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九卷 金甌已缺總須補 第四章 歸來

作者 ︰ 康保裔

第四章歸來

「來了!來了!」

站在萊市橋的欄桿上遠眺的人忽然高聲地喊叫了起來,讓嘈雜的人群突然就安靜了下來,方才還是彌漫在一片嗡嗡聲當中的建春門外萊市橋東西上下,登時就恢復了肅靜,這一聲高呼的效果竟似不下于軍中的鼓令。

不過百姓終究是百姓,閑人總歸是閑人,和軍中行伍相比那是差了很遠,無論是比禁軍還是比最糟爛的州郡兵,那都是不能比的。嗡嗡聲只是稍息了片刻,接著就是一片嘩然,人群中倒是少有交談議論了,眾人都是呼叫著往前湊,普遍都有終于等到了圍觀正主的釋然。

天幸這些市民們的圍觀技能點得還算不錯,雖然這一次的熱鬧大了一些,建春門外穈集的人多了一些,人群密集了一些,但是在各人著意的克制之下,卻並沒有發生什麼踩踏事故,也沒有誰被擠下了護城河或者陽渠。

「真的來了,那麼多船,真壯觀啊!」

「一個從五品下的官兒就這麼大的排場,眼饞死人呢~」

「你懂個什麼!排場大是因為他出使三年方才歸來,而且出使了西域多個藩國,且不提從西域采購的良駒,就是國禮怕都帶回來不少,有這個排場是應該的。」

「也不光是這樣。听說隨行的還有一支泰西過來的大食使團,龐大的橐駝隊運載的異域貨物在靈州那邊都賣不完,要專程去汴梁的市場上出售,再加上給朝廷的貢品,那規模就不比回來的使團小了。」

「盛況空前啊~盛況空前!」

「你個酸書生才活了幾歲,見過幾多世面?就‘盛況空前’呢……武周女帝和大唐的天寶皇帝東幸離得太遠就不說了,當年唐莊宗的時候,哪一次出獵的排場會比這個小了?」

「咳……咳……以吾生平所見,今日圍觀百姓盛況空前,這話有何疑問?」

「不和你扯了~天子東幸或者出獵往返,百姓們都要跪迎的,誰敢堵在城門口和便橋邊上圍觀啊!」

「唉……不說百姓圍觀之事,當今天子也就是攜滿朝文武西遷的時候才行伍雄壯、儀仗威嚴,平常出城回城可沒有這麼大的排場。」

「這話有理!今上仁厚,體恤百姓,行止常以不擾民為念,誠然是許多臣子都不能及的。真聖君也~」

「真是個酸書生,什麼話到他嘴里就都有理了……」

「不管書生的其他話怎麼樣,這句稱頌皇帝的話總是對的。大周能有如今的和平安樂,還就是因為聖天子在朝,而且朝廷遷到洛陽半年多,皇帝除開公事之外的出城對百姓的打擾當真很小。」

「你這樣一說,那還真是!好皇帝啊……」

…………

建春門外擠作一團的人群發出的聲浪一陣一陣的,從萊市橋左近向周圍傳播,隱隱約約地竟然能夠直抵緩緩駛近洛陽城的那支搭載了兩個使團的船隊,只不過傳到船隊的聲浪已經分辨不清其中的具體內容了,就只能听到轟轟轟、嗡嗡嗡的聲音。饒是如此,遠遠地傳過來的聲浪和前方一片黑壓壓的人影,還是在使團成員當中激起了一片驚嘆之聲。

「真是壯觀啊……」

「京師竟然有這麼多人出來迎接我們。」

「當年離開東京的時候,相送的可只有陛下和一些朝臣呢。」

「立功殊域就是這等待遇吧~」

「我覺得大家關心的應該是洛陽一點都不比汴梁冷清,從前在汴梁是怎麼享受生活的,等到從朝廷領了賞賜,陛下給了假期,我們在洛陽一樣可以辦到!」

「是啊,雖然臨行之前朝廷的確有遷都的風聲,不過真的是沒有想到過,我們僅僅是到西域轉悠了三年的時間,朝廷還就當真遷來洛陽了。」

「管他是在汴梁還是在洛陽呢,只要不會短了俺們的俸祿,坊市中不會少了南北珍貨,勾欄瓦子的樂子不變,在哪里都是一樣的!」

「ぼ﹟﹩@&*#﹫∼」

「那個胡商在說個甚?」

「什麼胡商!是大食國的使節~」

「對~大食國的使節!他方才說嘰里咕嚕的說個甚呢?」

「他方才說啊……他們使團路過靈武城的時候,雖然已經驚嘆于中國相對于西域的富庶,但是總覺得仍然有一些名不副實,比他們大食國的巴格達、大馬士革還是差得遠;到了京兆府的時候,就感覺到中國之興盛富庶不下于大食國;不過還沒有進入京師,光是在城外看到這麼多的歡迎人群,他就知道中國確實富甲東方、人口繁盛,京師的富庶情況因為還沒目睹而尚不好說,但是京師的人口之盛一定勝過了巴格達和大馬士革。」

「哦!大食國的國都和另一大城已經堪比京兆府了?這泰西之國卻是甚強,儼然強過了遼國嘛~」

「嗤~遼國……看見大食人的馬沒有?雖然他們主要是用橐駝運貨載人,但是幾個頭領卻都是騎馬的,那些馬匹比高昌國西州回鶻可汗的烏孫馬還要神駿。據說大食的軍隊全都是騎的這種馬匹,這豈是那些只能騎乘矮小河套馬的契丹騎兵可以相比的?」

「可惜大食遠在泰西,與我大周相隔不啻萬里,難以大批販馬而來,否則的話,文思院和皇莊盡多大食人喜歡的珍貨,即便以大食馬遠貴于烏孫馬的價格,就是換個幾萬匹馬都做得到。幾萬匹大食馬……嘖嘖~」

「別‘嘖嘖’了!早教你多和西域人接觸,不管是回鶻語還是大食語都學著點,也要多了解一下那邊的地理民情,我們將來都是要跟著趙二郎開拓涼州以西去的,哪能不用心光顧著游玩!沒有和大食國的使節打過交道吧?不知道他們全國才只有幾萬軍隊吧?卻哪里來的幾萬匹大食馬賣給你!別說神駿無比的大食馬了,你問問烏孫馬和南番馬一次能夠買到幾萬匹不?」

「呃……失算失算,看著大食馬的神駿,光顧著激動去了,卻沒有想到這一條。沒有數十萬匹馬和十余萬騎兵,那大食國也就是比遼國富庶一些罷了,強盛卻是仍有不如。而且沒有數十萬匹馬,也說明大食國沒有遼國那麼廣袤的草原馬場,國家也未必有多大,白興奮了~」

「嗯……你還不算白興奮了。听你一言倒是提醒了我,听說朝廷已經成功地將那高麗南面海上的耽羅國收為屬國,在那濟州島上建立了馬場,從靈州那邊獲得的烏孫馬、南番馬良種和遼東的河套馬、海東馬分片繁育,若是從大食國求取百來匹優良種馬,卻也未必不能育出幾萬匹大食馬來!」

「讀過書的馬賊就是不一樣,比俺們武學出來的軍將鬼頭多了!你要是這樣向陛下進言,說不定陛下愛才之心一動,還就舍不得讓你監軍涼州了,到時候留在京師另有大用。」

「嘿嘿,陛下威伏四夷,將來肯定是要制服黨項、略地渤海的,軍將們去哪里都會有用武之地。無論是監軍涼州,還是監軍出塞,或者長驅夏州,只要是衛護百姓平滅胡虜,我就任陛下驅策又有何妨?」

…………

浩蕩的船隊在建春門外的人群當中引發了騷動,而人群的騷動則早早地感染了船隊成員,即使那些大食人都沒有例外,這樣的互動讓洛陽城東的這個早上分外的熱烈,仲秋的氣氛竟然有向盛夏奔去的感覺。

唯有墜在船隊後方的兩艘船上是個例外,甲板上的那些兵丁固然也是喜氣盈盈的,但是喜色當中卻難掩那份緊張戒備之情,目光也只是短暫地向歡迎人群那邊掃一下,更多的卻是盯在了船艙的艙門和窗口。

船艙里面卻是坐著十個人,十個做契丹打扮的漢兒,其中九個早已經惶惑得不知所措了,沿河的風光與遠處密集的人群已經都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震撼了,從靈武城失去自由那一天起,他們憂慮的就是自己的性命,外物的變化只要不涉及自身前途,在他們而言就全無所謂。

只有一個人還能保持一定的冷靜,冷靜地看著沿途景物的變換,冷靜地判斷著此行目的地的臨近,冷靜地考慮著自身的前途和相應的對策。憤怒了將近一個月的趙闊在登船順流而下的時候就開始冷靜下來了,所以他根本就沒有動過跳船自沉的心思,盡管看守們的防範並不是那麼嚴密,而到了船隊逆洛水向西南航行的時候,趙闊差不多已經想清楚了。

西京河南府洛陽,趙普的父親舉族自幽州南遷的最後定居地,作為合籍南遷的同族,趙闊當然也是在出生和洛陽長大的,在他的印象當中,當年離開家中前往東京汴梁的時候,洛陽可沒有現在這麼恢弘壯麗,百姓更沒有這樣的閑逸。

這一切,都是那個滅了趙家滿門的周國皇帝做到的。不過趙闊的心中盡管始終記得如今的周國皇帝抄了趙家滿門,而且這人應當是導致趙固、趙安易死亡的根源,趙普的身亡更是必然與其有關,但是真正令趙闊憤恨的卻不是這些,而是這個皇帝徹底斷絕了自己的富貴榮華之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