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九卷 金甌已缺總須補 第二章 遼國使者

作者 ︰ 康保裔

第二章遼國使者

「陛下,臣妾听聞今日陛下在城外又填詞一闋,其中意蘊頗為可觀?」

北京宮城的二儀殿內,周嘉敏輕聲地向郭煒發問。

其實那闋詞旁人自然完全背給她听了,以她的欣賞水平肯定是早有評價,不過如今的周嘉敏生活喜樂,皇帝對她十分寵愛,就連這樣的軍事行動都帶上了她,只因為此次出征十分安全,而御駕留居北京的時間又可能會比較長,所以現在她已經不怎麼在意皇帝的文采是否比得上李從嘉了。當然,就她來看,皇帝今天吟詠的《念奴嬌》意境頗高,文采也不弱,李從嘉的文字或許能夠勝過,但是在氣度上卻定然是及不上的,只是周嘉敏已經不會傻兮兮地直言夸贊了,她現在學會了從側面輕輕地恭維。

郭煒對周嘉敏的表現自然是一笑而過,他很清楚自家的斤兩,這一次仍然是做了文抄公而已,沒什麼可自得的,而且他這一次抄襲也不是為了在周嘉敏這里露臉,而是真的有感而發,可惜基本功實在太差了,即便有了吟詩作對的沖動,除了借鑒之外卻還是念不出什麼好句來,當真可惜了那份智商和歷史見識。

不過對于周嘉敏的這份心思,郭煒還是能夠體會得到,于是他輕輕地擁著周淑妃,自有一番溫柔行動,讓這個入住北京宮城的第一晚分外的旖旎。

在李崇矩和高懷德的安排下,隨駕的禁軍已經分路安頓下來,能夠進城的當然不多,只有內殿直和東西班得以進入宮城護駕,其余諸軍則分往延芳澱等水泊草場安居。反正自進入北平府以來,沿途州縣都預先準備好了兵營讓禁軍歇宿,營寨糧草柴火飲食都不必輜重兵勞心,這樣的安逸行程可以一直持續到大軍最終進入檀州、景州、得勝口、渝關等地的出擊基地,委實是準備萬全。

所有的作戰計劃都已經擬定,並且獲得了兩府的批準,在戰況沒有出現特別的異常之前,諸軍都只需要按計劃行事即可,這些駐扎在外的禁軍並不需要再等候詔令。

皇後和幾個皇子都奉詔留守洛陽,隨駕的是出身燕地的趙貴妃和周淑妃,自然都入住到了宮城之內;幾個皇弟都已經成年,也得以獲準伴駕,卻是住在宮城左近;至于其他的隨駕百官,在擴建之後的北京也相當容易安排——終究還不是真正的遷都,都只是暫居而已,北平府不必為他們提供正式的宅邸,有寬敞的公廨安居而不用住到軍營里面去,那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樣的行宮和行朝至少也要在北京待上那麼半年時間,甚至有可能更長,一切端要看北伐大軍的進展如何,反正在相關的作戰預案當中,郭煒留居北京半年時間那是最短的估計。

…………

「北京還真是個不錯的地方……特別是現在西山不禿、風沙不起,西、北兩面都有群山茂林遮蔽,東南多少還能吹來一點海風,周邊的湖沼也還沒有干涸,臨近仲夏卻仍然有春和日麗的感覺,又沒有南國春夏時節雨水滴滴答答的膩人,著實是個好地方啊~」

一早起來,嗅著內苑湖水的腥氣,遙看清晨碧藍的遠山,郭煒只覺得一陣愜意。昨晚馳騁疆場絲毫不見頹勢,弄得酣暢,睡得踏實,根本就沒有一點異地而居的不適應,郭煒對自己的體魄那是相當的滿意,二十多年堅持不懈地鍛煉身體,效果那是杠杠的。

當然,這一次的郭煒比十多年前親征幽薊那一次有了更多的閑情逸致,帶著周淑妃試圖要在這里重溫舊夢,體會一種跨越千年的通感,雖然沒有實現夢回穿越前的想法,卻著實感受到了這個時代北京的好處。

西山現在還有原始森林吧……至少高懷德、李崇矩他們主持擴建北京城的時候,增修的樓宇所用木料都取自西山,那些巨木啊……至少汴梁、洛陽邊上的大山里面是沒有了,修繕洛陽宮城用的木料可都是從秦州采伐的,然後順著黃河漂下來。

幸好隨著水泥產量的提高,官府主持的將作營造已經開始逐漸增加水泥的用量了,雖然現在仍然做不出合格的梁柱,基本上還是需要依賴巨木,但是木材的用量比例終究在降低,再加上郭煒並不傾向于大興土木興修豪華殿宇,但願西山不會被砍禿了吧……

延芳澱等城周湖沼的存在也讓郭煒感到欣喜,以前只是听一听地名而已,這一次他才算是體會到了足夠的濕地面積對當地氣候的好處,這個時代的幽州附近平原,還有河北諸州,應該可以開發出許多良田來吧,溫榆河兩岸不就開闢了畝產不錯的水稻田麼?這樣的農業前景足以支持一座陪都和一支比較強大的邊軍了。

再加上永濟渠漕運和軍糧城海運的補充,其實將來遷都到這里也是蠻不錯的嘛~當然,這麼做的前提就是此次北伐必勝,不說將遼國徹底摧毀消滅吧,那也至少要奪取遼東、燕北和山後諸州,讓幽州的外圍屏障豐滿起來,同時削弱遼國的力量,不至于讓北方的游牧軍隊一破口就直接威脅到京師。天子守邊可不等于天子駐扎到邊境重鎮上去,那樣的戰略態勢才被動呢。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外而內,打斷了郭煒的遙想,郭煒轉過身來向殿門口看去,只見黃門周紹忠匆匆地跑了進來。

「陛下,隨駕大臣都在乾元殿恭候陛下受朝……」

人還沒有來得及站穩,周紹忠已經喘吁吁地開口了。

郭煒輕輕地擰了一下眉頭,等著黃門喘息已定,這才小聲地問道︰「朕不是讓他們進城之後歇息兩天嗎……怎麼今日就要受朝?」

他現在倒不是有什麼不痛快,郭煒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而且是自己努力登上了皇位的,那麼自然就有做個好皇帝的覺悟,肯定不會為了偷懶而疏于朝政,像安居東京和洛陽的時候,每天卯時的早朝都基本上沒有誤過,哪里會在乎行朝時辰時的朝會?不過自己在進城之後的確吩咐了下去,要群臣各自安歇兩天,這是他體恤那些年紀大的朝臣,可不是為了自己偷懶,反正一些常務都會在留守的西京諸司自行處斷辦理,而大軍又沒有正式出兵開戰,行朝眼下並沒有什麼大事需要處理,卻又何必讓那些大臣在旅途勞頓之後立即開工呢?

然而現在看來大伙兒都比自己這個精力旺盛的皇帝更為積極啊……

「陛下,宰相和樞密使言道,群臣原該尊奉聖諭,在北京歇上兩天再開朝議的,只是昨日傍晚御駕剛剛入宮,就有遼國使者至北平府求見,所以才會……」

周紹忠只是照本宣科,一五一十地把群臣的話轉述了出來,皇帝那皺起的眉頭一點都沒有嚇到他,畢竟跟隨這個皇帝很久了,他可以說很熟悉皇帝的性情,所以並不擔心皇帝真的有什麼不快,而且即便有什麼不快應該也不會遷怒于自己。

听到這樣的回答,郭煒更是眉頭大皺,立即沉聲問道︰「遼國使者?遼主在拒絕認罪之後,送回我國使者,後來不是已經在年前派來了賀正旦使者嗎?那幾個賀正旦的使者回去了,肯定會轉告朕的口諭,他應該知道只要遼國不認罪、不交出罪魁禍首,我國的決定就不可更改、意志不會動搖嗎?現在再派使者又能起什麼作用?」

在郭守璘從遼國返回之後,大周君臣確認遼主耶律賢不會向朝廷屈服,于是就將出兵北伐嚴懲遼國的事情提上了議事日程,這才有了現在的郭煒親征。後來耶律賢的確不死心,在永樂七年十二月的時候派右衛大將軍耶律兀真、禮賓使蕭護里國、通事左千牛衛將軍陳延正前來賀正旦,力圖在不作出實質性退讓的情況下,只以口頭上的告罪來緩和兩國之間的氣氛,這樣的提議理所當然地被郭煒斥回。

真沒有想到,那個耶律賢到現在還不死心啊……把息兵的希望寄托在敵人的憐憫上面,而不是努力備戰,這樣的耶律賢一點都不像歷史上評價的那麼高啊!那些個大臣都沒有給他提供好的建議嗎?雖然那里的大多數人在歷史上不算很出名,不過北院樞密使耶律賢適在契丹人里面的口碑似乎並不賴嘛,耶律斜軫這個南院大王作為遼國西南面的軍政主管,也應該會有合理的建議吧?

怎麼會是現在這樣?難道蝴蝶翅膀掀起的風暴已經把這些算得上英才的人物都刮傻了嗎?

「這個……微臣不清楚這些。」周紹忠有些尷尬,他只不過是個傳信的,哪里搞得清那麼許多,「宰相們只是說遼國這一次來的使者有些特別,陛下還是及時見見的好,就算對遼國的祈求不予理睬,對那個使者也不好怠慢了。」

「居然還有這種事?!既然對遼主的祈求都可以不加理睬,那麼一個遼國的使者又何德何能呢?不過……算了,反正朕現在也沒有什麼事做,就去見一見也好~」

郭煒的確略微有些困惑,但是一切都無所謂,見個遼國使者而已嘛,沒啥大不了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