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正文 第十九章 騙城

作者 ︰ 康保裔

「節度使听說周軍在白草口遷延不進,只敢以四門小炮日日轟擊廣武城寨,卻連蟻附登城都不曾做過,故而斷定其軍心不固、斗志不堅,于是就派掌記率領大軍前來援助副使。[我搜小說網]想那周軍僅有數千人,雖然白草口狹窄難入,不過我軍近萬磨刀霍霍,此戰奏凱並非難事!大軍今日會在城北歇宿,明日繞城往南向周軍發起進攻,副使只需讓城中為大軍備好酒肉糧草就是了,末將作為先鋒入城,為大軍打好前哨。」

城外一員漢將在兩名精卒的護衛下來到廣武城寨北門下,向城頭高聲叫喊著,仲夏的烈日暴曬下,盡管已經是黃昏時分,這人頭上的汗珠仍然滾滾而下。幸好廣武城寨雖然相當堅固,城高卻不過丈余的樣子,站在北門城頭上的皇甫繼勛和耶律闊溫盡可以听得清楚此人的喊話,也看得清楚此人的面目。

「嗯,的確是朔州漢兒軍的一個指揮使,好像是叫作趙希贊的……看他的樣子確實是在夏日里連續行軍的疲憊相,麾下軍卒盡管部伍尚算齊整,卻也是疲態可見。為了協助我軍作戰如此奔忙,我自然要好生款待于他……再說我好歹也是節度副使,他帶來的又只是一個指揮的漢兒軍,城寨中卻有兩千余兵,倒是不虞鳩佔鵲巢了。至于後續的近萬人馬,雖然是那個趙闊帶兵,但是趙希贊已經明言他們將在城北扎營,卻是不必憂慮了……」

皇甫繼勛凝神打量著城下的軍隊。心中暗自思忖著。

城下的那些漢兒軍卻是不枉了蕭斡里等人數年來的操練,才從雲州、應州等地撥入順義軍沒幾年,就已經操練得煞是威武,廣武城寨這邊的戰況傳到朔州頂多就只有三天的時間吧。蕭斡里就能夠根據最新戰況重定作戰決心,而且迅速點齊了人馬奔赴戰場,急行軍下陣容不散,這場仗有得打!

再說這還只是漢兒軍的前鋒,後面的近萬人應該有不少契丹本部兵馬,那戰力比這些漢兒軍又要勝上一籌,龜縮在白草口營寨當中的數千周軍可有得瞧了……就算他們有四門小炮助陣,恐怕也當不住這近萬順義軍精銳的奮力一擊。抗周之戰的首勝完全可以期待!

「嗯耶律將軍確實看得不錯!來人正是朔州漢兒軍的將領,朔州漢兒馬軍指揮使趙希贊。(聖王)」皇甫繼勛轉頭看了耶律闊溫一眼,口中淡淡地吩咐道,「定然是節度使派來的援軍先鋒。看這些人馬跑得很累了,這就開城讓他們進來歇息吧……記得吩咐城中的糧草官,趕緊準備好上萬人馬的酒肉草料,務必在天黑以前送到北門外,讓城中的輜兵出去為援軍搭建營寨。」

耶律闊溫的眼力還是不錯的。雖然這些契丹將領多半對漢兒軍、渤海軍都蔑視得很,少有像蕭斡里那般重視漢兒的,但是耶律闊溫仍然能夠認得出這個趙希贊,知道他是朔州漢兒軍的一個指揮使。只是不像自己那樣叫得出他的名字罷了。

「末將得令!」

皇甫繼勛的武藝、軍略還是很讓耶律闊溫這些契丹將領折服的,再加上他又任職順義軍節度副使兼朔州馬步軍都指揮使。是他們的頂頭上司,順義軍節度使蕭斡里對此人也是相當的敬重。所以不管耶律闊溫等人對其他漢兒怎麼傲氣和充滿了蔑視,對于皇甫繼勛的軍令還是非常服從的。

讓城外這些疲于奔命的漢兒入城歇息自然是小事一樁,給後續的援軍準備營寨和酒食也是應該的,既然上司吩咐了下來,耶律闊溫當然更不會打折扣,至于城頭上下諸人在這一番對話當中蘊含的各種心計籌謀,那卻不是只擅長馬上刀槍見輸贏的契丹健兒理會得清楚的。

目送著皇甫繼勛下城,也不管他是回南城關注周軍動向去,還是到北門去迎接這些援軍先鋒,耶律闊溫轉身撲到城頭上向下大喊︰「兀那漢兒,副帥已經吩咐我等開城讓你們進來歇息,不過城中諸軍已經和周人血戰了五日,現在正累得慌,你們進城的時候且慢慢地,排好了隊一個一個進來,不可爭搶,不得喧嘩!」

心頭對朔州派人過來增援自然是有些感激的,不過耶律闊溫還不至于因此就落了自己契丹健兒的架子,遼主那份「不得向各城無謂增兵」的詔令並沒有傳達到他這個層面,而廣武城寨眼下面對周軍的攻勢顯不出一絲頹勢,耶律闊溫可不像皇甫繼勛那麼在乎援軍的有無。

他對于援軍當然是歡迎的,但是漢兒就得乖乖地听從契丹人的吩咐。

從垛口上直起身來,耶律闊溫恍然間似乎看見下面那個漢兒軍的指揮使長吁了一口氣,然後抬手擦了擦汗,自己不禁也抬頭眯著眼楮看了看西邊的日頭。

這樣的仲夏時節,盡管已經是黃昏了,即使太陽已經西垂,身周卻仍然相當的燥熱,體表粘乎乎的都是汗漬,耶律闊溫似乎受到了城下那個漢兒軍指揮使的感染,同樣朝天吐出了一口濁氣,伸出手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

吱呀聲中,廣武城寨的北門緩緩開啟,皇甫繼勛昂首闊步地從城頭上往下走,卻並沒有急切地奔到城門邊上去迎接趙希贊——兩個人的身份可差得不小,他一個節度副使還不至于屈尊去親迎麾下的一個小小指揮使,現在下城只不過是要返回南城而已,順便到北門附近迎一迎趙希贊,那就是很給對方面子了,卻無需他掐著點過去,倒是趙希贊多半會在進城之後停留道左等候他的到來。

「嘩!援軍來得真快……」

「這是要趕在落日之前進城嗎?」

「城寨里面可容不下近萬人馬!副帥已經吩咐在城北給他們扎營了,哪里需要他們這樣急著趕路啊營寨都還沒有開始搭建呢,他們就是趕過來了也沒地方歇息,說不定還得自己動手扎營,真是何苦趕得這麼急……」

「他們多半還不知道副帥的軍令吧?」

「誰說的!沒看見城下的先鋒給他們傳回了旗令麼?天知道他們為甚趕得這麼急。」

「……不過煙塵滾滾的還真是壯觀啊」

身後城頭上忽然一片嘩然議論聲,讓皇甫繼勛微微一窒,心中隱隱地覺得有哪里不對勁,耳中隨之就听到了從北面傳來的急驟馬蹄聲,應當是有上萬匹馬朝這邊奔馳而來,砸在地面上的步點猶如隆隆的戰鼓,這一刻皇甫繼勛似乎感到地面都開始強烈地震動起來。

廣武城寨並沒有向朔州告急,更沒有在城中燃起象征城破在即的烽火,援軍根本就無需來得這麼急切吧?!

皇甫繼勛心中突的一跳,一改方才四平八穩的步伐,三步並作兩步地往下沖去,跑下了上城階梯轉過北門大道,就看見那趙希贊在幾個親兵的護持下一馬當先地沖進了城,身後五百漢兒軍牽馬魚貫而入,在他們身後更為遙遠的北方,煙塵遮天蔽日滾滾而來。

「趙指揮使且停步!你部進城之後速速關閉城門,就在北門歇息待命。」

已經來不及分辨趙希贊及其屬下是不是叛變了,更無暇去思索自己為什麼會懷疑周軍居然出現在城北方向,皇甫繼勛以自己抗拒周軍多年的閱歷向自己擔保,這一次自己的直覺不會有錯!

不管趙希贊所部是否叛變投敵,眼下他們正在進城的事實已經不可更改,在北面那近萬人馬奔至城下以前,自己立即揮軍將趙希贊所部驅逐出城的想法也不太可能實現得了,為今之計就只有先穩住他們了。只要對方听命讓北門關閉,那麼無論他們的傾向如何,以全城兩千守軍去對付這五百精疲力竭的朔州漢兒軍,皇甫繼勛還是頗有信心的。

如果對方堅決不听命嘛……那就足以說明趙希贊已經率部投敵了,能不能從他們手中奪回北門的控制權,恐怕只好听天由命。

「副帥,大周天子仁政愛民,遼主听從趙闊的讒言構亂中朝實屬不智,周軍北伐完全是奉天伐罪,希贊率部歸誠大周乃是為天下萬民著想!副帥不如就在這里棄暗投明了吧……」

听到皇甫繼勛的高聲命令,正在入城的趙希贊所部非但沒有關閉城門,反而分出人手把住了城門兩側,並且迅速面對城內擺開了陣勢,不過趙希贊倒是遵令停住看腳步,勒住了馬看向皇甫繼勛,同時開始高聲勸降。

完了……

趙希贊的話雖然證實了皇甫繼勛心中的猜測,卻還不至于讓他徹底絕望,真正讓皇甫繼勛感覺到大勢已去的,是趙希贊所部的舉動——他們,其實並不是原先趙希贊所率的漢兒軍!

那些馬兒應該還是漢兒馬軍的乘騎,不過那些士卒肯定全都被換掉了……看著這些人從馬鞍邊的皮囊中掏出一桿桿火銃,然後神速地展開陣形,趙希贊身後的幾個親兵更是直接拿出手銃指向了自己,皇甫繼勛登時臉色煞白。

搶奪北門的,是周軍的精銳!在他們的身後,還有近萬的周軍!(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