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難處
郭煒不動聲s 地看著眾人,心中暗自贊嘆了一聲,這幾個人的確不負自己的信任,雖然都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但是並沒有簡單地應和自己的傾向,而是各自從專業角度提出了符合各自領域的判斷。書m 群4∴い0 5這樣的人,才是能干的忠臣啊……
這種臣子用起來放心而且得力,不過說服起來也t ng難的,如果皇帝本人庸碌無為的話,那就真的只能垂拱而治,任由大臣們去做決策,皇帝只保留蓋章和吉祥物的功能就夠了。
當然郭煒是不可能甘心于此的。
作為一個穿越者,那就是秉承天命過來改天換日的,哪里能夠听憑大臣決策,自己只是隨b 逐流呢?只是作為穿越之前就已經相當成功的人士,郭煒也沒有單憑君威強行推行自身意志的想法,自己的眼光確實有可能是這個時代最超卓的,然而做事情又不是光有眼光就能夠成功,執行力有時候比眼光還要重要許多,而執行力可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以確保的。
要想保證國家、軍隊的執行力配得上超卓的眼光,那麼決策就一定要說服朝中的文武大臣,讓他們一個個心悅誠服地去執行相關決策,不是單純地遵行聖旨的心態,而是做自己的事業。然而要想說服那些文武大臣,卻怎麼能夠說服不了這些更尊崇自己的中低級軍官呢?
「嗯,三位卿家說得不錯!西北的隱患盡管危害並不是很大,朕也會著意防範的,更不會以傾國之兵征伐遼國而完全不顧其余。至于征伐遼國,朕當然會先禮後兵的,定不讓遼人心中不服。如果遼主認罪服法,願意ji o出策劃此事的罪魁禍首,朕自然不為己甚;不過若是遼主以為自己藏身于草原深處,大周無奈他何,因而桀驁不馴的話,朕興師伐罪就名正言順了……」
郭煒環顧著四周,說出來的話那個鏗鏘有力。
李璘關于西北局勢的提醒倒是沒錯,郭煒當然不會在戰略部署方面l 出這麼大的空子來,好容易才把這個國家扳上正軌,局面比另一個時空的宋朝要好得多了,郭煒又哪里願意孤注一擲地毀了大好局面?就算他心里面再怎麼敵視遼國,將其視作心月復大患,那也不會為了迅速殄滅對方而押上所有,畢竟從一個略懂種田的穿越者角度來看,時間當然是在郭煒一邊的,在大周一邊的。
趙闊供詞給他帶來的憤怒早已經過去,他現在還在想著要征伐遼國,當然不是為了什麼報復,只不過目前國力軍力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難得有人送上來這麼好的一個理由,可以讓周軍堂而皇之地拿到伐罪的正義之名,郭煒可舍不得扔掉了。
在郭煒想來,只要大周派遣使者把趙闊的供詞甩過去,耶律賢那是完全不從辯駁的啊……這種事情哪里是說得清的?總不能遼國君臣自己把朝廷的決策者攏巴攏巴送到洛陽來給郭煒三堂會審吧?
至于那個所謂的「ji o出罪魁禍首」,別說郭煒很可能要耶律賢ji o出來的是他的兩院樞密使、兩府宰相了,就算是要他把順義軍節度使蕭斡里ji o出來,這事明顯也是不能做的啊!
耶律賢真要是認得清兩國之間在國力、軍力方面的巨大差距,從而為了遼國的前途忍辱負重到了這般田地,郭煒的確在這件事情上就只好暫時收手,並且對耶律賢會增加不少敬意,但是徹底消滅對方的心情也只會更加濃烈。在這種情況下,郭煒肯定會不斷地尋釁,只要有出兵的心思,還怕找不到理由嗎?
而且即便是耶律賢自己能夠忍辱負重到這種地步,其他的契丹貴族也未必能行,而說到契丹人的政治嘛……中央集權肯定是不如大周的,君主集權同樣是不如大周的,更何況耶律賢通過政變起家,盡管耶律倍一系只有耶律賢有競爭力,耶律德光一系在耶律罨撒葛死後可以宣布退出大位角逐了,但是耶律李胡的兒子耶律喜隱去年又涉嫌謀反,雖然被人告發而廢去王爵幽禁了起來,卻也足以說明耶律賢的地位並不算十分穩固。這樣的政治環境下面,耶律賢就算再明智再能忍耐,恐怕都沒法完全按照自己的判斷行事,更何況耶律賢還未必有這樣的眼光與忍x ng。
所以這次事件的確是上天給郭煒送上來的機會。如果這事早幾年發生,郭煒可能鑒于自身準備不足而只好稍加利用,簡單地恐嚇遼國幾句,讓耶律賢低頭服軟也就算了;如果這事晚一兩年發生,那倒是和現在的區別不大,但是時間再晚上幾年的話大概就沒意義了,因為那時候郭煒多半會為了萬事俱備的北伐而刻意制造各種沖突。
「……倒是偵諜司郎中與北面房主事憂慮的事情有道理。以這些年各方刺探的情報來看,遼國的上京臨潢府深居草原之中,東有草澤阻隔,西有平地松林為限,北有永安山、拽剌山為固,南面則是千里草原,中間尚有潢河橫亙,勞師襲遠頗為不易。況且那遼主又不常居上京,其游牧習x ng始終未改,四季捺缽地蹤跡不定,其行宮帳落終究不若孤城那般易制,捕捉與尋機決戰難言必取……」
對于眾人的憂慮,郭煒倒是不介意由自己和盤托出,只有向眾人表明了自己完全正視了相關情報,隨後的決心才會更有說服力。
對于遼國這些與中原地區截然不同的特點,文臣們或許沒有那麼敏感,體會不到這些不同對作戰都有什麼影響,軍官們可是一個個都清楚得很,無論是禁軍與樞密院里面作戰經驗非常豐富的軍官,還是只有從武學學來的書本知識的軍官,他們對此都有各自的體會。
毋庸置疑,如今這些軍官對周軍的戰斗力是相當自信的,他們並不認為遼軍能夠成為周軍的真正勁敵,無論是攻守城池還是野戰都是如此。盡管他們承認遼軍的戰斗力強于南唐軍和北漢軍,尤其是遼軍的騎兵,但是只要遼軍肯于接受決戰,他們就對周軍充滿了信心,就像滹沱河谷那一戰一樣。
問題就在于,經過了郭煒多年潛移默化的教導,這些軍官對遼軍很可能回避決戰而選擇游擊s o擾大軍後勤線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尤其是當初遼國北院大王耶律屋質率領援北漢軍的實際作戰表現,確實已經告訴了他們,遼軍在面對優勢敵軍的時候的確會極力避免正面決戰,除非是避無可避了。
那種游牧騎兵利用廣袤草原進行戰術機動而實行的s o擾大軍後勤線的游擊作戰,軍官們在武學的各期考核、實習當中也不是沒有進行過對策推演,運籌司相關的推演更是名目繁多,中間的確有不少人想出來一些好點子,但是要說有什麼絕對的扼制辦法……那還真是沒有。
作為戰斗力具備優勢的一方,尋找敵軍主力決戰當然是最有利的,不過怎麼去抓住一心回避決戰的敵軍呢?
如果是在中原地區就很好辦,攻其都城首腦、攻其戰略要地、攻其糧倉……總之軍隊再怎麼游動,總會有一些無法搬動的要害之地,有野戰優勢的一方總是可以比較輕松地用攻敵之必救的策略b 迫對方接受主力決戰,如果有野戰優勢的一方還有行政優勢的話,那麼敵軍即便化為流寇都難免覆滅的命運。
但是進了廣袤的草原就不同了。
上京臨潢府的確是遼國名義上的都城,但是絕非其必救的首腦所在地,遼主離開上京沒有一點心理壓力,那都不能稱之為棄城而逃與遷都,因為遼國實際的行政中心只有遼主的行宮帳落。遼主的行宮帳落,契丹語斡魯朵,那是遼國內部最高規格的游牧部落,有頭人,有軍隊,有牧奴,有畜群,是一個可以月兌離城池自成一體的軍事、行政和經濟單位,可以和普通的游牧部落一樣逐水草而居四季遷徙,即使這個游牧部落大得驚人。
所以遼國可以無所謂都城首腦,無所謂戰略要地,無所謂糧倉……斡魯朵就是他們可移動的都城首腦,斡魯朵所屬的畜群就是他們可移動的糧倉,而遍地的草場則是這個糧倉的根基,只有重要的牧場才勉強算得上戰略要地——然而這在草原上分布得太廣了,絕非幾十萬軍隊控制得下來的。
而對于周軍來說,草原則是一個新課題,就算是有偵諜司多年的努力,就算能夠爭取到一部分游牧部落的合作,他們在草原上會有向導,會有不弱于遼軍的水溫地理知識,但是絕不可能具備在中原地區那樣有效的行政掌控力。
或許依靠閃擊戰周軍能夠迅速攻下臨潢府,但是捕捉到遼主的行宮帳落並且迫使其皮室軍進行主力決戰的機會……實在是很低的,最終還是要在廣袤的草原上反復尋找其蹤跡,通過控制一系列的牧場、水源地而限制住對方的機動,將其b 入不得不決戰的境地。這種作戰,即便遼主的行宮帳落不離開潢河流域,那都是很難在短期內用十來萬軍隊解決問題的,更別說遼主完全可能不要面子地向西、向北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