過要讓他從那些手寫的、雕版印刷的豎排文表當中查找這樣一樁小事,那還是饒了他吧……與其皓首窮經翻故紙堆,郭煒情願去軍器監開發署指導格物待詔和工匠弄原始電池。還真別說,隨著郭煒記起來《天工開物》當中鋅的還原制取法,冶煉作坊已經可以用比較簡易廉價的方式提煉出純度比較高的鋅錠,配合上純度較高的銅棒和純度較高的鹽水,開發署目前已經建起了幾個最原始的電池進行各項試驗。

現在看來果然是各有所長,且不說最喜歡根據皇帝喜好或者最新議題而翻檢史冊的盧多遜了,就連趙匡義在這方面的學力和能力都明顯高過了自己。當然,這其實是件好事,要是皇帝處處都比屬下強,那還不得自己累死?

「正是如此!」趙匡義當然不知道皇帝現在心里面轉著的想法,只是在那里眉飛色舞地說道,「陛下所掛懷的‘濟州島’,以陛下描述的位置,參照史籍記載,再輔以高麗方面的記述,臣可以斷定就是歷來史籍中提到的州胡、東瀛州、耽羅,大唐龍朔年間曾經遣使入貢的儋羅。」

「嗯,廷宜且慢慢說來……」

郭煒看著趙匡義的神情,的確沒有說謊和虛言夸飾的模樣,而是有幾分賣弄,另有幾分邀功的味道,顯然他對自身的判斷還是很有信心的樣子,這麼說來,濟州島的位置真的有著落了……而且從趙匡義說的這地方曾經遣使入貢大唐,那豈不是說自己很有機會將其納入大周的朝貢體系,最終實際佔據該島?那樣一個很有前途的海上牧場就呼之欲出了。

「陛下言‘濟州島’乃是高麗西南面的一個大島,臣在高麗的時候多次側面訪求,在這個位置上就只有耽羅國。而唐高宗實錄中記載的也正是如此,龍朔初,有儋羅者,其王儒李都羅遣使入朝,國居新羅武州南島上;麟德中,酋長來朝,從帝至泰山;初附百濟,後附新羅。」

趙匡義對自己的判斷的確是很有信心,因為就他翻查的史籍資料和在高麗那邊詢問的情況來看,「濟州島是高麗旁邊最大的一個島」,那麼除了東瀛日本國的幾個大島之外,就只可能是耽羅國所居的「新羅武州南島」了。

看皇帝對自己的匯報不動聲色,趙匡義繼續說道︰「島上居民最早來自何處,史籍不載,不過從歷代對其的稱呼來看,島夷、東屠、海上東夷和州胡……都說明和東胡、鮮卑、獩貊不無關系,或者就是上古泛海至此的東夷之後。依史籍所載,其俗樸陋,衣犬豕皮,夏居革屋,冬窟室;地生五谷,耕不知用牛,以鐵齒杷土。當知其未經文明播化,起居農事尚不及渤海人。」

「嗯,很好!廷宜這事做得很細致。」郭煒听到這里也是忍不住點頭夸贊了一聲,「那麼為何自此之後其國不再入貢了?‘初附百濟,後附新羅’,百濟亡後附于新羅,新羅之後莫非就附于高麗了?」

郭煒很高興。通過趙匡義的話,他也基本可以確認這個耽羅國就是在後世的濟州島上了,而且看樣子全島就這麼一個權力中心,只要能夠控制它,也就控制了全島。

至于怎麼控制和利用全島,光從趙匡義的這些描述當中,郭煒就已經想到了一些月復案。

島上的居民來歷是最不重要的,只要不是高麗或者日本的近親就可以了。所謂的東夷,其實只不過是中國史書的省事分類,里面雜七雜八的差別大了去了,可不光是後世的通古斯語族,更不是半島三韓人和東瀛日本人這一類語系和民族來源早就混雜不清的人群,如果耽羅國的居民真是早期東胡泛海定居的,那和大陸的關系未必就遠過了和高麗的關系。

而從趙匡義轉引史籍對該島居民的民俗及農業生產水平來看,他們的生存狀態相當原始,除了引入的鐵器之外,整個社會狀況幾乎就只有炎黃時期的水平。這樣的生產力和政權水平是很好對付的,其實並不需要采取什麼野蠻的手段,只要當地進入到大周的朝貢體系,並且接納大周駐軍,那麼朝廷完全可以定向扶助,通過引入良種和先進的生產工具,相信以島民原有的耕地就足以承載兩三倍的人口,剩下來的地方應該都可以用于放牧馬匹。

那麼多穿越小說都選擇了濟州島做牧場,似乎听說蒙元時期真的是拿這個島當作馬場的,韓國的濟州島也是牧場和旅游勝地,這一定有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在。

最核心的問題還是耽羅國的歸屬權,郭煒希望在這方面盡量做到名正言順。

趙匡義看了郭煒一眼,壓制住心中的佩服恭聲答道︰「大唐自高宗之後逐步放棄了經略海東,隨著新羅跋扈、渤海興起,安東都護府都已經內遷,這些海外藩國自然流散。耽羅國先後依附新羅、後百濟,直至王氏高麗平定兩國一統半島,耽羅國又依附于高麗,其國主由高麗冊封,稱為星主,如今的耽羅國星主乃是高氏日望王。」

雖然恭恭敬敬地回答了問題,趙匡義心中仍然有些疑惑,這樣一個海外的荒島,就連高麗人都不怎麼重視的,他不知道為什麼皇帝會這般看重,而且還自己起了個「濟州島」的名字。不過根據史籍記載和高麗人描述的方位,這個島嶼往西還真有可能正對著濟州呢……然而這事仍然透著奇怪,這條線上不是還有曹州、沂州、海州這些州郡麼?濟州在其中應當沒有太多的特殊性,要說臨水,濟州固然緊鄰梁山泊,可是海州不是直接臨海了麼?

當然,這些事趙匡義想不透也不會力圖深究,以他這些年的經驗來看,皇帝的眼光、思路、能力都不是他趙匡義能夠望其項背的,別說是他了,就連趙家的頂梁柱趙匡胤恐怕都相距甚遠。所以現在的趙匡義心態早就平和了下來,還是老老實實地在皇帝面前展現自身所長,冀望著還能建功立業,不管怎麼說自己身後還有符家這個靠山,還能有太後幫忙,既然上一次身背那麼大的嫌疑都僥幸不死,繼續上進的機會就應當存在。

皇帝是怎麼知道濟州島的,皇帝為什麼要把那個島命名為濟州島,想不明白就不要去想了,這說明眼前這個皇帝確實是天命所寄,非臣子可以窺測的,哪怕趙匡義再怎麼自覺聰明。

還是老老實實地把這股聰明勁用到建功立業上去吧,目前看來這份努力似乎有了一些成效,雖然連續出使安南和高麗的實績都被副使王文寶他們攬去了,但是自己在高麗這邊的努力還是沒有白費,皇帝看到了,而且明顯器重了,這不是就連正使收受藩國的賄賂都沒有去計較麼?

「星主……高氏日望王……受高麗的冊封,向高麗進貢……」

郭煒口中念叨著趙匡義吐露的信息,心中默默地沉思起來。

按照趙匡義講述的這些情況來看,濟州島上的政權現在是和高麗形成了朝貢關系,嚴格地說還不能算作高麗的國土,大周要去挖牆腳並不是不可以的,只不過須得注意下方式方法,一個不能吃相太難看了,一個就是得讓那個什麼日望王心甘情願,讓島民不會明顯抵觸。

像這種海外的藩國,換一個主人求冊封、進貢,那都是很尋常的事情,中原王朝丟失這種藩國都是常有的事,更別說小小的高麗了。至于耽羅國這個日望王的所謂高氏,多半也就是土人攀附高門,和高句麗、渤海國的高氏或者中原的高氏應該都沒有什麼關系,和高麗就更不會有明顯的關系了。

讓日望王心甘情願,讓島民不會明顯抵觸,說真的對于郭煒來說不算什麼難事。這可不是夏州黨項李氏那種已經半開化的族群,定難軍李家的圖謀和野心很大,多半是力求真正統一的大周滿足不了的,一個部落酋長或者酋邦首領的上進心還是很好對付的。

至于吃相,只要耽羅國該宗大周的事情不被高麗抗議,那就無所謂難看。高麗會為了這件事向大周提出抗議嗎?一個肯向大周出讓江華島使用權的高麗,一個肯讓周軍進駐北境的高麗,想必是不會那麼不識時務的。

「嗯,朕已經知道了出使遼國、高麗的基本情況,嗣後有司自當論功行賞,眾卿這就退下吧……廷宜留下來,朕還有話要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